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 文档编号:4895081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191.23KB
解析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解析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瓷碗破碎
C.
食物腐败
D.
干冰升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运用胶头滴管的操作解答.
B、运用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
C、运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要领解答.
D、运用酒精灯操作要领解答.
解答:
解: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B操作不正确.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C操作正确.
D、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应该用盖盖灭,错误.
故选C
点评: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3.(2分)(2015•齐齐哈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
氧气有氧化性﹣﹣供给呼吸
C.
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做食品干燥剂
D.
铜有导热性﹣﹣做电线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氧气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A正确;
B、氧气有氧化性,可供给呼吸,故B正确;
C、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可用于食品干燥剂,故C正确;
D、铜有导电性,可用做电线,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4.(2分)(2015•齐齐哈尔)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6
2
12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
待测数据是23
C.
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
1
D.
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可分析b、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
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b是生成物,生成的b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d是反应物,反应的d的质量为32g﹣12g=20g;
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25g﹣20g=5g,故待测的数值为18g﹣5g=13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d,生成物是b,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5g:
20g=1:
4,选故项说法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待测数据是13,选故项说法错误.
D、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5.(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C.
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红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解答:
解:
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2015•齐齐哈尔)酸奶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对健康有益,有关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乳酸属于氧化物
D.
一个乳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乳酸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解答:
解:
A.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1×6):
(16×3)=6:
1:
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溶液中K+和SO42﹣能大量共存
B.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C.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D.
氯离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离子间能否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分析共存;
B、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分析;
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分析;
D、根据氯离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
解答:
解:
A、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间不能结合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因此可以共存,故说法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故说法正确;
D、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共三个电子层,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7,也是三个电子层,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观离子的结构、性质、共存等问题,难度不大,依据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
8.(2分)(2015•齐齐哈尔)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B.
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人被蚊虫叮咬后常抹牙膏、肥皂水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进行解答;
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原理进行判断.
解答:
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厨房清洁剂反应,不能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做法错误.
B、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做法错误.
C、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增大火势,故选项做法错误.
D、牙膏、肥皂水呈碱性,能和蚊虫释放出的显酸性的物质反应,从而减轻痛痒,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微观示意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
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D.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威力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
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是一种物质,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两种单质,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0.(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D.
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空气与水;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C、根据化肥的种类及作用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氢钠的俗名、应用分析.
解答:
解: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故A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故B错误;
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氮肥,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都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
11.(2分)(2015•齐齐哈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
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
A、根据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C、根据离子特征进行解答;
D、石墨可以导电.
解答:
解: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故B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是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例如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说法错误;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学会通过举实例的方法来证实结论的错误,即通过举出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12.(2分)(2015•齐齐哈尔)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
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
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
A、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钡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对后面的检验造成干扰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成碳酸钠,碳酸钠和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也不会出现气泡,故B错误;
C、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色,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钡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对后面的检验造成干扰,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
13.(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和锌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再根据金属的活动性确定反应的时间.
D、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比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加再多的水溶液也呈碱性,溶液的pH也会大于7,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的溶液为稀盐酸,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比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大(相对分子质量为44),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改变,故沉淀的量先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相对应.
故选:
D.
点评: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4.(2分)(2015•齐齐哈尔)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铜
加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硫酸钠溶液
硫酸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
铁
硫酸铜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A、氯化铜溶液能与适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硫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加适量的水溶解后,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2分)(2015•齐齐哈尔)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
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D.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木炭和氯化钠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解答:
解:
A、没有固体剩余,说明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该选项说法正确;
B、16g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3.6g水,16g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5.4g水,16g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7.2g水,因为生成了3.6g水,所以一定含有氧化镁,也可能还含有氧化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设硫酸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
H2SO4~H2O,
9818
x3.6g
=
,
x=19.6g,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200g﹣19.6g+3.6g=184g,该选项说法正确;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9.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
16.(4分)(2015•齐齐哈尔)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三个银原子 3Ag ;
(2)二个甲烷分子 2CH4 ;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
O ;
(4)硫离子 S2﹣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解答:
解: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银原子表示为:
3Ag.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甲烷分子可表示为:
2CH4.
(3)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镁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
O.
(4)由离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中考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