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
- 文档编号:4829869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33.63KB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C卷练习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②朋友说:
“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必须好好活着。
③小时候,我常伏一窗口() ——山那边是什么呢?
A.①踩②延长③瞎想
B.①探②延续③痴想
C.①探②漫长③畅想
D.①踩②继续③幻想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二、字词书写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I)qīng()诉 ②粗cāo() ③赏心yuè()目 ④hài()人听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走”与“走”
——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
毕飞宇
我没有能力谈大的问题,今天只想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一点小事,那就是走路。
大家都会走路,可以说,走路是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一个动态。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最常见的动态在小说的内部是如何被描述的,它是如何被用来塑造人物并呈现小说逻辑的。
我们先来谈林冲。
用金圣叹的说法,“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
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但林冲在本质上是一个怕事的人,作为一个出色的技术干部,他后来的一切都是被社会环境所逼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逼上梁山”。
我所关心的问题是,从一个技术干部变成一个土匪骨干,他一路是怎么“走”的?
施耐庵又是如何去描写他的这个“走”的?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施耐庵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位一流小说家强大的逻辑能力。
这个逻辑能力就是生活的必然性。
如果说,在林冲的落草之路上有一样东西是偶然的,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宣布,林冲这个人被写坏了。
林冲的噩运从他太太一出场实际上就已经降临了,这个噩运就是社会性,就是权贵,就是利益集团——高太尉、高衙内、富安、陆虞候。
应当说,在经历了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等一系列的欺压之后,林冲的人生已彻底崩溃,这个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
我要指出的是,即使林冲的人生崩溃了,这个怕事的男人依然没有落草的打算。
他唯一的愿望是什么?
是做一个好囚犯,积极改造,重新回到主流社会。
可林冲怎么就“走”上梁山了呢?
两样东西出现了,一个是风,一个是雪。
我们先来说雪。
从逻辑上说,雪的作用有两个:
第一,正因为有雪,林冲才会烤火,林冲才会生火,林冲在离开房间之前才会仔细地处理火。
施耐庵在这个地方的描写是细致入微的,这样细致的描写给我们证明了两件事:
A,林冲早就接受了他的噩运,他是一个好犯人,一直在积极地、配合地改造他自己;B,这同时也证明了另一件事情,草料场的大火和林冲一点关系都没有,有人想陷害林冲,严格地说,不是陷害他,是一定要他死。
第二,正因为有雪,雪把房子压塌了,林冲才无处藏身,林冲才能离开草料场。
某种意义上说,雪在刁难林冲,雪也在挽救林冲,没有雪,林冲的故事将戛然而止。
这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再来谈风。
风的作用要更大一些。
第一,如果没有风,草料场的大火也许就有救,只要大火被扑灭了,林冲也许就还有生路。
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第二,如果没有风,林冲在山神庙里关门的动作就不一样了。
对林冲来说,如何关门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先来看小说里头是如何描写林冲关门的:
入得庙门,(林冲)再把门掩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冲其实已经将门掩上了,但是,不行,风太大了,关不严实。
怎么办?
正好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林冲的力气又大,几乎都不用思索,林冲就把那块大石头搬过来了,靠在了门后。
不要小看了这一“靠”,这一靠,小说精彩了,一块大石头突然将小说引向了高潮。
为什么?
因为陆虞候、富安是不可以和林冲见面的,如果见了,陆虞候他们就不会说那样的话,林冲就不可能了解到真相。
换句话说,小说顿时就会失去它的张力,更会失去它的爆发力。
是什么阻挡他们见面的呢?
毫无疑问,是门。
门为什么打不开呢?
门后有一块大石头。
门后面为什么要有一块大石头呢?
因为有风。
你看看,其实是风把陆虞候与林冲隔离开来了。
现在,这块大石头不再是石头,它是麦克风,它向林冲现场直播了陆虞候和富安的惊天阴谋。
这块大石头不只是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阻挡开来了,同时,这块大石头也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联系起来了。
它让林冲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他其实是死无葬身之地的。
我们来看一看这里头的逻辑关系:
林冲杀人——为什么杀人?
林冲知道了真相,暴怒——为什么暴怒?
陆虞候、富安肆无忌惮地实话实说——为什么实话实说?
