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教案.docx
- 文档编号:500758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68
- 大小:139.04KB
基础会计学教案.docx
《基础会计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
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
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
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
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教学内容:
1、会计的概念。
2、会计核算的对象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3、了解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
4、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入新课:
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请同学们思考:
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
新课讲授: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重点)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程序及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我国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朝,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给学生简单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原始社会:
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
“会计”一词开始使用。
3、西汉与东汉:
账簿产生,女口,“草流”和“誊清簿”,
设“钱谷账”。
4、唐宋时期:
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原管、新收、已支、现在”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
“四柱”(旧管+新收-开除二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5、明末清初:
“龙门账”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进-缴二存-该”,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进缴表”(资
产负债表)和“存该表”(利润表)。
6、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7、会计科学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讲完会计的相关概念后,教师可利用启发式向学生提出:
你怎么理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进行课堂讨论。
二、会计的职能及特点(重点)
会计职能的定义: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
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
1、核算职能及其特点
(1)核算职能的概念
会计的核算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核算职能的特点
1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从数量上核算各单位经济活动情况;
2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
3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监督职能及其特点
(1)监督职能的概念
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监督职能的特点
1会计监督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物监督;
2会计监督是一个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一个过程;
3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监督,使外部监督不可代替的。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概念(重点)
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和职能后,同学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会计工作日常核算的内容具体又包括那些呢,是否包括企业或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从而引导出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一)资金:
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包括货币本身。
(二)企业的资金运动:
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t储备资金t生产资金t成品资金t货币资金
2、商业企业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T商品资金T货币资金
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预算资金的拨入T预算资金的支出
总结:
企业的资金运动,是经营资金的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是预算资金的运动
一、会计的特点(重点)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会计的特点。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二)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三)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三、会计方法(了解)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完成会计任务,实现会计目标的方式,是会计管理的手段。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
本书主要学习会计核算方法。
先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你所知道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然后进行讲解。
会计核算方法一般包括: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七种方法。
巩固新课:
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
1、思考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总结: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节又属第一次课,因而讲述会计的概念一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济学知识,不可照本宣科。
既要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又要加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会计学基础”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一般性原则
教学内容: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本节课主要是难在理解、把握和应用上。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大家知道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为了保证这些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对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空间上、时间上以及计量方法上作一些必要的、在会计上合乎推理的判断和规定,这些规定和判断就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和条件,也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给大家讲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讲授新课: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重点/难点)
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成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
这一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
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二是将该主体的
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
例如,一项商品购销业务,甲方是买方,乙方是卖方。
按照会计
主体的要求,会计人员应站在本企业的立场上处理业务,即甲方的会
计应作商品购进的账务处理,而乙方的会计应作商品销售的账务处理。
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和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企业集团由若干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法人。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
例如:
企业固定资产计量应按购建时的历史成本入账,固定资产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期转作费用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以便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会计报表。
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是: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贯彻落实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戈U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及谨慎性原则奠定了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即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相同,从1月1日开始到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会计学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