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城市化.docx
- 文档编号:4854050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86KB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城市化.docx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城市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二城市化
下图甲是我国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
元/m2)分布示意图,图乙是该城市某地地铁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中商业区位于
A.MB.NC.FD.P
2.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
【答案】1.A2.B
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书店与书亭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个地点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售商品的等级低
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4.下列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
C.书店位于书亭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6倍
D.书店等级高、数量少,书亭等级低、数量多
【答案】3.D 4.D
【解析】3.书店的级别较高,服务范围大;书亭级别低,服务范围小,D对;书店和书亭所售商品一样。
4.书亭的等级低,服务的人口少,数量多;书店的等级较高,服务范围大,数量少,D对。
下图为某国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
读图完成5—6题。
5.决定甲、乙、丙三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陆运输
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D.自然资源、商业贸易、水陆运输
6.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甲城市相似的是
A.拉萨B.桂林C.株洲D.鞍山
【答案】5.D6.D
一道中梁山将重庆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
在东城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题,通过“西城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
7.九龙坡区西城处于“城镇时代”,东城处于“城市时代”,二者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历史基础C.国家政策D.自然条件
8.九龙坡区西城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关键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产业结构调整C.地方政府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
9.西城将通过建“今天的园区”为“明天的城区”,促进||产业与城市同步发展,努力建设“融合型”城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城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B.西城城市化会促进工业化
C.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D.西城的城市化会抑制工业化
【答案】7.A8.C9.D
9.工业||化水平提高会吸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城,故西城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A项正确;城市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故B、C项正确,D项错误。
美、日、德三国||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但由于地理历史背100景、经济社||会条件等差异,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包括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
||美国约2.6亿人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占总人口的83.7%。
大||城市聚集发展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仅有2500万人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的较大城市,占总人口的30%左右,而有70%3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下的较小城市中。
下图示意美、日、德三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据此||完成10—12题。
10.甲乙丙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A.日本、德国、美国B.美国、日本、德国
C.美国、德国、日本D.德国、美国、日本
11.三国的城市化进程
A.甲国城市化起步最早B.二战后丙国城市化速度最快
C.目前乙国城市化水平最高D.三国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2.与甲国、丙国相比,乙国城市化模式的优势是
A.城市总数量少B.大城市病不严重C.小城市数量少D.城市间竞争小
【答案】10.C11.B12.B
12.由材料可知,乙国为德国,该国仅有30%左右的人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的较大城市中,且较大城市人口数量少,小城市数量多,因此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不严重,故B正确。
南特市是法国西北部的一座城||市,这里原为卢瓦尔河入海口处一块荒无人烟的滩头||地,中世纪早期高卢罗马人从海上沿卢瓦尔河东征昂热时在此设立||军事物资补给站。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中世纪中后期就成为一||个商业繁荣的港口城市。
历史上,卢瓦尔河是南特沟通海外||和联系内陆的水上运榆大动脉,而现在河运退速衰落。
下图||为南特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南特市早期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河流C.资源D.军事
2.导致卢瓦尔河河运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河床淤积严重B.经济重心北移
C.铁路运输冲击D.沿岸城市衰落
【答案】1.D2.C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
据此完成3—4题。
3.白天,下列城市功能区停车最困难的是
A.低级住宅区B.高级住宅区
C.远郊工业区D.中心商务区
4.缓解停车难问题,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①加强对城市公共车位的管理②住宅区建设立体车库
③鼓励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④将绿地改建为停车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3.D4.A
【解析】3.白天,中心商务区人流、车流量||大,是人、车出行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停车最难的地区||;低级住宅区,汽车少,停车问题少;高级住宅,多建有私家||停车位,停车问题少;远郊工业区,远离城市区,车流量少,停车问题少。
选||D正确。
4.缓解停车难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城市公共车||位的管理,做到有序停车,①正确;住宅区建设立体车库,利||于节省空间,改善停车难问题,②正确;鼓励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减少道路拥||堵,也利于缓解停车问题,③正确;将绿地改建为停车位,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④不可取。
选A正确。
2019年9月,浙江省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的6区2县3市变为6区2县2市,市辖区面||积由原来的2461平方千米扩大到3279平方千米,下图为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前后对||比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区
A.辖区人口减少B.服务范围增大
C.职能种类增加D.城市等级提升
6.宁波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A.控制城市环境问题,治理各种“城市病”
B.运用信息智慧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C.强调以人为本策略,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D.加速中心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答案】5.B6.D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有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7—8题。
7.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水平
8.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D.减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7.B8.D
读美国三个城市的居住地与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就业人口比例(%)表,完成9—10题。
9.依据表中数据,可推断
A.波特兰一公共交通最便捷B.洛杉矶一私家车保有量极少
C.芝加哥一步行上班比例大D.洛杉矶一容易出现交通拥堵
10.据表判断,三个城市的规模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洛杉矶芝加哥波特兰B.波特兰芝加哥洛杉矶
C.芝加哥波特兰洛杉矶D.洛杉矶波特兰芝加哥
【答案】9.D10.A
【解析】9.依据表中数据,洛杉矶距市中心15千米外居住地的就业人口比例最高,说明城市规模最大。
居住地距中心远,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交通压力大,私家车保有量多,洛杉矶市容易出现交通拥堵,D对,B错。
波特兰绝大部分就业人口的居住地距市中心5—15千米,城市规模最小,步行上班比例较大,A错。
芝加哥就业人口主要居住在15千米外,驾车上班比例大,C错。
10.据表判断,洛杉矶距市中心15千米外居住||地的就业人口比例最高,说明城市规模最大。
波特兰绝大部分就业人口的居住地距市中||心5—15千米,城市规模最小。
芝加哥居中,三个城市的规模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洛杉矶芝加哥波特兰,A对。
B、C、D错。
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
在中国主要是指城乡结合部、乡镇和||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
据此完成11—12题。
11.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郊区大力发展农业B.外来资本的投入
C.乡村工业化D.政府规划形成
