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docx
- 文档编号:4879668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4.69KB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docx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机械与工具》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一是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方面:
在6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
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
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
比如在本单元中,前面安排的是让学生参与一些部分探究过程的活动。
我们常用的工具重在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制定研究计划的能力;杠杆秘密重在培养学生收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解释的能力,等等。
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安排学生研究“我们的自行车”,就是在尝试让学生参与一个比较完整探究过程。
学生们首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开展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小组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收集证据,完成小组的研究报告,最后还要全班交流小组的研究报告。
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几个重要阶段,既可以让学生对机械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做到:
能够提出并能识别与机械有关的问题,并设法找到尽可能的答案及解决办法;利用在实验研究中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整理,以记录和展示研究结果。
二是在物质科学的研究领域里,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探究怎样才能使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
”
本单元遵循把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原则,在指导学生研究机械原理的同时,还比较重视技术层面的知识。
机械是利用或产生运动,由一个或几个简单机械组成以发挥某种作用。
随着研究的开展与深入,学生将对机械有更深的理解,在研究机械、设计制作机械方面有更加成熟的技能,在单元的结束部分,学生将研究到机械可以组成系统,如研究自行车的机械系统等。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我们引领学生们实现:
通过观察,描述在利用杠杆这种简单机械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时,因为杠杆支点位置的不同而带来的力的变化;通过观察,描述轮和轴在一个平面运行的情况,了解轮轴的作用;通过观察,描述滑轮装置的作用,并通过使用滑轮了解机械效益的概念等。
三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
我们通过本单元的活动,力图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利用杠杆原理的物体,并描述它们是如何省力的;能够描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改进和组装机械的;能够描述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是如何利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和系统来满足需要的。
二、理解·思考·研讨
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中,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的问题很多,值得我们重点思考和研讨的问题有:
1.在6年级里,我们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
关于制定研究计划,在本套教材中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先是口头的制定观察计划、简单的书面计划,有一定的研究主题的计划等等,到了6年级,对于制定研究计划,我们要求学生们达到一个什么程度?
对于他们提出的研究主题,要不要作一定的引导或者是限制?
2.在6年级里,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来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指的是,确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证据并对零乱的数据进行解释。
特别是,学生能够评价通过简单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实验中的因果关系形成一个逻辑论点。
6年级的学生应该开始根据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陈述某些解释。
3.在研究打开盖子的工具时,我们引导学生分别研究了打开油漆桶的铁片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通过比较这两种工具,学生们会发现些什么?
我们希望他们能发现什么?
4.在研究“杠杆的秘密”时,学生需要同时改变两个变量:
一个是钩码的位置、一个是钩码的数量,在这个复杂的实验中,我们期望学生们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做这个研究?
5.在研究大小不同的轮和轴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一些什么帮助?
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6.研究了起重机以后再次让学生做“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想想这一次的游戏会出现什么结构?
学生们根据这个结构会怎样思考?
我们怎样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它后面包含的科学原理?
7.研究我们的自行车是本单元的高潮,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研究内容,学生们在这里能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学生经历这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中,老师应该做些什么?
比如怎样组织学生的研究活动、怎样引导学生研究跟主题相关的内容,等等。
三、活动分析和建议
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活动时,我们一定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可能产生的最大问题是后面的几种简单机械都应用杠杆原理来解释他们的工作原理,这是不是有点偏难?
其实这要看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我们以只把它当作一种应用而并非是一种探究,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教学中可能还会碰到新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研究教学活动这样设计的意图,根据我们活动的设计意图来确定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移。
讲述“我们常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学生在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标准,如它们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图表、文字、口述等方式进行交流。
在交流对常用机械工具试用工具等活动中,关键是可能会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很方面的起出螺丝钉,而用钉锤虽然不能很方便地起螺丝钉却能很轻松的拔除铁钉?
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
我得去研究一下。
因而就有了根据在试用工具中产生的问题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的活动。
这个问题来自于前面的活动,也会对后面的研究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方便开展研究活动。
在继续下来几课里,我们指导学生分别研究杠杆、轮轴、滑轮和斜面。
在研究“打开盖子的工具”的过程中,我们期望学生通过研究打开油漆桶盖子的铁片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比较分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这两种工具都是当作简单机械——杠杆使用的,它们都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打开盖子——都能省力!
我们从它们上面都能容易的找到杠杆的三个点:
支点、重点、力点。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还能够发现,这两种工具也是有不同点的,他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
打开油漆桶盖子的铁片,支点是在重点和力点之间的;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的支点是在开瓶器的末端,也就是在力点和重点的另一端的。
引导学生经历深入分析就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
为什么不同的杠杆都能省力呢?
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呢?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杠杆才能省力呢?
