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教案.docx
- 文档编号:4961026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65.70KB
国际贸易理论教案.docx
《国际贸易理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教案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章
主要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1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本节点睛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是跨越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但两者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着眼于全球范围,而对外贸易仅着眼于某个国家(或地区)。
例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就称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从整个国际范围来看,即为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二者相同吗?
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国际贸易中提到了货物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区别是什么?
国际贸易分类
(一)按商品的形态分类
货物贸易:
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
由于物质商品是有形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货物贸易通常又称作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
是指服务商品的进出口,它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一种国际劳务活动
(二)按商品移动方向分类
出口贸易:
亦称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
销售。
如果商品先输入本国后,既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
加工而再出口,则称为复出口或再
进口贸易:
亦称输入贸易,指将国外市场购买的商品在本国市场进行
销售。
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称作复进口
或再输入
过境贸易:
亦称通过贸易,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
丙国来说,即为过境贸易。
丙国既不是进口,也不是出口,
仅是商品通过其国境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构成该国的
过境贸易
(三)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
直接贸易: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的贸易。
在直接贸易
中,生产国将商品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或者说是消费国从
生产国直接进口。
间接贸易: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进行。
在间接贸易中,商品生产国是向消费国间接出口;商品消
费国从商品生产
转口贸易:
又称中转贸易。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商品买卖,而须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的买卖活动
(四)按贸易统计界线
总贸易:
指以国境为界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
指以关境为界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的衡量指标
贸易差额: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顺差和逆差:
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而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
单纯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顺差比逆差好。
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首先,长期顺差则意味着大量的资源通过出口而输往了外国,得到的只是资金积压;其次,巨额顺差往往会使本币升值,从而不利于扩大出口,且还会造成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
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度,它是指用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外贸依存度还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前者是指一国出口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后者是指一国进口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其公式为为:
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进口依存度=进口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贸易商品结构:
《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以比重表示
贸易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第二章国际分工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国民经济
内部分工超越国界,向国外延伸发展的结果,是国际分工是历
产生国际贸易和形成世界市场的基础。
是世界上史经济的范畴
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演变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1.国际分工的过程伴随着野蛮的掠夺
2.分工主体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特殊分工
3.对强迫参与分工的另一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不
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甚至是倒退或毁灭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世纪后半期——19世纪后半期)
1.大机器工业使生产和消费超越了国界
2.大机器工业新技术的运用为国际分工
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
3.大机器工业创造了冲破国内分工壁垒
的重型武器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1.分工的中心由原来英国扩大为英、法、德、
日、美等一组发达国家为中心
2.工业国之间也形成相互分工关系
3.分工交换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加重了殖民地国家经济发展的两种依赖性
5.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世界市场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以后)
1.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分工占主导地位
2.国际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3.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4.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
5.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
6.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化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形成
7.“大脑——手脚”型国际分工成为潮流
第二节、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
二、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
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科学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说
代表人:
亚当·斯密(AdamSmith):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
《国富论》
时代:
18世纪,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原理: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
1)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
2)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结论: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什么都生产更为有利。
(举例)
理论评价: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
这种情况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实况不一致。
二、比较优势说
代表人:
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他是继斯密之后另一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
他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
产生:
因“谷物法”的实行影响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原则:
如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其核心原则归纳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原则。
比较优势说的国际分工利益变化表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的理论前提
2X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
各国比较利益是静态的,不存在规模经济的作用
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
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评价: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比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
但他单纯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并不全面,正如斯密主要从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地域分工一样。
实际上,各地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是复杂的,再加上资本主义下宗主国对殖民地和保护国的经济控制,实际情况同他的理论分析,尚有很大差距,故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三、要素禀赋理论与里昂惕夫之谜
(一)、H-O理论与H-O-S理论
1、H-O理论(赫——俄理论模式)
(1)理论的提出:
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解释一国为什么在出口特定产品时其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试图分析比较利益形成的原因。
它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echscher)提出,然后由其弟子俄林(Bertil.Ohlin)最终完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提出要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2)理论假定前提:
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
自由商品贸易
两国生产要素同质
要素密集度假设
资源充分利用
规模收益不变
消费者偏好相同
(3)基本内容:
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国际价格不同是因为成本不同,而成本不同是因为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不同是因为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不同。
国际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使生产达不到理想结果,但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缺少流动性的不足,即通过国际贸易可以部分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
开展自由贸易后,一个国家应出口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要塞稀缺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
2、H-O-S理论
1976年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H-O定理假设前提下继续考察国际贸易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了:
H-O定理的推论——H-O-S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必然发生而不仅仅是一种趋势。
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伙伴国之间同质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收入实现均等化
3、对要素禀赋论的评价:
(1)H-O理论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从体系上更为完整,全面。
(2)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拥有情况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3)违背了劳动价值论
(4)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5)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
(6)抹杀了国际生产关系
三、里昂惕夫之谜与释“谜”
1974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Leontief)对要素禀赋提出了挑战,他检验了两个命题:
一是H-O理论是否正确;
二是所有人认为的美国经济与其他所有贸易伙伴相比,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的看法是否正确。
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商品要素(资本和劳力)结构对比分析,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美国出口商品中含有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而进口品中却含有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这与要素禀赋理论所持有的观点恰恰相反。
学者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d.需求偏好相似说
e.产业内贸易说
f.产品生命周期说
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把一个产品的销售历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老化、死亡等阶段。
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解释贸易格局的变化。
如图:
v第三章国际交换与贸易条件
v第一节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一、国际价值
v一、国际价值的含义
v1、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劳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v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v2、国内价值
国内价值又称为国别价值、国民价值,是指一国范围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v3、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因素
