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
- 文档编号:4946079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72.53KB
第4讲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
《第4讲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讲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
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
主要内容
一、产业创新概述
二、产业创新的背景
三、产业创新模式比较
四、中国产业创新的主要问题
五、我国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产业创新概述
(一)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二)产业创新的层次
(三)产业创新与价值链全球化
(四)产业创新与产业集聚
(一)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鉴于产业创新研究领域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可变性,其概念与内涵尚未统一。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产业创新是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包括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的系统集成。
迈克尔.波特(1988)认为,产业创新是当资本相当于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禀赋更加充裕时,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
Poon(2004)认为,产业创新是制造商成功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移过程。
总体而言,产业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是涉及宏观和微观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实现产业创新的工具。
我们的定义:
产业创新就是企业突破既定的和已结构化的产业约束,以产业先见或产业洞察力构想未来产业轮廓,以及通过培育核心能力使构想的产业成为现实的过程。
(二)产业创新的层次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C.Freeman,1997)从系统的视角研究产业创新,认为产业创新包括: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
Gereff(1999)认为产业创新有以下这四个层次:
产品创新,即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经济活动创新,包括不断提升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部门内的创新,从最终环节的制造升级到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间的创新,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Humphrey,Schmiz(2002)的四个层次:
流程创新(重组生产系统)、产品创新(转型更高端)、功能创新(基本加工、贴牌生产OEM、自主设计制造ODM、自主品牌制造OBM)、部门间创新(转向新的全球价值链,链创新)。
(三)产业创新与价值链全球化
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分工格局下,产业链条被极大地分解并被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去完成。
全球生产网络成为产业创新体系跨越国家边界、发展成为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有力推动器。
成熟的全球生产网络通过生产和知识的流动将生产链条上各个结点联系起来,形成由旗舰企业主导的生产和知识网络。
越成熟的全球生产网络,其中的知识流动和创新合作就更频繁和有规律,构成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形成的外部知识环境。
全球生产网络中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而很多创新的知识来源,特别是隐性知识都是通过非正式途径加以传播的。
比如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跨国技术人员社区,通过正式、非正式的流动和联系,他们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和管理,增强了产业创新的能力,推动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全球生产网络产业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为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主体带来了共同交流、共享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使各参与主体保持持久有效的联系,并且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创新依赖于各创新主体的合作,依赖于大量的信息在价值增值链条之间的流动,依赖于有效的支持制度,而全球生产网络中各个结点的关系一旦建立了,往往表现出相互依赖、广泛沟通、互惠和信任程度高,这是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形成和有效运转的制度保障。
全球生产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不断有新的企业加入,使各个创新主体能够与外界保持大量的联系,并通过互动的知识创造模式从全球生产网络中学习。
因而,开放而有竞争力的全球生产网络有利于创新的形成和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全球生产网络中,旗舰企业的优势在于其核心技术和全球品牌。
核心技术使其可以影响技术前进的方向,全球品牌使其可以直接获得市场和客户,推动了产品开发和进一步开拓其他地方的市场。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旗舰企业,引领整个网络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是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动态竞争力来源和不断升级所必需的引力。