因此而引出了下一研究主题——杠杆的秘密。
研究“杠杆的秘密”,我们放弃了以前经典的做杠杆尺平衡的实验。
我们先让学生经历一个简单的将杠杆尺调节平衡的活动后,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研究杠杆尺两边的变化,从杠杆尺两边的变化中去寻找科学的规律,去发现杠杆的秘密。
第一次是让学生在规定好了左边挂钩码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右边的钩码来研究杠杆尺的状况。
我们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能够发现,通过调节杠杆尺右边的钩码数量和位置,既可以让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也可以让杠杆尺处于非平衡状态,为开展下一活动打下基础。
第二次研究是让学生任意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的情况,学生们有了第一次研究的基础,他们知道当杠杆尺左右两边的情况不一样时,杠杆尺可能会处于几种不同的状态。
如果他们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管我们将哪一边的钩码看作是重物,将另一边的钩码看作是使用的力,那么,在这一大堆的原始数据中,我们都不难看出,那些需要用超过重物的力才能将重物撬起来的情况没有什么值得惊奇和研究的,值得研究的是那些用比重物的力小而能够将重物撬起来或者是平衡状态的情况,我们可以研究这些情况有什么共同点,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我们期望学生们通过研究能够发现杠杆的工作原理。
从第1课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引发的关于螺丝刀的问题,我们将在第4课里继续研究。
螺丝刀的刀柄和刀杆有什么秘密?
这中间有什么科学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经历观察螺丝刀、螺丝刀吊起钩码、玩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等活动,了解螺丝刀里隐藏的秘密;通过经历研究“螺丝刀为什么能省力”的活动了解轮轴省力的科学原理。
动滑轮、定滑轮和起重机的研究,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了解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再一次体验到机械带给人们的方便不仅仅是省力。
在教材中还安排了让同学们“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游戏中,小个子同学可以轻松的把两个“大力士”拉动,甚至可以把两个“大力士”拉到一起去!
当绕在棍子上的绳子的圈数越多,小个子玩起来就会越省力,利用滑轮组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由此而明白在起重机上来回地绕了那么多的绳子,实际上是利用了很多组滑轮组来工作,这样可以更加的省力。
在知道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我们的自行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
包括从他们的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的原理数据、整理分析、交流汇报等。
虽然看似是学生自主的参与探究的完整过程,其实在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小学生毕竟还不能很好的开展完全自主的探究活动。
在整个单元的研究活动中,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单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那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活的结合,我们只有引导学生从这样一个基础出发,我们的探究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元教学的意义
自然存在的或是人工制造的物体,他们所具有的形状与结构都不是任意的,而是反映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或是表现了人类的智慧和科技发展的成果。
儿童每天都看到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他们有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这个物体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样子有什么好处?
物体的样子,也就是它的形状与结构包含了很多的科学原理,有的是比较直观和有趣的,引导儿童关注和研究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引领儿童从什么角度去研究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呢?
学生已经认识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事实上力无处不在,静态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形状和结构就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本单元根据儿童认知水平,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如横梁的形状、拱形、框架结构作为研究的对象,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联系学生身边事物和社会生产实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单元教学展开的思路是,条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弧形结构——框架结构——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设计建造桥的模型,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
本单元活动涉及了探究过程的各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和制作、搜集信息、思考与推理、表达与交流,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经历这些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要注重以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挑战性的设计、制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促进儿童在以下方面有所发展:
1.了解一些常见的结构,知道物体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2.能说明结构上的力的作用,知道力有使物体产生形变的作用;
3.知道不同形状结构承受力的大小不同,改变形状结构可以改变承受力的大小;
4.能设计、制作桥的模型,能够对桥模型的结构进行介绍和评价,并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加深对设计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
5.经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探究过程,提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6.通过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桥梁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7.通过了解物体的形状结构,感受形状结构的美;
8.逐步养成注意观察物体结构,分析受力状况的习惯。
二、理解·思考·研讨
1.本单元第一课、第二课的内容有:
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研究横梁是平放还是立放,认识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这些内容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
2.在原《自然》低段教材中有“搭纸桥”“捆支架”两课,通过实验认识“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和“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
本单元作为高年级《科学》课教材,也有这两方面的认识。
比较一下,两者在要求上、编排上有哪些不同?
3.在“找拱形”一课中,安排了找塑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的活动,活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让儿童了解一些生物体上的拱形结构有什么科学意义?
4.本单元选取了塔和桥的结构来作研究材料,有哪些有利的地方?
“塔的研究”“桥的研究”两课在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地位如何?
5.你认为“设计建造我们的桥”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怎样?
让学生介绍评价桥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怎样教学好这个环节?
