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4982179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21
- 大小:1.90MB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x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丽水市人民政府
2013年12月
前言
生态农业是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丽水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就是以丽水好山好水好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高品质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为重点,以传统农耕文化、现代管理手段、科技成果为支撑,以产品分级精选包装加工为重要环节,以现代流通业态为载体,是面向城乡居民品质消费的现代农业产业形态。
抓住生态文明兴起的历史机遇,顺应现代人追求健康品质的历史潮流,以山区的特色和优势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是推进丽水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以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引领生态农业发展,一是大势所趋,与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宗旨相一致。
丽水立足特优生态生产特质农产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进入生态农业阶段。
二是竞争驱动,是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实选择和历史承当。
发展“特优特质”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就是将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内化为丽水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溢价载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丽水农业的竞争力。
三是主体促动,农民需要以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为主渠道求增收。
作为农民最主要来源的家庭经营性收入,迫切需要通过生态农业发展,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丽水生态精品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确定三大战略定位:
一是全面打造中国生态精品农业之都,通过创新驱动、特质竞争,使丽水成为中国生态精品农产品的生产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二是全面建设秀山丽水大森林,以生态优势将丽水打造成为全国农业休闲养生基地。
三是弘扬“三农”文化,以农业多功能、多目标的开发利用,促进农民增收从资源型收益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全面建立环境友好、社会有益、经济可行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本规划依据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而编制,通过规划研究,分析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优势和制约因素,明确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发展重点,保障措施,为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宏观指引。
第一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丽水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确立“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努力使丽水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为探索建立山区经济差异化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生态是丽水农业发展最具区域特征的优势资源,差异化发展是丽水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展生态精品农业是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努力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大省、特色精品农业强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是建设“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有利于培育丽水生态精品农业新优势。
是把握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机遇,顺应现代人追求健康品质的时代潮流,以山区农业特点和优势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积极打造中国生态精品农产品之都的必然选择。
二、规划范围
规划空间范围为丽水市,覆盖莲都区、龙泉市及青田、云和、庆元、缙云、遂昌、松阳、景宁县。
三、规划时序
本规划时序以2012年为基准年,近期(2013—2016年)和中远期(2017—2020年)两个阶段,重点突出近期规划,展望2030年远期愿景。
四、规划原则
坚持示范引领原则。
力求体现生态精品农业现代化水平,体现绿色理念、生态理念,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建设,使规划与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引领丽水现代农业的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立足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瞄准现实需要,着眼潜在需求,科学进行市场定位,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坚持整体构建原则。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要求,着眼于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整体开发和提高竞争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群体,打造区域品牌,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坚持优质安全原则。
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意识需求,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农产品内在品质。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循环利用原则。
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注意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推进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实施清洁化生产,实现产业间相互促进与融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突出丽水生态文明战略,树立可持续农业发展观,坚持节约利用各类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适应性强、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形态,优化作物品种、种植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安全的性能,倡导绿色产出。
五、规划依据
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
Ø《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3〕8号)
Ø《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扶贫改革试验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丽委办〔2013〕1号)
Ø《丽水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丽委发〔2013〕24号)
Ø《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丽政发办〔2013〕81号)
Ø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Ø丽水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规划
Ø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林业发展规划
Ø丽水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Ø丽水市农业科技教育“十二五”规划
Ø丽水粮食生产“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农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Ø丽水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农村沼气建设“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市茶产业“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市食用菌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Ø丽水市水果产业“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市蔬菜产业“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市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Ø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Ø丽水市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
Ø丽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二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现状评价
一、生态精品农业资源优势
1、生态资源
丽水好山好水好空气,在浙江乃至华东地区为广大消费者基本认同,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美誉。
我市山区地域广阔,人类活动污染较少,山林覆盖面广,生态环境良好,这为生产优质生态农产品提供了资源条件,显现了差异竞争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更高需求,对生态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更趋热衷,为生态绿色食品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气候资源
丽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冬暖、夏凉、春早、秋爽,地处北纬27°~28°之间,季风影响显著。
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8.5~11.0℃,高山地区可达10℃以下。
日照时数1500~1800小时,年均降水量1500~2400毫米。
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具有明显水平地域性和垂直差异性的山地立体气候,为发展多样化的精品农业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和不可替代的天然特质。
3、山地资源
我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征,山地资源优势凸现。
一是山地资源广而多,全市山地面积2294万亩,约占全省1/4,山地开发利用资源潜力大。