(四)产业创新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区域或空间集聚的重要形式,在内部结成复杂而紧密的交易网络、科技网络和社会网络,模糊了企业的边界,提高了集群内企业间知识与人才的流动,使创新资源得到较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产业集群以其健全的企业网络可以放大技术创新能力,克服单个企业在从事复杂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
产业集群,其灵活的组织结构体系、产业文化体系、知识积累与科技扩散机制等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都有效保证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系统优势。
产业集群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而集聚起来的企业,一方面会在彼此间形成较强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又能够推进彼此间在知识与信息上实现共享。
产业集群为内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造了宽松的环境氛围,这表现为产业集群能够为集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企业提供便利和宽松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传播和交流的环境条件。
产业集群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
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看,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所需要的要素和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要素进行有效组合。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足够的资金、有效信息和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等要素与资源,产业集群在提供这些要素与资源方面远远优于单个企业。
产业集群为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持网络体系。
产业集群是由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大学与科技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地区政府等所构筑的网络体系,在产业集群网络体系中的各行为主体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持。
产业集群为创新产出的扩散提供有效的途径。
产业集群网络体系和结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提供了有效渠道。
由于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和生产经营上的关联性,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在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构成的网络体系中的联结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网络体系通过科技扩散进而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二、产业创新的背景
(一)国际经济步入后金融危机深度调整期
(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释放经济增长新动力
(三)先进制造模式加速涌现
(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一)国际经济步入后金融危机深度调整期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远远大于预期,虽然全球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增速低位徘徊的“平缓增长期”。
中长期看,世界经济已经走出金融危机的最低谷,但仍处于后危机时代的转型和深度调整期,中低速增长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据IMF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是2010年以来最快增速,但这一增速仍明显低于危机前大多数年份的水平。
预计未来5-10年世界经济将缓慢增长,增速难以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释放经济增长新动力
欧、美推出“再工业化”战略,重振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均衡发展。
“再工业化”,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重塑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继续主导世界经济格局。
从实际效果看,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再工业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对各国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2009-2013年,美国制造业累计增长15.2%,制造业出口总额增长了47%,增幅明显快于同期GDP。
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欧美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保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为重要契机,新能源和绿色低碳、高技术能源开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基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创新周期的载体,带领世界经济“再出发”。
(三)先进制造模式加速涌现
绿色制造模式。
该模式强调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全寿命周期无污染、资源低耗及可回收、可重用的特征,通过对先进制造业从设计、制造营销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业生产过程的绿色革命,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构建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绿色制造模式。
