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 文档编号:4886576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56.32KB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
P2--4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
口算题卡、ppt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开火车)3×5=4×8=7×6=36-17=80-43=9×3=8×5=37-15=8+15=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
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
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
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
3×4+6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
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
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
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6+12
=18(元)
答:
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
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20-12=8(元)答:
应找回8元。
b.20-3×4(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8(元)
答:
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
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4、认识:
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小结:
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
三、板书课题: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
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
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六、总结强调: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3×4+6解法二:
6+3×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6+12=18(元)=18(元)答:
该付18元。
第二课:
买文具
【教学内容】:
P5~7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40-6×4
二、探索新知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问题: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
1)分析问题:
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
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18÷3=6(元),6+4=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18÷3+4=6+4=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
18÷3+4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
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
(4)引导学生发现:
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
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题巩固练习P6“试一试”。
1、提示:
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
四、巩固练习:
P6-7连一连全部内容。
五、总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18÷3=6(元),6+4=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6+4=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第三课:
过河
【教学内容】:
P8~10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32-8÷820+16÷430-4×5
二、探索新知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
“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
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
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
29与25的和除以9。
=54÷9=6(条)答:
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5、提问: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
”,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
因此算式为:
54÷(9-3)
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1、提示:
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
(70-46)÷8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24+16)÷8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
4、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四、巩固练习P9——10练一练所以内容。
五、总结:
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能举例说明吗?
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9+25)÷9读作:
29与25的和除以9。
=54÷9=6(条)答:
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教学内容:
练习一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
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画的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
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
(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
(注意:
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
12÷6=2(元)解法二:
3×6=18(元)解法三:
12÷3=4(瓶)3>218>126>4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3-3=1(元)答:
每瓶便宜1元。
6、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提问:
为什么要用小括号?
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独立解决问题c.在小组内交流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
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数学游戏:
“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
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观察物体
1、学生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时间为3课时
第一课
【教学目标】:
看一看
(一)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让学生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那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3、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观察讲台体验: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只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语言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观察。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重点难点:
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课前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
环节情景创设教师活动同学们天天都在学校,学习都离不开倾听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离不开讲台。
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状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学生活动。
观察讲台。
注意:
按照老师引导有序的观察。
如,学生活动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先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观察后,再调换其位置,使其他小组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其他的成员知道观察的方法。
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
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体验感悟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
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总结活动体验
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2、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3、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讲解每个面的名称
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4、板书:
正面、侧面、上面
5、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6、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实践应用
(1)、引导学生审题,
(2)、反馈:
2、口算
3、连一连,4、观察一个物体,
4.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较好,积极举手,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反馈
3.说一说。
第二课看一看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动手拼摆书中要求的图形从上,侧,正面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述出来
2、建立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积极动手操作愿望
4、培养小组意识建立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辨认由多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课前准备】:
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投影仪。
【教学过程】:
环节情景创设问题探究
1.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观察的?
2.生:
我是站在机灵狗的位置,看到了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
看到的是什三个横着排列的正方形。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倾听回答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
可是机灵狗没学会,谁愿意教一教他?
1、指导学生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
2、观察后交流。
学生活动与体验感悟
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
为什么呢?
生:
我站在笑笑的位置,看到积木的上面和侧面,
3.发现站在其中的两个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
谁来说说?
生:
你说得不对。
图上的积木很高,笑笑根本就看不到上面
4.完成连一连
5、是在上面和正面看。
6、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同桌交
7、做一做
8、弄清题意。
搭积木,小组观察、交流。
实践应用
“练一练”1.完成第一题。
1.审题。
根据图形进行想象,连一连2.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完成第2题
动手操作、观察并交流。
3、
(1)填图号。
4、完成第3题。
(2)搭一搭。
5、动手连线。
6、完成第4题。
集体交流。
教学后记: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能正确指出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但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时间不够。
节余多少钱
【标签】:
集体备课
【分类】:
三上1-3单元
【教学目标】:
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你们平时都和谁一起生活?
谁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你的爸爸、妈妈呢?
2、你平时都帮家里人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3、你们家里的钱一般都花在什么地方?
(买菜、买水果、买米、、、、、、)对,这就是你们家每个月必须要用的生活费。
师:
刚才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真能干,会帮家里人做许多家务事。
老师也认识了一个小朋友,他叫小刚,他也和大家一样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有一天,他踢完球回到家时,看到了奶奶在洗衣服,,这时候小刚会想些什么?