陆虞候、富安没能与林冲见面——为什么不能见面?
门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
门后有块大石头——为什么需要大石头?
风太大。
这里的逻辑无限地缜密,密不透风。
草料场被烧了,林冲知道真相了,林冲也把陆虞候和富安都杀了。
事到如此,除了自我了断,林冲其实只剩下上梁山这一条道可以走了。
如果是我来写,我会在林冲酣畅淋漓地杀了陆虞候、富安、差拨之后,立马描写林冲的行走动态,立马安排林冲去寻找革命队伍。
这样写是很好的,这样写小说会更紧凑,小说的气韵也会更加生动。
但是,施耐庵没这么写,他是这么写的——
(林冲)将尖刀插了,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
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头去。
这一段写得好极了,动感十足,豪气冲天,却又不失冷静,是林冲特有的、令人窒息的冷静。
这段文字好就好在对林冲步行动态的具体交代:
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去。
我想说,这句话很容易被我们的眼睛滑落过去,一个不会读小说的人是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妙处的。
林冲为什么要向东走?
道理很简单,草料场在城东。
向东走,这个动作清楚地告诉我们,即使到了如此这般的地步,林冲依然没有打算上山。
“向东”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疑似的方向,林冲其实没有方向,他只是选择了流亡,他能做的只是规避追捕。
到了这里我们这些读者彻底知道了,林冲这个人哪,他和造反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身上没有半点革命性。
这才叫“逼上梁山”。
我们说,现实主义作品往往都离不开它的批判性,如果我们在这个地方来审视一下所谓的“批判性”的话,施耐庵在林冲这个人物的身上几乎完成了“批判性”的最大化,——天底下还有比林冲更不想造反的人么?
没有了,就是林冲这样的一个怂①人,大宋王朝也容不下他,他只能造反,只能“走”到梁山上去,大宋王朝都坏到什么地步了。
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林冲越怂,社会越坏。
林冲的怂就是批判性。
说到这里我想做一个小结,我们都喜欢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我想说的是,思想性这个东西时常靠不住。
思想性的传递需要作家的思想,其实更需要作家的艺术才能。
没有艺术才能,一切都是空话。
在美学上,说空话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席勒化”,把思想性落实到艺术性上,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莎士比亚化”,这个在座的都知道。
联系到林冲这个人物来说,如果施耐庵只是拍案而起、满腔热忱地“安排”林冲“走”上梁山,我们说,这就叫“席勒化”,“席勒化”有一个标志,那就是这样的作家都可以去组织部。
相反,由白虎堂、野猪林、牢城营、草料场、雪、风、石头、逃亡的失败、再到柴进指路,林冲一步一步地、按照小说的内部逻辑、自己“走”到梁山上去了。
这才叫“莎士比亚化”。
在“莎士比亚化”的进程当中,作家有时候都说不上话。
但写作就是这样,作家的能力越小,他的权力就越大,反过来,他的能力越强,他的权力就越小。
(节选自《小说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2月版,有删减)
[注释]①怂:
软弱无能。
4.作者在选文中表达的观点是:
。
5.选文是毕飞宇在南京大学上小说课的讲稿。
请你简析作者使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例子讲课有哪些好处。
6.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的含义。
他的能力越强,他的权力就越小。
7.下面的(资料链接一)是根据老舍小说《骆驼祥子》改编的话剧结局部分,你认为这样的改编是“莎士比亚化”,还是“席勒化”?
请联系上文观点和原著结局,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资料链接一)
[屋外有喊福子的声音:
“福子!
有人找你!
”福子犹疑地朝窗外望了望,低下头。
祥子:
福姑娘,去吧,有人找你呢!
小福子:
唉!
……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
以后的日子……
祥子:
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人埋了,东西卖了,我就走!
小福子:
你到哪去?
祥子:
我去找小顺子。
小福子:
那我……(欲言又止)
祥子:
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
小福子:
也好,那我就等着你。
(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望望,眼里含着希望的泪光)
[祥子把桌上的油灯捻得更亮。
[远处叫卖号外的声音:
“看看汀泗桥大战的新闻……号外!
看号外。
……”
[窗外风狂雨暴!
