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 一 考点四 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4866066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121.89KB
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 一 考点四 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 一 考点四 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 一 考点四 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一考点四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Word版含答案
考点四 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片语细推敲,尺水兴波澜
表达技巧和精彩的语言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结构特色鲜明,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灵活多变。
高考命题侧重于结构技巧、叙事艺术和表现手法的鉴赏分析,其他方面偶有涉及。
复习时需全方位落实各类艺术手法,掌握品味语言效果的方法,并通过对例题的解读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导引】 《祝福》不仅情节安排讲究技巧,而且表现手法的运用也可谓炉火纯青。
重温这一经典篇目,悟透其艺术特色对于我们阅读小说、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
环境典型
倒叙结构
手法多样
鲁镇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代表,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鲁镇的每一个人都是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
各色人等全都展现于“祝福”这一中心事件上,题材高度概括而集中,有利于突出主题。
先写故事的悲剧结局,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凸显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尖锐矛盾,有利于表现反封建主题。
人物刻画
鲁四老爷: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祥林嫂:
外貌描写+刻画眼睛+语言描写
卫老婆子:
语言描写
柳妈、短工: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
祝福景象:
色彩暗淡,乐景不乐,蕴含深远
四次写雪:
烘托渲染,借景传情,推动情节
语言艺术
与鲁迅的经典小说《孔乙己》《阿Q正传》等幽默俏皮不同,《祝福》的语言表现出舒缓而厚重、朴实而生动的风格,这种客观冷静的语言风格不但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而且对于表现人物、主题和感情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突破一 赏析表达方式
小说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情节安排的技巧方面,同时,不同的叙述人称、叙述方式的变化和叙述视角的选择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的表现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方面的知识和答题的技巧可参考本专题第二讲考点一突破三。
小说中的描写有两种,一是环境描写,主要指景物描写;二是人物描写,它是描写的重点。
另外,小说描写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细节描写,它与前二者是交叉的,但由于经常考查,这里我们也要认真领会和掌握。
1.赏析景物描写
(1)景物描写的具体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小说中的景物,有的是作者客观、具体地呈现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并不带有主观色彩,有的则是小说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所看到的景物,往往是内心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主观上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情绪。
(2)判定景物描写的技巧
判定景物描写的技巧主要有以下3个角度:
(3)注重分析景物描写的效果
①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②人物:
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人物命运。
③情节:
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照应标题或首尾。
④主题:
揭示或暗示主题;具有象征意蕴。
2.赏析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肖像、神态、动作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示人物性格品质。
语言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
①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
②深化主题。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⑤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
借助次要人物、物象、环境进行烘托,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或心理状态。
3.细节描写艺术
细节描写主要用于人物描写,也可用于环境描写,它是小说最重要的描写艺术之一。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的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放大,准确、生动、细致地将其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闻其声”。
细节描写有两个特征:
一是将细小的事物描写得极细致,极“特写”;二是所描绘的细节必须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细节描写不只是动作描写,它有许多种,如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表情细节、语言细节和心理细节等。
当动作描写具有较大的表现力时,也叫细节描写。
赏析细节描写,主要赏析细节描写的内涵和作用:
细节类型及作用
效果分析
推动情节发展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展示人物性格
语言描写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动作描写
透露出人物的心理。
心理描写
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外貌描写
揭示人物特征、身份等。
环境描写
烘托出人物的性格。
凸显环境特征
一景一物,不仅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凸显环境特征。
表达真挚情感
真挚情感除了来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还来源于成功的细节描写。
深化作品主题
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即练即悟】
一、(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
“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做嫁妆。
”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
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
”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儿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
那个人就笑了,说:
“那我给你揉揉吧!
”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
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
“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
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
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
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儿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
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
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
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
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
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
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
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
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
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
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
怎么会是母亲呢!
