《雷雨》鉴赏上讲稿.docx
- 文档编号:5008119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64KB
《雷雨》鉴赏上讲稿.docx
《《雷雨》鉴赏上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鉴赏上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雷雨》鉴赏上讲稿
第二节话剧《雷雨》鉴赏(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戏剧剧本知识和作者曹禺简介.
2.通过自主阅读文本,复述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
3.通过合作探究,归纳节选部分主要体现的两大戏剧冲突.
4.通过讨论、辩论,分析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情是真是假,进而总结周朴园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是否真诚。
2.分析并总结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提问法、抢答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
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
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二、戏剧常识
1.戏剧:
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本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
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经过导演处理,用于演出的剧本,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
2.三要素:
戏剧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
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人物语言:
是剧中人物的台词。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舞台说明:
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
幕和场:
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3.戏剧鉴赏方法:
把握戏剧冲突揣摩人物语言探究舞台说明
三、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
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曹禺的父亲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
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
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
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
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
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
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且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成功地改编了话剧《家》。
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为历史剧《胆剑篇》(1961年)和《王昭君》(1978年)。
四、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这部话剧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雷雨》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30年代的优秀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雷雨》的社会影响
“当年海上惊雷雨。
”(茅盾)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它,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1935年初,《雷雨》首次被搬上日本舞台,演出盛况空前,不久,它又被译成日文。
六、曹禺的话:
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期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光俯视这人群。
”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
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残废的泥沼里。
七、《雷雨》解题(略)
八、剧中人物
繁漪是周朴园的后妻,但她追求自由,不愿受周朴园的无理管束,爱上了周萍。
侍萍是周朴园昔日的情人,并有两个儿子,后被周朴园无情抛弃。
其女四凤又在周家做佣,爱上周萍。
二人终在周公馆再次相遇。
鲁大海是周朴园与侍萍的二儿子,也是周朴园矿上罢工的领袖,二人既有父子矛盾,更有劳资矛盾。
周萍与大海是亲兄弟,二人间既有兄弟关系,更有劳资冲突。
同时对于四凤的问题上,二人也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九、人物关系一览表(略)
人物关系——错综复杂:
1、主仆兼“夫妻”关系
2、主雇兼父子关系
3、主雇兼兄弟关系
4、同母异父关系
5、“母子”兼情人关系
6、同母异父兼情人关系
十、戏剧冲突
《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午后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
十一、四幕话剧(“三一律”原则)
集中的时间——同一天午后至午夜
集中的地点——周公馆的客厅
集中的事件(冲突)——周鲁两家关于爱情、血缘、阶级的复杂关系
剧本的舞台性:
必须遵循时空高度集中的原则
十二、看作品了解情节内容理清戏剧冲突
十三、《雷雨》的大致情节
上: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他为了娶一位大家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
周朴园又娶了繁漪。
并生了个儿子周冲。
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
中:
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
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
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
下:
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
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十四、《雷雨》故事情节(简明表格)
十五、《雷雨》(节选)结构
本节课,我们主要赏析的是:
第二幕
它的情节背景是:
繁漪因为四凤和周萍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
在周家,侍萍意外地遇到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
赏析从这里开始。
第一部分:
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
第一层:
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
第二层: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
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相见
十六、矛盾冲突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三十年生死恩怨
(爱情的纠葛、阶级对立)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十七、第一场:
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
1.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感情的纠葛、阶级对立)
2.研究选文第二幕: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梳理情节
侍萍看望女儿(开端)——侍萍朴园闲谈(发展)——朴园认出侍萍(高潮)——朴园打发侍萍(结局)
3.研究选文第二幕:
概括周朴园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
第1层:
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相遇述旧怨)
第2层:
周朴园和鲁侍萍“交锋”——(相认生新恨)
十八、阅读第一层:
相遇述旧怨,讨论一:
1、两人相遇后,是什么引起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注意呢?
关窗无锡口音叙侍萍身世熟知绣着梅花衬衫侍萍,是你?
2、讨论二:
找出周朴园问鲁侍萍身份的句子,品味周朴园的语言,说说周朴园在认出侍萍过程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你——你贵姓?
——似曾相识,有几分惊奇,但马上镇定,内心仍很平静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感到意外,心中疑惑
(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疑惑、警觉,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心中疑云已解,但内心复杂,有些不知所措,怀有一定的警惕,不明来意
哦,侍萍!
(低声)是你?
——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3、阅读第二层:
相认生新恨,讨论三:
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对她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
品味周朴园的语言,说说周朴园在认出侍萍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恐惧,害怕,而严厉、紧张,怕鲁侍萍揭其疮疤,因而声色俱厉。
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了解侍萍来因,缓和语气,稳住侍萍
当周朴园得知侍萍不是特意找他后,从哪些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心理的微妙变化?
