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docx
- 文档编号:4891081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46KB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docx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
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如何获得土地利用最大经济效益的依据;土地区位理论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其选址的依据;持续利用理论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理论依据;生态经济理论是实现土地利用系统最佳功能的重要依据;人地协调理论是土地利用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系统工程理论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科学编制规划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同时,还介绍土地利用规划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重点内容】认识各种理论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及其科学原理。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依据的科学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含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一、地租和地价理论
(一)理论核心
1.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和地价理论
2.马克思地租和地价理论
由于此理论在评估中讲过,原理就不在这详述了,我们这里讲讲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思考题: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区别和联系
共同点:
两者的实体都是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都是由于产品的个别生产人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差额而产生的。
不同点:
有如下几个方面:
1、投资方式不同:
Ⅰ是等量资本投于面积相等但质量不同各块土地上,由于其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Ⅱ是在同块土地上追加等量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
2、转化为地租的方式不同:
缔结租约时,地租是根据以往的土地生产率确定的,承租者获得土地使用权,须将土地投资推进到以往的深度,才能获得租约所规定的级差超额利润的量转交给土地所有者,这便是级差地租Ⅰ。
在租约期内,承租者对土地追加投资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归承租者所有,不转化为地租。
一旦租期满,土地所有者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占有承租人在该地上的一切不动产,如对土地的改良,水利设施建筑物等,使得新的承租人哪怕是原承租人也再不能占有这部分投资带来的超额利润Ⅱ,此时,这部分超额利润Ⅱ就转化为级差地租Ⅱ,使地租上涨。
因此,土地所有者总是力争短租期,使用者总是力争延长租期。
3、Ⅰ和Ⅱ最限度的投资额不同:
与Ⅰ相适应的粗放经营,最低投资额较少;
与Ⅱ相适应的集约经营,最低投资额较多。
联系:
两者实质是一样的;Ⅱ是以Ⅰ为前提和基础;Ⅰ的产生先于Ⅱ,Ⅰ是Ⅱ的出发点。
思考题:
总结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的并同。
共同点:
一切地租产生的原因都是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经营权的垄断;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是借以实现的形式;一切地租的实体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劳动的产品。
不同点:
实际中,把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区分开来分别支付的情况几乎是没有,而是统一支付一个地租额(综合起来支付),或者与土地资本的利息加在一起支付,统称为土地租金。
但理论上,不划分的价值,其区别是:
1、级差地租依据最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而产生;绝对地租发生在市场价格超过生产价格部分,且市场价格价格超过生产价格部分,且市场价格在价值范围以骨;垄断地租,则发生在市场价格超过其价值部分;
2、级差地租不是构成农产品价格的要素;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则是其构成要素。
3、级差地租产生于较优土地;绝对地租产生于海里等土地(边际土地);垄断地租发生球场特殊、稀少的优等地。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使用经营权的垄断;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所有的垄断和资本有面构成的变化;垄断地租产生的原因的对特殊用地所有权和对市场价格的垄断
(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
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理论。
1.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规划即地价”,应根据地价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规划(配置)各业用地。
地租和地价理论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不断地提高土地肥力和改善土地质量状况,修筑交通运输网络,改变土地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追加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必将导致土地级差地租形成条件的变化,这就是常说的“规划即地价”,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地价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规划(配置)各业用地。
在地租和地价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应把位于和接近城市中心区的土地规划用做高价用地,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把其他类型用地,如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规划于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段上,同时,又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不要出现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背道而驰的情况,不要出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为居住用地,在土地规划时却把它划为农保范围的情况。
对于农用地而言,应把集约经营用地,如果品、蔬菜等产品生产用地,规划在城市近郊区,而将粗放经营用地,如大田作物生产用地等,规划在远离城市的地段上。
2.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和通过规划来影响土地价格。
从另外角度而言,土地利用规划条件是影响土地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土地使用种类与地价高低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商业用地的地价最高,农业用地的地价最低。
依南京市基准地价资料,商业用地地价为住宅用地的3倍,为工业用地的20倍,住宅用地地价为工业用地的8倍。
另外,不同用途对土地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土地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规定土地用途对土地价格有着重大的影响。
就某一块土地而言,规定用途会降低地价,而从总体上看由于有利于土地的协调利用而具有提高地价的作用。
但如果规定用途不妥,缺乏科学的依据,既降低单块土地的价格,也会降低整个土地利用效率而使地价下降。
