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波周期理论.docx
- 文档编号:484118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80MB
康波周期理论.docx
《康波周期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波周期理论.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波周期
1.人生发财靠康波
康波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价格波动,价格波动规律为我们提供了宏观对冲和人生财富规划的密码。
在研究了长期的价格波动规律之后,本文还对2016至2018年的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做了预测。
2.康波就是价格波动
我们对康波的认识:
1、每一个康波是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总的价格的上升或总的价格的下降。
2、价格的长期波动不是自己产生的,是资本主义体系本质的结果;3、每一个康波又嵌套着几个库兹涅茨周期和几个朱格拉周期。
4、上述特征决定了康波就是国际宏观对冲的根本理论。
3.康波中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
康波价格的剧烈波动主要集中于从衰退到萧条的阶段,这是由于1、当效率提升放缓时,供需的原有平衡边际上发生了变化;2、长鞭效应。
4.康波中的能源和金属价格
1、不能用当期供需来解释能源和金属价格,康波中的价格冲击是一个累积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下降,长鞭效应和追赶国工业化的共同结果;2、工业化起飞国家的资源消耗会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结构,在其边际爬升的时候,对资源价格影响最大。
3、短期的资源消费增速遵从于朱格拉周期,所以短期的价格波动是与经济增长率相关的。
5.康波中的太阳黑子和农业
1、太阳黑子以一种未知的原因影响着人类的情绪和商业行为,从而成为三周期嵌套天道中的决定因素。
2、农业价格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长周期波动特点,反而倒是受到施瓦贝循环的直接影响,更直接的是厄尔尼诺循环。
6.康波中的黄金价格
1、黄金理论上就是大宗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2、在康波的萧条,回升及衰退阶段,黄金价格与实际利率的负相关真实存在,但在繁荣期,这种关系基本不存在,甚至相反。
7.第五次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1、2002年之后,大宗商品经历了一个长达10年的牛市,2008年和2011年视为大宗商品牛市的双头,自2012年之后,大宗商品一直在熊市中运行。
2、经历了2008年的康波一次冲击之后,2015年之后康波应进入二次冲击阶段并向萧条转换,衰退和萧条的连接点一定是一个康波大宗商品价格的最低点,即2016至2018年之间是商品价格转换点;3、从中周期的意义上看,每轮中周期大宗商品都会出现一次波段行情,这个行情大概率都会出现在第三库存周期位置。
4、2016年第三库存周期启动,大宗商品价格中级反弹,全球将经历一次小型滞胀。
前言
人生发财靠康波
关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研究,上一个活跃期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事实上,那是第四波康波的衰退和萧条阶段。
而在2005年之后,我们一直致力于康波理论的研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也有一些经济周期的著作出现,但大部分并不涉及对康波的系统论述。
2014年中期之后,我们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当房地产作为一类资产的投资价值渐渐淡去之后,中国庞大的货币面临着方向的选择,我们当时即有一个判断,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的后期,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宏观对冲时代。
但中国的宏观对冲研究依然处于一个懵懂阶段,自2005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我们一直有一个愿望,即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周期理论体系,而这套理论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宏观对冲,并非是一种学院式研究。
以我们对康波的理解,虽然一般在康波进入衰退之后才更容易引起人们对这一理论的重视。
但事实上人生就是一次康波,康波的形成,是人的集体行为的结果,而这种集体行为决定于人的代际更迭。
