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x
- 文档编号:4981134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1.93KB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x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xx年月日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书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具
直尺,米尺
教学
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
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师:
如果要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
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佛山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边说边板书)
学生自愿回答问题
合作探究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2)图1:
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3)图2:
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4)图3;离南京还有98千米。
(5)图4:
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
(让生答)
(3)小结: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
(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
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
(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
(教学例5)
追问:
3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
3千米里有3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米3000米=()千米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例6)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
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洋布拉克村委会大门口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
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课堂练习
1.填一填
8千米=()米1000米=()千米
4千米=()米7000米=()千米
3000米-1000米=()米
7000米-4000米=()千米
2.估计教师的长,宽各是多少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回顾知识,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回答问题。
。
2.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讨论。
3.学生在小组内总结出
1千米=1000米
4.学生自愿的回答问题。
5.在走1000米实地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1000米长度。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作业
同步练习第14页,我会填。
板书
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
组长
意见
课后
反思
教学设计
xx年月日
练习(六)
教学内容
教材书第28,29,3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毫米,分米,千米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长度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长度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长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
米尺
教学
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有了长度的有关新知识。
几天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我们的知识。
认证听。
回顾已学过的知识。
合作探究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3、完成“练习六”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一组的同学一起完成。
4、完成“练习六”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5,完成“练习六”第6题。
6,完成“练习六”第7题。
1.小组内一起理解题意,思考怎么解题。
2.先独立完成,小组你合作订正,最后全班集体完成。
3.学生先估计,
4.独立完成,小组你订正。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了?
作业
练习六,第28页,第5题
板书
设计
练习(六)
组长
意见
课后
反思
教学设计
xx年月日
练习(六)
教学内容
教材书第28,29,3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毫米,分米,千米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长度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长度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长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
米。
教学
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有了长度的有关新知识。
几天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我们的知识。
认证听。
回顾已学过的知识。
合作探究
1,完成“练习六”第8题。
2,完成“练习六”第9题。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
4,完成“练习六”第12题。
5,完成“练习六”第13题。
6,完成“练习六”第14题。
1.小组内一起理解题意,思考怎么解题。
2.先独立完成,小组你合作订正,最后全班集体完成。
3.学生先估计,
4.独立完成,小组你订正。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了?
作业
练习六,第29页,第11题
板书
设计
练习(六)
组长
意见
课后
反思
教学设计
xx年月日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书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
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具
10千克的大米
教学
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
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
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合作探究
1、初步认识吨。
教师用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教学例7。
)
(1)提问:
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
(2)思考:
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
(3)谈话:
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
100×10=1000(千克)
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4)提问:
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
(1)学生尝试抬起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提一提大米,感受10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提。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
1袋大米重10千克,这样的大米多少袋重1吨?
(100袋)
演示:
每次呈现10袋大米(因为10袋大米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遍数:
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
当100袋数完了,学生会感叹:
哇!
1吨这么重呀!
(2)谈话:
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
(3)举例: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各种例子,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3、感受1吨水的重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
(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
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
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8。
4吨=()千克3000千克=()吨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一头大象重6000千克,大象重多少吨?
一辆卡车质量5吨,是多少千克?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练习七”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
先独立连线,再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七”第3题。
这题不仅要会根据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还要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学生在小组内观察主题图,说出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猜一猜一吨有多重。
让学生讨论。
学生亲自体验10千克的重量。
老师引导学生说说。
学生独立填写。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了?
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
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板书
设计
组长
意见
课后
反思
教学设计
xx年月日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具
教学
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一、导入新课
1、完成下列填空
2×()+3×()=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
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导入。
谈话:
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合作探究
二、探究新知。
(教学列9)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
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
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
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
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
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
“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
如果1次呢?
0次呢?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
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
14次0次8吨√
23次1次9吨
32次2次10吨
41次2次8吨√
50次3次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
(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
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
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
”就是求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
(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认真观察主题图。
说出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认真听,独立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作业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
组长
意见
课后
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