规定用途对地价的影响在城市郊区表现得尤为显著。
在城市郊区由于城市发展而使郊区某些适宜土地作为城市用地,但由于政府规定只能维持农业用途,地价必然很低,一旦政府允许改变土地用途,地价则会成倍上涨,比如邕宁县并入南宁市区后,其在城市范围内的土地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改变了用途,其地价就会飞涨。
二、土地区位理论
(一)区位理论简介
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
解释了区位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规律。
(二)理论指导意义
思考题:
区位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
1.依据区位理论,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确定各项用地的合理配置点。
2.通过制定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调控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土地利用规划实践必须全面系统地应用区位理论作为指导,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给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部门,以谋求在一定量投人的情况下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
在具体组织土地利用时不仅要依据地段的地形、气候、土壤、水利、交通等条件状况,确定宜作为农业、工业、交通、建筑、水利等用地,而且要从分析土地利用的纯经济关系人手,探讨土地利用最佳的空间结构。
由于位置级差地租的客观存在,影响社会经济各方面、各部门以至个人对土地的需求,进而导致土地价格的空间差异,即处于市场附近的土地地租高,因为这里支付较低甚至无需支付产品运费,其结果是吸引各种经济及管理单位向中心区集聚,对土地需求量就大增,地价就会相应地上升。
因此,位置级差地租可用来作为控制城市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以及用来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位置级差地租既然反映了土地纯收益的差异,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城市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
人们可以制定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在中心区及附近郊区收取较高的地价和使用费,以控制中心区的继续膨胀,保护近郊的绿地和高产菜地;在远郊则收取较低的地价和使用费,以鼓励工业向远郊区发展,建立新的工业区和卫星城镇。
其实就是在保证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控制土地利用的方向与规划的设想相一致。
三、持续利用理论
(一)持续利用理论的核心思想
1.可持续性。
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支配这一生存空间的生物、物理、化学定律所规定的限度内,环境资源对人类福利需求的可承受能力或可承载能力。
2.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
1.建立立体的土地观和土地利用观。
2.要考虑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协调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永恒主题,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遵循持续利用理论,首先应当建立立体的土地观和土地利用观。
同时要解决好土地利用的系统性和外部性问题,既要重视单项效益,更要重视社会、生态、经济三效益综合形成的整体效益;开展土地利用项目费用效益分析,使土地利用所获得的综合效益大于所耗费和所损失的效益(费用),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要实行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真正按资产属性去经营土地,盘活存量资产,节约交易成本,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四、生态经济理论
(一)生态经济学及其思想
1.生态经济学(Ecolomics)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替规律的一门学科。
2.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
生态系统平衡是其相互作用和协调的一种状态标志。
系统的运行目标就是实现其平衡状态。
(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
1.土地利用不仅是自然技术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问题,同时承受着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经济和生态规律的制约。
2.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里耦合而成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人类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考虑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不能只考虑对土地的利用,而忽视土地的开发、整治和利用对系统内其他要素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五、人地协调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
环境决定论:
征服自然论:
协调论:
(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
1.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2.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是环境的塑造者,在人地系统中居主导地位。
尽管人类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系统,但他们的确具有干预地球上动力作用的巨大能力。
反过来,这一切又影响人类自身。
要引导环境向有利于人类方向发展,趋利避害,就是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反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地球维持生命的能力,终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此,需要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尽量保证土地的利用科学合理,符合土地的自然客观规律。
六、系统工程理论
(一)系统工程
霍尔三维结构图(解释此图的意义)
系统工程一般可分为开发、研制和运用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规划和实施两个期间,它们分别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活动、最终成果和管理标准。
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系统的概念、构成和性质,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将分析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最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目标。
(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指导
土地是一个系统
土地利用实际上对系统的优化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
补充、景观生态学理论
一、概述
俄国的贝尔格是景观的创始人,他明确提出了景观的概念,阐明了景观及其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景观的发展问题,为景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国景观生态学家特罗尔(Troll)于1939年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认为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和生态学思想的结合,是表示一个地区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分析。
