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1314230.docx
- 文档编号:4903596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27KB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1314230.docx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13142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131423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131423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并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从观念、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贯穿于《小学语文课程标标》的一个基本理念,而充分地,自主地读书,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所指出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育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取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长期以来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学生只能一味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此课题,积极倡导自主阅读,强调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开放引导、使学生的语文素质获得更好的发展。
课题的提出我们还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从学生层面上,满堂灌的机械讲解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对学习没兴趣被动的、厌学情绪。
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从教师层面上,我们的教师角色还停留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忽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过程,从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从学校的层面上,我们是一所企业归属学校,我们经历的课改培训,从效果看与市学院业务部门的专业培训还有一定的差距。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就是为了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研究出适应新的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基础性、创新性、探索性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实质上把握小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构建生命课堂,走向对话的语文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律,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变革,走向对话的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新的评价标准。
因此,还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学论教。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相关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深入地阐释语文课堂教学的现象,从而从实质上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摒弃表面上的模仿及形式主义。
2.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重新建构的思路与途径:
开展研究,加强反思,制度创新,注重培训。
尤其是要从寻找问题出发,从总结经验出发,从教育理念出发,重视案例教学研究。
3.重点探索新课程小学语文五种课型中的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4.研究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语文课堂教学新的评价标准,以学论教,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课题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式,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性、实证性、探索性研究。
从国内外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走向,探索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新走向。
①以现代学习论、课程论、教学论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规律。
目的是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认识,解决教学观念滞后的认识问题。
②努力探索一条扎实、有效,利于学生发展的语文阅读、习作教学新路。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规律和原则的要求,开展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的实证性研究与实验。
③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
在课题的实践研究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摸索以学校为基地的,以校本教研为抓手的行之有效、且能广泛推广的促进专业化研究型教师发展之路。
④研究方法以校本教研为主,并根据研究内容采取有效的科研方法,如文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个案分析及行动研究等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学习、反思、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五、研究策略
(一)建全制度,保证科研实施
首先建立建全科研管理制度,奖惩制度,评价制度、培训制度,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学习探究,明确科研目标
创建了“以读为本、自主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喜欢上读书,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初步形成读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制定方案,建立研究网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该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校长、书记带头参与,在校长的统一布署下,课题研究实行分层责任制;骨干教师踊跃参研,率先垂范;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学教研员参与和指导科研实践工作,从而保证了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首要基础。
(四)加强学习,解读文本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个案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
同时,实施研究过程为:
学习理论,寻找研究的支撑点;解读文本,进一步提升理念;总结经验,在研究中反思,开展相关课题的研讨活动,展示阶段性成果。
六、研究过程
我校秉承了“真做课题,做真课题”的理念,经历着研究的艰辛,收获着研究的喜悦。
