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4944557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5.03KB
2教学大纲.docx
《2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理解和领会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基本内容,明确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二)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确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绪论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一)学习要求的变化
(二)生活环境的变化
(三)社会活动的变化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一)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二)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三)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一)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二)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三)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四)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一)勤奋
(二)严谨
(三)求实(四)创新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一)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二)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三)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四)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一)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二)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三)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四)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五)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
(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一)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二)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三)注重联系实际
(四)注重知行统一
思考题: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3.试述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意义、方法。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类型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一)立志当高远
(二)立志做大事
(三)立志须躬行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与曲折性
(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二)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思考题:
1.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4.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解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四)爱自己的国家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一)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一)怀忧国之心
(二)立报国之志
(三)增建国之才(四)践爱国之行
思考题: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为什么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4.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那些方面做出努力?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二)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三)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二)端正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二)摒弃错误的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四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一)注重身心健康
(二)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一)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应坚持的原则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二)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三)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四)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二)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三)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思考题:
1.错误的人生观主要有哪些?
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2.人生目的对于人生发展有何重要?
3.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掌握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把握公民大道建设的重点,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二)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意义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五)追求高尚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
(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三、正确对待中国民族传统道德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二)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一)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思考题:
1.道德的标准、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4.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的涵义和特点以及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公共生活的含义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一)继承性
(二)基础性
(三)广泛性(四)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四)保护环境
(五)遵纪守法
三、生活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一)指引作用
(二)预测作用
(三)评价作用(四)强制作用
(五)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思考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
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4.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职业、职业道德和职业中法律内涵和特征,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自觉加强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坚定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意志和信念;正确认识和对待爱情,学习,掌握婚姻家庭的道德和法律要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
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爱岗敬业
(二)诚实守信
(三)办事公道(四)服务群众
(五)奉献社会
三、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一)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二)坚持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
(三)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四)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一)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二)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树立正确的现代择业观与创业观
(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二)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一)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一)爱情的本质
(二)恋爱中的道德
(三)大学生的恋爱
二、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与家庭的概念
(二)家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三、家庭美德
(一)尊老爱幼
(二)男女平等
(三)夫妻和睦(四)勤俭持家
(五)邻里团结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婚姻法的概念
(二)结婚
(三)家庭关系(四)离婚
思考题:
1.职业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职业对人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4.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5.你认为当代大学生成才所面临的障碍有哪些,成才的关键是什么?
6.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
7.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明确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
(二)行政法
(三)民商法(四)经济法
(五)刑法(六)程序法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法律制定
(二)法律遵守
(三)法律执行(四)法律适用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一)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
(二)国防安全法律制度
(三)经济安全法律制度(四)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
(五)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六)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三)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四)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五)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六)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有间谍器材的义务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况,以及公民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一)宪法的特征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基本经济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
(二)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三)行政行为(四)行政责任
(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二)民事主体制度
(三)民事行为制度(四)民事权利制度
(五)民事责任制度(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七)合同法律制度(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原则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三)税收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二)犯罪概述
(三)刑罚制度(四)犯罪种类
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受案范围和参加人
(二)行政诉讼程序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管辖与当事人
(二)民事诉讼程序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二)刑事诉讼程序
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一)仲裁概述
(二)仲裁程序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4.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的意义。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思考题:
青年一代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必须努力做到哪几个方面?
参考书目
1.《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8月23日)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8月31日)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
7.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8.江泽民: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9.江泽民: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4日。
10.江泽民: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
1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胡锦涛: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13.张雪岩等主编:
《大学生心理卫生导读》,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宋希仁著:
《伦理与人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王克千、吴宗英著:
《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金耀基著:
《大学之理念》,三联书店,2001年版。
17.王希永、李晓珍主编:
《大学生事业生涯设计与发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程凯华主编:
《中国传统美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9.王学川、颜桂珍、张应杭著:
《走向成功的自我——对成功人生的哲学透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罗国杰主编:
《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1.孙抱弘著:
《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22.黄学规著:
《审美与人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中宣部、司法部编选组:
《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5.《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大学生》、《中国青年》、《青年文摘》等报刊杂志。
课时分配表
章次
内容
课时
绪论
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4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4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6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6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4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4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6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6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