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性分析.docx
- 文档编号:4997540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53KB
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性分析.docx
《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性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性分析
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性分析
一、职业意识的发展阶段
人生的选择多种多样,但关键性选择只有三四个,职业选择是其中一个,它将深刻而长远地影响大学生一生。
职业选择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轨迹。
从个人角度而言,职业是维持个人、家庭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获得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同时也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
职业意识是大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
它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是自己对自己现状的认识,二是自己对职业的期望。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由浮浅趋于深刻、由模糊趋于鲜明、由幻想趋于现实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幻想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小学时期。
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职业意识,不过它是以萌芽状态表现出来的,并且具有空想的突出特点。
小学生从自己原始的兴趣爱好和崇拜对象的职业中形成职业理想,不去考虑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的现实需求。
想象成分居多,现实考虑极少,带有随机性,易随客观环境刺激的变化而变化。
其次是分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中学时期。
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这为职业意识的深化奠定了前提。
起初,兴趣主导着中学生的职业选择;之后,能力因素逐渐占据优势地位;继而,日渐明晰的价值取向开始左右职业选择,并试图将兴趣和能力统一于价值观体系中。
随着心理、生理等各种因素的不断发展,中学生职业目标同原来的职业意向出现分化,分化原因主要是中学生已认识到未来职业与主体状况的内在联系。
他们在不断地分析比较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并且向预定目标进行各种各样的努力。
再后便是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由主观愿望落实到具体计划的过渡期,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
专业选择是职业意识的具体表现,大学生权衡各个职业的价值,选取相对价值最高的职业目标。
大学生专业选择实际就是职业选择,尽管将来未必从事本专业工作,但大学学习也是为将来就业所进行的实际准备,这种准备体现出职业意识,表明职业意识已经逐渐现实和具体。
职业意识的成熟最终要靠现实职业选择来规定。
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意识成熟阶段的前期,处在职业社会边缘地带,但已经开始向职业社会过渡,进行着低层次的职业选择,并通过某些实践体验职业社会对某些职业的要求与态度,以求更好地完成职业定位。
二、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职业选择受到多种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基本上可归纳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大类。
(一)主体因素
主体因素是主体内部产生的、与自我意识密切关联的影响因素,包括个性、能力、价值取向等,它们往往是左右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1、个性
性格、气质是个性当中的稳定因素,性格如何、气质怎样,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乃至职业成功发挥着持续作用。
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和助手创立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学说,他认为每个职业的人都可以按下列六种个性进行描述:
1现实型:
这种人手巧、有劳动兴趣,喜欢花时间干一些机械的事情。
他们喜欢并且善于完成更具体的任务。
一般搞农业和机械业的人这种特征较为显著。
2调研型:
此种人以科学家为代表,具有爱思考和精确性的特点;对于抽象事物能耐心处理,但不喜欢社交和领导活动。
3艺术型:
以艺术家和音乐家为代表,具有创造、不顺从和表现自我的特征;通常不喜欢例行的工作和重复的任务。
4社会型:
以教师和辅导员为代表,喜欢人际倾向的活动,通常以服务为主,外向,并喜欢了解人;但是不大喜欢严禁的组织和机械操作。
5企业型:
以销售者和管理者为代表,喜欢以社交能力来操纵人们,以达到经济的收获。
6常规型:
以会议和薄记业者为代表,喜欢从事资料型工作,不喜欢含糊不清的活动。
以内向型大学生为例,他们一般不会选择需要较多自我表现、自我强调的职业,如推销员、演说员、律师、记者这类职业。
即使选择了这类职业,也会感到极不适应,由此造成的障碍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成功,而图书管理、理论研究、微机操作等职业对它们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这类职业较少与人交往,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需要在安静和孤独中完成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学研究表明,自主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相符的职业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比不符合要求的劳动者要高40。
另据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就能较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而对工作缺乏兴趣的人,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也容易筋疲力尽。