——幕落
(全剧终)
(节选自话剧《骆驼祥子》第五幕,梅阡改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
8.请阅读下面(资料链接二),从马二先生的个性角度分析他为什么会有画线句中这些行为举止,体会小说内部严密的逻辑性。
(资料链接二)
马二先生又往前走。
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
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
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
(1)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
傍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
那厨旁却在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
出来过了雷峰,远远望见高高下下,许多房子,盖着琉璃瓦,曲曲折折,无数的朱红栏杆;马二先生走到跟前,看见一个极高的山门,一个直匾,金字,上写着“敕赐净慈禅寺”。
山门傍边一个小门,马二先生走了进去,一个大宽展的院落,地下都是水磨的砖,才进二道山门,两边廊上都是几十层极高的阶级。
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里里外外,来往不绝,都穿的是锦绣衣服,风吹起来,身上的香一阵阵的扑人鼻子。
马二先生身子又长,戴一顶高方巾,一幅乌黑的脸,腆着个肚子,穿着一双厚底破靴,
(2)横着身子乱跑,只管在人窝子里撞。
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前前后后跑了一交,又出来坐在那茶亭内。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9.下列选项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和风的作用分析,作者在选文中没有提到的一项是()
A.表现林冲逆来顺受的性格,大雪后他的一系列举动表明他早就接受了噩运。
B.证明草料场大火跟林冲无关,是陆虞候、富安、差拨奉命要置林冲于死地。
C.推动情节发展,因为风雪才使得林冲免于被烧死,并获知真相,手刃仇人。
D.把情节引向高潮,林冲手刃仇人后,便出庙门东去,冒着风雪连夜上梁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故事的下半部
崔立
饭店里,几个好久不见的朋友要了一间包房,大家一起吃菜、喝酒。
酒喝得有些多了,就开始扯起了闲篇。
张山说,我有一个故事的上半部,是在我一个同事身上真实发生的,这里,我姑且叫他一个人,你们看,谁能接一个下半部?
这倒是很有趣。
王四、刘五、赵六纷纷应和,说,我来试试,我来试试……
张山的上半部很简单,那天,一个人下班,路过一条大马路,就看到在一处马路中央,围了好些人。
缘于好奇,又或是缘于别的什么,一个人推开人群,走了进去。
里面的柏油路上,有一个老人,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
一个人很纳闷,想,围着的那么多人,他们怎么不救人呢?
当然,一个人也没多想,就赶紧打了120。
在120救护车来了后,一个人和医护人员们一起上车,把老人送到了医院……
讲到这,张山说,我的开头讲完了,你们谁来接呢?
王四挥舞着手,说,我来,我来。
王四的下半部是这样的,到了医院后,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老人被救过来了。
被救过来的老人不知道是脑子有点糊涂呢,还是故意的,拉着一个人,非说是他撞了他,造成他倒在了马路上。
一个人当时就蒙了,这可真是说不清楚了。
一个人脑子灵光一闪,想到了他一个在交警队的朋友。
那一处正好有摄像头,朋友调看了那个摄像头,是老人走着路,自己晕倒在路边的,根本就没人撞他。
朋友带着复制下的录像赶过来,才还了一个人一个清白。
刘五摇摆着手,说,不对,不对,不应该是这样的。
刘五的下半部是这样的,到了医院后,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老人还是处于昏迷之中。
老人的家属来了,老人的儿子揪住一个人的领子,喊,你赔我父亲,你赔钱!
一个人反复解释,说,人不是我撞的,我是看他在路边,才报警送他来医院的。
家属们都一脸不信,说,你有这么好心?
!
无奈之下,一个人想到了那里不知道有没有摄像头,查下来,没有。
实在没办法,他想到了寻找目击证人。
在这救老人的现场,至少有几十个围观的人。
可他在那里问了几天,都找不到一个愿意为他作证的人。
一个人那叫一个悔哦。
赵六拍着手,说,你们的,都太平淡了。
赵六的下半部是这样的,到了医院后,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老人还是因抢救无效,没了。
匆忙赶来的老人家属,在手术室门口围住了一个人。
老人的两个儿子都长得五大三粗的样子,掐住一个人的脖子喊,你说,你怎么赔吧!