(生:
帮奶奶洗、帮奶奶晒衣服、给奶奶捶背、买台洗衣机、、、、、)我们来看看小刚是怎么想的?
(出示小刚想法,齐读)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小刚解决买洗衣机的问题吧!
(揭示课题,板书:
买洗衣机)
一、谈话交流,激趣引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寻找相关数学信息:
师:
要买洗衣机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课件)请你说
生:
要知道一台洗衣机多少钱?
小刚家有多少钱?
师:
能不能都拿去买洗衣机?
生:
不能
师:
还要知道什么信息?
生:
还要知道他家每月的生活费。
2、梳理信息,发现问题:
(一)梳理信息.
师:
看来要买一台洗衣机需要的数学信息还真不少:
师边讲解边出示信息:
(1)、根据奶奶家的实际情况,奶奶决定买一台价值620的洗衣机。
(2)、奶奶年纪大了,挣不了什么钱,还好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每月都寄钱回来。
(3)、根据了解奶奶每月的生活费是750元。
(二)发现问题.
师:
现在请大家仔细看看我们收集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1)、爸爸、妈妈每月一共寄回多少钱?
(2)、买完洗衣机后,还剩多少钱?
(3)、每月的生活费需要750元,每月可以剩下多少钱?
(4)、剩下的钱够不够买洗衣机,如果不够怎么办?
师:
你们真爱动脑筋,提的问题真不少,下面咱们就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
(出示问题一:
每月可以节余多少钱?
师:
谁来说说要求每月节余多少钱?
你该怎么列式?
谁能列出综合算式?
(生说师板书:
586+412-750)
师:
586+412求什么?
“750”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750”?
生:
说算理。
先把爸爸、妈妈每月寄回的586元和412元加起来,求每月一共寄回多少钱?
再减去750的生活费,就可以求出每月结余多少钱。
师:
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师:
你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
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要先求一共寄回多少钱,所以要先算加法,再求每月结余多少钱,所以再算减法。
)
师:
说的真好,所以像这种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我们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如果前面是减法,后面是加法,那该怎么办?
(生:
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对了,在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的运算,不管加法在前面,还是减法在前面,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师:
我们来简单估一估,每月大约寄回多少钱?
生1:
把586看成600,412看成400,600+400=1000,1000-750=250,每月大约结余250元。
师板书:
600+400-750=250(元)生2:
把586看成590,412看成410,把750看成800,590+410=1000,1000-800=200,每月大约结余200元。
师板书:
590+410-800=200(元)
师:
到底谁估的比较准确呢?
请同学们认真地算一算。
生板演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算的?
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出示学生作品:
先算586+412=998,师:
99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
用笔算。
生说竖式,师边板书竖式,边说笔算三位数加法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生: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生:
再算=998-750,师:
笔算减法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生说笔算过程=998-750。
再算998-750=248。
师小结: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板书:
三位数加减混合
谁来说一说,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解决问题二:
需要攒几个月?
师:
你们也算出每月结余248元了吗?
很明显,248元够买一台620元的洗衣机吗?
(生:
不够)那该怎么办?
(生:
攒钱.借钱.······)同意攒钱的同学请举手。
那我们需要攒几个月呢?
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吧。
集体交流反馈:
投影学生作品
生1:
每月大约节余250元,一台洗衣机大约600元计算,250+250+250=750(元),750比620多,要攒3个月。
生2:
实际算一算:
248+248=496(元),比620元少一些,攒2个月不够,需要攒3个月。
生3:
用620-248=372(元),372-248=124(元),减了2个248元后还差124元,需要再赞一个月,一共需要攒3个月。
师小结:
相信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刚的奶奶很快就能用上洗衣机了。
你们真能干!
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小刚想请同学们去他家里玩一玩,走啰!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河上有一座独木桥,只要算对了桥上的三个综合算式,就可以顺利过河了。
(课件出示一条小河:
里面有278-199+683,802-289+484,427+273-165三块石头)
师(画外音):
看看谁是今天的计算大王!
你来汇报吧
生独立计算,师生反馈。
【投影学生作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
2.到了小刚家,小刚的奶奶可高兴了,她说再过几天就是五一节了,很多商场都在搞促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几种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