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4948277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82.79KB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8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董仲舒推崇《春秋》,认为一切从尊贵者开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以正四方”。
朱熹首推《大学》,认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一变化反映出
A.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B.庶民社会注重个人自身修养
C.儒家从天子之学转为庶人之学D.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希腊的《对话录》与中国《论语》都记录了一代大师与其众徒之间的谈话,但《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始终是辨证和批判的,而《论语》中的孔子却是以他伟大的人格所产生的权威说服他的弟子。
由此反映了
①孔子注重伦理道德②苏格拉底否定道德的作用③孔子强调知识实用性④苏格拉底倡导理性思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4.盖儒学既为“国学”,也就成了仕途的“敲门砖”,则功成名就者自有官方的俸禄赖为供养,因此自然就懒于进取和教化。
而后进学者一心钻研仕途,更无心于教化了。
这实在是儒学的悲剧,也是一切官方学说的悲剧:
一种思想一旦列为官方哲学,则必然没落、僵化,对此亦不妨借今证古。
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
以下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主流思想不一定是思想主流B.儒学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C.所有的官方哲学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D.儒学成为了人们进仕的唯一途径
5.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已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普遍被人认同。
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宗法制的崩溃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忠君伦理观念强化D.官僚政治的逐渐形成
6.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
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
C.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D.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7.有学者认为,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主张,摆脱了长期的文字训练和经典阅读,是一种简单直截、当下即是的工夫,所以能够引发中下层老百姓的极大兴趣。
这主要说明王阳明的“心学”
A.其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B.只对当时的中下层老百姓产生了影响
C.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变革的作用D.直接推动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发展
8.学者庞天佑在一篇论文中写道:
黄宗羲言“……证必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顾炎武认为“人苟遍读五经,略通史鉴,天下之事可以洞然”……王夫之……将《通鉴》记载的史实结合明末清初社会实际研究。
据以上内容可知,这三大思想家主张的一大共同点是
A.提倡个性B.批判专制C.经世致用D.以民为本
9.李贽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这一观点
A.深受传统礼法束缚B.继承了王阳明的“良知”说C.反对盲目迷信孔子D.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10.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
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
11.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
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
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
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
12.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上述材料体現了
A.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是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D.新教伦理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13.当自然常常被古老的民族看作是混沌、神秘、变化无常的时候,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却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这表明古希腊哲学
A.蕴含着理性思维B.特别强调以人为本C.否定了上帝权威D.转向自然科学研究
14.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
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按照他的看法,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
A.否定真正权威B.注重回归古典C.顺应世俗要求D.精于哲学思辨
15.雄辩术在希腊教育中享有比较高的地位。
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共演讲是从政的必要条件,即使在公共演讲丧失了政治功能后,雄辩术仍然受人崇敬,端庄优雅的演讲本身最终变成了一种崇敬的目标,无论演讲者说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与否,这种情景客观上
A.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B.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C.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16.“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这一演变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达到最为深刻的阶段”。
下列对这一演变时期产生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宣扬相对主义和怀疑论B.主张提倡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D.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教会神学的束缚
17.宗教改革中晚期,市民、农民不满已取得的成就,自发冲击天主教会。
马丁·路德撰文公开煽动诸侯贵族像打疯狗般地绞杀农民。
因此,路德被认为是“出卖市民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和“背叛农民革命的叛徒”。
据此可知A.路德主张温和的宗教改革运动B.宗教改革最终背弃了资产阶级
C.宗教改革没有反映农民的利益D.路德改变了对世俗统治者态度
18.1555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
由此可知,这一和约
A.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B.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
C.有利于巩固欧洲民主制度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19.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恬。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
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
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这些论述对哲学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
A.开创了哲学研究的历史B.使哲学发展走向人性化C.使哲学开始走向世俗化D.使哲学成了研究“人”的学问
20.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黑死病”大瘟疫,当时整个英国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遇难,整个欧洲大约有2500万人死亡。
人们开始公开讨论瘟疫的根源。
曼彻斯特的大主教威廉姆斯·埃丁顿给他的教士们写了一封信:
“人类的纵欲是多么可怕……如今它变本加厉,这理所当然地要激起神的愤怒。
这场灾难就是神明对人类这众多罪恶的惩罚。
”宣称“黑死病”是上帝在惩罚人类罪恶的大主教埃丁顿,不久也染黑死病身亡。
这可能会在民众中产生促进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恐惧绝望,万念俱灰B.质疑神学,崇尚科学C.推崇理性,反对教会D.逃离欧洲,寻求出路
21.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
这导致了
