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短螺旋成孔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docx
- 文档编号:4813341
- 上传时间:2022-12-0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20KB
9短螺旋成孔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docx
《9短螺旋成孔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短螺旋成孔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短螺旋成孔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
QB
中国石化集团
企业(通用工艺)标准
第四建设公司
★建筑工程卷★
FCC/TS06.11-09
短螺旋成孔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
2007-01-01
2006-12-20发布
压力容器现场安装通用施工工艺
FCC/TS06.02-01
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技术处
发布
短螺旋成孔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采用短螺旋干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
a)钢筋:
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质量证明,进场应复验;
b)电焊条:
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规格、型号满足焊接要求;
c)混凝土:
原材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2机具设备
a)短螺旋钻机;
b)施工辅助机具设备:
铲车、吊车、电焊机、振捣器、测绳、线坠、孔径仪、钢尺、水准仪、铅锤、经纬仪、沉渣仪、塌落度仪。
2.3作业条件
a)清除或改移完地上、地下管线及其他障碍物,并办理必要的书面手续;
b)对场地内的渣土进行清除、平整碾压,达到“三通一平”;
c)对施工机械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调试。
2.4技术准备
a)认真审核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并经审批。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b)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试桩施工、承载力试验,数量不小于2根。
根据试
桩结果确定钻孔参数,并调整、修改、完善施工方案;
c)根据控制桩、水准点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基础桩的定位放线及抄平。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2操作方法
3.2.1放桩位
a)根据设计图纸测放出桩位,桩位测放后经复测并填写验线申请单报监理核验;
b)桩位可钻成深0.3m直径30mm勺孔,灌注白灰以确保桩位不丢失;
3.2.2钻机就位:
操作场地必须平整、压实(如软土地基可采用垫渣土等方法处理)。
钻机必须保持水平稳定,钻头中心应对准桩位中心,并调整钻杆垂直度。
3.2.3钻孔
a)钻孔前要测定孔口标高,以确定钻孔深度;
b)钻杆的垂直度可采用线坠或经纬仪进行校核,并在钻杆上设置双向控制垂直指针,保证钻孔垂直度;
c)在开始钻进或穿过软硬土层交界时,为保持钻孔垂直,宜缓慢进尺。
钻孔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并核对桩设计是否符合地质情况,发现不符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研究解决;
d)钻进中不得原地甩土,对孔口遗落散土应采用人工和装载机配合及时清走;
e)短螺旋钻机原位旋转或移动后应重新定位,防止桩身偏斜;
f)钻到设计深度后应停止钻进,原位空转清理孔底虚土(空转清土时不得加深钻进)。
钻杆提出孔口时,不得回转钻杆,防止虚土掉人孔中;
g)为防止相互干扰造成塌孔,钻孔时宜采用跳钻桩位的方法施工。
禁止向孔内灌水;
h)成孔后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时,应在孔口周围设围栏,防止走重车造成塌孔。
3.2.4成孔质量检测:
成孔后,采用孔径仪或孔规检测成孔直径;采用测绳检测孔深;采用线坠检测孔垂直度。
3.2.5钢筋笼制作验收
a)钢筋运至现场,应按型号、类别分别架空堆放。
钢筋使用前必须调直去污;
b)钢筋笼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加工。
钢筋笼的绑扎、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勺规定;
c)钢筋笼成型后应办理验收手续。
现场组装成型钢筋笼应架空堆放,并用红
(白)油漆注明桩孔编号。
3.2.6钢筋笼吊放
a)吊放钢筋笼人孔时,吊装点必须焊接牢固。
钢筋笼应固定在起吊架上,以保证吊放钢筋笼时不弯曲、不扭转;
b)钢筋笼事先绑扎好保护层垫块,下放时垂直居中,确保钢筋笼不刮蹭孔壁;
c)严格控制钢筋笼顶部标高,并固定孔口钢筋笼,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d)钢筋笼较长时,为确保起吊时不变形可设置3〜4个吊点,也可以将钢筋笼分
两节加工,分两次吊放。
3.2.7混凝土浇筑、养护
a)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检查混凝土标号、配比单、开盘鉴定、塌落度;
b)孔口应放置护孔漏斗,混凝土通过漏斗导管灌入孔内,采用振捣器振捣密实;
c)灌注应连续进行,防止土滑落到孔中;
d)混凝土浇筑中每50rm故一组混凝土强度试块;单桩承台,每根桩必须做一组试件;
e)养护:
露出地面的桩头,夏季需浇水养护;冬季可涂刷养护剂并覆盖。
3.2.8成桩检测
a)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检验桩承载力,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b)桩身质量检验:
对于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
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
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c)设计有明确要求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3.3季节性施工
3.3.1雨期施工
a)工作区域四周做好挡水埂、排水沟等,并备好排水设备,防止区域以外的水流入;
b)钻孔完成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防止由于下雨造成塌孔;