大学生之所以在职业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或者拥有专业优势而无工作业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兴趣问题。
兴趣产生的内在驱力形成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在不自觉中会推动他们排除种种困难。
兴趣爱好也会发生变化,但一旦确定,就会为职业选择提供有向驱力,为职业成功奠定前提。
2、能力
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能力常与知识相提并论,任何一种职业的完成都需要能力和知识的参与和配合。
能力属于动态系统,知识属于经验系统,掌握知识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知识的掌握又要求相应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能够跨入大学校门,这一事实已证明他们具备了一般能力,即在基本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反应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
同时,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也具有了特殊能力,即在专门活动中要求的能力,如写作能力、数学能力等。
无论是一般能力,还是特殊能力,他们都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参照系和定位器。
在专业选择中,能力因素起到了参考作用,写作能力差的人一般不会选择新闻、文学专业,而语言能力差的人一般不会选择英语、教育专业;在职业选择中,能力因素则起到了定位器作用,不善驾驭文字的大学生是不会首先考虑文职工作的,而具备了初步的理论研究能力,并获得实际成绩的大学生很可能在所学专业上继续深造,以求获得能力的最大限度发挥。
以自身能力强弱作为职业选择考虑因素,是当今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
尽管他们会出现能力的错误估计,但进行选择时仍是把能力作为一个方面来权衡的。
低能力大学生有意识地选择高能力型职业或高能力大学生有意识地俯就低能力型职业,都是现实存在的。
这两种选择或是造成了职业不适应感,或是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除非选择者有充分自信或职业具有足够诱惑力,大学生还是应当尽量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职业群中寻找合适方位,这样职业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大增强。
3、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意识系统的核心部分,而且在根本上制约着主体因素的其他方方面面。
它是隐藏极深的稳定因素,不易被观察和感觉到,但这丝毫不妨碍价值取向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定向与选择的本原因素。
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和方向化,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类事物的一般性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出比较明确而单一的趋向和情感,便成为了价值取向。
随着价值观的基本定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基本定型。
具体到职业认识领域,大学生对某种价值的追求与排斥,对某类事物的偏好与厌恶,对某种情感的向往与躲避便成为价值取向中与职业最密切的部分。
一个大学生可以为了维持生计而工作,为了避免生活空虚而工作,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工作。
在大学生看来,一种工作可能具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直接作用于职业定向与选择。
排除现实职业,仅仅考察职业追求,这种追求无不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表现,或者说对某种价值的追求。
一类职业必然体现为一定的价值,必然为一定的价值所支撑。
从价值角度而言,如果职业现象底下的价值支撑荡然无存,那么这类职业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与其说大学生追求物质实惠型的职业,不如说这是对现实生存的关注、对经济利益的渴望,而这也恰恰成为大学生对工人、农民等低收入职业群产生强烈排斥态度的价值取向原因。
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精神实现型职业有强烈向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现实生存和物质实现采取漠视甚至否定态度,只是因为他们价值取向结构中精神需求和精神实现超过了物质需求和物质实现,仅仅在于价值观结构中的精神性因素在职业选择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以上是从大学生主体这一角度谈到了价值取向对职业定向与选择的影响。
其实,大学的价值取向、职业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家长的价值取向都参与了大学生职业定向与选择的构建过程,只不过它们都已融入了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观系统,成为了其价值观系统的一部分。
(二)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是指职业选择中环境因素的总和,也包括职业本身因素。
如果说主体因素起着基础性作用,那么客体因素则发挥了制约和平衡的牵制作用。
1、社会评价
大学生身处象牙塔,却不是生活在真实状态。
职业社会对各类职业所持的倾向性态度总会通过传媒、习惯、舆论等各种渠道渗透到大学生职业评价心理中,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认识的重要一面。
尽管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职业分工不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类的强调,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实际普遍地存在着职业高低贵贱之分的认识,这种认识即是职业的社会评价。
职业的社会评价受到社会心理的强有力制约。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评价,尤其是在传统心理仍然根深蒂固的当代社会,职业的社会评价往往体现出浓厚的传统色彩和保守色彩。
这一点越是在不发达地区,便越是明显。
个体工商户虽腰缠万贯,但其社会评价一直不高,这一现象与古代流行的轻商观念有密切联系,而恰恰是轻商意识成为大学生进入个体者行列的主要心理障碍。
职业的社会评价又是一动态发展过程。
上一世纪五十年代,社会公众对农民职业表现出极大兴趣,六十年代社会兴趣转移到工人身上,七十年代以军人为职业向往,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行政干部、金融职员成为热门职业,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育,下海成为许多人义无反顾的职业目标。