(一)、各级领导重视,为课题研究注入动力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派教师去哈尔滨参加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名优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聆听专家讲座,观看名师讲课,专家的培训、讲座、评议活动,获得最直接、最有效的课题指导。
每次参加学院组织的课题培训、研讨活动都使我们受到头脑风暴的洗礼,我们也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的机会,每一次学习都为今后的课题工作:
明确研究方向,指导研究方法,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作为市课题研究的总负责人杨凤杰每学期召开课题研究会例会,对实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对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实效性进行具体要求,针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及时指导,并搭建了平台,交流各实验校研究情况,冯主任与杨凤杰先后几次,对我校课题研究结合校本教研工作进行跟踪指导,使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惑和瓶颈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有了领导对课题研究的高度重视,给予课题研究支持、指导,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注入了源头活水,更加激发了我们实验校、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热情和信心,更底气十足,使我们课题研究工作沿着科学、有效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学校精细的管理,使课题焕发活力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能力
质量兴校、科研强校。
王立福校长对课题研究给予全力支持,在学校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派实验教师到哈尔滨参加课题组的评议,展示活动,参训教师看到的是课题研究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听到的是专家的报告和现场点评,并把现场录相光碟带回来在全校进行交流汇报,把外出学习带回的前沿的课题研究信息和心得与全体教师交流分享。
2、建五级研究平台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与实际教学工作相联系,扎根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立促校本,扎实进行,实现小教部提出的“课题研究教研化,校本教研课题化”,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有效。
我校课题研究着重挖掘个人潜能,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合力,建立五级课题研究平台即自我研究、团队研究、校本研究、网络研究、区域合作研究。
(1)自我研究:
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加强理论学习,以浓厚的理论积淀来指导课题实践,学校组织教师自主研读有关课标、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书籍,要求每学期完成5个一;精读一本书,完成1篇读书心得,撰写一篇教学故事,一篇教学反思,一个案例分析,撰写一篇论文,积累在教师成长档案中,学校进行检查,评定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团队研究:
发挥团队的智慧,借助互助优势,扎实开展研究,让课题研究省时、有效。
有效的组本研究,每一位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学校青年教师组成合作互助的研究团队,确定本学期的一个小课题专题,围绕这样的专题作细、作精、作深,研究有关专题的案例、教学信息及教材的处理,得出研究成果,提高研究能力,提高工作的实效。
有效的集体备课。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注重从源头抓起,抓住用教材、备课,反思等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我校确立集体备课的模式:
个人初备—中心发言人主备—交流补充—形成预案—反思设计,就是由备课组长安排研究的单元,每位教师都备课,安排中心发言人主备,通过交流,大家可以取长补短,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在教材教法上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
但教无定法,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为使更好的展示有效的集体备课,达到示范作用,2008年5月7日学校教研团队进行研课大赛展示活动。
由刘丽华、李丽丽、马秋佳等六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一起学习课标,研究语文学科的五种课型教学方法。
包括识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快乐读书屋、语文七色光、语文综合实践课。
然后进行说课、抽签上课、教者反思、团队评课,通过这样的活动,扎实了教师理论素养,提高了教师的备课,研课的能力,深厚的教学积淀真正体现了集体备课及课堂教学追求“求真、求实、求效”的教研理念。
(3)校本研究
问题研究出成果。
在日常的听课研讨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教学目标确立后,在教学环节上缺乏目的性,部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建立了校本教学研究团队,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吸纳有研究热情、业务精良、能主动带头学习、反思的教师,他们是课程改革的优秀实践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在教研活动中,刘丽华、李丽丽、马秋佳、董立英、侯兆秋、姜玉洁六位教师每天在学校组织下,重温课标、观摩名师课堂、进行说课、评课、反思的培训和案例评析,把学科知识按着课型分类,上模拟课,抽签强化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的研究活动,使实验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2008年5月16日在开展的教学展示活动中,她们提前一小时抽签上课,李丽丽老师思路清晰、自然流畅的说课、马秋佳渐入佳境,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及刘丽华、侯兆秋、董立英、姜玉洁的有理、有据、中肯的评课,受到了兄弟学校和区教育局专家的认可和赞誉。
教例研究积智慧。
教例分析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研究能力。
2008年11月,我校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展示活动,以马秋佳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血染的实验报告》为例子,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分析,然后每位教师,谈教学反思后的再设计,再教学,一课两讲后的对比,体会实践、研究、再实践是行之有效的课题研究之路,寻求改进和完善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
我们采用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采取每学年一次自我分析法,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组织团队教研组成员针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两次案例分析。
通过古诗《早发白帝城》、《桂林山水》的教学片断我们的实验教师都有了一种新的发现,在分析时这样写道:
我认为诗歌教学读是第一位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其次是想象,写诗贵含蓄,读诗贵想象。
以往古诗的教学往往程序化,先理解再诵读积累。
我想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也不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同课异构展风采。
