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廘.docx
- 文档编号:4943445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9.45KB
人际关系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廘.docx
《人际关系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际关系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廘
人际关系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
2006-1-1715:
58:
47 文章来源:
长兴招办
人际关系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 填空题
1、心理 2、美国人事管理协会
3、人群关系论 梅奥 4、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5、勒温 修茨 6、期望理论 归因理论
7、社会测量法 8、综合性 边缘性
9、社会心理学 10、物质 精神
11、社会关系 12、注意 融合
13、疏远
二、 选择题
1、A 2、D 3、B 4、B 5、D 6、D
7、C 8、D 9、B 10、B
三、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名词解释
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 人导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
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
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五、 简答题
1、 人际关系学的理论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1) 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
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这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所在。
(5) 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3、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
的。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 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
性质决定的。
(3) 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 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 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 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六、 论述题
1、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
(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
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
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2、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既包括正向的发展,又包括负
向的发展。
具体地说:
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注意阶段。
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
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第三,融合阶段。
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冷漠阶段。
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第二,疏远阶段。
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第三,终止阶段。
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填空题
1、20 2、莱维特 3、轮式传递 Y式传递
4、戴维斯 5、单线型 流言型 6、纽科姆
7、劳动型 学习型 8、梅奥 9、照明实验 态度调查
10、修茨 11、感情的需要 12、需要层次理论 成就激励理论
13、友爱归属需要 认知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4、成员发展需要 15、海德 成就动机归因 16、稳定性
17、矩阵表示法 数学公式法
二、选择题
1、B 2、B 3、B 4、D 5、D
6、C 7、A 8、A 9、B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五、简答题
1、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
(1)圆形传递。
这个模式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
(2)轮式传递。
这种沟通模式是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
(3)链式传递。
在这个模式中信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递。
(4)Y式传递。
这个沟通模式的特点是先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采取轮式传递的并往模式。
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采用圆式交往模式。
2、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发现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四仲交往模式。
(1)单线型。
单线型的传递方式是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
(2)集中型。
集中型的传播方式是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
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
(3)偶然型。
偶然型的传播方式是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有些人未接受到信息,与个体的交际面有关。
(4)流言型。
流言型的传播方式是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
3、一般来说,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1)生活型。
以共同生活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2)劳动型。
以共同工作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3)休息型。
以共同休息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4)学习型。
以共同学习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5)活动型。
以共同活动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4、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为象征性交往理论,是心理学家米德创立的。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具体地说,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1)它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2)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
(3)提出了一个人际交往的公式:
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并由此提出其象征性交往的模式图。
5、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
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
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这三类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下:
(1)包容的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和他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如果包容需要强烈,则行为主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
(2)控制的需求。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
如果只有控制需求,没有感情需求和包容需求,就必然争权夺利、使人厌恶,从而造成成人际关系紧张。
(3)感情的需求。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如果包容和感情需求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6、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
书中提出来的。
这是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程度,及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中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从而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
其理论要点如下:
(1)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们内心有某种需要时,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明确途径,实现这个需要目标的可能性时,其积极性最高,往往表现出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
(2)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行为的效价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如下:
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
(3)这个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的因素除期望值与效价外,还有关联性(指工作绩效和所得报酬之间的关系)、报酬、能力和个人选择的特定行为方式等因素。
7、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亚当斯把人的社会活动看作是以自己的潜能同社会交换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个人期待公平结果为前提。
期待公平是个人内部愿望,他人的情况常是个人确定公平标准的依据之一。
当个体发现自己付出多获得少,或者获得多付出少时,就会体验到心理上的紧张感,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某种程度的改变。
亚当斯认为,当一个人觉察出他工作的努力与由此作工作而得到的报酬之比,同其他人的投入与结果之比相等时,就显得公平,否则就不公平。
六、论述题
1、梅奥和其学生所做的霍桑实验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实验结果表明:
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具体说霍桑实验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霍桑实验认为,人是社会人。
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这些规范是在人际关系中自发形成的。
