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可研报告定稿.docx
- 文档编号:4923555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609.77KB
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可研报告定稿.docx
《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可研报告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可研报告定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可研报告定稿
内部*绝密
项目咨询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业主:
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有限公司
四、建设地址:
北碚区水土工业集中区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200亩,总建筑面积60万m2,分二期建设,其中:
一期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30万m2;二期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30万m2。
六、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1、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98366.9万元,其中:
建筑及安装工程费646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243万元(含征地费6000万元),预备费8797.9万元资金利息5726万元。
其中:
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0万元。
二期工程投资48366.9万元。
2、资金筹措
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总投资为98366.9万元,拟通过以下方式多渠道筹集:
业主自筹8366.9万元
招商引资40000万元
银行贷款50000万元
七、建设期限
1、第一阶段2009年~2011年(一期工程)
总占地面积600亩,完成市场经营、仓储用房、管理及配套用房等建筑30万m2。
并完善配套的道路、管网、供配电等总图工程。
2、第二阶段(二期工程)
在第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完成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所有建设任务。
第二节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为了加速筹建“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进程,由48名在行业中有较高代表性的汽车、摩托车商会会员单位(平均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共计年销售收入10余亿元)发起,150余家经营企业响应组建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有限公司(筹建)。
公司注册资本6600万元人民币;注册将落户重庆市北碚区项目所在地;公司法定代表人周少钢;公司性质为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的物业管理的经营性公司。
经营范围为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的开发、建设、招商,物业管理。
第三节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2、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
3、《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十一五”发展规划》;
5、《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
6、《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
7、《关于汽车、摩托车整车市级新产品享受财政优惠政策的补充规定(暂行)》;
8、《关于打造重庆汽车摩托车之都整体名片的刍议》(市政协2008[0478号]提案);
9、《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9]1号);
10、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1、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常务副市长黄奇帆的相关批示;
12、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商会与重庆顺达决策咨询公司签订的《项目咨询合同》。
二、研究范围
本报告通过分析当前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大背景,并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结合全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项目建设规模内容,以及初步方案建设规划,并对项目总投资进行匡算,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做出结论性意见,供业主和决策部门参考。
第四节主要结论
重庆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重工业基地,素有“汽车摩托车之都”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常规兵器生产基地、综合化工基地、医药工业基地和仪器仪表工业基地 。
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是重庆工业的支撑,具有一定优势。
但目前重庆还没有专门的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现有市场存在问题是:
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组织机构、规模小、经营仓储用房不足、交通混乱、物流不畅、辐射能力弱、品牌形象差等诸多问题,不符合“五个重庆”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这与我市打造“汽车摩托车之都”极不相符。
因此,建设重庆两江国际配件物流商城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推动重庆汽车、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重庆统筹城乡经济也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项目全面的技术和经济分析,其建设基础条件良好,建设规模适度、建设内容合理、建设方案可行,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建议有关部门批准用地申请、批准立项以促成项目的尽早实施。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第一节重庆市工业发展概况
一、重庆市基本情况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处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
重庆是一座开放的现代化城市,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联合国、世界银行、美国财富杂志已将重庆列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加拿大、英国、日本、丹麦、韩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在渝设立了领事馆。
近年来,重庆市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的三大定位,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重庆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在前5位。
2008年,重庆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3%,达到509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4%,达到577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分别增长24.3%和26.9%。