A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B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C.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D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
22.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C.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D.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23.伏尔泰曾说:
“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竟不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永恒的法则”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B.“永恒的法则”通过“数学与实验”方法获得
C.“随心所欲地行动”指的是人类活动缺乏道德约束
D.伏尔泰的目标是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永恒的法则”
24.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
“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
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的微光”。
这里的“微光”指的是
A.理性主义冲击着法国的封建专制B.法国开始进入资产阶级大革命
C.伏尔泰葬入思想圣殿巴黎圣贤祠D.波旁王朝正处在法国极盛时期
25.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说,从法律上承认那些不可剥夺的与生俱来的、神圣的个人权利,这种观念并非来自政治,而是来自宗教。
它一直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成就,但实际上是宗教改革及其斗争的果实。
据此可知,韦伯认为
A.宗教改革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B.近代民主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成就
C.近代民主思想的形成得益于宗教改革D.宗教改革和法国大革命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
26.有学者认为:
“近代的法国人民深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曾先后信仰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并为此流血战斗,建立政权制度,正是多元化的思想带来多元化的政治设计,引导着法国人民一直高举着革命的旗帜。
”该学者旨在
A.说明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性B.揭示近代法国政体频繁更替原因
C.赞颂法国人民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D.肯定革命后所确立的共和制度
2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
“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
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
”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A.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28.“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
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
”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
A.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B.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C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D.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
29.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提出:
每个人在追求享受的时候,都应该不做破坏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国家的目的是保障公民过幸福的生活。
其主张体现了
A.社会契约的思想B.主权在民的观点C.以法治国的理念D.权力制约的观点
30.著名学者姚国华先生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指出,今天西方人强大的奥妙,就是两个东西,一个科学,一个法律,都是从希腊哲学演变而来的。
这两个东西看起来好像不一样,但在西方语言中是一个东西,都叫Law。
他们相信万物背后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在起支配作用。
对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共性”,17、18世纪的西方思想家比较普遍地认为
A.只有靠科学实验来证明B.只能用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C.只有靠逻辑思维去推理D.尊重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1.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
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
32.中国山水画往往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
这表明中国山水画
A.注重营造温馨的气氛B.体现出儒道思想的影响C.都用于表达政治观念D.力求再现客观真实世界
3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尚未使用雕版印刷B.宋代已广泛使用活字印刷C.宋代活字印刷日臻完善D.宋代雕版印刷术普遍使用
34.2016年中国科学家研制的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
科学家潘建伟表示,起名“墨子”是因为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光是直线传播并作科学解释,为量子通信打下一定基础。
现代量子理论认为,“量子纠缠”可成为量子保密系统的基础,因单个光量子在传输信息时测量不准、不可克隆,这构成量子通信安全基石。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古典科技改变现代世界面貌B.科学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C.量子论开始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D.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35.《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车是“驾四”对,史学家一直有争论。
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
可见
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B.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
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周礼》等书历史研究价值不大
36.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众说纷纭。
1921年胡适突破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标榜用科学的方式通过对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一段记载进行“考证”,认为是曹雪芹,开创了考证派红学。
但引发不少学者非议,因为所有“可靠的材料”(包括曹雪芹家谱)上没有关于曹雪芹的记载,并且胡适在史料的引用上采取“对我有利者用之,不利者弃之”的态度。
以上表明
A.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剥除历史真相外表的朦胧迷雾
B.学者的历史观常常体现于对文学作品时代特征的把握之中
C.学者应该恪守职业规范自有取舍手中的研究史料
D.主观意识与时代状况影响对历史真相的探求理解
37.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写道(概括):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学校成了企业的一个缩影。
单一校舍逐步让位于大型集中的学校,学生不能挑战教师的权威,老师会给学生制定作业标准。
测验是标准化的,要根据时间和效率来评估。
学生被告知交换信息是要被惩罚的欺骗行为。
学生被分为三六九等。
只有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时,这种教育模式才能被改变。
据此请推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表现为
A.分散型、合作性B.集中化、理性化C.公平性、理性化D.集中化、标准化
38.美国学者列文森在《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一书中写到: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思考原有观点的环境时,他被自己深藏的思想带入时代谬误中。
而他们(“新青年”),作为梁启超的后来者,有可能做出更符合时代的选择,他们大部分人选择了既能解答梁启超所要解答的问题又能解答更新的问题的…”。
省略号部分的内容最准确的应该是
A.“民主科学”B.“进化论”C.“共产主义”D.“毛泽东思想”
39.洋务运动后期,破“夷夏之防”,“师夷长技”,“礼失求诸野”这类矜持口吻,渐渐不大用了。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西文化交融使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B.西学东渐使国人对外部认知日趋客观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为社会转型奠定基础D.洋务派重视西方器物使中西间差距缩小
