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镇化模式初探(完整版).doc
- 文档编号:494382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82KB
我市城镇化模式初探(完整版).doc
《我市城镇化模式初探(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城镇化模式初探(完整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形势下我市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
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一、我市城镇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一)我市城镇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几年来,我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改变,不断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在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城镇化水平稳步发展
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户籍人口共329.6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占比重达到了36.8%,我市户籍人口的非农比例在粤北五市(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中最高(资料来源广东年鉴2012年)。
目前,我市城镇化率53.3%,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维持在相当的水平,城镇化进程较为缓和。
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工业园区发展更加繁荣,中心城区面貌逐步提升,共同推进了我市城镇化进程。
2.市域城镇体系逐渐完善
我市逐渐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极核,各县(市)为重点,以城镇带乡村的梯度推进、层级协调的城镇体系。
在空间的分布上,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各县(市)以中心镇为发展重心。
中心城区是本市经济、政治、文化、产业的中心,同时县域经济发展也各具特色,南雄精细化工、始兴制笔研发、仁化有色金属等特色产业也逐渐凸显。
3.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成绩
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我市自然、社会方面的人居环境也日臻完善。
我市为全国首批6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园林城市。
芙蓉新城建设扎实推进。
芙蓉新城发展战略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工作基本完成。
赤水村安置区动工建设,芙蓉、车头、西联、下胡村安置区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老城区得到优化提质。
组织编制《韶关市主城区旧城改造及改造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百年东街基本建成,二棉厂、油泵油嘴厂等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加快推进。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全市硬化农村公路562公里,帮助低收入农户改造住房4870户,316个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首批2个名镇、20个名村、50个示范村创建工作初显成效。
民生水利任务超前完成。
乐昌峡、弯头水利枢纽开始发挥防洪效益,提前一年完成中央和省下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任务,累计解决72.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扶贫开发“双到”任务圆满完成。
2012年落实帮扶资金4.44亿元、落实帮扶项目487个,贫困村集体生产性经营收入平均8.5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7546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面实现脱贫。
4.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提升
乐昌、南雄、仁化、始兴、乳源五个县(市)被列为中央财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均衡转移支付范围。
在全省率先完成136公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任务。
荣获省“林业生态市”称号,2011年年末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72.5%,森林资源总数和质量均居全省首位。
污水处理方面完成了省下达的“一县一厂”建设任务,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均有较高的达标排放率,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推进,乡村清洁美工程深入开展,完成村庄整治363个,初步建立“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不仅如此,我市在文化、体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均已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现已建成29个乡镇农民健身广场,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更为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迅速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工作也稳步推进,大大提高了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5.产业转移园区蓬勃发展
我市现有省级产业转移园区4个,园区经济蓬勃发展。
2012年年末产业转移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个,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8.55亿元,增长33.3%,占全年工业增加值的15.4%。
2011年,我市被省确列为十大重点扶持园区之一。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被省列为十大重点扶持园区之一。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新高潮的掀起,产业转移园区对本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还将继续增加。
另外,产业转移园区也着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投入11.76亿元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总体来看,今后产业转移园区将朝着园区工业化向园区城市化转变、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渗透的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当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重视和改善,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二元经济结构仍然严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却不断拉大。
如图1-2所示,2008-2012年,我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989元增加到18350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4848元增长到8580元,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从7141元扩大到9770元。
在我市的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却较为缓慢,发达的城镇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2.城镇化主要靠重工业推进,城镇化吸纳非农劳动力的能力较低
与我省大多数地级市的工业化道路不同,我市的工业化进程是从重工业开始的。
我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的起步提供了比较优势,而这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资源性产业,吸纳非农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造成我市的城镇化过程中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低。
2011-2012年,韶关的城镇化水平由52.77%上升到53.3%,提高了0.53个百分点;韶关的非农就业比重由57.8%提高到58.4%,上升了0.6个百分点。
同一时期,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0.33个百分点,非农就业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不难看出,我市城镇化进程中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城市构成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有待优化