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5亿元。
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资产总额达7500亿元,实现利润100亿元,增长4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8.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102亿元和6384亿元,增长21.6%、22.8%,不良贷款率下降到3.1%。
二、重庆市工业基本情况
重庆市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也是我国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城市和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1891年,重庆率先通商并以民族资本企业森昌泰火柴厂的创办为标志开启了我市工业的先河,随后100多年来全市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重庆市工业轻重并举,以重工业为主,行业门类较全,配套能力较强。
是全国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常规兵器生产基地、综合化工基地、医药工业基地和仪器仪表工业基地 。
重庆制造业发达,八十年代工业军转民,促进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的发展、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已成为骨干产业;机电设备、电子信息、建筑材料、食品、日用玻璃陶磁、日用化工等行业具有一定优势。
全市拥有亚洲最大的铝加工厂,有规模以上汽车、摩托车企业382家,摩托车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超过二分之一。
2008年,重庆市完成工业投资1377亿元,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1%;双钱轮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大全多晶硅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100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风电机组等15个重大新产品产业化步伐加快。
同时,通过实行园区产业定位,全市工业园区投入产出强度分别提高22%和23%。
第二节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发展概况
一、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
汽车、摩托车工业是重庆市工业经济最强有力的支撑之一。
早在“十一五”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
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产业,打造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并制定了《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目前重庆市拥有长安、嘉陵、建设、力帆、宗申、隆鑫、红岩、斯太尔、北方奔驰、康明斯、徐工等一大批汽车、摩托车知名企业,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680余家。
并形成了能够生产从微型车、轻型车、重型车到中高级轿车及各种特种车辆的比较完备的汽车工业体系。
据统计,目前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产值在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1%。
全市汽车综合生产能力从十年前的40万辆/年提升到了现在的120万辆/年,汽车产量达到70万辆左右,占全国的8%;摩托车产量达700万辆左右,占全国30%,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
二、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发展现状
重庆市目前共有汽车、摩托车配件商家2300多家,汽车、摩托车配件大小市场近10个。
市场共有汽车、摩托车配件约3万余种,产品辐射有效半径近300公里,内外销比例为85︰15。
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主要位于高新区二郎一带,共有老顶坡、沛鑫、盛吉、蓝谷黑骏和兰花等五大市场,经营门面约5万㎡、仓库3万㎡,入驻商家约1500家。
此外,尚有800余户商家分散在江北区、南岸区、渝中区等区域租房经营。
据初步统计,2008年,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各大市场年交易额为200亿元,共解决就业岗位近4万个,上缴国家税金4亿余元。
重庆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作为“两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延伸汽车摩托车产业链条,提供配套服务,健全销售渠道终端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为重庆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地区财政收入、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武汉、成都、昆明等重庆周边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比较发达地区进行调查,随着重庆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在迎接挑战和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还需尽快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规模偏小、经营分散、辐射能力差
目前,我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规模偏小,经营及仓储用房严重不足,仅10万m2左右,全市2300户汽车、摩托车配件经销商市场使用面积仅40m2/户,大部分商户不得不租用民房、车库等用于存放货物,这既不符合安全要求,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不仅如此,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门面和仓库租金与周边省市同类场所相比,价格高昂,也增加了广大商户的经营成本。
由于负担过重,很大程度影响了行业整体效益。
据调查,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门面租金高达75元/m2,仓库租金达25元/m2;而成都同类市场门面租金仅30元/m2,仓库租金仅8元/m2,分别比重庆低45元和17元/m2,优势十分明显。
武汉、昆明等地区的同类市场租金也比重庆低。
具体详见表2-1。
表2-1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用房租金调查表
单位:
元/m2
序号
项目
重庆市
武汉市
成都市
昆明市
1
经营用房
75.0
45.0
30.0
35.0
2
仓储用房
25.0
10.0
8.0
7.0
图2-1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用房租金对比图
由于受经营场地规模小,高租金的制约,我市部分经销商不得不在外寻觅经营场所,既不利于行业的管理,也削弱了团队力量。
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很多行业都采取了抱团过冬的方式抵御金融危机,而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经销商还存在大量的分散经营户,无疑增加了市场风险系数,极不利于分散商户的健康成长。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无论在规模、辐射能力方面与周边省市同类市场相比,均落下风。
据调查,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产品的外销比例仅为15%,而武汉市场对外辐射能力为60%,成都为55%,昆明为40%。
具体详见图2-2,2-3。
图2-2重庆及周边省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辐射能力对比图
图2-3重庆及周边省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规模对比图