某种职业被青睐,之所以会如此迅速地演变,正是各个时代的具体内容决定的。
职业的社会评价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领域,成为不自觉地考虑因素,尤其是他们对某种职业缺乏深入了解与切身感受时,社会评价作用会格外突出。
大学生的社会评价内容也会发生变迁,观念的更新、思想的冲击、价值取向的调整都会改变其原有的内容,以至重新排列、组合理想职业的序列。
不过,不管怎样变迁,社会评价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始终存在的,问题仅在于影响的大小。
2、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在当今大学生职业选择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必然导致金钱意识的抬升,这是一个好事,又不仅是一个好事,这中间存在着极大的转换性和可能性。
说它是好事,是因为职业必须具有物质激励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否则将无法获得选择者的青睐。
说它不仅是一个好事,是因为金钱意识如果一味膨胀,必然损害许多职业的本色,职业将不再是“职业”,而蜕化成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有人曾说,在当代中国社会,金钱扮演着上帝的角色。
此言放在一部分人身上可以,倘若及之于全体(包括大学生)则不免过激。
但是,金钱意识的迅速扩散和增强却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事实。
从历史上来看,以上现象是对传统职业选择意识的强烈反弹。
计划经济下的职业选择坚决排斥经济因素的介入,不同职业的经济收入几乎是同一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由国家统一规定,各种职业的收入差异相当小,小到在职业选择中完全不被考虑的程度。
随着经济结构的改革,经济收入在不同职业之间的差距开始迅速扩大,以至扩大到某些职业收入让人无法接受、引起社会不满的程度,加上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引起了社会心理的失衡,愈演愈烈的金钱上帝角色正是这种失衡心态所导演的一幕幕活剧。
对于刚刚走出象牙塔、尚未迈入职业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经济因素不可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们只能在其能力范围内追求经济收入,获得经济收入。
但是,如果大学生付出的劳动不能以合理的经济报酬加以实现,那么这就会促使其重新选择职业,并且将经济利益放到其考虑因素中更加重要的位置。
大学生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不是精神至上的怪物,经济杠杆在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家庭
家庭在人生大事上会留下深刻痕迹,其中,大学生职业选择就融合了家长意志。
职业选择的前奏是专业选择,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专业选择并不是耳提面命式的命令,父母影响更多地通过家庭环境的熏陶,逐渐融入了大学生的心理结构。
出身农民家庭的大学生,对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作生活有着强烈感受,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和谆谆教诲中,作为子女的大学生就会拒绝选择父母从事的职业。
艺术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在长期的家庭成员接触中,很可能继承父母的职业价值观,从而走上了父母的职业道路。
但是,当子女与家长在职业目标上发生冲突,或者子女极力摆脱家长的意志的时候,两者的矛盾就会产生。
父母们有一个天然的倾向,即把对子女的爱同对子女的控制乃至干涉简单地等同起来,父母对子女常说的一句话是:
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这样做”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措施,“为了你好”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的表达,通过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父母控制子女就会获得合法形式和情感支持。
大学毕业后,大学生又面临着具体职业的选择。
这时家庭作用又会凸现出来。
不过,此时它的影响力已远不如昔,因为大学生专业知识已较为丰富,职业意识也更加明晰,心理正在日渐成熟,相应地对家庭的心理依赖也就大为减弱。
但是,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力量,对职业选择发挥的影响不会根本上丧失,尤其当子女在职业选择道路上犹豫不决并寻求帮助时,父母意志的作用又会放大,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大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某种职业,有些大学生则被引入了父母正在从事或者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
在后者的情况下,子女大学生是被看作父母希望的延伸,或者家庭的代表,他们的使命是实现父母的理想。
这种职业选择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这也在无形中隐藏了一种危险,即如果职业实践不如人意,那么子女很可能会将这种结果归咎于父母,让父母来承担职业实践不理想的责任。
职业选择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一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乃至干扰,但是大学生经过多年学习,必须从第一个职业选择开始。
经过现实职业尝试后,他们发现了适合自己特征以及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职业,或坚持首选职业,或做出职业修正,直至寻找到合适职业。
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完全现实化,职业能力与职业要求、职业现实与职业理想才能获得平衡。
参考文献:
1、李明、龚淑英主编:
《求职与就业》,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2、郗杰英等编:
《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版社,20xx年版。
3、郑杭生主编,李强、林克雷副主编:
《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对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可行性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