城市首位度的概念是杰弗逊(M.Jefferson)于1939年提出的,反映了城市规模结构的分布规律,一般认为首位度为2较为适宜。
城市首位度过高会使城镇结构中出现断层,造成城镇的扩散效应难以逐层传递,大大削弱城镇间的辐射、带动作用。
韶关市区(浈江、武江、曲江)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991523人,与第二位的乐昌市相比,首位度高达2.49。
人口密度最高的浈江区与最低的乳源县相比,人口密度比高达8.9。
正因为城市构成的不协调造成了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市下辖7个县(市),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市的80%和70%以上,但县域经济比重明显偏小。
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韶关市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分别为48.50%,46.2%和47.9%,45.7%,均不足五成,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十分严峻,影响了本市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在城镇建设、功能完善和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应当重视城乡失衡的现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4.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
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以及城市景观向乡村景观的蔓延,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还要兼顾城镇化的质量。
由于本市重工业项目较多,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虽然环境治理逐年加强,环境质量也逐年改善,但是寻求产业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转化才能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
总之,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等反映城镇化质量的相关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人才流失严重,城镇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匮乏
我市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效益不高,在人才的培养、任用、管理和待遇上与珠三角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人才的流失现象比较突出,劳动力输出的数量持续增长,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非农就业较为有限。
人才的大量流失使我市的企业发展、旅游开发、乡镇基层医院的完善缺少了人才的支撑,造成经济建设等各方面缺乏后劲,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我市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及依托基础
1.区位优势、交通枢纽地位。
我市是广东省的北大门,地处珠三角城市圈外缘,并与湖南、江西两省接壤,区位优势明显。
同时本市还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在原有的交通动脉如京广铁路、武广高铁韶关段、京港澳高速、粤赣高速等的基础上,广乐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大广高速公路新丰段开工建设,我市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2.工业基础坚实。
我市是广东省的工业重镇,拥有较好的研发基础和制造技术,形成了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烟草、机械制造、制药、玩具等支柱产业,工业化水平较高,2012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户,达482户。
在新时期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坚实带来的优势,依托工业化推进城镇化。
3.产业转移园区优势。
我市是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政策下第一批获得资助承接珠三角产业专业的城市,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领先于其他珠三角周边城市,并且产业转移已初具成效。
目前,我市正在优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重点推进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及莞韶华南钢铁科技产业园、稀土产业园规划建设。
加快扩园工作,加大园区基层设施和配套设施投入,扩展园区功能,利用园区经济逐步带动城市经济、依托园区工业化逐步推进园区城市化,均可对本市的城镇化发展贡献力量。
4.旅游资源优势、城市品牌打造。
我市是广东省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文化品位最高的地区之一,仅世界级、国家级景区景点就有17处。
2010年丹霞山景区申报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2012年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成为国家4A级景区,无疑使韶关市的城市知名度有了大幅提高。
以此为契机,发挥本市位于“广州一小时经济圈”的便利条件,突出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进行宣传和城市品牌的打造,势必会对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有所裨益。
四、国内几种城镇化模式及经验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整合多方要素,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和“成都模式”。
1.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是一种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指江苏省南部的苏州、常州、无锡三市的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来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非农产业,随着乡镇企业地逐步壮大,大量的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农业生产领域,实现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变,继而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了苏南农村地区的城镇化。
苏南模式不仅成功实现了百万农民的非农化转变,而且通过以工建农、以工建镇的方式,推动了大批小城镇的兴起。
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近20年中,在苏南地区不足3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崛起了约300个小城镇,成为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王国”。
2.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一种自发地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自下而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出现了柳市低压电器市场、桥头纽扣市场、宜山再生腈纶市场。
这些专业市场很快走向全国,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无孔不入的流通网络,形成了一种“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整个地区的建制镇从1978年时的18个发展到现今的146个,形成了以龙港镇、柳市镇等30个经济强镇为龙头的城镇化群。
建制镇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66.5%,集镇工业产值占温州地区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3.珠三角模式
珠三角模式即“三来一补”模式,是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自身的区位优势,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原材料,利用中国的劳动力来发展加工贸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以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引进外资为主,注重国际市场的开拓;其次,以集体所有制的经营为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营;最后,注重乡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4.成都模式
成都模式是一种以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市 城镇 模式 初探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