40.傅斯年于1919年在文章中指出:
“一个空瓶子,里面并没有多量的浑水,把清水注进就完了。
假使是个浑水满了的瓶子,只得先把浑水倾去,清水才能钻进来。
”由此推知,傅斯年
A.提倡西方的科学民主B.欲改造中国传统文化C.主张中西文化相交融D.全盘吸收西方的文化
二、非选择题:
共3个题目,满分40分。
第41题15分,第42题15分,第43题1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41.(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一些有识之士基于现实生活的感受,起而抨击理学,公然倡扬“人欲”“日用”“私”“利”,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相对抗。
如王艮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人欲即是天理”;李贽讲“私”讲“利”,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直至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义中之利,君子所贵”,否定了理学将义利相对立,重义贱利的观念;他们还主张“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提倡“实学”,反对理学的空谈性理,指出其于世事毫无助益。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早在1895年前后,康有为便已取法西方基督教的先例,提出“孔教”之主张,并倡议以孔子生年,作为中国历史纪元之始。
及戊戌年间,康有为受命主持变法,更极力动员将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
一时之间,“保教、保种、保国”之说,风行草偃,信从者众,甚至连日后以“排满”著称的章太炎,也曾在康有为的影响下,写就《客帝论》一文,提出“以素王(孔子)为共主,以清廷为霸府”的主张。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吏》
材料三:
“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是历史的必然,虽有过激之嫌,但不可肆意丑化和歪曲。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历史又证明封建体制内无法开足以振兴民族、抵御外辱的新路。
在这样的形势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有识之士以传统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的代表孔子作为批判的把子,应该说时代赋予的动力,是当时中华民族时代任务的召唤。
因此,陈独秀、鲁迅等人的观点无可厚非,他们颇为激烈批判态度,其实质是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而扫除障碍。
——陈道贵《孔子之现代意义的三个层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叶以后有识之士反理学的原因及积极意义。
(5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康有为将孔子符号化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新文化运动要求“打倒孔家店”的历史必然性?
(5分)
42.(15分)一种新的思想,开始于对传统权威的质疑。
简单说,光明孕育于黑暗之中,并驱散黑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然现代学者对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钦佩不已,但许多与他们同时代的希腊人却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似乎忽视神去探索世界的人。
——(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文艺复兴:
第一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转变;第二种在此转变基础上的艺术和文化运动。
而且阿尔卑斯山南北的文艺复兴也大不相同。
在南方(意大利),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
在北部(欧洲德语国家),人们更为关注宗教改革而不太强调各个人的优点。
——(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尽管在不同的领域提出了不少的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向人们提出一种态度和思想方法,重新质疑和检验所有已被接受的观念和价值;他们不是闭门造车自我欣赏的文化精英,而是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家。
——赵立行《欧洲文明史》
(1)以古希腊智者学派为例,说明“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为什么遭到同时代的希腊人的怀疑?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希腊思想家的观念产生的社会政治根源。
(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经济转变的内涵。
为什么说阿尔卑斯山南方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
(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态度和思想方法”。
他们“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5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西方人文主义发展概况
提取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
鲁山一高9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1.B根据材料前后信息比较可得知,前者的正心在于君主,后者的正心,强调对于天子和庶人都很重要,这种差异反映的是宋代社会的变化,君主—平民二元社会的来临,理学对庶民社会的诉求是所有人的修身正心,故本题答案选B项;材料不仅体现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还强调庶民社会的修养,排除A项;本题旨在强调合注重个人修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C由材料“《论语》中的孔子却是以他伟大的人格所产生的权威说服他的弟子”可知,孔子致力于加强自身的修养,也就是伦理道德的修养,故①正确;由材料“《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始终是辨证和批判的”可知,苏格拉底偏重的是理性,他具有严密的理性思维,注意追求客观真理,故④正确;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他肯定了道德的作用,故②不符合史实,错误;孔子的教育内容与苏格拉底相比,偏重文事,而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不会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故③错误。
综上,C项符合题意,ABD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
3.B根据“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表明孔子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和经世济民情怀,反映了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并非“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即作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不属于“政治主张”,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排除D。
4.A根据“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可知,成为主流思想的官方哲学,最后都会被抛弃,从而不再是思想主流,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儒学成为“国学”后僵化、没落的悲剧,没有涉及儒学的积极作用,故B项错误;所有的官方哲学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人们进仕除了学习儒学、参加科举之外,还可以通过恩荫、纳捐等方式进入仕途,故D项错误。
5.C【解析】分封制宗法制的崩溃表现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等级秩序瓦解,这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贵族、高官出奔逃亡与社会道德水准没有直接联系,故B错误;秦汉以后,忠君伦理观成熟,对于统治阶级出奔逃亡,舆论多加贬斥,故C正确;官僚政治的逐渐形成,取代了贵族政治,这与舆论对贵族出奔逃亡的态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6.D【解析】由材料中朱熹编著的课本名称、受教育的对象及提出的具体行为规范来看,朱熹在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故答案为D项。
A项中的“治学态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C两项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均排除。
7.C【解析】王阳明的“心学”认为良知是人心中的天理,是人固有的善性,只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就能恢复良知的本性;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则人人都能成为圣人,因此引发中下层老百姓的极大兴趣,说明王阳明的“心学”在当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鲁山县 第一 高级中学 学年 历史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