如日本提出了“减量经营”的概念,美国提出了“再制造”和“无废弃物制造”的概念;德国制定了《产品回收法规》等。
服务型制造模式。
在e技术推动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趋势明显,先进制造业在有形产品基础上,强调以“产品+服务”的形式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例如,IBM已成功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其全球营收体系中,约有55%的收入来自IT服务。
服务型制造模式在产品的设计、制造等环节中融入服务内涵,使得“产品系统”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也使得企业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价值。
智能制造模式。
近年来,发达国家正在进入“智能制造”模式。
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器人、新的网络协同制造服务,生产更加经济、高效、灵活、精简,工业发展转向个性化定制。
工业4.0蓄势待发。
工业4.0将智能ICT部件、传感技术和驱动装置整合到产品和生产系统里,使现存的互联网服务和已知的"物联网"同步成长。
对企业而言,新的价值网络得以产生;对终端用户来说,工业4.0意味着在很短时间内获得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产品可能实现。
云制造模式。
借用云计算的思想,将巨大的社会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模式,将各类制造资源(知识产权、制造技术、生产设备)和制造能力(研发、设计、采购、加工、分销等制造全过程中每个环节)实现共享、协同,推动先进制造业突破了资源环境束缚,向服务型制造方向发展。
极端制造模式。
在极端条件下,制造极端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功能系统,集中表现在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等方面。
极端制造的特征是在制造尺寸方面极大、极小;在制造环境方面极强、极弱;在制造系统方面实现新效应、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用多种技术极限,构造制造技术与能力极限。
极端制造是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重点之一,在微尺度物质结构性态上挖掘与寻求制造技术的新突破,在极强的能量与物质的交互中探索与创造新结构、新功能产品。
(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背景与中国阶段性因素的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即由原来的两位数增长回落至当前7.5%左右的增速。
经济增速的“换挡”实际上反映了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世界银行(2012)认为2016-2020年中国潜在增长率为7%,2021-2025年降低到5.9%;刘世锦与张军扩等(2011)认为在2015年前后降至6.5%-7.3%;蔡昉与陆旸(2012)认为2011-2015年的7.19%、2016-2020年的6.08%。
综合各研究成果,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因素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
一是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近年来,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0年达到峰值,此后开始绝对减少。
而人口抚养比则由下降转为提高。
人口结构的这种根本性变化导致普通劳动者的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投资回报率显著降低。
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逐渐减少,也将减缓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从而缩小了生产率提高的空间。
二是经济结构服务化。
劳动力被重新配置,由生产率增长速度较高的工业部门向增长速度相对较低的服务业部门的转移,导致经济增长呈现“结构性减速”。
我国经济结构服务化趋势逐步形成,但第三产业较高的比重却是在相对于第二产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路径上扩展的,工业化进程吸收了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而把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驱赶到非正规就业广泛存在的服务业部门,导致第三产业部门的被动扩张和相对于第二产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经济减速成为必然。
三是出口和投资拉动能力减弱。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和冲击,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从2010年的4.0%下降为2013年的-4.4%,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从2010年的52.9%下降为2013年的47%。
目前国内不仅传统行业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2014年一季度国内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8%左右,比上年底继续下降2个百分点。
在这种背景下,新一届政府以化解产能过剩为“抓手”,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转变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必要代价就是经济增速放缓。
三、产业创新模式比较
(一)线性创新模式
(二)网络化创新模式
(一)线性创新模式
产业的线性创新模式,创新的起点来源于基本技术创新的推进、需求的拉动或者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的改进。
早期人们将创新理解为职务活动的线性依次展开:
1、研发推动,从基础研发、试制、量产到市场推广的过程;2、需求拉动,顾客需求、设计要求、生产、销售过程;3、过程的改进,往往是工艺创新,如著名的精益生产方式。
线性创新模式如图3所示。