这人憋红着脸解释,说,人不是我撞的……他的话没说完,眼前亮了一下,眼角处止不住地疼。
是老人的小儿子,对着他的眼睛打了一拳,他的眼角都青了。
一个人想了许多办法,来还自己的清白。
摄像头,那里没有。
目击证人,也找不到。
实在没办法,他竖了一块寻找目击证人的牌子,跪在老人躺过的那个地方。
他没日没夜地跪了一个星期,也找不到目击证人。
一天,他醒来的时候,就看到他躺过的地上,竟被丢了几枚硬币。
他还从路边开过的车玻璃中,看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自己。
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三个朋友的下半部都讲完了,都看着张山,说,精彩不?
现在你可以讲讲你那个下半部了。
张山说,其实很简单,后来,老人醒了,向一个人表示感谢。
赶来的老人的家属,也一起向一个人表示感谢。
大家使劲摇头,说,你这个结尾,太假了,你这胡编乱造,也要有根据嘛。
张山解释,说,我没胡编乱造啊。
大家还是一脸不信,说,生活中,哪还有这样的结果呢?
张山愣住了,他其实还想说,明明是救死扶伤的好事,为什么不能把人都往好处想呢?
他再想说,其实那个“一个人”,就是他自己。
他最后想说,他和老人一家,至今还有往来。
他们一直很感激张山对老人的救助。
可张山什么都没说。
张山只是说,你们觉得假就假吧,咱们喝酒。
张山那天喝了没几口酒,却醉得不省人事。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0期)
10.浏览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补全内容。
张山说故事上半部(开端)→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高潮)→王四、刘五、赵六不信故事(结局)
11.再读小说,分析张山的“下半部”与三位朋友续接的“下半部”,其情节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其根源是什么?
12.细读小说,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三个朋友的下半部都讲完了,都看着张山,说,精彩不?
(“精彩不?
”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
(2)张山那天喝了没几口酒,却醉得不省人事。
(说说张山“醉”的原因。
)
13.探究小说,纵观全篇人物名称的特点,将三位朋友称为“王四、刘五、赵六”,将救人的那个人称为“一个人”,作者有什么用意?
四、句子默写
14.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程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晚春》中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表现它们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事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但手熟尔
(3)康肃笑而遣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17.选文第二段中卖油翁说“无他,但手熟尔”“无他,惟手熟尔”,有什么作用?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永之氓
永之氓①咸善游。
一日,水暴涨,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②,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⑤。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死。
(注释)①氓,百姓。
②中济:
渡到可水的中间。
③寻常:
古代以八只为寻,两寻为常。
④侣:
同伴。
⑤怠:
懒惰,松懈。
此为疲倦无力。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之氓咸善游 咸:
都
B.汝善游最也 汝:
你
C.何不去之 去:
离去
D.遂溺死 遂:
于是
19.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A.其一犬坐于前 (《狼》)
B.如其言 (《河中石兽》)
C.摇其首 (《永之氓》)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
20.下列各项,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船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
B.溺死者的同伴们曾经劝说他丢掉身上的钱,但是他不听。
C.导致“其一氓”溺死的原因,主要是河水暴涨、水势湍急。
D.本文讽刺了那些利令智昏、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葬身名利场。
2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日,水暴涨,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七、名著阅读
22.(题文)名著阅读。
(1)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唐僧大惊道:
“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
“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
“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
”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
“莫念!
莫念!
”唐僧道:
“猴头,还有甚说话!
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
你回去罢!
”行者道:
“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
①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表述,哪一项有错误?
(______)
A.《西游记》中,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后“喜不自胜.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欠道:
‘大造化!
大造化!
…此处的打呵欠不是有睡意。
而是卖关子,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也是掩饰内心的极度喜悦的一个举动,反映石猴的机灵、调皮。
B.《水浒传》有如下章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人白虎堂;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教头风雪娘娘庙,高衙内火烧草料场。
C.《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来兴趣盎然。
共收入十篇作品,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D.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谁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国王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八、综合性学习
23.综合性学习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渠县中学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
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重阳节元旦节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
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妇女节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幅对联,或一条俗语
【示例】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春节和圣诞节,你更喜欢过哪个节日?
为什么?
(4)面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
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一条。
九、作文
24.作文+卷面分
以“我们一起品过的 (快乐/忧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从“快乐”“忧伤“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句子默写
1、
五、课内阅读
1、
六、课外阅读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九、作文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版 中考 语文试题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