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4797735
- 上传时间:2022-12-0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714.87KB
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五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处理,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古代的农业生产形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
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等,通常采用田庄式的规模经营。
本题的干扰项为C项,井田制下也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但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是国家共有,实际上是君主私人所有。
井田制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逐渐崩溃,所以汉代没有土地公有制的情况。
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制度的一个小细节,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
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史官对帝王的日常行为秉笔直书,他害怕自己偶尔的行为失误也会被史官如实记录,所以说修史对影响到君主个人的行为选择,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宋代史官所撰实属全部真实可信明显过于绝对,所以B项说法错误;宋太祖主要是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不好的言行,并没有反映出史官与君主之间的尖锐矛盾,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确实对史官如实记录的做法不开心,不愿意其记录,但这是表面现象的描述,不是对此事本质问题的反映,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材料新颖,以宋太祖对史官书写记录君主个人言行的行为的态度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由多种因素也会对君主专制形成制约和影响,包括官僚集团、重史传统和君主的个人的品质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既能到书本中去,又能跳出书本外,从多角度看待、思考问题,不要拘泥于教材和固有观点。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新颖,从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入手,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自秦代废除分封制以来,经历了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变化。
明初在地方分设三司本意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但这样的设置在削弱地方权力的同时也过度分散了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的协调发展,所以巡抚由临时性派遣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加强概括总结能力的提高。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C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外来商品的销售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
随着中国近代国门被迫打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瓦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虽然中国的传统经济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中国还是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能够从全局把握。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从实力对比上来讲中国相对于日本是占据上风的。
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西方人士判断中国最终取胜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洋务运动中虽然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但也局限于部分,并没有对全部军队实现西式改革,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集权制度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虽然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不利于调动全体的积极性,所以集权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不全是积极的,所以B项错误;当时中国是列强侵略掠夺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中国不可能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所以D项说法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次近代化改革,其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洋务企业和军事国防上,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了北洋海军在内的三支海军,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相对于日本来讲是占据上风的,所以某些西方人士对中国的获胜抱积极态度。
但洋务派只是从表面上进行了改革,内里还是封建专制制度。
所以表面强大,是实际还是不堪一击。
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变革,这就决定了洋务运动最终必然失败。
由此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决定事物发展的本质条件,从而对历史问题进行正确分析。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答案】D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抗日战争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认识和理解。
本题涉及到了国共关系,契合了当前海峡两岸、祖国统一的时政热点。
在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在当前形势下,为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呼吁国共实现第三次合作的呼声不绝于耳。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中要时刻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相应热门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答案】B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交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新中国建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封锁,许多西方国家迫于美国压力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定的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欧美的外交封锁。
进入六十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减少了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并且因为意识形态和领土问题与中国爆发争端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往来。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时要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到在国家交往中,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底线,以此来看待国际交往中的行为和准则。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法形成了万民法体系,在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和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罗马法的这些内容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和原则上,而不是具体规范,所以B项错误;罗马法主要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后社会的需要,在罗马帝国时期也没有形成后来的民主制度,跟无所谓维护一说,所以C项错误;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但与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无关,所以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罗马法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罗马法形成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包括习惯法和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在内的罗马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在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适应新的社会变化,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万民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这些内容适应了后来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成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但罗马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其具体条文和内容对今天来讲没有实际意义。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认识到,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要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不能用今天的情况和标准进行判断。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考点定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安妮女王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掌握和认识。
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了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剥夺了国王的征税权、军事权、立法权等诸多权力,但给国王保留了行政权。
所以题干中安妮女王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在国王权限范围内,但问题出在安妮女王的行为没有经过议会。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初期的细节部分,属于考点中的一个盲点和易错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对考点的掌握要全面而精确,尽量不要出现盲点和死角。
34.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B
【考点定位】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材料和情景新颖,以国际组织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学生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秩序的认识和理解。
表格类问题主要侧重于内容和数据的前后对比以体现变化,对很多表达性和描述性的内容无法体现。
所以解答表格类问题要特别注意排除那些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的选项。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材料分析比较能力的锻炼,切忌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
35.1947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 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欧洲一体化的相关内容。
由题目信息中“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知马歇尔计划实施在促进欧洲经济复兴的同时也有助于欧洲的联合,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而欧洲则走向衰落,美国力图控制欧洲,所以欧美之间没有形成平等伙伴关系,所以B项错误。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和德国分裂的根源都在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而不是马歇尔计划,所以C项和D项错误。
【考点定位】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马歇尔计划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和理解。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方案”,是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正式提出的援助欧洲的经济扩张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在冷战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稳定了西欧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遏制了苏联,确保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国在实行马歇尔计划时首次正式提出“欧洲一体化”的观念,为欧洲的复兴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西欧各国在马歇尔计划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经济合作机构,使西欧经济重新步入正轨,并为此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第45、46、47、48题各15分,任选做一题。
共52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13分)
【答案】
(1)原因:
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
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
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
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
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
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第
(2)问对缓解人口压力措施考查,通过研读材料可得到相关信息。
由“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知康有为主张向人口较少地区进行人口迁移,严复则主张兴办实业;由“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可知还有人主张晚婚晚育。
对这些主张的评价的考查,则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对于这些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分开单独评价。
但无论如何评价都要注意考虑到这些主张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人口增长·清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围绕清代人口增长,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总结、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既符合新课标高考的考查理念,又契合了当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和人口政策的热点问题。
这两问主要都考查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第(2)问的第二小问则涉及到对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这体现了当前高考长淡化教材意识,注重能力考查的趋势。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中,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自己相应能力的提高,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发展进一步的能力。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答案: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②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 ---5分)①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②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②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
略
【考点定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
【名师点睛】本题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论述能力。
本题虽然属于开放性试题,但在设问设计上就已经圈定了回答的范围和内容,而且在历年高考的考查中都要求学生引用相关史实,史论结合。
所以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可能有精彩的论述的。
比如本题要求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拟题目,但就回答难度来讲,最简单的还是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角度入手,这就要求学生对以英美法德为代表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熟练的掌握。
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基础知识的扎实,其次要尽量的多做开放性试题,既可培养考生应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各种题型的基本的解题技巧及格式。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
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
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
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
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6分)
【答案】(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第
(2)问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影响,唐太宗的谱牒改革使原世家大族的等级降低,而很多从草原迁移而来的新兴家族跻身“高门”之列,这样就打击了世家大族社会地位,有利于打破他们对官位和政治的控制;而按照当前爵位高低确定门第等级高低,也有利于肯定现有政治秩序,维持政权稳定,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同时家族门第不再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抑制旧士族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将皇族排为第一等级则有利于提高皇族的地位,加强统治。
【考点定位】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唐太宗谱牒改革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也延续了去年高考中本题对唐代政治经济改革内容的考查。
本题从内容和作用两个方面考查了对唐太宗谱牒改革的认识。
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对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
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
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高 全国 卷文综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