因此,重庆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辐射能力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与重庆“汽车摩托车之都”的美誉相比极不相称。
2、市场规划欠缺、专业性不强、物流水平低
目前,从重庆二郎的几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的分布情况来看,重庆现有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是自发形成的,存在先天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合理设计,对市场的范围、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安全保障、发展目标。
社会贡献度、形象价值体现差和缺乏长远发展空间。
在很多方面不能体现我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的专业性和特色性,导致市场正常经营和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严重制约,主要体现在:
(1)重庆各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零、散、乱,完整性差,缺乏统一组织管理,没有专门的标志,连通渠道严重受阻,再加上内部管理杂乱无章,十分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目前,恒鑫、沛鑫、盛吉、兰花等几大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分别被高九路、石新路、兰美路等几大公路隔开,市场间不能有效连通,难以形成板块效应。
由于交通管制等因素,致使目前部分市场产品调剂、车辆上下货物频频受限,如兰美路段客户一天内数次遭遇交警罚单的事情时有发生,因市场车辆正常行驶要求与道路管理发生了严重冲突,只要市场不搬迁,客观环境造成运输货物车辆的违章行为无法避免,商会几乎天天都要协调会员发生的车辆违章事宜。
(2)现在的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存在规划的先天不足,是从主城大坪地区整体搬迁到今天的二郎地区,几个市场均是住宅小区。
业主分散,缺乏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行业经营经验,根本事先没有为汽车、摩托车配件经营户修建专门的仓储用房及相应配套设施。
导致至今汽车、摩托车行业经销商不得不冒险租用车库、民房存放货物,这些租用库房不仅没有专用配套设施,存在重大结构、消防安全隐患;而且可供面积极少、租金极高(15~25元/㎡)。
这使重庆汽车、摩托车配商户经营成本高于其他省市,严重影响了经销商的经济效益,挫伤他们做大做强的积极性。
(3)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对物流、交通条件要求高,但很多市场没有修建专用人行通道和客户、物流的停车场。
进入市场的车辆见缝插针停放,人车混行,堵车已成家常便饭,导致车难进、难出和货难上难下,市场内交通混乱、事故频繁,整个市场没有像样的餐馆,路边小贩摆摊设点,整个市场脏、乱、差,严重破坏市场应有的和谐气氛。
3、缺乏统一组织机构,市场品牌形象弱,招商引资难。
重庆各大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各自为阵,且主要由市场开发商物业承担主要管理职责。
由于业主多,物管不具备专业管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的能力,各大市场间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协调组织,导致市场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无序竞争,经营秩序相当混乱;缺乏统一的行业文化,没有自己的产品展厅;经销商户势单力薄,与市场开发商之间的衔接、协商相对乏力,物管和经销商之间的矛盾不断,难以协调。
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长期以来,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一直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市场品牌效应,招商引资难,一方面,无法为“重庆造”汽车、摩托车配件产品提供一个品牌展示、拓展海外市场的平台,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知名汽车、摩托车配件企业在一级市场的设置上,均未考虑重庆,有着“汽车摩托车之都”美誉的重庆往往被定位为二级市场(具体详见图2-4)。
这不仅阻碍了重庆“两车”产业的良性发展,而且给周边省市汽车、摩托车配件竞争者“可趁之机”。
近年来,市外商家纷纷涌向重庆,蚕食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份额;市内客户也打捆到其他省市调货。
据调查,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年销售额为200亿元,成都同类市场为260亿元,武汉为330亿元(未包括十堰市),昆明为210亿元(具体详见图2-5)。
可见,与周边省市相比,我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贡献率还十分低,这对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图2-4国内外知名汽车、摩托车配件产品市场设置图
图2-5重庆及周边省市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销售情况对比图
4、市场发展受制约,与城市规划不相协调
近年来,重庆城市化进程取得飞跃发展。
为了进一步打造好全市综合环境,市委、市政府立足科学发展、城乡统筹,提出并实施“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拉开了“五个重庆”建设序幕。
而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主要位于二郎一带,已被纳入城市中心范围,部分分散的经销商位于市区。
由于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车流、物流、人流集中,产生噪音大,并有一定的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不符合我市“五个重庆”建设的要求。
此外,根据重庆市总体发展规划,随着我市外环公路全面通车,今后大货车一律不能进入现在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一带。
为此,该市场的物流将受到严重阻碍和制约。
因此,目前重庆各大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受各方面的制约,急需搬迁出现在的经营区域。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目的
一、重庆市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发展趋势
要说明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的情况及发展趋势,不妨先考察一下2008年重庆汽车、摩托车的产销数据,以便把握其发展趋势。
2008年,在受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重庆市汽车工业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与全国相比,重庆市汽车工业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1)汽车产销增幅高于全国。
汽车产销汽车109.2万辆和112.0万辆,同比增长9.0%和14.1%。
产销增幅分别比全国高3.8和7.4个百分点。
(2)摩托车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分别为1063.1万辆和1061.9万辆,同比增长13.6%和15.1%。
产销增幅分别比全国高6.3和7.9个百分点。
(3)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出口汽车5.8万辆,同比增长69.9%;出口摩托车351.2万辆,同比增长12.4%。
出口增幅分别比全国高59.7和6.7个百分点。
(4)零部件(配件)保持较快增长。
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实现工业总产值718.4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新产品产值140.1亿元,同比增长37.9%。
(5)汽车整车企业的平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60%,实现了重庆市政府下达的3年由42%提高到60%的目标。
全市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达到937家,比2007年增加120家。
