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突破.docx
- 文档编号:4903215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88.72KB
届 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突破.docx
《届 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突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九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突破
专题九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摘要:
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在选择题中主要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化学用语及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之中。
一、专题知识突破
1、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6)模拟尿糖的检测Ⅰ
2、考点剖析
考点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真题导航】例1、(2011年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属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是在细胞外进行的;细胞代谢所产生的CO2、尿素等终产物需经内环境再由相应器官排出体外,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即组织液,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的关系为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组织液与血浆的联系比与淋巴更为广泛,因此它渗回血浆的量比渗入淋巴的要多;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答案:
D
【聚焦题点】对近几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来看,考点集中在内环境与稳态、血糖平衡的调节等于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点上。
从考查形式看,本部分知识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会结合体液调节以简单题等形式呈现。
【载体透析】
1.内环境组成与功能
(1)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三者的关系如下:
(2)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归纳如下:
体内细胞
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和组织液
淋巴中混悬着的淋巴细胞
淋巴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组织液
2.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基本途径
(1)机体各种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4、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物质:
水、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核苷酸、血浆蛋白、激素、抗体、维生素、甘油、脂肪酸、神经递质、CO2等。
【针对集训】
1.(2010·安徽高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考点2: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真题导航】例2、(2011广东卷)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流动激素分泌调节
AB
血糖调节能量流动
CD
解析:
本题以概念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激素调节、血糖调节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
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成分可以相互交换,组织液可以渗透到淋巴液中,淋巴液不能反渗到组织液中的,淋巴循环最终到血液中,A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肾上腺激素,进而促肾上腺激素可以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反过来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B正确;淀粉是植物中的多糖,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答案:
AB
例3、(2010·上海卷,12)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解析: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引起体温变化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分析及与生理现象相联系的能力。
分析图形,ab段体温升高,产热量增加,bc段体温降低,散热量增加。
分析四个选项,寒颤和剧烈运动会使产热增加,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出汗增加使机体散热量增加,使体温下降,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聚焦题点】
从考查形式上看,本知识点选择题和简答题都有过考查,还常结合图解形式出现,或与生活实际中的病例联系,如糖尿病、脱水病等,联系初中学过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考查学生对发病机制、症状、防治的理解。
【载体透析】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1)水平衡是指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即水的来源与去路的平衡。
(2)无机盐平衡
人体内的无机盐有多种,其中Na+和K+尤为主要,其来源和去路:
饮水和食物是人体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经肾脏随尿排出是水和无机盐的主要排出途径。
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由钾离子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来维持,即“内钾外钠”。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注意: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调节水平衡的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2、血糖平衡及调节
(1)血糖平衡:
来源与去路达到动态平衡
(2)血糖平衡调节过程
3、体温调节
体温保持稳定的原因:
产热量=散热量。
体温调节的机理
4.体温、水盐、血糖调节的相同点
(1)调节方式:
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调节中枢:
都主要是下丘脑。
5、体温、水盐调节过程比较
体温调节
水盐调节
感受器
冷(温)觉感受器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神经中枢
下丘脑
下丘脑
效应器
毛细血管、立毛肌、骨骼肌、
汗腺、肾上腺等
下丘脑分泌部
调节激素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抗利尿激素
6、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注意点
(1)冷觉、温觉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2)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3)下丘脑在血糖调节时直接通过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
7、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
下丘脑位于脑的腹面,大脑之后。
下丘脑的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功能。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调节着体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内分泌活动、情绪反应等生理过程。
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如下图所示:
下丘脑的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主要有:
(1)感受刺激:
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渗透压升高。
(2)分泌:
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4)传导:
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针对集训】2、(2010·南通模拟)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
B.皮肤血管收缩,降低体内热运转
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
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
考点3: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真题导航】例4、(2011全国卷)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原理、过程及应用。
①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的活性。
②中的物质是从细菌体中提取的,应该为抗原;抗体是由动物体内的体液免疫过程产生的。
答案:
C
【聚焦题点】从考查内容上看,考点主要集中在特异性免疫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于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点上。
从考查形式看这部分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会以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
【载体透析】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比较
2.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来源及功能总结
项目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处理、呈递、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效应B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1)二次免疫反应:
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对抗原高度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并参与二次免疫反应。
如果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记忆细胞能作出更快、更强的反应,即很快分裂增殖产生新的效应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从而更快地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也是成年人比婴幼儿少患传染病的原因。
(2)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几乎丧失。
(3)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
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
B细胞、T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
3.艾滋病(AIDS)的流行和预防
(1)病因:
当HIV(一种逆转录病毒)侵入人体后,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
【针对集训】3、(2009·重庆理综)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4、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3、方法指导
该专题知识点要求都比较高,主要是理解和记忆水平,复习时注意理清3中细胞外液之间的联系,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水盐、血糖和体温调节在人教版教材中较少,复习中要多搜集一些知识补充。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新课标贯穿的新理念,应引起足够重视。
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为免疫调节的重点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要熟记过程,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集训参考答案
1、解析: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内环境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将减少;内环境的pH主要由H2CO3和HCO来维持;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
答案:
D
2、解析:
本题考查体温的调节。
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体内产生的热量运转减慢,散热减少;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体温调节过程离不开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
答案:
B
3、解析:
A错误:
使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B正确: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除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外,还能分泌淋巴因子,增强相应免疫细胞的功能;C错误: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的,而效应B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D错误:
释放白细胞介素的是效应T细胞。
答案:
B
4、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效应T淋巴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所以A项正确;分泌抗体是效应B淋巴细胞的功能,所以B项错误;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故C项正确;每一个特定的效应B淋巴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受特定的抗原刺激后增殖、发化形成的,且只能分泌一种与这种特定抗原对应的抗体,所以D项正确。
答案: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突破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人体 内环境 稳态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