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库.docx
- 文档编号:4956294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42.31KB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库.docx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库.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库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复习题库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对象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
2.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平时作业等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平时形成性考核占考核总分40%,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总分的60%。
3.考核要求
平时考核的内容,根据课程学习的各项要求,以平时作业、案例讨论、课程实践等形式,由各试点单位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成绩乘以40%后,计入总成绩。
期末考试卷面分数为100分,成绩乘以60%后,计入总成绩。
期末考试是课程学习成果的总检验,以闭卷的方式,要求在90分钟时限内完成。
4.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
本课程期末考试的命题依据,即本考核说明。
本考核说明的编写,是根据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合一型文字教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及配套音像教材所确定的教学范围和教学要求来完成的。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掌握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试题覆盖全部10个学习单元(章)。
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本课程考试题型共有4种:
选择题(共20分);填空题(共10分);简答题(共40分);论述题(共30分)。
填空题举例: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答案:
反思
选择题举例:
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
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
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答案:
C
简答题举例:
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
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和效果的评估。
在评价方法上,应关注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
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论述题举例:
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答案要点: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而学前阶段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而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必要的准备。
(以上是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的基本框架,论述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
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
第二部分课程学习资料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的学习材料包括:
1.文字教材为《学前美术教育》主编刘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2.录像教材,高人模主讲。
3.网上IP课共9讲。
请登录“电大在线”进行收看。
4.此外,在“电大在线”的本课程端有论坛板块,主要是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辅导,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此发帖咨询。
第三部分复习要点及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美术
⏹美术活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于“空间”
⏹美术形象是通过“视觉”的方式感知的
⏹美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美术游戏
⏹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
⏹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
二、基本构成
学前美术教师
⏹进行相关的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
⏹尊重儿童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
⏹帮助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保证他们形象思维的流畅性、多样性
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主体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对学前儿童的关注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学龄前儿童在艺术的表现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艺术知识和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
⏹绘画
⏹手工
⏹欣赏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功能
⏹合理使用社会美术教育资源
三、价值定位
⏹为学前儿童提供自我表达与交流的工具
工具论者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要顺应幼儿的发展,并注重过程。
⏹发展学前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具有的智育功能特点,为儿童提供了一种直觉思维的形式。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
⏹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表现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审美观点,丰富审美感情,发展他们对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幼儿视觉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对幼儿实施美术教学而不是美术游戏得以实现的。
⏹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与全面和谐的成长
※可使儿童获取正确的视觉和敏捷的手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一切。
※审美教育渗透于体、智、德、各育之中,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
⏹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活动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美术历来被视为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标志。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必要的准备。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中国早期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教育是由整个群落承担的(公育)
⏹审美教育方面只是因宗教祭祀活动的需要而得到重视
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
⏹“公育”教育方式被家庭教育所取代
⏹美术教育有“艺”“技”之分
⏹教学方式以“师徒”的方式进行
中国近代儿童美术教育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我国
⏹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教育是从20世纪开始
※教会幼稚园设立
※幼稚师范学校的设立
※教育内容、方法等效法日本
※美术教学方法主要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
※康有为:
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幼儿教育
※蔡元培:
主张设立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陈鹤琴:
“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巧,现在的艺术教育是注重儿童的个性。
”
认为在幼儿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是更重要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相比较而言应是第二位的。
※陶行知:
反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真、善、美
合一的教育,必需是知、情、意合一的教育
中国当代儿童美术教育
⏹建国初期,全面采用前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为中心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提出了要对每个儿童进行与儿童发展相应的教学与教育
⏹文革中,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处于停滞、倒退状态
⏹改革开放后,西方教育思想在幼教界得到传播
※引进了国外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理论及有益的经验
※明确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基本观念
※对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二、外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中世纪西方儿童美术教育
中世纪西方的美术教育几近一种纯技艺性的工匠教育,学徒们在画坊从师学艺,以掌握技能,谋取生路。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儿童美术教育
