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讲解.docx
- 文档编号:4939642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5.06KB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讲解.docx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讲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讲解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①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②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
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
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
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答:
①唯物主义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
A、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
a、可知论b、不可知论②唯心主义形态: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答:
物质:
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义:
①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
1,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2、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第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
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
.论述:
唯物辩证法与的对立和分歧。
说明坚持唯物发。
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答:
1、对立表现在:
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联系。
形而上学--孤立)②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的观点(唯物--发展变化,形而上学--不变的观点)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
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政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③矛盾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是事物发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26.论述: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
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即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相互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统一性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根据。
B。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作用。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30.简述度的含义及其精髓
①度:
指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②把握度的意义:
1)在认识上,只要把握了度,注意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认识事物的质。
2)在实践上:
只有把握了度,才能提出知道时间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
35.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
规律--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特点:
A、客观性B、普遍性
07论述)试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客观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割裂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41论述:
试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指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二者关系的哲学依据。
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一方面,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方向和保证。
总之,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好,
论述4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关系: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③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④正确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反之失败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①认识是实践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A,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 B,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A,感性认识是理性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和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3.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并用这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①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
一、从客体考察1)事物是矛盾统一体2)事物矛盾有展开和发展的过程3)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得人们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限制。
二、从主体考察:
人的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
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15.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答:
客观性:
1)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以来于人类的客观内容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绝对性:
1)真理是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是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才存在是绝对的。
相对性:
1)广度上,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扩展。
2)深度上:
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的,一定层次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1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加以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
一、真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②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
具有绝对性的一面③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需要发展,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1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一致性及坚持方法和意义。
P128答:
①党的群众路线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的运用②人心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问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2.(07论)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说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P132答:
①A、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主要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制约发展。
B、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②环境与人口问题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③战略为:
必须保护环境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05.06年简)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P133
答: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主要影响有: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②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P136答:
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是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发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他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和平衡。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6.生产力的含义和生产关系系统的要素答:
①生产力,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②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1)独立的实体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3)渗透性因素(主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主指教育)
10.(多选)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影响生产关系的表现:
A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B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D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03.论试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答:
一、1、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大要素。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要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经济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分配形式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就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造的哲学依据,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又存在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绝对适应,从而否认改革的必要性是错误的;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绝对不适应,从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19.(04论)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
社会形态的发展也象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辨证的过程。
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①任何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②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引起的社会结果。
是不为人的意志转移的。
③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侧蚀力决定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20、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
①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的的始终②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火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着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27.(06简)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
①含义:
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②作用:
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次序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社会改革为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28.(04.06论)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答:
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1,社会革命是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对同一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做某种程度的调整。
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在于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在于维护、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3,社会革命往往采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等形式;社会改革一般地说不需要采用这种形式。
说明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②我国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地得到解决,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加成分的发挥出来。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物质精神的创造者③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
商品经济: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①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②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
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一般条件和基础)。
2)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答①商品价值的概念: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
③3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8.(多选)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b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
10.货币最基本的职能答①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②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是指货币用来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
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表现:
1)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4.(05论)论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答:
①.价值规律本身的作用。
就是商品按照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②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发展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2)促进社会发展3)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17.(04论)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及其包括的历史和道德因素答: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所决定。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养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②包括的历史和道德因素:
雇佣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制约。
18.(06论)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他的本质是什么?
答:
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1)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是生产剩余价值即增殖过程,是劳动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③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格,超过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价值增殖的秘密。
4.简述: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的不同的职能形式所执行的职能答:
产业资本循环的过程中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①货币资本的职能:
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作准备②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包含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商品③商品资本职能:
通过商品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价值与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18.(03论)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答:
①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②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③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④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的升降,使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
⑤平均利润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按平均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发生了变化。
20.论述为什么说生产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它就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答:
①生产价格是在价格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的总额是相等的,商品生产价格的总额与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③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24.商业资本是:
①处于流通领域的资本②商品资本独立化形式③采取G---W---G的运动方式④为销售服务⑤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资本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6.商业资本的作用答:
①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②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③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④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1.什么是利息,它的本质和来源答:
①利息就是只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借贷给资本家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②本质:
职能资本家通过使用借到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
利息就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③其来源归根结底是生产部门是雇佣工人是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利息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40.什么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答①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③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7,(03.06.07简)垄断利润的来源?
它是如何实现的答:
①来源: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垄断资本获得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海外利润,4)再分配收入等,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结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只等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分为: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答: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即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结果。
1)一般垄断的产生,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私人资本不能适应这种要求。
,在这样的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存在和发展。
12.(03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大力发展的原因答:
①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②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意投资建设③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涉及的领域④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⑤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现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⑥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19(05.06.03论)试分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
答: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运用所谓的三大手段来调节和控制货币量①公开市场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复习资料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