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产品设计、零部件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计划等一系列环节。
在线性模式创新下,主要有两种创新方式:
一是在出现基本技术重点变化情况下的突破性创新,如晶体管技术取代电子管技术,数字印刷技术替代传统的输出胶片、晒版、机械打样等冗长的工艺流程;二是沿着原有技术轨道,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改善生产流程。
在线性创新模式下,企业的创新竞争分为一次创新竞争和再创新竞争。
一次创新企业关注的是基础研发所带来的应用机会,希望能够成为新技术的领航者,从而发现“新大陆”。
再创新竞争,则是在原有的技术范式下,沿既定技术轨迹而发展的技术创新,“再创新”寻找到达新大陆的更短的航线。
再创新企业会通过改进和重新定义产品特性而展开下一轮创新。
在一次创新取得领先的企业,未必能保持到终点,领先企业如果配置性知识缺乏,会导致低效的创新战略部署,从而使得其他企业重新获得技术领先优势。
以视频游戏产业为例,从1985年到1989年,任天堂几乎垄断了8位系统的美国视频游戏业。
1989年9月份,世嘉首次把16位系统推向美国市场。
比起8位系统,16位的Genesis系统的性能大大提升。
任天堂虽然也已经开发了16位系统,但是担心其对自己大获成功的8位系统造成冲击,直到1991年才将它推向市场。
此时,已经难以遏制世嘉的发展势头,到1994年世嘉公司取代任天堂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在线性创新模式下,成功的创新必须依托有效的内部和外部关系链。
一次创新一般需要一个内部一体化的企业组织支持,以便实现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减少市场交易的协调成本。
传统产业链上流动转移的主要是特殊性知识,关于产品的特殊性知识(表现为技术要求),以显性知识的方式在企业组织内以命令的方式传递,如果是委托其他组织生产,则技术要求以契约的形式进行明确约定——传统产业的知识链是线性的。
知识创新提高了产业的技术性移动壁垒,而知识的扩散则迅速侵蚀初始移动壁垒。
当一次创新已经建立起技术范式,在再创新阶段,由于技术的溢出效应,随着后进入企业的模仿,关于产品的一些知识逐渐分散到产业链中。
分工的深化,可以使得各个企业能够积累足够多的工艺知识,通过学习曲线实现总成本的不断降低。
产业链整合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合适的组织形式,促进知识的整合,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
在产业链技术创新的高峰期,企业保留技术诀窍,产业链会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展开不断深化分工,使企业获得专业化的报酬递增收益。
创新由最初的简单的由研发到市场或由市场到研发的单向作用关系,发展到需要整个产业链的相互作用。
上述创新模式仍然是线性的。
表现为产品创新处于整个价值创新的核心,组织上是一体化的。
伴随着产业链创新活动的减缓和知识扩散,移动壁垒逐步消散,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竞争者会加入,原有产业链的供方和卖方会通过资产的纵向整合进入这一领域。
新的进入者可能会带来新的知识创新周期或者提高本产业的规模经济壁垒。
(二)产业网络化创新模式
模块化生产实现了产业链从产品工艺分工到产品功能分工的飞跃,产品的设计实现了模块化的设计,将产品功能分解成一个个模块。
因此,对模块的设计、生产知识(包括特殊性知识、整合性知识以及配置性知识)实现了以模块为单位的集成。
模块化生产使产品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呈现一种网状的结构。
和线性创新模式相比,网络化创新在遵循统一界面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创新的分散化。
模块化产业链水平分工的网络化创新模式,如图4所示。
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包括三个方面:
1.设计规则的竞争。
设计规则确定了实现任务的新方法,虽然没有确定具体模块的设计内容,但是确定了模块的任务范围和交流界面,基本上决定了该系统的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方向。
2.模块创新的竞争。
在标准确定后,设计层次的下端是许多隐形模块,模块的知识对于产业链来说是隐藏的、不需要公开的,但是各个具体模块设计规则的形成也经过了类似的竞争过程。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创新企业在模块产品设计时对其他模块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因此,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另外,由于模块可以试验不同的技术路径,性价比较好的技术才能最终胜出,这种“淘汰赛”更能激励企业进行创新。
3.集成创新的竞争。
设计规则留下了一些选择的余地,模块是可以分离、替代、组合的。
集成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创造和知识转换的过程。
模块化能够通过子模块的不同排列组合实现创新,使得产品的品种更加丰富,以满足个性化时代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模块化使得知识组合所需要的学习成本下降,因为一些隐藏知识不需要被模块操作者知晓,他们只需要知道关于设计规则和模块的明晰知识就可以了,这使得网络化创新的产业链在知识组合过程中相对线性创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模块化产业链创新优势的实现需要整个产业链的网络化协同。
网络化协同的主要任务是设计规则的制定和演化,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共享。
规则的制定需要知识的转移和共享,但规则并不是直接的产品生产,因此相关知识难以用市场机制进行定价,也难以一体化到一个企业组织中。
中间组织形式之所以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单纯市场机制的失效以及纯粹企业组织机制的失效。
模块化产业链需要实现规则制定、演化的联合和生产过程的独立,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必然是一种中间组织形式——知识联盟或知识社区。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创新是开放式的,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才能实现标准的不断演化,释放技术的经济潜力。
因此,知识关联的重要性大于资产关联的重要性。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创新合作与创新竞争同等重要,如果企业不能清楚何时该合作,何时该竞争,企业就会处于危险的境地。
IBM案例