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降低,国际价值量亦降低。
2、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成反比例变化
3、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三、国际市场价格
v
(一)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v1、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换形态
v2、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v2、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
v
(1)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国际市场价格
v
(2)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
vA.垄断B.经济周期C.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D.商品的质量与包装
vE.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vF.自然灾害、政治动乱、投机等
(三)国际价格的种类
v
(一)按国际市场的性质分类
v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v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va.调拨价格
vb.垄断价格
vc.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vd.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v第二节贸易条件
v一、定义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
v二、类型
1、净贸易条件
2、收入贸易条件
3、单因素贸易条件
4、双因素贸易条件
1、净贸易条件
N=(PX/PM)*100%
式中:
N——净贸易条件
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2、收入贸易条件
I=(PX/PM)*Qx
式中:
I——收入贸易条件
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Qx——出口商品数量指数
3、单因素贸易条件(P46)
4、双因素贸易条件(P46-47)
结论:
对于上述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其结果大于1时,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其结果小于1时,则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第四章贸易政策与理论
重商主义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战略贸易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本节点睛:
国际贸易政策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时所采取的政策总和。
其一般分为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Ø保护本国市场
Ø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Ø优化产业结构
Ø积累发展资金
Ø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
Ø其他
Ø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Ø对外贸易总政策:
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它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情况出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总的原则、方针和策略,即一国在总体上采取的是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
它通常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相联系
Ø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需要,在不违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
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规定差别关税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是各国国别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做法
Ø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需要,在不违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
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规定差别关税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是各国国别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做法
Ø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指国家取消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能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一种“不干预”政策,即中性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指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保护贸易政策以加强本国民族利益为目的,其实质是“奖出限入”
▪管理贸易政策:
指国家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加强本国进出口贸易的管理;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发展和缔约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第二节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起始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18世纪趋于衰落。
其观点是,只有金银货币才是财富,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源泉。
为了积累国内财富,他们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
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16世纪,晚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6世纪上半叶至17世纪中叶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早期重商主义:
又称重金主义。
主张绝对禁止贵重金属(黄金)外流,由国家严加防范,并进行垄断占有,外国与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销售货物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反对一切进口交易。
重金主义学说的主要代表是英国人威廉斯坦福(WSTAFFORD1554~1612)。
其观点的核心是防止货币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
又称贸易差额论
主要观点是:
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但必须是遵循每年进出口要保持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因此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真正的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政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限入奖出的政策
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他的主要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被后人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
二、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P72)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李斯特认为古典学派的“比较成本说”的自由贸易观点存在错误。
因为按比较成本原理购买国外的廉价产品,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有利可图,但实际上却影响了本国该产业的发展,从而会长期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步。
而如果放弃这种短期利益,对这种幼稚工业实行保护政策,虽然一开始该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但经过一段时期,不但本国的产业可以得到充分发展,而且生产力提高后,商品的价格也会下跌,甚至会低于外国的进口价格
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起步较晚的德国、美国等国家为了减少进口,保护本国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工业,先后推行了此保护贸易政策
思考:
1、李斯特主张建立的保护制度保护所有产品吗?
2、实施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有什么困难?
3、简要概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内容
三、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
1931年在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英国不得不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全面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以下特点: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1、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是国内高度发展或衰落的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限制进口,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3、保护的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
4、保护的措施与手段从关税扩大到非关税等,还有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的措施,实行“按倾销价格输出”的制度
理论依据——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
超保护贸易的主要提出者是凯恩斯,其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他认为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是充分就业,在经济危机严重,失业率很高的情况下,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已不存在。
在把投资乘数理论引入外贸以后,形成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它说明一国贸易顺差越大,使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越多;反之,则小。
因此,为解救危机,缓和失业,就要实行奖出限入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投资乘数理论的计算公式是:
乘数K=1/(l-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0-----增加的收入全部储蓄----国民收入不变
边际消费倾向=1-----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国民收入无限大
(△Y)=K×[(△I)+(△X-△M)]
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引申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当商品劳务出口时,从国外得到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
它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量将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
当商品劳务进口时,必然向国外支付货币,——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与储蓄一样,成为国民收入中的漏洞。
他们得出结论,只有当贸易为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提高国民的收入。
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设△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额,△I代表投资的增加额,△X代表出口的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
则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倍数公式为:
△Y=【△I+(△X一△M)】·K
在△I与K一定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要缩小。
谨慎看待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片面强调对外贸易顺差对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可能导致国际上各国过度的强调出口而限制进口,导致关税或其他贸易保护手段的日益盛行,最终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四、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
3、贸易保护的中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二)理论依据
1、凯恩斯
2、高德莱
(三)影响P82
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一)中心——外围理论
1、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
普雷维什将世界经济体系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大类。
这两类国家经济发展不平等。
外围国家应通过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来彻底摆脱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只有采取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关税、非关税措施及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进口以减少外汇支出,削弱外国商品的出口能力和竞争能力,扩大国内工业产品的国内需求,才能保护外围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实施。
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
点睛:
自由贸易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开始于经济最发达的英国。
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自由贸易发展一度受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贸易又被重新推到前台,成为大多数国家一致推举的贸易政策与做法
一、自由贸易政策
(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
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
(二)、二战后至70年代的贸易自由化
1、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关税大幅降低非关税壁垒消弱放宽外汇管制
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得到优惠待遇
(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P67)
美国是推行者经济的恢复为自由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二、管理贸易政策
点睛:
管理贸易政策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它是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理论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