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二下期中生物试题.docx
- 文档编号:4875315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54.37KB
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二下期中生物试题.docx
《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二下期中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二下期中生物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二下期中生物试题
2018-2019学年“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
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物质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 )
A.纤维素B.磷脂C.葡萄糖D.糖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详解】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A错误;
B、磷脂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的脂质,B错误;
C、动植物细胞都含有葡萄糖,C错误;
D、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D正确。
故选:
D。
【点睛】易错点:
乳糖、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类;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糖类;共有的糖类有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2.人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会患( )
A.巨人症B.侏儒症C.呆小病D.糖尿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骨的生长;年幼时缺少,会引起侏儒症。
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年幼时缺少时,会引起呆小症。
【详解】A、巨人症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错误;
B、年幼时缺少生长激素,会引起侏儒症,智力正常但身材矮小,B正确;
C、年幼时缺少甲状腺激素时,会引起呆小症,C错误;
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D错误。
故选:
B。
【点睛】易错点:
侏儒症病因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的病因是胎儿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
3.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正常组成物质的是( )
A.甲状腺激素B.尿素C.乙酰胆碱D.乳酸脱氢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
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
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
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A、甲状腺激素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
B、尿素属于内环境成分,B正确;
C、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
D、乳酸脱氢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故选:
D。
【点睛】易错点:
甲状腺激素、尿素、脑脊液、乙酰胆碱等属于内环境;消化液、消化液、尿液、泪液、乳酸脱氢酶等不属于内环境
4.下列动物细胞代谢产物中,能体现出细胞分化的是( )
A.血红蛋白B.RNA聚合酶C.丙酮酸D.DNA聚合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
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只有红细胞能产生血红蛋白,因此含有血红蛋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A正确;
B、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含有RNA聚合酶,因此含有RNA聚合酶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B错误;
C、所有细胞都会产生丙酮酸,因此含有丙酮酸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C错误;
D、几乎所有细胞都含有DNA聚合酶,因此含有DNA聚合酶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D错误。
故选:
A。
5.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红色花植株与白色花植株杂交,所得子代的花色均为粉红色,据此推测花色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 )
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性状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1、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称之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又叫做半显性,其特点是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
3、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详解】某植物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若将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或白花,则为完全显性;如果F1全部表现为粉红花,则为不完全显性。
故选:
B。
6.如图所示的是波森•詹森的实验,据此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向光侧细胞比背光侧细胞伸长得快
B.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苗尖端是感光部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
单侧光的照射;内因:
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燕麦胚芽鞘之所以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从而发生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详解】A、达尔文父子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故A错误;
B、鲍森詹森实验发现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故B正确;
C、温特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并把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后来科学家得到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故C错误;
D、苗尖端是感光部位是达尔文发现的,D错误。
故选:
B。
【点睛】易错点:
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产生部位和感光部位在尖端,作用部位和弯曲部位都在尖端以下伸长区。
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发生了易位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过片段的交换
C.复制出现差错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B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即发生易位,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即发生基因重组,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时发生了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AB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但不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
D。
8.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横纹肌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B.外层核被膜与高尔基体直接相连,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C.伞藻的嫁接实验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调控中心
D.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有选择性地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RNA和某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的运输通道,但遗传物质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详解】A、一般情况下,一个细胞中只含有一个细胞核,但人体中的横纹肌细胞可有多个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A正确;
B、细胞核的外层核被膜与内质网直接相连,有利于物质的运输,B错误;
C、伞藻的嫁接实验说明了伞藻的伞帽性状取决于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调控中心,C正确;
D、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有选择性地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NA不能出细胞核,D正确。
故选:
B。
9.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自花闭花授粉的特性是孟德尔选择其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
B.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的假设
C.孟德尔推测控制花色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孟德尔设计了测交法来验证解释分离现象时所作的假设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豌豆自花闭花授粉的特性是孟德尔选择其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A正确;
B、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的假设,B正确;
C、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这些词,C错误;
D、孟德尔设计了测交法来验证解释分离现象时所作的假设,D正确。
故选:
C。
10.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不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
B.易化扩散是细胞最重要
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其扩散速率要比简单扩散快
C.主动转运通常使被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减小
D.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出来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易化扩散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详解】A、温度影响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进而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A错误;
B、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B错误;
C、主动转运是细胞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吸收某物质,通常使被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加大,C错误;
D、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出来,如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D正确。
故选:
D。
【点睛】易错点:
胞吞和胞吐过程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如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就是胞吐。
1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猫叫综合征患者第五号染色体长臂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似猫叫