在此研究基础上,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和美国发展较快,欧洲的德国、荷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都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心。
并于1982年10月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1987年在此协会下创办了国际性杂志《景观生态学》。
荷兰、德国主要是应用景观生态学思想进行土地评价、利用、规划、设计以及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
捷克斯洛伐克以景观生态学的思想研究区域规划和开发,根据生态平衡的原则对人类经营的生态系统进行最优设计。
在美国主要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动态变化。
二、相关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可以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联系的科学(ecology)。
生态系统:
自然界在一定空间内存在生物和非生物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功能上的稳定性,这个整体就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包括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有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基本单元。
景观要素可分为三种类型:
斑块(patch):
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廊道(corridor):
与基质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基质(matrix):
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也可以说廊道即是带状斑块,斑块和廊道是与基质相对应的。
斑块和廊道是被基质所包围,具体分析三种类型特点如下:
斑块:
斑块的大小:
从生物学角度说,斑块大小一方面影响到能量和营养的分配,另一方面影响到物种数量。
大斑块和小斑块的单位面积能量和营养是不同的,大斑块边缘所占比例小,而小斑块边缘所占比例高,他们影响能量和营养分配。
斑块的形状:
一般以定性描述来说,如方形、圆形、长条形,也可以用形状系数指标表示。
斑块的数量和构图;斑块隔离度、可及性、密度;斑块格局指的是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位置和排列。
廊道:
一方面它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另一方面它又是将景观另外某些不同部分连接起来。
区别点在于起作用的对象不同。
廊道起着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的作用(廊道数目、宽度、形状、构成影响着廊道的作用)。
廊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弯曲度(Curvilinearity)或通直度,可以通过一段走廊中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与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之比来表示。
廊道另一个特征是它的连通性(Connectivety),它是以廊道单位长度中裂口的多少来表示。
基质:
在景观中,基质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的功能起的作用最大的那种景观要素。
区分基质和斑块有三条标准,即相对面积、连接度和动态控制作用。
孔性和连通性二者均是描述基质特征的重要指标。
斑块在基质中即是所谓孔,所以斑块密度和孔性有密切联系,连接性可分为连接完全和连接不完全。
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是相互影响的。
景观功能指的是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R.Forman和M.Godron在《景观生态学》一书中,对景观生态学中的普遍原理,概括为如下几条:
(一)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每一个景观均是异质性的,在不同的斑块、廊道和基质之间,种、能量和物质的分配不同,相互作用也不同。
(二)生物多样性原理
景观异质性使稀有的内部种的多度减少,使边缘种和要求两个以上景观要素的动物种的多度增加,因此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
(三)物种流动原理
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扩展和收缩,既影响到景观异质性,也受景观异质性的控制。
(四)营养再分配原理
由于风、水或动物的作用,矿物营养可流入或流出某一景观,或者在一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再分配。
景观中矿物营养再分配的速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五)能量流动原理
在景观内,随着空间异质性的增加,会有更多的能量流(通过热和生物量)通过景观要素之间的边界。
(六)景观变化原理
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景观水平结构逐渐向同质性方向发展;适度干扰可迅速增加异质性,而严重干扰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使异质性迅速降低。
(七)景观稳定性原理
稳定性是指景观对干扰的抗性及其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从景观要素来说,可分为三种情况:
当某一种景观要素基本上不存在生物量时(如公路或流动砂丘),则该系统的物理特性很易发生变化,而谈不到生物的稳定性;当某一景观要素生物量小时(植被演替处于早期阶段),则该系统对干扰的抵抗力弱,但是恢复能力强;当某一景观要素生物量高时(植被演替达顶极阶段),则对干扰的抵抗力强而恢复能力弱。
作为景观要素整体的景观,它的稳定性要决定于各种要素所占比例以及构图。
四、景观分类
景观分类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随着分类等级的提高,划分的土地单元在面积上是逐渐扩大;②不同的分类等级与制图比例尺是联系的,高的分类等级采用小比例尺,低的分类等级采用大比例尺;③除最低级的土地单元是同质自然体外,其它各级均是镶嵌体,代表着一种特定的空间格局;④将上一级土地单元划分为下一级土地单元时,是将一个实体分为几个实体,一般不代表着严格意义的类型划分;⑤土地形态在景观分级中起的作用最大,因为不同的土地形态最可能代表特定的格局,例如平原、丘陵、低山、中山这些地貌单元都代表着特定的植被和土壤的空间格局;⑥一般广泛利用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判读来取得地理信息和制图。
美国景观生态学家R·T·佛曼根据人类在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地表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管理景观、耕作景观、城效景观和城市景观。
自然景观中没有人类干扰产生的天然植被,不存在人为干扰;管理景观中的自然物种由人管理和收获,如森林和草地;耕作景观中散布有村庄和自然或管理的景观斑块;城效景观是具有居住、商业、耕地、管理植被和自然地域的城镇及其周围农村地区;城市景观是有少数受管理自然公园的建筑物密集区。
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景观分类,这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实际需要来定的。
五、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一定尺度对景观资源的再分配,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资源的优化利用方案。
它强调景观的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特性,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
保护自然景观资源(森林、湖泊、自然保留地等)和维护自然景观过程及功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是景观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