主张通过美育,全面发展儿童的身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瑞士女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德国的教育家福禄倍尔
⏹当代外国儿童美术教育
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主张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
※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
※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
⏹美国当代儿童美术教育
※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学会用各种工具、过程和媒体进行工作。
※创造是教学的核心。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简介
一、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以陈鹤琴为代表的我国早期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主要观点有:
※儿童绘画的四个发展时期
※对幼儿绘画发展过程作出了概括性总结
※幼儿绘画的“刺激—反应”说
⏹以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二十世纪后期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主要观点有:
※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
二、外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
※画并不是它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复制品,而是原事物的等同物。
※儿童的简化图形是感知能力尚未分化。
※儿童画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看上去极为简约。
⏹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
※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方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真正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幸福的机运。
※艺术即教育,教育即艺术,艺术与教育完全交互融合,教育应以艺术作为基础的命题。
⏹艾修勒和哈特薇克的美术是儿童人格表现的理论
※儿童的绘画,不是偶发的行为,儿童的人格特征对儿童绘画的风格和样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古德伊纳夫和哈里斯的美术是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的理论
※将儿童美术看作是帮助确定儿童智力成熟程度的一项指标。
认为,……儿童画中所显示的细节的多少,特别是在画人时所显示的人物各部分细节的多少,可作为儿童智力成熟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
⏹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智能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
※提出了人类智能的八种类型。
※情感在人的智能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
※智能脱离不了特定的文化背景。
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与表现
一、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阶段
⏹涂鸦期美术能力的发展
※涂鸦线条的四种水平
※涂鸦的实质
※涂鸦的原因
⏹象征期美术能力的发展
※类似的形状可能代表着极不同的事物
※绘画的水平是不稳定的
⏹概念画期美术能力的发展
※早期:
图式阶段,还保留有象征期的绘画特点。
※后期:
能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
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表现
⏹蝌蚪人
※从涂鸦到画“人”的演化过程。
※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知觉分化的水平
⏹图形的选择和组合
※儿童是根据简化的原则,运用某一图形作为表达事物的等同物。
(阿恩海姆)
※儿童十分注重追求图形的组织秩序和平衡。
(凯洛格)
※布斯:
探索儿童是如何将简单的图形转换成较为复杂的图形的。
⏹事物之间关系的处理
⏹动态的表现
⏹色彩
第五章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目标设计
⏹学前美术教育的目标构成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及其分析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构成可分为纵向构成和横向构成两个方面:
纵向:
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
横向:
分类目标或板块目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的表述
(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的特点
(1)体现了审美教育的性质
(2)注意培养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和能力
(3)指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及其分析
1.欣赏:
2.绘画:
3.手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的特点
1.是教育总目标在三个分类中的具体要求和不同的侧重点
2.反映了三种教育活动各自的特点
3.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的启蒙性质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及其分析
1.3至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2.4至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3.5至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的特点
1.是对3至6岁年龄学前儿童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2.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3.为制订单元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指明了方向
(四)学前儿童美术学活动目标
美术教学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
它是最具体的目标,单元目标的具体化和展开。
※必须与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保持一致
※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学前美术教学目标的编写
(一)行为目标
1、要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
2、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
3、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
(二)展开性目标
※展开性目标不像行为目标那样关注结果,而是注重行为进展的过程。
※它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的相应的目标。
(三)表现性目标
※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儿童行为变化的结果。
所以,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儿童行为结果的开放性。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内容选择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内容选择依据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二)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
1.儿童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点
2.儿童的生活经验
(三)系统性原则
⏹幼儿园美术教育具体内容的选择
(-)学前儿童欣赏的教育内容
1.欣赏对象及其类型
2.欣赏知识与技能
(二)学前儿童绘画的教育内容
1.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2.绘画的形式语言
3.绘画的题材
(三)学前儿童手工的教育内容
1.手工工具、材料及其性质
2.手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
3.手工的题材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程序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准备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延伸
四、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组织原则与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
(二)创造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常用方法
第六章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2到3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体验快乐,培养兴趣。
2.通过绘画活动,达到脑、眼、手的协调。
3.引导儿童认识基本绘画工具和材料。
4.引导儿童学会画线条。
5.以临摹画作业为主。
6.引导儿童学会认识基本。
7.引导儿童学会在画面的中安排位置。
⏹3到4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8.引导儿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绘画的快乐。
9.引导儿童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的物体的基本特征。
10.培养儿童认识使用颜色的兴趣。
11.引入写生画,使幼儿将图画形象与实物形象沟通起来。
12.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前、后关系。
⏹4到5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13.引导儿童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创作的快乐。
14.引导学习表现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想象的简单情节。
15.引导儿童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16.引导儿童学习表现简单的主次关系。