B.人群中的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率往往高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患病率
C.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
D.染色体遗传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来检测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A、猫叫综合征患者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似猫叫,A错误;
B、人群中的多基因遗传病的患病率往往高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率,B错误;
C、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基因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只在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C错误;
D、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等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故染色体遗传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来检测,D正确。
故选:
D。
1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细胞溶胶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检测蛋白质时,在样本上清液中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再加2mL双缩脲试剂B
C.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可以产生丰富的氨基酸
D.鸟类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由同一种蛋白质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
如绝大多数酶;
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
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
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运输作用:
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A、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但细胞溶胶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错误;
B、检测蛋白质时,在样本上清液中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再加3﹣4滴双缩脲试剂B,B错误;
C、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不会产生氨基酸,C错误;
D、鸟类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由同一种蛋白质组成,即结构蛋白,D正确。
故选:
D。
【点睛】易错点:
B项检测蛋白质时先注入0.1g/ml氢氧化钠溶液2mL,再加3﹣4滴0.01g/ml硫酸铜溶液,要注意区分检测还原糖实验中用的是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0.05g/ml硫酸铜溶液,使用条件是等量混合,现用现配。
13.在进行“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正式实验前,一般要先进行预实验以确定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浓度范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4﹣D是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B.预实验不需要用清水处理插枝作为对照组
C.预实验的2,4﹣D浓度梯度比较大
D.插枝应选同种植物上长势相同的枝条
【答案】B
【解析】
【分析】
1、2,4-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该物质具有和生长素相似的作用;
2、预实验是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详解】A、2,4﹣D是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A正确;
B、预实验过程中要设置清水组作为对照,以便判断不同浓度的2,4﹣D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B错误;
C、预实验中是来估计正式实验中选择的2,4﹣D的浓度范围,因此浓度梯度设置较大,C正确;
D、实验的自变量是2,4﹣D的浓度,需控制无关变量,选择的插枝要选同种长势相同的枝条,D正确。
故选:
B。
14.下列有关质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缺失,导致其易转移
B.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C.质膜在物质出入细胞和细胞通讯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D.膜蛋白在膜中也是可以移动的,但没有磷脂那样容易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运动的流动性。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是由于其快速增殖,而且起细胞间的连接不发达,就像一个细胞群,相互之间没有连接。
【详解】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另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A错误;
B、由于蛋白质的不对称性,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B正确;
C、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其上的糖蛋白有识别作用,故其在细胞控制和细胞通讯方面都有重要作用,C正确;
D、细胞膜又称为质膜,膜蛋白分子量比较大,在膜中也是可以移动的,但没有磷脂那样容易,D正确。
故选:
A。
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植物不同发育阶段,激素含量的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C.生长素与乙烯共同促进果实发育
D.植物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是对细胞的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A正确;
B、不同发育时期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
C、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而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
D、某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某部位产生比如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为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作用于另一部位,D正确。
故选:
C。
16.下列有关人体内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热天气中,酶的活性一般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发生剧烈变化
B.酶的专一性体现在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C.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D.酶与底物结合后,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3、酶促反应的原理: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人体具有体温调节的机制,因此体内酶活性不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A正确;
B、酶的专一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B正确;=
C、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错误;
D、在催化过程中,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与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底物变成产物后,随产物的脱落,酶恢复原状,D正确。
故选:
C。
17.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B.DNA的复制和转录都以DNA链为模板
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
D.核酸中的嘌呤含量不一定等于嘧啶含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DNA和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
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C、G、T四种,RNA中的碱基是A、C、G、U四种;
3、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A、DNA和R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完成,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可以合成,A错误;
B、DNA的复制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正确;
C、DNA和RNA分子中核苷酸都是靠脱水聚合形成的磷酸二酯键连接,都含有磷酸二酯键,C正确;
D、双链DNA中嘌呤与嘧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即嘌呤等于嘧啶,单链核酸分子如RNA中嘌呤含量不一定等于嘧啶含量,D正确。
故选:
A。
18.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环境温度在35℃以上时,出汗成了鸟类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B.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
C.炎热环境中,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产热等于散热
D.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
(1)机理:
产热═散热。
(2)寒冷环境下:
①增加产热的途径:
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
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3)炎热环境下:
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35°C以上时,除了出汗有效的散热外,还有其他排泄器官(如肾)借排泄活动散发少部分热量,A错误;
B、人体物理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皮肤不是唯一的散热器官,B正确;
C、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散热,但通过调节下机体的产热等于散热,C正确;
D、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另外还有肌肉、脑等组织,D正确。
故选:
A。
19.下列有关育种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作用相同
B.转基因技术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转移
C.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种群中全部基因数的比率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2、转基因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3、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
4、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详解】A、秋水仙素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作用相同,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实现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转移,B正确;
C、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C错误;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获得的三倍体西瓜不育,说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
C。
20.如图所示,将灵敏电流表的两个电极(b、c)置于蛙的坐骨神经纤维上,然后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说明电流表两个电极处的膜外没有电位差
B.刺激a处后,电流表会发生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研究 联盟 学年 下期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