2、持续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景观是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是自然与文化的复合载体,这就要求景观生态规划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整个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使区域景观结构、格局和比例与区域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谋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以达到景观的整体优化利用。
3、针对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是针对某一地区特定的农业、城市或自然景观,不同地区的景观有不同的结构、格局和生态过程,规划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如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设计、为农业服务的农业布局调整以及为维持良好环境的城市规划等。
因此,具体到某一景观规划时,针对规划目的应选取不同的分析指标,采用不同的评价及规划方法。
4、综合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工作。
其一,景观生态规划基于对景观的起源、现状、变化机制理解,对它们的分析不是某单一学科能解决的,某一专业人员也不能完全理解景观内在的复杂关系并作出合理的决策。
景观生态规划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合作,包括景观规划者、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景观建筑师、生态学家、土壤学家、森林学家、地理学家等。
其二,景观生态规划是对景观进行有目的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内在的景观结构、景观过程、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类价值观。
这就要求在全面和综合分析景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战略和人口问题,还要进行规划方案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
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规划前必须明确规划区域及须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规划范围由政府决策部门确定;规划目标可分为3类: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设计;为自然(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设计;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2、景观资料的搜集。
包括生物(植被、野生动物等)、非生物(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土壤等)两个方面,景观的生态过程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现象(人口、文化及人的价值观等)和人类对景观影响程度等。
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的景观结构、自然过程及社会文化状况,为以后的景观生态分类与生态适宜性分析奠定基础。
3、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特征、人类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选取影响景观格局、分布规律、演替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指标,进行景观生态类型制图,并以此作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4、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等),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或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同时对不同景观利用类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风险进行分析,以达到既维持生态平衡,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5、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根据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以满足景观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依据景观生态规划的自然优先原则、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合理的景观结构。
6、景观生态规划实施和调整。
根据提出的景观空间结构,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制定详细措施,促使规划方案的全面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情况的改变,需要对原则的规划方案不断修正,以满足变化的情况,达到景观资源的最优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景观规划是景观管理的基本手段,它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应用领域也很广泛,景观规划主要特点体现在规划思想上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宏观性及开放性。
景观规划原理是对各种设计思想兼收并蓄基础上形成的,地理学的格局研究与生态学的过程研究相结合作为原理的核心,吸收园林及建筑美学思想,综合考虑各种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文化人类学等因素,并强调规划设计的动态调整。
景观规划应注重规划客体的价值多重性及空间分异,人地矛盾使这两点更显突出。
不少自然景观(森林、湿地等)都具有生态保护、旅游及经济开发等多重价值。
同时,不少人类管理景观,如农业景观等除提供农产品外也具有生态保护及旅游观光等多种潜在价值。
但在同一时空条件下,这些价值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如何考虑规划客体的空间分异规律,寻求缓解、协调这些价值冲突的空间解决途径,使景观最大程度发挥其具有多重价值的功能及潜力,这正是景观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
景观规划的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时空结合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即建立生态可持续的景观。
因此,景观规划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经济规划、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使区域开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衔接与配合,生产建设、生活建设与生态建设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总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这一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
景观规划,强调的不仅是土地的合理使用问题,而且考虑到各种土地类型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关系。
其次,它经常应用在区域规划的尺度上,在这个尺度上,不仅有农业、林业,也有工业区和城市。
还有,这个术语在很多国家中也是因为环境问题的突出才提出来,意在通过规划使环境影响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一、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二、因地制宜原则
三、综合效益原则
四、逐级控制原则
五、动态平衡原则
一、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土地属性具有社会和自然两重性,既是生产力要素,又是生产关系的客体。
因此,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不能离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任何一方。
这些要求规划时应当维护土地公有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第二 土地利用规划 理论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