康波研究者曾指出:
康波依赖于使用资本设备的生产方法,依赖于资本设备和建筑的寿命,以及依赖于人们在经济部门中移动的缓慢速度。
长波因人们提前做计划的时间和他们对过去经济灾难记忆的时间的长度而加深,而这两个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的寿命的长度。
在导致长波出现的这些因素中,没有一个是严重依赖更快的通讯或技术变化的细节。
--杰伊.W.福雷斯特
所以,康波的长度是一个甲子。
而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其出生在康波的那个时点,就注定了人一生的经济轨迹,某种意义上看,人生的财富由康波注定,因为康波的本质表现是价格的波动,而人生的财富积累根本还是来源于资产价格的投资或投机,人生发财必然是靠康波,康波就是人生的财富规划。
上述对康波的基本认识指出了一个康波的本质,康波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康波中的价格波动,所以,康波中的价格波动规律为我们提供了宏观对冲和人生财富规划的密码,本文,就是从康波中的价格波动开始研究。
而在研究了长期的价格波动规律之后,本文还对2016至2018年的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做了预测,相信这是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机会所在了。
康波周期概述
对康波的早期研究是在19世纪末,俄国人帕尔乌斯已经发现了经济增长中的大体50-60年的长期波动,1913年,荷兰经济学家范·盖尔德林提出经济发展中的大循环,其周期是60年。
1919-1922年,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了长波假设,发表在《战时和战后时期的世界经济和经济波动》一书中。
1924年-1925年他发表了题为《经济生活中的长周期》一文,奠定了康波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那时起到二战,是康波研究的活跃期,主要研究重点是统计证明和康波原因的定性分析。
而在其后的30年内,康波研究一直沉寂,想来,那是第四波康波的繁荣阶段。
1970年代之后,康波的研究再度活跃,而彼时对康波的研究,肯定是源于第四波康波进入了衰退和萧条阶段,1970年代之后的康波研究除了欧美的经济学家弗雷斯特、曼德尔、罗斯托之外,日本在这方面异军突起,最有成就的是筱原三代平。
1.1、有关康波时期的各种划分方法
表1是各个康波研究者对前四波康波的划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照繁荣、衰退、萧条、回升这样四个阶段来划分康波,康波的顶指的是衰退期的结束,也就是说,繁荣和衰退是康波的上升期。
而康波的谷指的是回升的结束,也就是说,萧条和回升是康波的下降期。
从各种划分来看,康波基本上围绕着50-60年的周期循环。
目前受到比较广泛认可的康波划分方法是荷兰经济学家雅各布·范杜因的划分。
在他的划分中列出了有资本主义世界以来前四次康波的四阶段划分,以及标志性的技术创新。
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五次康波自1982年起进入回升阶段,1991年之后进入繁荣,而根据我们对康波的理解,我们定位主导国美国繁荣的高点为康波繁荣的顶点,即2000年或2004年。
2004年之后,康波进入衰退阶段,而第五波康波的标志性技术创新为信息技术。
1.2、当前对康波的基本认识
美国的伊斯伯尔丁对康波做了简单而又深刻的描述,这也基本上符合我们对康波的认识:
1、每一个康波是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总的价格的上升或总的价格的下降。
2、价格的长期波动不是自己产生的,而康德拉季耶夫认为这是资本主义体系本质的结果;3、每一个康波又嵌套着几个库兹涅茨周期和几个朱格拉周期。
康波的研究最初就是一种统计现象研究,支持长波假设的最有力的经验型证据来自价格序列。
支持性的证据还可以在长期利率的运动、世界能源生产和创新中发现。
有限的证据可以在工业生产、失业和投资中见到。
所以,康波的根本问题还是世界资源品价格的长期波动问题,资源品价格又包括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个方面。
而这一点也决定了康波就是国际宏观对冲的根本理论。
为什么价格会呈现50-60年的周期波动,目前还是认为这是资本主义自身运动的结果,但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资本主义的长期周期运动,依然没有统一的观点。
关于康波根本推动力的理论,目前看有以下几种:
1、创新说,即把长波归因于技术革命;2、货币说,即在金本位下由于黄金产量的变动带来货币量变化,从而带来价格变动;3、新的国家进入世界体系,包含战争革命等因素;4、初级产品及能源的供给限制。
在康波推动力的研究中,熊彼特显然是最深远的,他提出了三周期嵌套模式,并且提出了创新导致康波的理论。
所以,康波的根本问题还是世界资源品价格的长期波动问题,资源品价格又包括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个方面。
