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野寨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docx
- 文档编号:4959933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45.60KB
安徽省野寨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docx
《安徽省野寨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野寨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野寨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高考资源网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礼记••••••••••祭统》云: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晋语》曰: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B.宗法关系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
2.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高考资源网究》中指出:
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3.德国法学家耶林这样说过: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
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
4.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核心是()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议会掌握国家权力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5.梁启超说:
“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据此,判断梁启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军队装备先进,中国军队装备落后
B.日本加入列强行列,中国实行闭关政策
C.日本实现了近代化,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D.日本是君主立宪国,中国是封建专制国
6.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7.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
个)
40年代末
50年代末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末
亚洲
15
23
29
36
37
非洲
4
10
42
50
51
拉美
20
20
24
29
33
A.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8.2008年《联合报》报到:
最近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
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A.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
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
9.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
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
下列口号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A.“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民大革命时期
B.“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时期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解放战争时期
D.“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
10.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
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11.在2010年1月的海地地震中,中国8名维和警察为联合国维和工作和世界和平献出自己宝贵生命,他们是中国警察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
①中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一切工作
②向世界彰显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③中国维和警察的高尚品质
④中国从1990年开始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2.下图是战后历次战争中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战争
国际力量
朝鲜战争
(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西欧(法国)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
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
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13.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14.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15.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实行责任内阁制
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议会都是两院制
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
B.
C.
D.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是中美历史上的里程碑。
它们相同之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B.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C.都是本国一部资产阶级宪法D.都使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实权
17.2008年是《共产党宣言》问世160周年。
我们在研究“它为什么诞生于160年前”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A.工业革命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西欧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18.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
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19.维克多·雨果曾说过: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共处B.欧洲统一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C.歌颂拿破仑的对外战争D.主张建立欧洲联盟
20.《太史公自序》载: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分封制遭到破坏
21.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写到: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诸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该日记中所说的“书”应是()
22.从下图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军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抗战
23.《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
C.“一边倒”D.“求同存异”
24.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你认为该说法()
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
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25.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
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
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II非选择题(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权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
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陈红太谈我国60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
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其结果怎样?
(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1分)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4分)
27.(13分)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色各样的政治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
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材料四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梅宁华《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
(4分)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
(4分)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结合材料四分析这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2分)
(4)近现代以来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3分)
28.(10分)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来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寻找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同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买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3分)
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
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一300亿美元之间。
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
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
“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
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
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湾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
总长169.5公里的柏林墙。
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
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存在50年,甚至l00年”。
谁也不知道,丧钟即将为柏林墙敲响。
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
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其主要依据。
(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其倒塌的原因。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B
C
D
A
B
C
D
D
B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D
A
C
B
D
C
D
B
C
B
26.(12分)⑴政治主张:
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分)
实践活动:
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
(1分)
结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但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1分)
⑵成就: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分)
⑶成就:
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1分)
原因:
近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1分)经济上,中国贫穷落后,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1分)现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1分)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分)
27.(13分)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方式确立代议制民主政治。
(4分)
(2)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2分)理解:
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因辛亥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挽救中国的道路。
(2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分)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
(1分)
(4)启示:
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推行政治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分)
28.(10分)
(1)政治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答出具体政治制度的也给分);经济(或物质)基础: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答出工业体系也给分);科技(或技术)基础:
尖端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3分)。
(2)中国:
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分)。
苏联:
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2分)。
(3)外交:
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如答出参加维和行动等也给分);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如答出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也给分);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关系(如答出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活动的也给分)(3分)
29.(15分)
(1)两岸关系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台湾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
(3分,答出三点即可)
(2)政策:
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1分);依据:
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
(2分)
(3)建立的原因:
“冷战”和德国分裂。
(2分)
倒塌的原因:
世界局势的动荡(或东欧剧变);人民渴望统一(或民心所向)。
(4分)
(4)经济联系加强:
民族认同感;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恻;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中学 届高三 第二次 月考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