三、活动分析和建议
1.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
把材料做成“T”“工”“0”等异型形状,用框架结构代替实心横梁,都利用到了抗弯曲能力与材料“厚度”的关系。
本单元第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研究纸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展开的研究奠定认知的基础。
做好“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提供的纸条要长宽相同,只有厚度不同,还要指导学生控制架空的长度相同,放垫圈的位置相同,弯曲的程度相同。
为了保证纸条弯曲的程度相同,要控制纸条垫起相同的高度,每次实验以纸条弯曲接触到桌面为准。
☆做不同厚度的纸条可以用相同的纸粘贴而成,纸条厚度就用粘在一起的张数表示。
选用的纸不能太薄,太薄的纸自重影响大,它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或几乎不能承受就弯曲了,无法进行对比。
选用0.5左右的卡纸比较合适。
☆这个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描述性的:
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
或者厚度增加一倍,抗弯曲能力的增加大大超过一倍……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实验
第二课的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各种各样的形状来试验,而不是教师给他们几种形状去研究。
教材测试记录表中画的几种形状是列举性的,不是规定性的。
研究的最终目的也不是要找到哪一种形状抗弯曲能力最强,而是发现改变薄形材料的“—”字形形状,都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为学生提供实验的纸不能太薄,只太薄保持不住形状,也就无法研究下去了。
用类似图画纸、牛皮纸那样厚的纸比较合适,容易折叠又比较容易保持住形状。
实验要控制的不变条件是纸的长、宽和厚度;架空的距离;放垫圈的位置。
唯一改变的是纸条的形状。
3.分析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包含的科学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拱形的应用非常广泛,启发学生去观察研究最常见的塑料饮料瓶的形状结构,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是很有意义的。
塑料瓶的底部一般都不是平的,而是向内凹进去,这样的底部更能承受由上向下的压力。
有的还有更为复杂的形状,分析起来,几乎都与增大强度有关。
这部分的研究开放性较强,因为瓶子形状的设计还要考虑美观、容易生产、使用方便等方面,所以学生的见解不一定相同。
只要见解有道理即可,不必强求一致,我们更追求的是:
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独立思考。
4.“塔的研究”的研究
物体都有个稳定性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结构的认识,也对认识其他物体的形状结构有益。
本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终点,中间过程采用塑料瓶,通过实验和制作来探究物体稳定性问题。
“推测——实验、制作和探索——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是本课探究过程的全过程。
本课首先要学生把关于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的猜想写下来。
然后给材料研究,这部分提出了三个问题:
怎样放,最容易倒?
怎样放,不容易倒?
怎样做,最不容易倒?
相信学生通过摆弄材料会悟出一些道理来。
小头向下最容易倒,小头向上不容易倒,里面再装一些沙子最不容易倒。
这三种情况学生一定都会发现。
也许他们还会发现用砂堆在瓶底周围也不容易倒。
提供两个同样的空塑料瓶,是为了便于对比。
只用一个来做,进行前后实验现象对比也是可以的,因为三种情况稳定性差别比较明显。
接着的问题是“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倾倒,可以用些什么方法?
”这里的“物体”是指一切物体,不再专指塑料瓶,“方法”是经过归纳了的一般方法,不再只是塑料瓶的方法。
在此处没有按常规汇报交流,取得一致定论,而是接着要求学生做一个高塔,尽量使它不容易倾倒。
这样使下面的制作活动更具有探索性、挑战性。
这里不是制作框架式高塔,主要考虑是不与上课重复和节约时间。
根据学校实际,提供的材料可以更换。
但材料一定要有结构,能改变上下的大小,改变上下的轻重,能增大底面。
学生制作塔的方法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这里面渗透着他们的思考和创造。
在制作后,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方法来制作高塔。
“如果这是一座真正的高塔,它的抗风能力与框架结构的高塔有什么不同?