而这一点也决定了康波研究的入手点就是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1.3、康波中的增长与通胀
我们对于康波表象的基本认识,实际上就是康波中增长与通胀的关系。
任何的周期的机制,都可以理解为价格对增长的反制,康波也不例外。
但是康波中通胀对增长的抑制是十分暴力的,基本上以冲击的形式完成。
而且,这种冲击要延续十年以上的时间,期间将经历两次重要的危机阶段。
所以,增长与通胀的关系是划定康波阶段的核心问题。
而这一点对宏观对冲的意义在于,在康波的框架中,不同阶段增长与通胀的关系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十年的经验甚至对后十年没有借鉴意义,而必须追溯到50年之前,才能更恰当。
在康波的繁荣阶段,往往高速增长与低通胀伴随,这可以解释为新的技术提高了效率,高增长并没有引发资源约束。
而当新的技术对生产率的提升边际递减时,康波就进入了资源约束阶段。
这种对康波进入衰退的解释是简单而牵强的,实际上,我们理解当效率降低时,资本主义体系仍然期望按照原有的增长速度运行,这就必然增加了资本投资。
与此同时,新的引入资本主义发达体系的国家开始工业化,从而造成了资源需求的边际上升,而以前资源价格低位时供给没有充分准备,从而带来供需边际变化之间短期内不平衡,资源约束启动,价格迅速上升,这一点与资本收益率的下降契合在一起,就发生了经济冲击。
在每一个康波的衰退阶段,衰退的前半期都是高增长引发高通胀,而后半期都是滞胀,从衰退期到萧条期总是如此反复。
康波从萧条向回升的转换本质上就是从滞胀向通缩的转换,此时经济增速不断下移,商品价格明显回落,通缩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个过程,也有十年之久。
在衰退后半期,我们都将讨论世界经济陷入一种无奈的状态,对康波的研究也都往往在这个阶段发生。
从康波的形态来看,最复杂的就是衰退阶段,一般来讲,衰退阶段首先都会出现一个标志性的经济危机,比如第四波康波的1971-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实上都确认了康波进入衰退阶段,而在这个冲击阶段之后,世界都将迎来一个暂时的稳定阶段,即两次冲击之间的间歇期,间歇期的结束,一般是以发生新的冲击为标志。
而我们看到,往往第二次冲击都更多的会发生在新兴经济体或者资源国,比如第四次康波萧条中陷入悲惨增长的拉美。
在两次冲击后,康波进入萧条阶段,此时是一个通缩与滞胀反复的局面。
从萧条向回升的过渡是缓慢而且漫长的,大约要经历十年以上的时间,期间,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复兴,比如1980至19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这就发生在第五波康波的回升阶段。
但是从以往的康波形态来看,衰退期和萧条期都表现出极其复杂的状态,特别是进入美元本位制后,货币对康波形态的扰动明显增加,第四波康波的衰退起点目前定在1966年,即美国经济增长的高点,随后出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属于康波衰退的冲击,但在萧条阶段的9年中,1974和1979年再次发生两次石油危机。
萧条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通缩,而是长期的滞胀,这显然与货币因素,政治因素都有关系。
(在第四波康波中,实际日本在1971年后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胀局面,日本在1974年石油冲击之后,通胀与增长的反向关系达到极致,但在1974年冲击之后,日本经济走出了明显的V字型反转,这也是经典的康波冲击形态。
见《双底演绎-PPI回落后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周金涛,2008年。
)
(1966年之后,美国结束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而在1966年至1982年,始终处于滞胀状态,这就是康波的衰退与萧条期,1982年之后,美国又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直到2007年。
但2007年后,全球的本质是通缩,这一点与经典的康波是一致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本次康波将在通缩的局面中结束。
)
(从产能利用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1983年是产能利用率的低点,也是康波萧条的结束和第五波康波复苏的开始。
)
康波中的价格现象
对康波中的价格现象认识最为深刻的当属罗斯托,当然最终在判断第五波康波的时候他也犯了错误。
罗斯托用价格运动来解释康波,他认为形成长期波动的基本原因在于粮食和初级产品的相对丰裕和匮乏。
他认为三种力量即增长的领先部门,粮食与原材料的价格,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是研究康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周期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