“你可以冷静点。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
——先用缓和的语调极力要稳住侍萍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一切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接着又想用感情软化她,周朴园对鲁待萍表达的情意,真?
假?
那更好,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忽然)好!
痛痛快快的!
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
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当这招奏效后便露出资本家的本性,想用金钱收买人心,借此掩盖自己的罪恶,急于赶走侍萍,免得夜长梦多威胁到自己的生活,冷酷,势利,虚伪。
4、讨论四:
周朴园爱侍萍吗?
辩论:
根据以下问题说说你的观点
(1)周朴园还爱侍萍吗?
(2)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
(3)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吗?
(4)认出侍萍后的“愤怒”,与前面周朴园的反复表白是否矛盾?
如何理解?
5、30年来,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1)一直保留旧雨衣、侍萍绣了梅花的旧衬衣。
(2)一直保留家中的一切侍萍喜欢的摆设。
(3)一直保留关窗的习惯。
(4)记住侍萍的生日。
(5)把侍萍美化为贤慧、规矩的小姐。
(6)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
小结:
思念死去的鲁侍萍。
请深情朗读周朴园的这几句话。
(1)周朴园: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
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是忘了。
不过也许你会知道。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2)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3)周朴园(喘出一口气,沉思地):
侍萍,侍萍,对了。
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
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里么?
(4)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周朴园对侍萍有无真情?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
每年四月十八日,都不忘为她做生日,一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我们也的确看到他屋子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物,而且陈设布置仍按三十年前侍萍用时的样子。
甚至因为侍萍在生周萍时生了病,总要关窗户,还是不许打开。
他穿衣服不管是雨衣、衬衣,都爱穿旧的而不爱穿新的。
7、他为什么会如此思念死去的鲁侍萍?
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
第一个妻子抑郁而死,
第二个妻子繁漪桀骜不逊,
儿子周萍对他敬而远之。
他也曾花天酒地地放荡过,
他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从来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
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回忆。
侍萍当时是周家的待女,漂亮伶俐,还读过些书,又对周朴园服侍得很周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年轻人产生感情是很正常的。
并且与妻子繁漪的傲慢不驯,软硬不吃相比侍萍温柔贤慧,温顺多情,自然而然引起对侍萍的怀念。
何况她还是自己的长子周萍的母亲,又怎能不常常想起她呢?
所以,周朴园年轻时的确是真心喜欢侍萍的,于是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
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小结:
问题在于有没有威胁?
一个人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总是特别觉得可贵,特别感到恋念的。
尤其是他做了那样一件伤天害理的事,他又以为侍萍已经死去,对他现在的生活不再有什么威胁,他就更容易想到她的种种好处而不胜怀念起来。
8、周朴园是怎样对待活着的鲁侍萍?
(1)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
(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找)
表现:
“惊愕”——吃惊而发愣
“忽然立起”——已坐立不安
“连忙”“不,不,不用。
”——害怕与侍萍见面
“你先下去吧。
”——毫无要帮助侍萍的意思
(2)当他知道站在面前的就是鲁侍萍时,周朴园又如何表现?
表现: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
“谁指使你来的?
”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
“好!
痛痛快快的!
你现在要多少钱呢!
”
小结:
一片深情冷酷无情
周朴园对侍萍的爱其实是自欺欺人的。
9、周朴园前后态度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
从这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1)因为家庭生活不如意,所以他常常思念鲁侍萍;
(2)后来当鲁侍萍出现时,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自己的阶级尊严,所以对鲁侍萍冷酷无情。
从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十分自私、虚伪、冷酷的人。
小结:
所以——
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的确有真诚的成分,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
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10、总结人物形象: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集多重性格于一身,他自私、虚伪、冷酷、残忍和奸诈。
11、作家本人谈《雷雨》:
曹禺:
他自己,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
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
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
三十年前…
那时的确常常闹罢工。
我听到过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资本家在哈尔滨修一座江桥,他故意让江桥出险,使几千个工人丧生。
他是承包商,从每个工人身上扣二百块钱。
我所写的周朴园就是这样发了一笔昧心财、血腥财,从此他才阔起来。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没道德,他可觉得自己高尚得很,觉得自己最崇高、最了不起了,他是那么“多情”,那个被他糟蹋过的丫头,被他升格为“前妻”了,甚至连这个丫头生了孩子的那间房子,房子里的摆设,他都一直保持原样,不准别人动一动,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
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三十年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说:
“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多么冠冕堂皇!
多么虚伪!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雨 鉴赏 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