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
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
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
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
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
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1.(原题)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请注意选项中加点的词语)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守明照镜子时,“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数语,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C.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D.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解析 B项,不是对比手法。
C项,都不是日常生活语言,不能证明有“地方特色”。
D项,“随意把鞋插进口袋”不能表明他“有现代意识”。
答案 A
2.(新编)小说正文部分以第三人称行文,后记部分则以“我”的身份进行表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好处。
答:
答案 ①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灵活,有利于对守明进行全方位的描摹刻画,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主题表达有力。
②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表明“我”的愧疚、姑娘的善良,进一步打动读者。
③综合运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情节跌宕起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3.(新编)小说插叙了守明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插叙守明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时的情景,对守明定亲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内容更加充实。
②这一插叙给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感觉,但后记中表明双方以分手告终,使情节波澜起伏,更加完整。
③这一插叙交代了守明初见对方时的心理,既为后文提亲情节埋下伏笔,又为守明做鞋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动力,使得“鞋”中所含感情更加深厚,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4.(新编)守明得知媒人介绍的“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后的反应非常精彩,请赏析这一细节。
答:
答案 ①这一细节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来表现守明当时急剧变化的心理活动。
②“浑身冰凉”“小脸发白”以及掉泪是守明对好消息突然到来的过激反应,表现了她内心强烈的欣喜和激动;但她又生怕母亲误解而错失亲事,所以急忙用“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委婉地解释遮掩。
③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了守明的娇羞、朴实及向往美好爱情的性格特征。
[思维导引]
整体赏析表达方式两大要领
要领一:
做好整体阅读。
①着眼全文,整体性阅读。
②理清叙事层次和段落。
看看叙事可分为几个阶段及层次起止。
③抓住有助于把握叙事艺术的特征词语。
如表时间的词,插入、过渡性词语等。
要领二:
把握赏析角度。
①叙事艺术(包括情节安排),如叙述的方式与人称、线索,情节安排的技巧,段落安排的特点。
②写人技巧,如对比、抑扬、对话、细节等。
③表现手法,如抑扬手法、层层铺垫、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
④语言风格。
局部赏析表达方式三大环节
环节一:
定点阅读。
①找出赏析对象,是人物还是景物。
②抓住关键词、核心句,确定赏析重点。
③延展阅读,联系上下文和主题。
环节二:
找全角度。
①描写角度,人物描写的多个角度或景物描写的多个角度。
②修辞手法。
③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和语言特点。
环节三:
综合阐释效果。
一般要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四个角度阐释基本效果。
另外还有审美效果和读者效果。
突破二 赏析表现手法
小说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艺术及各种修辞手法等,范围比较广泛,每一类型不但包括多个方面,而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在第二讲考点一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说情节构思的艺术,这里不再赘述,本部分主要学习狭义的表现手法和常考的修辞手法。
一、赏析小说的表现手法
表现
手法
艺术效果
答题用语
白描
本为国画的一种画法,即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
在文学上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突出景物或人物特点,简洁传神。
象征
手法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对比
手法
两个人物相互对比,或一个人物前后的行为形成对比。
通过比较,突出人物的性格,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衬托
手法
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
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欲扬
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
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欲擒故纵,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设置悬念,形成波澜。
前后
照应
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铺垫
悬念
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
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期待心理。
伏笔
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
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讽刺
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
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注意:
广义的表现手法也包括记叙、描写、各种修辞手法、语言艺术等技巧手段。
二、赏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
名称
艺术效果
赏析方法
比喻
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引出原句,分析本体、喻体和二者的相似点,指出所突出特征,综述其好处。
借代
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③有时具有回避掩饰作用。
引用原句,找出借体,指出特征,综述其表达效果。
比拟
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特征,说明比拟的好处。
夸张
①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②鲜明表达褒贬好恶,引起共鸣;③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特征,说明其好处。
排比
①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②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③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④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地阐说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引出排比句,说明其效用。
反复
①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②一唱三叹,能增强节奏感和抒情效果;③间隔反复还具有串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分清层次之用,不断强化内容。
引出反复文句,说明是属于直接反复还是间隔反复,分析反复效用。
双关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能增强抒情效果;③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找出双关词句,说明其双重含义,分析作用好处。
【即练即悟】
二、(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文本见突破一《鞋》)
5.(新编)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6.(原题)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答案 (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①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②从内容上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③从人物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①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③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突破三 赏析语言艺术
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层含意:
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即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
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但在实际考查中,“体会语句含意”和“品味语言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语句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
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叙述人物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体会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挖掘其深层含意需要“三抓”:
1.抓句子的关键词语
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地位
小说中重要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着关键作用。
赏析时要注意从全文情节出发,弄清楚这个句子处在情节发展的哪个阶段,出现在矛盾冲突或者人物性格、心理发展变化的什么过程中,然后联系主题做整体思考,才能体会出深层意义。
3.抓句子的手法
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
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关键在于确定语言特色。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艺术特点。
这里的艺术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
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语言风格不一样。
有的幽默,有的庄重;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来直去;有的简洁,有的啰唆;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大大方方;有的粗野,有的文雅。
一、赏析小说语言艺术的角度
1.用语特点角度
用词
特点
词语的
搭配
感情色彩
是否鲜明,是褒还是贬
语体色彩
文言词、口头语、书面语、方言
效果词
的使用
运用叠词、精练的动词形容词、准确的副词以及其他特色词
造句
特点
句式
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的使用,整散句的搭配,长短句的使用
修辞
手法
九种修辞手法的判断与运用
2.语言风格角度
豪放
景象境界开阔、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抒情大多激越昂扬
柔婉
对象纤巧细致、情感细腻缠绵、画面色调柔和
直露
表达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
借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段,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
质朴
(平实)
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
华丽
(典雅)
多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多比喻、引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庄重
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
诙谐
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简洁
多用短句,语势流畅
细腻
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二、品味语言艺术的关注点
1.聚焦动词,选点切入
“动词”具有两个特点,那就是“形象化”“动作化”。
2.注意“双关”
解读词语或句子时可从“双关”方面入手。
因为一般“精彩”或“重要”的词句,大多具有“虚实”两重含意的特征。
3.要弄清特殊含意
富有特殊含意的句子,其特点是:
运用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排比,或对偶,内涵随语境而变化;或用象征、类比手法,使句子具有特殊含意。
4.要确定句子的作用
语言是为塑造形象服务的,品味语言艺术一定要注意这些句子对人物特定心理、性格特征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甚至主题的表现作用。
5.体察语境,还原分析
探究“语句的丰富含意”,更要注重具体语境,对具体词语的语境进行“四问”,即“时间”“地点”“对象”“环境”四个方面,同时将答案代入分析印证。
【即练即悟】
三、(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有声电影
老 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
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
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
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
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
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
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
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
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
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 考点四 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语文 一轮 通用版 教师 专题 考点 赏析 表达 技巧 语言 艺术 Word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486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