基于上述数据,不仅可以得出重庆市汽车、摩托车配件产销均好于全国的基本结论,而且可以预期,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强于全国。
二、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规划及目标
重庆市为了支持“两车”产业发展,早在2004年即正式出台《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十一五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10年,重庆市的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的目标及规划分别如下:
1、重庆市发展汽车产业的目标及规划
把重庆建设成为“中国汽车名城”。
通过对资产、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3-4家生产规模较大、市场份额较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整车大型企业集团,使重庆汽车工业初步建成宽系列、多品种、多品牌、专业化、集团化的大规模生产体系,实现全市汽车产业在生产、研发、贸易、服务、物流、金融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把重庆建设成为中国汽车名城。
(1)总量目标:
整车产能达到150万辆,其中:
乘用车120万辆,商用车30万辆。
努力扩大轿车的比重,把轿车生产的比重从目前的25%提高到70%。
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5%左右。
整车销售产值达到1350亿元。
(2)技术目标:
初步建立起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汽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达到销售总量的50%以上,在燃气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面有独到的技术成果。
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产值的5%-8%。
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摩托车综合试验场。
汽车生产企业的装备水平与世界汽车产业同步发展,重庆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今年“两会”期间已开进中南海。
(3)产业布局目标:
通过布局调整,基本形成以北部新区汽车城,渝北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双桥区、南岸区、巴南区等特色工业园为基地的“一城多园”的大产业格局。
2、重庆市发展摩托车产业的目标及规划
把重庆建设成为“摩托车之都”。
到201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规模大、质量高、技术水平先进的举世公认的“摩托车之都”。
(1)总量目标:
2010年实现产销摩托车900万辆,占全国的50%,实现销售产值700亿元。
(2)技术目标:
“十一五”末期5家骨干企业具有完备的整车与发动机开发能力,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市级技术中心5-6个,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超过80%,主导车型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当期国际先进水平。
(3)产品结构目标:
形成多品种、宽系列35-1500CC的产品结构。
(4)企业组织结构目标:
建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集团;培育3-5个国际著名品牌。
3、重庆市发展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的目标及规划
(1)产业发展总量目标:
2007年零部件销售产值达到500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300亿元,摩托车零部件200亿元);2010年销售产值达到800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500亿元,摩托车零部件300亿元)。
(2)市场目标:
2007年,与本市整车厂配套比重力争达到微、轻、重、轿汽车平均价值量50%以上,2010年达到70%以上。
并积极争取与国内外汽车厂商配套,2010年主要零部件产品的产销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今年的家电下乡,微型车和重庆造的摩托车已列入商品目录之中,并且销路很好。
(3)企业组织结构目标:
培育3-5个总成系统供应商,围绕总成系统供应商构建多层次零部件生产体系;培育8-10个国内著名零部件品牌。
(4)产业布局目标:
以“一城多园”的布局加快发展,形成以几个整车工业园为核心发散排列,以各个特色工业园为基地的分级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大基地格局。
三、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条件
国务院于2008年12月31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对重庆实现“加快”和“率先”的期待和支持。
重庆在直辖后的第二个十年将再上一个大台阶,不仅确定了加快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明确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落实“314”总体部署绘制了一幅“线路图”,而且为战胜当前困难、促进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这也给我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2009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要强调了:
1、扩大内需,促进投资消费拉动上新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2、初步构建起“一圈两翼”协调发展,城乡要素互动,城镇化、工业化有序推进的体制机制。
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提高到19%。
3、推动汽车摩托车、机电等优势企业“走出去”。
4、要求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完善物流园区功能,拓展物流服务产业链,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和专业市场,物流收入增长15%。
5、抓好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
此外,为了鼓励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我市还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关于汽车、摩托车整车市级新产品享受财政优惠政策的补充规定(暂行)》等一系列文件,为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重庆汽车摩托车配件城建设目的
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政策有保障,这给汽车摩托车配件城的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目前我市各大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存在的问题多,至今尚没有一个经营者自己的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与重庆发展“两车”产业、打造“中国汽车、摩托车之都”不相匹配。
为此,2008年,由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商会提交的被市政协列为《关于打造重庆汽车摩托车之都整体名片的刍议》(2008[0478]号)提案,转交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得到重视。
市经委调研表示,待确定具体意向用地后再行上报。
2009年,市政协委员、市审计局副局长丁时勇提交《建议政府大力支持汽车、摩托车配件城的项目的建设》(2009[1420号])提案正在办理之中。
当前,全球性金融风暴使经济环境恶劣,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汽车摩托车市场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国际 配件 物流 商城 报告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