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城市和城市化.docx
- 文档编号:4971535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6.25KB
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城市和城市化.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城市和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城市和城市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城市和城市化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
城市与城市化
下图示
意长江三角洲城镇的不同等级规模(图甲)和某个区域的城镇等级规模(图乙)。
据此完成1~2题。
图甲 图乙
1.图中体现出城镇规模、等级、数目之间的关系为( )
①城镇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数目越多 ②城镇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数目越少 ③城镇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数目越多 ④城镇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数目越少
A.①③ B.②③
C.③④D.①④
2.甲、乙两区域的城镇规模体系有何差异( )
①甲、乙区域同级别的城镇相比较,甲区域城镇规模较大,乙区域城镇规模较小 ②甲区域次级城镇有2个,乙区域只有1个 ③甲区域同级别的城镇数目都多于乙区域同级别的城镇数目 ④甲、乙区域同级别的城镇相比,乙区域的城镇服务对象的辐射范围较小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图中信息可反映出城镇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数目越少;城镇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数目越多。
第2.题,从甲、乙两区域的规模体系可看出,同级别的城镇相比较,甲区域城镇规模大,所以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要比乙区域大。
甲区域和乙区域都只有一个一级综合服务中心,但次级综合服务中心甲有2个,乙有1个。
答案:
1.B 2.C
下图为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高等级城市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4.下列城市及其服务职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摩托车 ②—小汽车 ③—高级商务车
B.③—中小学 ④—大学 ⑤—中小学
C.④—银行 ⑤—信用社 ⑥—股市
D.⑥—电影院 ⑦—录像厅 ⑧—歌剧院
解析:
第3题,城市等级的提升主要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③交通最便捷,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高等级城市。
第4题,图中城市的等级高低与其所处的交通位置有关,交通越便捷,城市的级别越高,服务功能越强。
答案:
3.C 4.A
近年来,流动商贩作为非正规经济,其数量在城市内部呈线性增长态势。
巨大需求是导致流动商贩的根源,城市用地性质及其代表的城市功能对流动商贩有显著影响,而宽马路对商贩经营会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就业、服务社会和城市监管三者间的矛盾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北京市朝阳区面积470.8km2,2013年常住人口384.1万。
下图为在朝阳区498个社区中,流动商贩自发形成的早市、午市和晚市聚集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5~7题。
5.从早市到晚市,三环附近的社区流动商贩密度大,根本原因是这里( )
A.离天安门广场近
B.人口流动量大
C.政府管制力度小
D.正规商业缺乏
6.推断甲社区的城市用地为( )
A.居民住宅B.工业
C.娱乐康体D.外事
7.本着政府引导,兼顾就近消费、商贩效益与城市监管,下列地区中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的是( )
A.党政机关附近B.城市干道两侧
C.公园绿地内外D.学校、医院附近
解析:
第5题,流动商贩从事服务业,消费人群数量对其影响较大。
商贩密集区,往往人口流动量大,市场需求量大。
因此B项正确。
第6题,比较三幅图可知,甲社区早市和晚市为商贩高密集区,午市为不显著区。
由此可知,6~12时和18~24时甲社区活动人群较多,12~18时人群较少,符合社区娱乐活动的时间特征,故C项正确。
第7题,党政机关附近人口流量较小,故A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宽马路对商贩经营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城市干道两侧设置摊贩区会影响交通安全,故B项错误。
公园绿地内外人口流量波动较大,不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故C项错误。
学校、医院附近人口流量大,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故D项正确。
答案:
5.B 6.C 7.D
8.下图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
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
解析:
首先阅读图例,然后对照各城市与许昌之间的日均流量进行判断。
读图可知,许昌与郑州之间的日均流量等级最高,与平顶山、漯河、洛阳之间的日均流量等级依次降低,与济源、焦作、新乡、开封之间的日均流量等级最低。
许昌与平顶山、新乡之间,与焦作、漯河之间,与郑州、洛阳之间的日均流量等级都不相同,故不选A、B、D。
许昌与济源、开封之间的日均流量属于同一等级,故选C。
答案:
C
9.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读图,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A.⑥①②B.⑤③⑥
C.③②④D.①④⑤
解析:
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处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最大,且跨越了县(区)界,最有可能为服务范围最广的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的服务范围应该有严格的行政区域分界,其服务范围应该在县(区)范围之内,这与②③的服务范围相吻合;集贸市场的服务范围最小,与图中①④⑥的服务范围相吻合。
因此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所对应的序号可能是⑤③⑥,所以B选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2.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 )
A.工业区、批发市场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
C.高速公路、工业区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解析:
第10题,注意关键词“早期”,故排除高速公路选项。
第11题,乙位于河流上游,且临河分布、周边无工业区,具有环境优美的特点,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第12题,图中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会干扰市内交通,布局不合理;部分工业区布局在河流的上游或夏季风的上风向,也不合理。
答案:
10.D 11.B 12.C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该城市地租变化。
读图回答13~14题。
13.若该城市功能区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风;自西向东B.西北风;自东向西
C.东南风;自东向西D.东风;自西向东
14.图b中曲线最能反映图a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13题,重化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水及大气都有较重污染的化工区位于城市的正东方,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应为西风,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第14题,地租的高低与离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有关。
图a中甲乙一线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通达度最好,地租最高。