(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霍桑实验的缺陷在于其对实验的假设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而且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和阶级偏见。
但是霍桑实验有其积极意义,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有启发和帮助。
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活动的积极性研究,可以说是这一研究的奠基石。
从客观效果上看,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也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所裨益。
2、社会交换论是与霍曼斯的研究工作有关,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
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待业。
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人的交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的、随机发生的交换活动。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有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
(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
评价:
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这是缺陷。
另一方面,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是有启发的。
3、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而某一时期内最重要的需要的强烈程度,取决于这种需要的需要层次序中的位置,以及低于这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
当前最迫切的需要决定着人的行为。
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
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
(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如有颠倒或超越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这是因为人的个体和教育在发挥作用。
(4)每个人都有具有七种需要,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在需要层次论中,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低层次需要和高层次需要,低层次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高层次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高级需要的实现与个人形成有关联,这与传统心理中人兽不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难能可贵的。
同时,马斯洛把需要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了逐步实现的观点,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仅仅指出了需要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而忽视了层次之间的斗争,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他的研究对象是经过选择的特殊人物,这就使结论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
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不能把这个层次理论看成是一个绝对的模式。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一、填空题
1、斯宾塞 2、心理倾向
3、认知 行为 情感成分 4、认识功能 调节功能
5、具体性 6、斯台茨 7、海德
8、态度的一致性 9、经验 自我意识 10、内化 同化
11、费斯汀格 12、参与活动法 13、沟通内容 沟通对象
14、容易
二、选择题
1、B 2、C 3、D 4、D 5、B 6、C
7、B 8、B 9、B 10、A 11、B 12、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6、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
五、简答题
1、态度的功能:
(1)顺应功能。
社会态度能促使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
人能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2)认识功能。
一般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与自己的人际关系。
(3)防御功能。
态度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动机,能促使个体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
(4)调节功能。
态度能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并作为个性的一部分而存在,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调节着与他人的交往。
2、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等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他们认为态度是有条件反射塑造的。
具体地说:
(1)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
(2)由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能持续下去,对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
(3)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其他人的行为。
(4)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
3、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下列几个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1)个体的需要。
态度是在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个体的经验。
态度是在社会生活经验逐步积累中形成的,直接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是其重要的源泉。
(3)交往的对象、性质。
态度在与交往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
交往的性质也影响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4)个体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活动倾向和态度倾向。
4、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个体而言,可以把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看成是个体社会变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两步来实现的:
(1)内化。
人们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而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内在尺度,用这个标准来指导我们 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尽量与社会保持一致,与大多数人形成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
内化多属态度的认知部分,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内部心理基础。
(2)同化。
在交往中人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意见、观点、行为作为参照系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同化多属于态度的情感成分,它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直接推动力。
5、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1) 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
协调。
(2) 这个理论认为,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度可用下列公式
表示:
失调程度=(不一致的认知数×重要性)/(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
个体一般采取自我辩护的过程以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
具体方法是:
改变认知。
(4)当人们面临多种可能选择时,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情况。
要减少这种不协调,可以采取重新评价选择对象的方法。
(如减少未中选对象的吸引力,增加中选对象的吸引力,于是可以得到一种心理平衡。
)
六、论述题
1、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它是个人同别人、个人与群体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人际影响。
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
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
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反映在个体心理特征上。
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
(3)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许多人建立了新的态度,是因为他面临一个新环境,加入一个新群体与新组织。
2、态度转变应注意方法。
态度转变的方法有:
(1)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2)登门拜访。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要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3)团体规定论。
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有一种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具有有依赖性、自卑自恋。
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4)全面宣传法。
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5)沟通信息法。
这里的沟通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须结合生活实际加以论述)
3、态度改变中的沟通要素包括:
(1)沟通者。
沟通者因素对态度转变的影响涉及可信性(包括权威性和动机)、睡眠者效应(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变化)、类似性(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
一般来说,如果沟通者具备这样一些特征,例如它说得在行(是一位专家或权威),说得中肯(没有别有用心的动机),说得动听,或是一位听众喜欢的人,都会增加改变态度的效果。
(2)沟通内容
A.利用情感:
可能利用好感或恶感来改变态度。
B.组织沟通:
理解材料、论证、呈现材料的顺序、引出结论的不同方式可以引起不同的态度改变。
(3)沟通对象。
A.与听众的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
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际关系 心理学 同步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