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十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 文档编号:5000812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7.55KB
临川十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临川十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川十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川十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临川十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总分150时间150分钟第Ⅰ卷
一.(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上阕(quē)颓圮(pǐ)左右皆靡(mí)揠苗助长(yà)
B.藤蔓(màn)敛裾(jū)陈抟老祖(tuán)蓊蓊郁郁(wěng)C.蕈菌(xìn)朱拓(tà)乘彼垝垣(yuán)相与枕藉(jiè)D.煴火(yūn)孱头(càn)嘁嘁喳喳(chā)屏息以待(bǐng)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寒暄隐密残羹冷炙因噎废食
B.坐阵攀缘开门揖盗对簿公堂
C.宫绦蕴藉高潮迭起披星戴月
D.央浼九霄买牍还珠竭泽而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内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
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
从民间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做“志”。
四婶洗着碗,见面就愤愤地说: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
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地询问他们的基层工作情况。
A.逐渐搜集沸反盈天不厌其详
B逐步收集沸沸扬扬不厌其烦
C逐渐收集沸反盈天不厌其烦
D逐步搜集沸沸扬扬不厌其详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湖北电视台除了《湖北新闻》栏目外,还开辟了《都市写真》、《百姓服务》、《综艺大观》等具有特色的栏目。
B.现在政府机关转变了工作作风,市民到有关部门去办事,一走进机关大门,就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
C.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
D.环保部最近透露: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9项指标、《地下水质量标准》23项指标进行评价,全国城镇饮用水源近五分之一不达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B.杭州目前已经明确表示,要在5月份推房的楼盘不到20个,与去年同期的36个相比减少了近一半,之前业界一度十分期待的“红5月”极有可能成为楼市的“静默期”。
C.从年初的“蒜你狠”、“豆你玩”到现在的“糖高宗”和“苹什么”,农产品的价格似脱缰的野马,越炒越高,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国流动性过剩造成的。
D.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到了应该重视品牌、研究品牌的时候了,祝愿中国20年后有更多的著名国际品牌。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劝说一个又矮又胖的名叫桑丘的农民当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做海岛的总督。
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于是就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请求。
(《堂吉诃德》)
B.贾迎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栊翠庵为尼。
(《红楼梦》)
C.《家》中梅与瑞珏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梅青年孀居,终至悒郁而死;瑞珏被封建迷信残害,不幸难产而死。
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D.大卫是一个遗腹子,母亲改嫁后,在继父家受尽虐待,母亲死后,继父把他送去当童工,大卫历尽艰辛,找到世上唯一的亲人(他的姨婆)。
在姨婆的培养下,大卫刻苦上进,终于成了一位有成就的作家。
(《大卫·科波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
周笃文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
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
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
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
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
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
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
流传之广,辐射之大。
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
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
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
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
”《诗经》云:
“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
”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
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
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
唱腔、对白多为韵语。
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
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
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
”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
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
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
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1693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
“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
”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
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
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
“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
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
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
他说:
“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
”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
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
”(《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诗歌天地。
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
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东坡赤壁诗》,2010年第4期)
7.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尚书·尧典》中的诗乐结合的理论,到后来的《诗经》、《乐记》都被尊为经典。
B.隋唐以来朝廷以诗赋取士,因此古诗的地位更加显赫,也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极大。
C.古典诗词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精练、美听、微妙,美不胜收,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D.古诗构建的美学理念,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
8.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吟咏古诗成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首选,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
B.文章举例翔实,分析透彻,巧妙引用,含蓄典雅,说明古诗是中华文化的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C.美国诗人庞德非常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
D.古诗中丰富的营养,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育浓厚的文化气质,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
9.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杜甫的诗句,高度赞扬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尊重前贤、勇于创新的可贵做法,及其因此而取得的骄人成绩。
B.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其他艺术,甚至医药典籍等都深受诗歌影响。
如戏剧本质就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处处诗意洋溢。
C.作者充分肯定古诗的作用,号召人们虚心学习古诗,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D.自古至今,很多名人高度评价中国古诗,如1920年罗素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认为西湖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亲政篇
(明)王鏊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
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
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
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
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盖周之时有三朝:
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
《玉藻》云:
“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①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
