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地区届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docx
- 文档编号:4898737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55.40KB
四川省南充地区届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docx
《四川省南充地区届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充地区届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南充地区届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
第10讲文言文阅读
课内、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注:
课内文言文单篇阅读详见“教材知识梳理”中的“文言文阅读”)
1、故事小说
(一)(2016·临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节选自《口技》)
【乙】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
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
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
(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
公元1890年。
②蜡人:
用蜡做成人的形象。
③生人:
活人;④亟(qì):
屡次,不断地。
附【乙】文参考译文: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
看到所塑造的蜡人,全都仿照活人的样子,那形体神态、头发肤色、高矮胖瘦,没有不完全相像的。
从达官贵族以至工艺家和各行各业的人,凡是有名气的,每每在馆里留下蜡像。
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弯着腰,有的笑,有的哭,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博戏,猛然一看,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
我再三赞叹制作蜡人技术的奇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2)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3)无不毕肖
(相像、相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A.不能指其一端其一犬坐于前。
B.凡有名者
念无与为乐者
C.往往留像于馆舜发于畎亩之中
D.余亟叹其技之奇妙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A.代词,其中;B.代词,……的人;C.介词,在;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客人们)扬起
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2)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猛然看到他们,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
5.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C)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D.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解析】A、D两项从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B.从侧面表现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C.只是客观叙述。
6.【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请简要分析。
【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描写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和蜡人逼真的形态、姿态,是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描写听众、参观者的反应是从侧面表现艺人们技艺的高超。
(二)(2
016·南平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
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
刚。
③洵(xún):
确实。
④浣:
洗衣。
附【乙】文参考译文:
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
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
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
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
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
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悉如外人(全、都)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正,正在)
(4)自恨不如远甚也(遗憾)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
C.屋舍俨然偶舍骑步行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
【解析】A.……的样子;B.指示代词,这/代词,指他们;C.房舍/放弃,不要;D.介词,对、向/认为。
3.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子个个都安闲快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
)
(三)(2016·盐城中考改编)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畚锸,箕畚铁锹。
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附【乙】文参考译文:
调任徐州知州。
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
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
苏轼说:
“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
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
”又把富人
重新赶进城去。
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
“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
”卒长说:
“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
”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
苏轼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
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水中藻荇交横(xìng)
(2)徙知徐州(xǐ)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相与步于中庭(散步,漫步)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只是)
⑶轼诣武卫营(到……去)
⑷卒全其城(最终,终于)
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
⑵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
⑶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
5.【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⑴宦途失意的苦闷。
⑵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四)(2017·原创)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④五年。
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左右皆笑之。
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选自《班超投笔从戎》)
【注释】 ①扶风:
汉朝郡名。
②平陵:
汉朝县名。
③徐:
徐县,汉朝县名。
④永平:
汉明帝年号。
⑤固:
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
⑥校书郎:
官名。
⑦傅介子:
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附【乙】文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他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内心孝敬父母,办事慎重,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劳苦的粗活,不把干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
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
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
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
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
“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效仿傅介子和张骞出使外国立功,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抄抄写写的事情呢?
”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
班超便说道:
“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hú)
(2)尝辍业投笔叹曰(chuò)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与人佣耕 (曾经)
(2)不耻劳辱(以……为耻辱)
(3)若为佣耕(你)
(4)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5)尝辍业投笔叹曰(停下)
3.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
佣者笑而应曰
A.有口辩,而涉猎书传B.而乡邻之生日蹙
C.朝而往
D.夺而杀尉
【解析】例句表修饰。
A:
表并列;B:
表转折,但是;C:
表顺承;D:
表修饰。
4.翻译句子。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2)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3)辍耕
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
(4)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
5.【甲】【乙】两文都选自史书。
甲文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乙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
6.【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佣者笑而应曰”有同样的表达效果,请找出这个句子。
左右皆笑之。
(五)(2017¡¤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
(2)可爱者甚蕃【(草木)茂盛,这里指繁多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4)宜乎众矣(应当)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B.孔子云:
何陋之有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渔人甚异之
【解析】¡°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A.结构助词,的;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D.代词,代指桃花林的景象。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绿色的青苔爬上了台阶,使台阶变成绿的;青青的绿草映入眼帘。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
我只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泥所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4.【甲】【乙】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
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随俗流沉、志洁行廉、坚守节操的人生志趣。
5.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
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
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更看中它的精神价值。
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正直,是君子的象征,所以我欣赏它。
(六)(2017·原创)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④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黄享对曰:
“墨者之法曰: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 ①墨者:
指墨家。
②钜子:
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
③腹黄享:
人名。
④秦惠王:
战国时秦国国君。
附【乙】文参考译文:
墨家有个名叫腹黄享的钜子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
秦惠王对腹黄享说:
“先生您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又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下令给司法官不杀他了。
希望先生您在这件事上听从我的话吧。
”腹黄享回答说:
“墨家的法律规定,‘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受刑。
’这样做为的是严禁杀人、伤人。
严禁杀人、伤人,这是天下的大理。
大王您虽然赐给我恩惠,命令司法官不杀我的儿子,但是我却不可不执行墨家的法律。
”腹黄享没有应允惠王,最终杀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理,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2)墨者有钜子腹黄享(jù)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2)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处死)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治)
(4)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给)
3.翻译句子。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黄享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4.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
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个道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七)(2016·陕西)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注释】【乙】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附【乙】文参考译文:
家中的人来军营的,都说你举止大方,我心里略感安慰。
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孙)当大官,只求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
勤俭自持,习惯劳苦,可以享受安乐。
这就是君子。
我为官二十年,从来不敢沾染半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遵循简朴的家风,特别简朴也可以,稍微丰盛也
可以,太过丰盛我就不敢了。
凡是官宦人家,又简朴到奢侈容易,有奢侈到简朴难。
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你读书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败坏我们从曾祖就传下来的家风。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希望,盼望)
(2)余服官二十年(做,当)
(3)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肢”)
(4)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腰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B)
A.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戴朱缨宝饰之帽
C.可以处乐以衾拥覆
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解析】A.介词,表原因,因为/当,做;B.结构助词,的;C.介词,凭借/介词,用;D.连词,那么/连词,却。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
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勤奋,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八)(2016·广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
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
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逼阳:
姓,古夷族一支。
③遽:
迅速。
附【乙】文参考译文: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
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
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
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
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
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又何间焉(参与)
(2)望其旗靡(倒下)
(3)惟荀罃之拔逼阳(攻下)
(4)先备外援(准备)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孙仲谋之攻合肥故克之
B.预料城之不能遽下此何遽不为福乎
C.此善于用气者也京中有善口技者
D.渐就衰竭之故故克之
【解析】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代词;B.迅速/就;C.擅长,精通;D.缘故,原因/所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的清楚,但一定要处理的合情合理。
(2)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而不用尽罢了。
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
(1)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
(2)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3)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
(4)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九)(2016·宁波)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伏伽①曰:
“臣闻‘性相近,习相远’。
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
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
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
帝④大悦,即诏:
“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
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南充 地区 中考 语文 10 文言文 阅读 复习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