二是山地资源可塑性强,丰富的山地资源,为农产品生产呈现多样化、特色化,所产商品性独特、产品竞争力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4、后发优势
丽水农业发展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少,污染负荷指数全省最低。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件和天然的“绿色宝库”,是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发展的良好区域,具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到来,也为全面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稳固生产功能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向经济型、生活型、生态型、观光型和文化型等方向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开发。
充分发挥农业的自然属性,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等能美化生态环境的农业门类,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休闲场所,实现农业生态的经济化。
5、政策环境
我国经济社会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将发生深刻变化。
丽水成为全国扶贫试点和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浙江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全市农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动力,对农业农村发展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实行重大倾斜,将给全市农业发展迎来一个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只要我们立足丽水特色优势,用足用活用好省里的各项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好农业各项工作,丽水农业又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二、生态精品农业产业基础
1、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全市食用菌、水干果、茶叶、蔬菜、畜禽、笋竹、油茶、中药材等八大主导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012年,农业主导产业产值88亿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近73%。
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油茶、笋竹主导产业产能位居全省前列。
占全市山地蔬菜面积1/3的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
全市生态特色养殖发展迅速。
2、主体培育取得明显成效
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职业农民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2012年,全市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7.04万人,带动农户42.7万户,联结基地112.8万亩。
基本形成以专业骨干市场为中心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体系框架,庆元香菇市场、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等专业市场,规模和交易额均位居全国同类市场前茅。
农民科技应用意识增强,科技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3、农业增长方式逐步转变
全市围绕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开展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优势互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加快。
一大批优良品种得以引进、繁育和推广,通过农业“丰收计划”和农业推广基金项目实施,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全市制订《香菇》国家标准1项,省级农业标准35项,制订发布了市、县(市、区)农业标准180多项。
以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以农技110为载体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手段不断增强。
农业产加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品牌化营销初露端倪。
三、生态精品农业潜力分析
我市处于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叠加地带,位于经济发达区域,消费市场空间大,随着大交通网的形成和电商发展,依托区域高度发达的物流业,丽水成为两大经济区和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的“菜园子、后花园”成为可能,依托生态优势和区域特色全力打造“洼地”效应,凸显农业产业投资价值,社会工商资本投入“三农”的氛围已经逐步形成。
我国将步入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人们对高品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生态精品农业优势将逐步显现,现代人追求健康品质的历史潮流,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需求转变。
丽水市委市政府提出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区域发展战略,养生经济对优而精“食养”农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休闲养生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和历史性机遇。
四、生态精品农业发展风险
丽水山区农业仍具弱质性、传统性的特征,长期存在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将更为集中凸现,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
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没有明显提升,稳定增加农业投入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农业发展的投入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丽水山地农业比重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动植物疫病、外来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农业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推广手段落后,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不高。
优质耕地资源减少,肥力下降,单位产出水平较低。
科技人才队伍薄弱,基层农技队伍体系不健全,推广机制不活,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不高,观念理念落后,粗放性经营农业仍然存在,科学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较差,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弱,丽水“留守农民”的整体素质与现代生态精品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标准化生产到位难度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现有农业生产方式存在人口红利消失背景下的劳动力素质与价格成本风险,农业比较效益低。
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农业公共服务与管理手段有待改进和加强。
第三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目标定位
一、战略目标
立足丽水好山好水好空气农业客观资源优势,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按照“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要求,坚持“特色特产、绿色精品、生态高效、错时错位、专业规模、优质优价、文化创意”方向,秉承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高举生态精品农业大旗,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两区”为主平台,培育一批质量保障、文化传承、功能多样的生态精品农产品与农业休闲养生产品,唱响丽水生态精品农业品牌,走出一条“生产标准化、产品精致化、经营品牌化、市场多元化、发展绿色化”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培育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千亿农业大产业,打造中国生态精品农业之都,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全球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丽水模式。
二、战略定位
产品定位:
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
市场定位:
高竞争力、高性价比、高收益;
产业定位:
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三生共赢、三产融合;
生产定位:
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耕文化融合;
主体定位:
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负责任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消费定位:
面向城乡居民品质消费需求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
三、战略思路
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
坚持标准化生产基础。
通过确定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模式图、建立一册生产档案的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力争建成省内一流的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逐步建立区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坚持品牌化经营策略。
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共享性和知名度。
鼓励农业经营主体树立品牌意识,参与品牌共建。
加大品牌宣传,增加品牌附加值,努力打造丽水生态精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农产品国内国际竞争力。
坚持价格化取胜目标。
推进生态精品市场营销,走质量保障、品牌经营、溢价销售的道路,使丽水成为中国生态精品农产品的生产中心、集散中心乃至价格形成中心,实现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四、战略举措
1、精益产业,推进产业提升
坚持走“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之路,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培育一批标准化、基地化、产业化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产业带、产业群。
加快区域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特色精品农业产业强县、强镇建设。
在坚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以工业的理念,因地制宜开发丽水特色生态精品农产品。