12.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B.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C.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D.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
【答案】11.C12.B
12.半城市化主要集中在乡镇,||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可行,A正确;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也可以促||进其城市化发展,C正确;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对城乡结合部、小镇和非农产业发达的乡村影响不大||,B错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也可以促进乡镇城市化发展,D正确。
故选B。
城市用地扩||张的本质是内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产业的集聚。
胁迫作用是指城市扩张用||地各要素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干扰,可揭示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环境的主要胁迫作用。
下图示意松花江流域||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
读图完成13—14题||。
13.城市各功能用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胁迫作用最大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发展水平
C.空间扩张现状D.土地集约利用
14.2019~2019年,导致城市各功能用地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提升B.城市各功能用地面积减少
C.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降低D.城市发展空间转向无序蔓延
【答案】13.D14.A
研究城市空间格局演化,准确获取城市扩张模式、扩张形态以及建成区重心转移态势等信息对于指导区域发展规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读武汉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区重心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对武汉建成区扩展的理解合理的是
A.建成区呈现斑块状扩张B.建成区主要向东部扩张
C.建成区在2019~2019年间扩张最快D.建成区南北向扩张可能因交通改善
16.关于武汉市城市重心迁移的判断,正确的是
A.重心持续向南移B.有整体向东移动的态势
C.2019年后移动速度最快D.移动速度整体趋缓
17.为了解决武汉市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武汉市建成区的扩张应
A.加快发展速度B.不断压缩城区规模
C.无限扩大城市规模D.加快新城组团发展
【答案】15.D16.B17.D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
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
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D2.C3.B
2||.“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
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
故选C||。
3.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宜;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
错。
故选B。
(2019年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读图7,回答4—5题。
4.该城市
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B.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5.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
【答案】4.A5.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一般情况考虑地价,从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是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交通便捷,人口密集,昼夜差别较大,交通流量大。
||(2019年海南卷)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如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B.工业园区C.住宅D.物流园区
7.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
【答案】6.A7.D
7.材料显示:
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
||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广。
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因此最可能为住宅区,故D正确||。
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于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
故A、B、C错误。
||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8—10题。
8.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9.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10.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8.B9.A10.C
1||0.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故选C。
11.(2019年天津卷)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
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下图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A.城市的扩展B.河流的改道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
【答案】11.A
【解析】读图示分析可知,天津称“沽”的村落都坐落在海河沿岸,||近些年来,随着天津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原村落所在地区的景观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称“沽”的村落消失。
故选A。
(2019•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30—31题。
(双选)
12.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1985—2019年增多B.1985—2019年减少
C.2019—2019年增多D.2019—2019年减少
13.2019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12.AD13.BC
(2019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5.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答案】14.A15.C
【解析】14.||本题要看清图例,住宅区一般面积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①面积最||大,所以它最有可能是住宅区。
故选A。
15.城市有热岛效应,市区温度高;地租一般来说城市中心较高,交通便利的地方较大,C较符合。
故选C。
(2019·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回答下题。
16.据图推断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答案】16.B
(2019·天津卷)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读图回答17—18题。
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7.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18.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答案】17.C18.A
(2019·江苏卷)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答案】19.A20.C
(2019·新课标全国卷I)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
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21—23题。
2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2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
2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21.A22.B23.D
【解||析】21.由材料可知,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对各城市的服务种类进行了明确限定。
22.由材料可知,各||城市分工明确,即各自具备发展不同优势产业的条件,这||有利于促使同类产业向最有利于该产业发展的地区集聚。
23.由||该地区的空间规划可知,其中间地带为乡村,周围为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城镇占||地规模大于乡村,因此不可能提高乡村人口比重;该地区的空间规划有利||于提高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吸引人口集聚,增加人口密度;||在该空间规划下,各城市分工明确,该地区城市间的竞争较小;“绿心”、环状||城市群及城镇之间绿地的规划等,有利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2019•海南卷)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
||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下图是2019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
据此完成24—26题。
24.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25.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26.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
B.
C.
D.
【答案】24.C25.B26.A
26.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交通拥挤等问题。
因此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把产业迁移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三 地理 一轮 复习 必修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