答案:
13.A 14.D
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
A.水汽输送B.下渗
C.降水D.蒸发
16.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 )
A.泥石流B.风沙侵袭
C.洪涝灾害D.狭管效应
解析:
第15题,城市土地大面积被不透水层覆盖,必然使地表径流难以下渗,故影响最明显的是下渗。
第16题,图示该城市水体、植被覆盖较少,再加上大面积的不透水层存在,使降水后的地表径流增大,在地势较低的区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答案:
15.B 16.C
图Ⅰ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Ⅱ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17~18题。
图Ⅰ 图Ⅱ
17.据图Ⅰ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D.丁地
18.据图Ⅱ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文化区
解析:
第17题,中心商务区是交通通达度最高的地区,从图Ⅰ中可看出,甲地位于各地铁线交会处,交通通达度最高,故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第18题,据图Ⅱ分析,6~9点刷卡进站人数多,18~21时刷卡出站人数多,说明此地早上人们乘地铁外出,晚上回来,因此是住宅区。
]
答案:
17.A 18.B
浦东新区、雄安新区等国家级新区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综合功能区,其选址有与老城区相邻和不相邻两种模式。
下图为某新区与老城区的空间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新区发展重点吸引( )
A.农村剩余劳动力 B.高素质劳动力
C.老城区失业人员D.新区失地农民
20.两种模式比较,该新区选址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质量优越B.依托老城区发展
C.地价水平较低D.减少老城区干扰
解析:
第19题,由材料可知,“新区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综合功能区”,因此对有知识、有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吸引较大,B正确。
农村剩余劳动力、老城区失业人员、新区失地农民等均不属于高素质劳动力,因此A、C、D错误。
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新区紧邻老城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更易接受老城区的资金、物资、劳动力等的输出,因此依托老城区发展是该新区选址的主要优势,B正确。
老城区发展较久,可能出现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涨等问题,该新区靠近老城区,易受老城区污染和干扰,A、C、D错误。
答案:
19.B 20.B
二、综命题
21.读下图表,回答问题。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1)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国家。
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________。
(2)图乙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
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 。
(3)表中数据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
【答案】:
(1)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
(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起步晚,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水平较低
22.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
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
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
请简述理由。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解析:
本题以“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切入考查城市形态与环境的关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1)题,河流有供水和运输功能,是早期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
(2)题,目前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商务区展开,属于集中式或团块状。
高级住宅区一般要在上风向、河流上游,与各种主要运输路线保持适当距离,自然环境优美等条件是最佳的选择,结合上述分析,故P是理想的选址。
(3)题,石油化工工业有较大的污染,要求运量大,所以避开上风向,位于河流下游,接近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甲地,是建设石油化工城的适宜位置。
(4)题,卫星城可以将部分城市职能分散,对各种城市问题都有缓解和解决的效果。
答案:
(1)水运便利 取水方便
(2)集中式或团块状 P
(3)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23.图甲是某城市及郊区近地面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为该城市城区和郊区气流运动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现象被称为________,该现象对城市大气质量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上空多云和多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和B气压值高的是________。
(4)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地的意义。
(5)如果某天该城市的烟囱中的烟都向下飘,则可能是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此时图示环流(图乙)会消失,对城市大气环流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1)城市热岛效应 有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
(2)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3)A
(4)能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从调节大气温度、湿度方面回答也可)
(5)逆温 不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进而加重城市的大气污染
【解析】 由图甲中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
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结合图乙城市、郊区之间气流运动状况可知,城市近地面污染空气被带到高空,随着气温的降低,水汽易凝结,故城市上空多云和雾。
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为改善城市气温、湿度,应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地。
逆温现象出现时,空气对流运动受阻,不利于低空污染空气扩散,会加重城市大气污染。
24.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
【答案】:
(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解析】:
第
(1)题,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从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中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年开始。
第
(2)题,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
第(3)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
第(4)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地理 复习 考点 训练 城市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