一产注重传统特色产品开发,引进发展新兴产品,全面开展生态精品品种挖掘、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二产注重生态精品农产品包装与初深加工(休闲食品加工),突出精美、独特、实用原则,高标准做好生态农产品的包装,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藏运输,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精致产品,推进品牌提升
在做优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做响生态精品农业品牌,品牌是生态精品农产品拓展市场的核心载体,做好生态精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打响绿色品牌、生态品牌、精品品牌,实现质量与品牌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丽水特色的生态精品农产品竞争力。
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生态精品农产品,按照“省、市、县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形成合力,区域公共品牌助推企业品牌发展”的思路,着力提升“处州十珍”、“绿谷十佳畜产品”以及“丽水香茶”等特色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重点培育一批市场效益好、知名度较高的县(市、区)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做强庆元香菇、处州白莲、遂昌菊米、云和雪梨、缙云麻鸭、龙泉灵芝、景宁惠明茶、青田田鱼、松阳银猴等传统品牌。
3、精湛技术,推进科技提升
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三新”技术和模式创新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态精品农业科技提升行动。
不断完善产业首席专家制度,密切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利用好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丽水农技推广中心等平台,加强产学研协作,加强创新与引进示范。
加强本土农业科技队伍培养建设。
积极做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大力推进农作物精确栽培技术和农业物联网等精准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以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百名高级专家千名农技人员服务进乡村”、“农业科技促进年”等活动,以主导产业提升为重点,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高效生产模式,建立完善生态精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推进丽水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努力把示范园建成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围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及示范区创建,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防控病虫草害的发生,重点实施作物合理轮作(间作、套作)、稻(茭、莲)田养鱼、农牧结合、“千斤粮万元钱”等新型农作制度。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泄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循环技术和清洁化标准化模式,按照“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标准化覆盖率。
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的管理规定,逐步建立农药包装容器等废弃物回收制度,鼓励废弃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比例达95%以上,逐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努力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4、精准营销,推进市场提升
市场营销是生态精品现代农产品实现价值的灵魂。
完善产地市场体系建设,提升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和功能,辐射带动生态精品农业产业发展。
着力推进在全国省会城市建立丽水农产品营销旗舰店工作,销区市场营销方式上注重内外互动,对外走高端市场,通过在大城市举办生态精品农产品推介会,建立展示营销中心,开设专卖店等拓展市场;对内与乡村休闲旅游实现良性互动,吸引外来游客直接品尝、体验生态农产品,实现在产地销售。
积极做好国外市场拓展,着力向外拓展食用菌、竹木制品等优势农林产品。
积极推行现代交易方式,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商化,建成丽水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提升丽水农产品价格形成影响力,加强价格指数发布。
鼓励发展期货交易、连锁经营、直供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探索生态农产品配送、专供模式,提高流通效率。
积极培育生态精品农产品营销队伍和网络。
5、精心培育,推进主体提升
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必须依靠新型农业主体和一大批现代职业农民。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浙商、丽商、华侨、台商和大学生等投资开发农业,创办农业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
提升农业主体素质,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生产习惯和现代生产经营理念。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吸纳、承接和转化应用能力,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能力。
培育一批有知识、懂技术、讲诚信、会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
开展“百企百社千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创建活动,提高农业主体生产经营整体水平。
6、精髓农耕,推进文化提升
秉承农业的悠久历史,把传统农业文化精髓与现代社会理念结合起来,大力挖掘和弘扬诸如农耕文化、品牌文化等,积极开发农业文化产品,提升农业品位。
充分利用丽水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做好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
丰富生态精品农产品文化内涵,延伸农业产业功能,提高生态精品农产品创意创新水平。
积极做好全球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地稻鱼共生文化(青田田鱼、稻鱼共生米),香菇文化(龙庆景香菇)、处州白莲文化、畲乡文化、云和梯田文化(云和梯田米)、龙泉茶瓷水文化(龙泉金观音茶)、遂昌劝农节文化(汤公系列农产品)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态精品农产品开发。
积极拓展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文化功能,充分利用乡村自然文化和生态风光资源,探索发展创意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农业。
积极发展集农产品生产、体验、消费、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开展农业节庆活动,围绕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丽水特色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节庆品牌,鼓励建设与产业一体的农博园、博物馆、养生园,培育农业文化产品。
五、主要指标
1、近期指标
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和“三品”基地农产品精品率显著提高。
培育3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县,60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100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企业(其中精深加工企业30家以上),100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合作社、1000家示范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1000个生态精品农业产品,带动农户10万户。
到2016年,食用菌、茶叶、笋竹产业率先实现产值百亿目标,生态精品农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建成长三角地区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基地。
2、中期指标
通过生态精品农业引领,重点围绕丽水八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几个百亿农业大产业,形成几个集聚化产业带、产业圈,通过接二连三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林牧渔业。
至2020年,畜牧业、中药材、木本油料、果蔬等产业实现产值百亿目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一产产值达到200亿元。
以家庭农场(农业种养大户)为代表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55%以上,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重80%以上;农业标准化达到70%、三品认证基地比重80%以上;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农产品商品化比重达到90%,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以上,设施农业面积比重12%以上,生鲜农产品冷链系统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力争成为中国生态精品农业引领者、实践区,打造中国生态精品农业之都。
3、远期愿景
到2030年,全市食用菌、笋竹、茶叶产业产值达20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双千亿元,农业成为丽水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形成具有丽水特色的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体系,一代新型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多元,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形成具有丽水特色的全球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丽水模式。
第四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布局规划
一、生态精品农业区域布局
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开发的区域布局,既要充分考虑现状和客观条件,又要紧密结合全市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在空间区域布局上,致力于构建“四区”。
1、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种养区
现代生态农业种养区主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充分利用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探索“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现代生态农业种养区主要分布在丽水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丽水市 生态 精品 现代农业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