17.以命题画、写生画形式等,引导幼儿更好地去观察。
⏹5到6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18.以命题画、意愿画为主,引导幼儿完全由自己选题材,自行构思、构图进行作画,提升幼儿的创作欲望。
19.培养幼儿熟练、合理地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大胆地进行表达。
(注意并仔细领会各年龄段目标表述的差别。
)
二、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
⏹临摹画教学活动
20.临摹作业能帮助低段幼儿了解和掌握归纳形体的能力,加快幼儿的图形表达能力。
21.在临摹的过程中掌握和熟练一些基本的技能,使幼儿能更快地获得成就感,提高绘画的兴趣。
22.临摹教材的内容应为幼儿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并能产生联想。
⏹写生画教学活动
※写生画可以分为写生画和默画两种。
※写生画要求对着实物进行绘画、表现。
默画就是让幼儿观察实物后,凭记忆进行表达。
⏹命题画教学活动
※命题画教学以帮助儿童学习造型、设色、构图等形式语言为主要目的。
※命题画作业,是一个由临摹到创作的飞跃,也是幼儿绘画教学的重点。
命题的条件:
23.要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历;
24.这些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25.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能力。
⏹意愿画教学活动
※意愿画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意愿画的主要功能在于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意愿画教育要求更讲究指导方法,对教师指导的要求也更高。
三、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指导
⏹指导学前儿童绘画技能学习
※我们把儿童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分为三个方面:
1.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
2.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与运用。
3.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
※在绘画操作表现阶段,教师的指导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
1.选择、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
2.指导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3.帮助儿童进行创造性的画面表达
4.提供游戏化的练习
⏹诱发学前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1.要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
2.要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
3.要向孩子们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
4.为自发的学习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
5.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
(二)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教师应注意室内环境的装饰与布置,色彩力求丰富、形象造型可爱、内容有情趣,符合学前儿童的审美趣味。
※结合具体的美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
(三)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和体验
※要注意自身审美情感的表达
※引导儿童进行“移情”和“拟人”
※通过多种协同活动来加深体验
⏹激活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教师应该帮助学前儿童通过概括、归类等方法,掌握各种感知的事物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通过表象的变形、分解、组合、联想等方式生发出,创造出许许多多的新表象。
⏹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指导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有效的引导观察,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具有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意象。
因此,帮助儿童更好地、正确地观察、了解、认识周围的客观世界,也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指导方法:
※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
※注意感知内容的科学性
※注意感知过程中方法的合理性
※注意感知过程中语言的引导性
第七章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
⏹2到3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目标
以纸张的折叠、粘贴为主,后期可增添泥等软性材料;重在“动手”,不在于造型、创造。
⏹3到4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在折叠、粘贴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工具;结合绘画的学习,进行简单的造型练习。
⏹4到5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能较熟练地使用合适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的想象力和制作能力。
⏹5到6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能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具有一定的立体形态的表现力、创造力。
(注意并仔细领会各年龄段目标表述的差别。
)
二、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类型
⏹平面手工活动
※
⏹立体手工活动
※
三、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指导
1.提供必要手工活动的技能
2.收集手工材料与提供手工工具
3.选择合适的手工题材
4.提供与材料、工具接触的机会
5.引导学前儿童积累丰富的表象,积极地展开联想
第八章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特点
美术欣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中包括了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多种因素的交错融合。
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还处于浅表层次,有更多的直觉因素参与其中:
1、儿童的审美知觉具有完形性。
2、儿童的审美知觉具有主动性。
3、儿童的审美知觉具有多通道性。
美术欣赏中,审美理解是靠想象来进行的。
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及其思维发展的形象性决定了他们的审美想象可以达到“神与物游”、物我不分的境界。
1、儿童的审美理解具有直觉性。
2、儿童的审美理解具有情感性。
3、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外显性。
4、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弥漫性。
⏹2到3岁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特点
尚处于本能直觉阶段向审美感知阶段的转变期,缺乏审美的感知。
⏹3到4岁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特点
已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具有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4到5岁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特点
已有了明显的审美偏爱,但还没有一般的审美标准,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或是其生活经验。
⏹5到6岁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特点
已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但带有明显的个体倾向,用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审美评价容易受其他人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目标
学前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涉及了注意、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有更多的直觉因素。
在指导时,应注意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2到3岁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目标
1、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欣赏的习惯。
2、欣赏色彩鲜明和造型简单的物品和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兴趣。
3、引导儿童欣赏同伴的美术作品。
⏹3到4岁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
⏹4到5岁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主题的意义。
2、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形式美。
3、培养他们关注具有美感的事物。
⏹5到6岁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目标
1、培养他们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
2、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
3、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联想。
三、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组织程序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准备
1.要以儿童能接受的程度作为课程教学的起点。
2.用富有创意的课题吸引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艺术 教育 美术 期末 复习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