1964年,IBM推出第三代计算机IBM360系列,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时代、标准的时代,IBM成为网络化创新模式的开创者。
IBM360使大小不同型号的电脑使用统一的指令,通过模块化把处理器和周边机器的设计信息分为“看得见”与“看不见”(隐藏信息)两类。
IBM制定了使不同装置的模块能够相互正确发挥作用的、明确的、概括性的规则,使原来彼此独立的产品具有兼容性,使新产品真正具有通用性。
用户第一次能在不必对软件和外围设备进行完全重新投资的情况下进行扩展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打开了。
1982年,IBM公开了IBMPC上除BIOS之外的全部技术资料,从而形成了PC机的“开放标准”,使不同厂商的标准部件可以互换。
开放标准聚拢了大量的模块生产商,包括芯片生产商、主板生产商、组装厂商、存储器生产厂商等。
模块知识的隐性化减少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交易费用,避免了潜在的顾客成本增加。
更重要的是各模块可以在遵循标准和界面的前提下,进行自主的知识创新,从而增加了整个模块化产品系列对于顾客的整体价值,大大促进了PC机的产业化发展速度。
IBM公司虽然通过IBM360系列的设计开启了模块化时代,并且使得IBMPC兼容机逐步成为事实上的PC标准;
但是他们的战略观念仍然停留于线性创新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化创新的规律。
管理理念大大落后于技术进步,这造成IBM在创新竞争中逐渐由绝对的领先者变为落后者,最终不得不退出家用电脑的制造领域。
第一个战略失误是忽视网络化创新模式下,小型机市场的潜力。
在模块化设计之前,一个计算机厂商必须能够提供从计算机到外部设备的完整的配套硬件和软件,否则就没有办法使用,因此线性创新模式有着很高的进入壁垒。
摩尔定律和贝尔定律显示了集成电路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的技术和市场空间。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小型机市场具有惊人潜力。
IBM没有关注到这一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DEC抓住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第二个战略失误是没有及时进行产品升级,从而在创新竞争中落伍。
1984年8月,IBM推出了采用Intel80286处理器的IBMPC/AT电脑,并在市场中获得极大的成功。
但是这时候,IBM公司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很多人反对快速转换到286计算机的销售,因为286PC会对IBM的小型机与之前的PCXT销售有影响(前文提到的创新的自噬效应),他们希望缓慢过渡。
这时候生产兼容IBMPC的康柏公司就钻了一个空子——快速推出286的PC机,一举打败IBM成为PC市场的新霸主。
第三个战略失误是重拾封闭的技术标准,在标准竞争中落伍。
1987年IBM突然推出了自行开发的PS/2微通道PC技术架构,并公开拒绝任何其他厂商的兼容。
IBM这样做是为了封杀尾随而来的兼容厂商,成为市场的垄断者。
惠普联合DEC、康柏等9家个人电脑制造企业,组成了“九家联盟”,共同推出了采用开放技术标准。
经过长达一年的竞争,PS/2的市场占有率不仅一直没有超过40%,而且每况愈下,为了避免被彻底摒弃在越来越红火的开放架构PC市场之外,IBM不得不放弃PS/2,重新回到开放之路。
由于固守线性创新模式下的竞争策略,IBM没有能够成为它自己开创的开放体系的领导者,最终INTEL通过计算机芯片的不断升级成为计算机硬件领域的平台领导者,微软依托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平台领导者,这两者的结合被称为温特制(wintelism)。
2005年5月,IBM将旗下的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彻底退出了PC制造领域。
四、中国产业创新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体系缺乏国际维度
(二)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
(三)各参与主体互动作用未充分发挥
(一)创新体系缺乏国际维度
我国创新体系关注本国、本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和创新活动的实施,注重的是充分发挥本国、本地区范围内的资源开展各类创新活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的国际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一起推动了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成为创新活动的源泉和动力。
因此,若将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来建设,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
在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也仅占30%,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额只有0.39%,即使是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到0.6%;
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中去。
由此造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各参与主体互动作用未充分发挥
我国的创新体系中企业以外的各创新主体地位意识不强,对企业创新的推动和贡献有限,特别是作为知识和技术创造者的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机构其相互合作存在很多瓶颈。
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吸收了国家大部分的科技投入,但科研成果能进行产业化、实现商业价值的有限,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与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供给要求不相匹配,导致产学研的合作未能转化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五、我国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技术创新是根本
(二)制度创新是保证
(三)环境创新是保障
(一)技术创新是根本
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创新 理论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