汉制: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
宋时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
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
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
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
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
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
而内朝独缺。
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
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
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
今内朝未复,临御常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闷,鲜有窥焉。
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
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
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官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
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烂然毕陈于前。
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
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
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注]路寝:
帝王正殿所在。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特视之,谢恩见辞特:
只是,只不过
B.退适路寝听政适:
恰好
C.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禄:
福气,福分
D.天下至今以为恨矣恨:
遗憾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策扶老以流憩,门虽设而常关
C.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D.正朝,象太极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12.对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
B.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
C.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
D.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
化状态,是现今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第Ⅱ卷
四.(28分)
13.请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
(2)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3)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8分)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注】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
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拼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
(1)“幽恨终难洗”中的“洗”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分)
答:
(2)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白首送春拼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答:
15.古诗文默写(5题限选4题,8分)
《离骚》中提到屈原名字的两句是。
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人能弘道,。
,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21分)
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①余生也晚,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都来自耳闻。
什么清朝初年勒令汉人把发髻剃成辫子,否则“留发不留头”呀,什么清末的留学生在外国剪去了辫子,回国后要装一根假辫子才能平安无事呀,等等,都未尝眼见。
所以读到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惊以外,实在很难有切肤之痛的感受。
并且,知道在旧社会,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工人,是颇受社会贱视的,连家谱都不许上,也就是开除其宗籍,还很为他们不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年轻时在进步的历史书籍里,读到大平天国起义是如何如何正义,但真正佩服太平天国的英雄,却是看到了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以后。
对联曰: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②联语的对仗既工稳,造意又豪迈,用之于理发师,更是想像诡奇,出于意表,妙不可言。
一面惊叹这位太平天国将领的不羁之才,一面也想到这位王爷对理发师的感情,不但没有像旧社会上层人物那样卑视,而且还将自己睥睨人世的豪情寄托在他们的职业风姿上,真是物与民胞,平等亲切极了。
③不料,3月2日读到《人民日报》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那封来信正是关系到理发工人的。
说是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工人,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 只配剃光头。
当“乡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后,一对男女理发师还说:
“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
”“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样!
”……
④“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
既答不上,也只好避开,置之勿论。
我只记得古代有一种刑法,叫“髡”,那办法就是把古圣人所说的“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的诸种东西之一的头发给去掉;而且似乎是和罚做苦役结合起来的,那就是“髡钳为城旦舂”。
但那是秦制,沿用了千把年,至少到隋唐以后就废止了。
现在许多国家的罪犯也剃光头,但那并非是刑罚,恐怕多半出于习惯,或便于辨识之类;如果容许用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来一下“大胆假设”,还可能是由于旧社会监狱里卫生条件不好,怕犯人头发里生虱子,所以干脆让他们牛山濯濯也说不定;但要我“小心求证”却求不到。
这很抱歉,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只能学到一半。
⑤时至今日,剃光头既不是在政治上或人格上有什么差池的象征,也肯定不会是因为“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才舍不得剃光。
无非是保护头颅和美观上的讲究,这才有人不愿剃。
那封读者来信中的“乡下佬”便正是为了怕剃光头太冷,才要求剃平头的。
但从认为“乡下佬剃平头,没门”的理发师看来,似乎是“乡下佬”的“模样”不够格,所以才只配剃光头,倒是从美观这方面着眼的。
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⑥原因简单之至:
剃头刀在他手里。
⑦这就是权。
虽然仅仅是一把剃刀,但掌握在手里,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在这点权限里,谁撞在他手里,就得看他的嘴脸,听他的发落。
你要剃平头,没门!
权在他手里,“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
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
⑧希望少有、乃至没有这种有点权就要耍的人。
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
这才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选自语文读本4)
16、简述“剃光头发微”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
(5分)
17.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脉络。
(6分)
18、如果只保留③⑦⑧等自然段,把其他内容全部删去,也能构成一篇文章,但这样对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有什么影响?
(6分)
19、下列对这篇杂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从身边小事谈起,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落笔,娓娓谈及社会重大问题,体现了杂文立意因小见大,用小事反映大问题的特点。
B.在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小中取大,通过联想把它们组织在一起,从而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深刻。
C.本文语言似谈天说地,十分自然,但其中讽刺之意却丝毫不减,文章借助这种自然幽默的语言加强了语言的讽刺力度。
D.“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有关“剃头”事论,同时为下文阔开思路做铺垫。
E.“这很抱歉,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只能学到一半”这一句作者用幽默的语气来自嘲没有掌握好考据方法。
六.语言综合运用(15分)
20.与个性鲜明的同学相处,我们的生活会多一份激情。
请调动情感和想象,描写你与同学的一个对话场景,以语言描写为主,突出主人公泼辣的个性。
(不少于200字)
七.作文(50分)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繁星。
”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
请你仔细品味这句话的意蕴,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
(1)自拟题目。
(2)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3)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所给名言的寓意。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班级姓名考号
装订线
临川十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题卷
座位号
一、选择题(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三、13、文言文翻译(12分)
(1)
(5分)
(2)
(4分)
(3)
(3分)
四、14、古诗词鉴赏(8分)
(1)
(4分)
(2)
(4分)
15、名句填空题(8分)
(1)
(2)
(3)
(4)
(5)
五、现代文大阅读(21分)
16、
(5分)
17、
(6分)
18、
(6分)
19、()()(4分)
六、20、(15分)
200
七、21、(50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川十 中高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