肖伯纳: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各自就有了两种思想,探讨“相同的课题、不同的演绎”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模式。
每学期我校都进行“同课异构”课题研究,从不同视角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和二次开发,老师在对比中学习,在分享中感悟,感悟中提高,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完成富有见地的教学反思,我校建立了结合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执教教师打分,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教学后测,并做好与执教者的交流,评议反思,同课异构推进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磨课促教师成长。
结合团队教师大赛语文教师大比武,有效课堂语言,教学名师骨干教师评选,开展磨课,从研课――执课――听课――评课――结课5个环节进行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我们把课堂教学用视频手段汇录下来,反复查找不足,增强自我认同感。
让磨课过程成为教师磨练灵感和悟性的过程,马秋佳,刘丽华,董立英三位教师的执教的三节课分别受到区教育局和市学院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我们坚持边研究、边交流、边反思、边总结、边推广的过程,磨课研究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提升能力。
叶澜教授曾说过,“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成为名师,但写三年课后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啊。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后反思,教师在集体备课时,每一单元中选取一篇主体课文进行精备,精备课文授课后要写不少于150字的教后反思,要求反思详实有效。
刘丽华老师在她的反思中这样写道:
自从我参与学校申请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以读为主、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后,开始真的有些担心,因为自己对于此课题真是一头雾水,为了不让自己落伍,我想尽办法,上网查资料,找寻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拜读,我对名家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精品录》爱不释手,反复翻阅、咀嚼、实践。
通过到学院聆听课题组专家们的指导和学校团队的智慧,几年下来,我心中疑问便解开了许多,从一个懵懂的被动参与者发展成了课题研究的实践者。
我紧紧抓住《课程标准》中: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这一阅读教学理念,大胆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开展批注阅读是实现个性化阅读、培养读书方法与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我深刻感到课题研究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虽然课题将结题但我感觉自己的春天刚刚到来,我还有那么的想法与尝试,我将以此为突破口,踏稳踩实,在课堂教学中擎起自己的一片蓝天。
开发校本资源。
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如经典诵读活动,我校组织学生每周三下午第七节课进行诵读学习,要求教师有活动教案,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大赛,经过近三年的校本课程学习,我们发现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已经能熟读成诵了,积淀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4)网络研究:
组织教师参与省UC活动,聆听省内外的专家在线指导,与名优教师们在线交流,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们也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挂在网上,与同行们研讨。
把教师参与市学院学科网上论坛,作为骨干教师业绩考核内容。
(5)区域合作研究:
结合区域合作体的活动,先后开展多次活动2008年7月参加南山小学第七区域合作体教学研讨活动,2008年10月13参加第七区域合作体大陆三校语文教研暨课题推进研讨活动,刘迎春老师讲授的古诗《静夜思》和南山小学杨杰老师执教的《小鸟和牵牛花》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2008年12月5日参加大陆小学区域合作体语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向我们展示了五年组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有机结合的实此次活动向我们展示了五年组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有机结合的实效教研活动。
2009年3月11日和2009年4月28日参加市学院组织的语文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2009年9月7日课题组成员参加学院组织的语文学科示范研讨课及辅导讲座。
通过这样的研究与学习活动平台,让校际之间能够互相取长补短,更好地借鉴兄弟学校的好的作法,也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少走了许多弯路。
七、研究成果
(一)总结五种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也是流传至今仍适于教学的精粹。
坚持抓住读这个基本训练方式,以读引思,以读悟法,以读促写,以读为基础、为纽带,使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努力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师负有启发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探究文本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们就从具体教学案例中解读我们阅读教学的模式。
1、设境质疑,引发探究
杨春秀老师的语文课的特点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质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研究得出结论,教师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学生的这种质疑的提问技能,开始学生只能提简单的浮浅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训练直到提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训练过程让学生学会了自主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不仅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探究思维,爱动脑的学习习惯也得到最好的训练。
我想通过这样课堂训练的学生一定会成为爱思考,肯钻研的学者。
在教《鸽血染红的求救信》一课时,有这样的一个片断:
教师出示屏幕:
屏幕上场景是在加拿大空军司令部的一个山坡上,静静地埋葬着两位特殊的英雄,墓前庄严地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神勇军鸽奥斯卡及其偶鸽维娜之墓,它们曾于危难中救过六名军人的命。
”这时老师问:
同学们看到这块墓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答:
这两只鸽子为何被称作神勇军鸽?
于危难中是指谁?
怎样救的?
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想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请同学生打开书,10.血染的求救信。
板书课题。
下一个环节,师:
维娜的牺牲让我们悲痛不已,作为她的战友、她的偶鸽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你的同桌是那只雄鸽奥斯卡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问:
你为什么绕着维娜的残羽转了三圈,又悲哀地叫了一声?
你又为何转身毅然决然地飞向目的地?