c)不宜冒雨露天浇筑混凝土,避免遇雨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d)钢筋及加工成型的钢筋笼应覆盖;
e)现场搅拌混凝土、钢筋加工必须搭设工作棚。
配电箱、电闸箱等,要采取防雨、防潮、防淹、防雷等措施,电器设备外壳要做接地保护。
3.3.2冬期施工
a)钢筋焊接应采取保暖措施,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
焊条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使用前必须烘干;
b)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混凝土应掺加防冻剂;混凝土入孔温度不低于5C;桩顶应覆盖保温材料;
c)冬期施工期间运输、存放、使用保温材料时,必须有灭火措施,堆放场地严禁烟火;现场严禁明火取暖,施工中确需用明火时,必须经批准取得用火证并采取措施后方能使用。
4质量标准
4.1一般要求
a)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施工顺序、监测手段也应检查;
b)施工过程中对成孔、清底、钢筋笼制作、安放、浇筑混凝土工序质量检查、控制
4.2实测项目允许偏差(见表09-1,表09-2)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表09-1
项
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国标、行标
企标
主控
项目
主筋间距
±10
±10
用钢尺量
长度
±100
±100
用钢尺量
般
项
目
钢筋材质检验
符合设计要求
抽样送检
箍筋间距
±20
±20
用钢尺量
直径
±10
±10
用钢尺量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撞验标准表09-2
项
目
检杳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杳方法
国标、行标
企标
主控项目
桩位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为70mm条形基础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为150mm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为50mm条形基础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为
150mm
基坑开挖前量护
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孔深
0,+300
0,+300
只深不浅,用测绳
桩体质量检验
符合设计要求
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混凝土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
承载力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般
项
目
垂直度
V1%
V1%
吊线坠
桩径
-20
-20
钢尺量或孔规
混凝土塌落度
70〜100
70〜100
塌落度仪
虚土厚:
端承桩
摩擦桩
<50
<150
<50
<150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
量
钢筋笼安装深度
±100
±100
钢尺量
混凝土充盈系数
>1
>1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
桩顶标高
+30,-50
+30,-50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5成品保护
a)钻成孔后,应清理孔口,防止周围虚土落入孔内。
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落雨或走重车造成塌孔温表;
b)钢筋笼加工后,应码放整齐,吊运过程中防止损坏。
灌注成桩后,桩顶需保护,防止机械碰撞及受冻;
c)灌注成桩后,桩顶需保护,防止机械碰撞及受冻。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在饱和淤泥地层成桩,钻孔到设计标高,提出钻杆后孔径容易变小。
此时应提出钻杆,反复钻孔,直到孔径达到设计值,以防成桩发生缩径;
b)钻进中应经常调整钻杆垂直度,轻压慢钻,上下扫钻,逐渐调直,维持正常钻孔状态(如在浅处遇上孤石可采用下护筒护壁人工处理),避免钻孔偏斜;
c)钻进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进时,可能遇到硬土、石块或硬物等,这时应立即停钻检查,待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再钻,以免钻具扭断或损坏。
7质量记录
a)钢筋产品合格证、复试报告、混凝土强度报告及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b)钢筋笼加工质量检验记录;
c)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d)桩基施工记录;
e)桩承载力、桩体质量检测报告。
8安全、环保措施
8.1安全操作要求
a)施工时,吊钩下方及钻机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b)成孔后必须将孔口加盖保护,防止坠入;
c)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
d)钢筋加工时应遵守电焊机、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8.2技术安全措施
a)钢筋笼吊装前应制定吊装方案确保安全;
b)钻孔时,如遇机架摇晃、移动、偏斜或钻斗内发生有节奏的响声时,应立即停钻,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钻。
8.3环保措施
a)施工垃圾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外运途中需采取遮盖措施,以防遗撒;
b)运土车辆出场需冲洗,以免污染道路,现场排水经沉淀后方能排入污水管道;
施工噪声必须控制,对噪声超标机械采用有效的隔声措施,施工中不得大声喧哗,尽量减小人为噪声;
d)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应夯实,并随时清扫、洒水,
减少道路扬尘。
附加说明:
1、本工艺由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技术处提出。
2、本工艺由王水平、赵昌才、陈吉平起草、王水平审核、技术处复审。
3、本工艺由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4、本工艺由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技术处发布并负责解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螺旋 灌注 通用 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