”是启发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抗风能力比实体塔强。
本课没有涉及塔基问题,实际上铁塔都打了塔基并把铁塔与塔基相连,实质是增加下部的重量。
学生如果能发现这点,应当给予肯定。
最后进行的铁塔形状和结构的再思考,强调了将探索结果与最初的猜想相比较进行反思的方法。
这是探究能力的一个方面。
5.联系当地实际进行教学
物体的形状、结构随处可见,如教室里就可以看见横梁、可以看见课桌椅的木条或扁管(横切面为长方形的铁管),学校里可以看见棚架、房子的结构,等等。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观察。
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下载我们需要的资料和图片,也可以让学生收集,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第7课“桥的研究”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比较具体深入地研究本地的桥,也可以联合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调查家乡的桥,写“家乡的桥”“桥的变化”“著名的桥”……引导学生把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有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感情。
6.让孩子设计建造好他们的桥
最后一课“设计建造我们的桥”兴趣性、综合性很强。
学生们为了完成创造性制作任务,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学习过程包容了自主开放的探究过程、设计过程、制作过程,学习过程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在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努力运用所学物体形状结构的知识及其它经验;能够体会到设计的重要性,巩固学过的制定设计方案的方法;能够学到动手的技能和技巧。
在交流评价中能够体会到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能够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和虚心接受意见诸多品质。
所以,教师要重视上好最后一课,指导孩子们设计建造好他们的桥。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三单元《热和燃烧》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
本单元共有八个课题,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观察研究热和热传递现象,后半部分则重点探究由热引起的燃烧现象。
“热”部分的主要活动有:
了解生活中有哪些热源,我们的身体可从哪些途径获得热能;观察热传递的过程;感知不同材料物体的传热速度;选择使用合适材料控制热传递的速度……
“燃烧”部分的主要活动有:
观察燃烧现象;探究燃烧与温度和空气的关系;了解人类对火的利用;学习如何安全用火……
通过对热和燃烧两部分内容的探究学习,希望学生获得如下的认识、体验或经历:
经历混合两杯水,推测哪杯水温度高,再进行验证的活动过程,能从水温及水的质量两个因素来考虑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经历设计实验、实际操作,知道固体的热传递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到较冷的一端,初步建立热的良导体的概念;
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研究比较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最好,并设计制作一只保温杯;
经历一个研究物体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过程,知道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温度达到燃点;周围有助燃的氧气;
经历一个对蜡烛在固体杯内会燃烧多久与怎样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在不断否定自己推测的同时建立新的认识,并形成实验报告;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式,并且能对这些灭火方式的原理做出一些解释;
尝试制作一个灭火器,初步学会使用灭火器;
简要了解人类用火的发展历史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
二、理解·思考·研讨
1.“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这一活动的实验如何设计?
2.“哪杯水温度高”的教学意义是什么?
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活动中,重点活动是什么?
怎么确定?
4.“哪种方法保温效果好”的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控制好实验变量?
5.做保温杯的活动,课堂上如何进行?
怎样能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6.杯子中的蜡烛熄灭了,是杯中的氧气用完了吗?
7.本单元的教学中,实验材料的准备会有什么困难?
如何解决?
三、活动分析和建议
(一)热起来了
教材从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会热这一生活经验切入,引发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一问题,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如运动、吃食物、取暖器取暖、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
教材选择“加穿衣服让我们感觉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
看似简单,但学生们未必去思考过。
可能有少数的学生会认为衣服可以给我们增加热量,即衣服能生热,但有一些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学生会认为衣服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它所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即可以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到底衣服能不能生热呢?
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教材的第二部分让学生经历一个思维论证及实验论证的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
教师可通过“衣服本身到底能不能发热?
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推理,学生在假设衣服能生热是正确的前提下,推理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结果,从而证明衣服是不会生热的。
光进行思维论证还是不够的,教材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观测。
在众多的方案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
当然,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小组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验证后,学生又会产生许多问题,这也是课许饿课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这节课让学生经历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
(二)哪杯水温度高
热和温度之间的区别许多人可能不十分清晰。
“一个盛着暖水的容器能够比另一个盛着热水的容器有更多的热能”对于许多人来说更是不容易理解。
这课教材试图引导学生混合不同温度的水,让他们观测其温度变化,帮助他们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教材让学生经历三个活动:
“两杯体积一样,温度不一样的水进行混合”“两杯温度一样,体积不一样的水与同样多的凉水进行混合”的推测思考。
其中第一个活动比较简单,教师让学生回顾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后,只要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教材上的提示自主进行活动。
细致的学生还会发现,混合后的水温基本上都是低于它们的平均数,为什么呢?
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出解释,原来是因为一部分热散发到别的物体中了。
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空间较大,学生要同时考虑到水的温度与水的体积两个因素,实验方案的制定可以参照教材上的表格,但选择多少体积与温度的热水和凉水进行混合可以让学生讨论,并说说理由。
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如不让水洒在桌面上,所倒的水量是否正确,是否节约用水等。
学生在科学素养就是在这些细节中培养起来的。
第三个活动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教材希望学生从温度与质量两个因素思考。
假如一杯水的温度是40℃,另一杯水的温度是80℃,但它们储存的热却不一定是80℃的水多,即质量小的物体比较热,质量大的物体可能含有更多的热能。
因为热冷的储存不仅取决于物体的温度,还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实验前,教师要亲自动手做做有关实验,检测一下实验室的量杯及温度表计量是否精确,以减少实验的误差。
(三)热是怎样传递的
本课主要让学生经历热在液体、气体和固体中分别是怎样传递的探究过程。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学过冷与热的有关内容,知道热水会浮在冷水的上面,因为水的体积受热而膨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教材 分析 第一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