同桌之间互换角色在质疑中探究中明白道理,然后教师因势利导读一读这段话,读出此时的悲痛心情。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对文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了,同时也爱动脑思考了。
2、批注阅读、自主探究。
这是一种研究性阅读,也是实验教师在几年的实验研究中总结出的学习方法。
在批注阅读中,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学生不光是批注文章,也是批注自己的思维,批注自己的感受,批注自己的个性。
一般情况下,学生把握批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维困惑处、意义深刻处、感悟至深处、欣赏赞叹处、不同见解处。
下面是刘丽华老师结合《小草,向前走》一课谈批注阅读的具体做法。
首先从课题质疑导入:
我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从课题开始产生问题意识,激发阅读的兴趣和动机。
在自主感知环节设计三次朗读:
1、自由读,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边读边圈出要求认的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读,能做到不添字,不落字就很棒,如果能读流利就更了不起了。
读书时多留下一些具体生动的痕迹,指导学生抓住“情节”“细节”日积月累就会转化为一种学习能力,所以我继续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第三次朗读---合作学习,周围的同学都是同学们学习的伙伴。
边读边画把思维困惑处可以打问号;感悟至深处、意义深刻处可以画感叹号;欣赏赞叹处可以画波浪线;读懂的地方画笑脸;不同见解处和伙伴说一说,把相关语句画下来,注意倾听,交流自己的看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动笔画画圈圈,留下读书的痕迹,初步解决对课题的一些疑问,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学生才能有所发现。
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会逐渐形成一种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强了,老师的讲解任务少了;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课堂知识容量就大了。
3、深入文本,感悟语言。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另一特色是引导学生在通过“读”去感悟文本中的思想感情。
我们都知道教材中的所选的课文都是有主题思想,或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有情感方面的,有品德教育方面的,还有借景抒情的等等。
文中的思想感情有的不一定通过讲解就能理解体会得了的,需要在深入文本的内在含义后,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感受得到了,这也就是所说的读者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真正达到心与心的对话。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不仅要重视朗读指导,还将语文教学目标指向了新的高度——感悟语言。
在教学中姜玉洁老师能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精彩句段,在品读中引导学生先想象文中情景,然后再现语言,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语言,再提升语言。
在《立志造桥》一课,结合文中的重点句:
“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得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
”通过删词,换标点,及朗读指导,学生真真切切体会了茅以升造桥的决心,仿佛课文经她这一引导,所有的文字都有了生命,她的教学在文本的语言文字感召下,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也体味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她的课堂学生会将自己的灵魂逐渐融入到文本的意境中去,让美丽的文字潜入心灵深处。
4、读思结合,品中悟情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教学中刘丽华老师擅于运用多元化的朗读技巧,让学生感悟文中的情感。
如:
通过自由读,默读,指读、接读、范读、配乐读,分角色的读等著多方法,感受到学生读得投入,听者感动,让读者从中感悟,让听者品中悟情。
但朗读并不代表只读不讲,教者而是利用读这种手段去让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去感受。
刘丽华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常常在初读课文时采用自由读的形式,提出问题,如“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都有哪些人?
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也就是说每次让学生读都会有的放失,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思考。
在精读课文时一般采用指读,默读,范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不是由教师的情感来引导学生的情感,“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感动,学生真的感动吗?
”应该由学生通过品读课文,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享受审美的情趣。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读的形式,根据每个学段的要求,低年级要求读流利,正确,可以指读。
中年级要求稍高一些,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不丢字,不填字,可以有默读等形式了,高年级要求就更高一些了,要求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读,读的形式可以快速浏览,表演读等等。
刘老师在教学时能够应用得心应手。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刘老师通过以读为本,读思结合,品中悟情的策略,让学生经历有指导的读书实践,去感受文中“父与子”之间的坚定信念,父亲坚信儿子还活着,儿子也同样相信父亲会在救他,直到找到为止。
5、以读悟法,以读促写
《风》一课,叶圣陶老先生从“树叶的颤动中,花儿的点头,河水的波纹”的动态表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风,马秋佳老师进行教学时首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感知诗的韵味,然后利用视频图像出示白云,小草,红旗,风筝等画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想像还有哪些物体能让我们感受到风的存在,学生仿照原文句式运用拟人的与法续写这首诗。
这一训练是巩固理解阅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学法,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知识去写的目的。
这是学生通过在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学习具体体现,学生在边读边感,边读边悟,读中有感,读中有悟,读中探究,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生命性和创造性的阅读的结果。
(二)有效的课堂评价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积极倡导“赞赏—建议”式的评价方法。
记得有一位教授讲过: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其实也不无道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本着这样的教学评价理念,采用“赞赏——建议”式的评价语言。
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教师用这样的一句话激励学生就是:
“你真棒,你太有智慧了,我真佩服你。
――”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更自信,更有成就感,也更积极上进。
我们课题实验教师积累总结了关于课堂评价语言100条。
并在全校积极推广,作为资源共享。
(三)学生能力提高显著
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成绩:
我们先后两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小学生阅读方法有关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
主动预习
与他人合作交流
自主阅读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20%
85%
17%
89%
6%
77%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比较强,对自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主动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均有一定的发展。
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同学们对课外阅读都非常喜欢,而且大多数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背景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改革 13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