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docx
- 文档编号:4785048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19MB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docx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分析
原作者:
天涯孤舟 引自天涯论坛,此为原作者观点,与本文库作者无关
历史上对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有过不少质疑,而最有名的当数老毛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说。
那么下面,我们通过地缘分析,来看一看这种战略究竟是怎样的。
荆州,大概由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组成(广义的看,江汉平原也包括了湘江流域)这是一个地缘潜力非常大的地理板块。
首先是广袤的粮仓,其次有很好的地理封闭性,第三能够对多个方向施加地缘影响力。
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居于四战之地。
从蜀地(四川盆地)、汉中、长江下游和中原地区都可以对这一地缘版块采取军事行动。
因此地缘压力是很大的。
这也是诸葛亮所说用武之地的原因。
曹操起事的中原也是四战之地,但在他向东、向北发展的过程中,却无人在其背后捅刀子,一方面是其他诸侯的愚昧,另一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手腕还是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对于蜀国来说,仅据有荆州,而希望自己用兵时无人在背后捅刀子纯属碰运气。
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吴在蜀北进时乘虚而入,导致了三国局势的根本变化。
因此,蜀国必须在荆州之外减少自己的受力面,拥有自己的大后方。
将荆州变为三战或二战之地,并且拥有广阔的纵深。
这是蜀国必须拿下益州(四川盆地)和汉中的根本原因。
拥有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四川盆地和汉中之后,北面的秦岭可以成为天然屏障(保其岩阻),南方的云贵高原只要做好安抚工作,不足为虑(南抚夷越)。
西域各国可与呼应(西和诸戎,这个属于锦上添花型)。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与吴国形成统一战线(外结好孙权)。
这样,荆州就变成了进攻魏国的桥头堡。
外部条件已准备充分。
而对内,则要充分开发这四个地缘版块的生产潜力(内修政理),可以说这四个地缘版块加起来,农业实力相当惊人。
比吴、魏皆不逊色。
然而诸葛亮很清楚,即使这样,蜀国的实力也不可能超过魏国,因此并不具备对魏国的战略优势。
因此必须等“天下有变”,即魏国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再一出秦川、二出河洛形成钳形攻势,改变地缘实力的天平。
如果能够再有吴国出江淮作为呼应,则大事可成。
蜀据有秦川和河洛之后,汉中和西蜀将彻底成为大后方,战斗部队可悉数调往秦川、宛洛两处,近距离呼应。
彻底解决“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的困局。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时被认为是其最弱的一项,但至少在北伐的几条进军路线的选择上,诸葛亮还是有能力使魏国发生误判的。
只可惜几条道路距离太近,即使误判也能很快将兵力重新调回。
但这种误判如果发生在出秦川为主还是出宛洛为主时恐怕就是致命的了。
荆州和益州的关系,特别是在拿下秦川以前,是决定隆中对成败的关键。
就我个人来看,出宛洛可以直指魏都许昌,问鼎中原;因此魏国必不敢冒险将重兵派往秦川。
而正因如此,出宛洛的虚招可能性更大,利用魏国的误判,脚踏实地的拿下秦川(包括秦川更西的凉州之地),一样可以使蜀、汉成为大后方。
而从秦川向东攻击,又比蜀地北伐条件要好得多。
更拿到一个非常据有农业潜力的地缘版块(关中平原的农业体量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之和),这时再与荆州军互为正奇,则前途不可限量。
此后的发展,蜀国若不发生误判,当继续坚持孙刘联盟的外交政策,北进山西、华北。
形成与吴国东西二分天下之格局。
若顺淮河而下与东吴争江淮、山东之地则谬。
吴魏会随即联合,形成对蜀国的夹击之势。
甚至华北之地,也非势在必得。
蜀国即使退到太行山一线,也仍然对吴国保有绝对的地缘优势。
一方面因为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高低对低地往往可以施加更大的地缘压力。
而河、济、淮、江四渎,蜀国又皆处上水,顺流而下其势无匹。
尽管二分天下,吴、蜀之优劣已决。
再者,占据中原河洛之地,则黄河竟在掌握之中,黄河之水岂不更胜过千军万马?
从吴国的角度来看,与蜀国二分天下不如和魏国二分天下。
因为东西向的地缘劣势,吴国一样是清楚的。
而南北平分,则更容易达成地缘平衡,进可攻退可守,不会如此被动。
但吴魏二分天下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吴,而是来自魏。
对魏国来说,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江东平原三大地缘版块皆为吴国所得,而自己能得到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汉中,这无论如何是无法接受的。
要么魏国拿下西蜀,要么在吴国拉长战线西征时乘虚而入,直捣江东。
总之魏国不可能任吴国坐大。
从地缘上看,吴魏结盟则必然面临西蜀的归属问题。
而无论谁得到西蜀,另一方都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这种联盟的矛盾是结构性的,况且魏国还是强势的一方。
相比之下,吴蜀联盟,各取所需的战略则风险更低。
以孙权的性格,作这种选择的概率相当高。
荆州的城池和地理单元大致关系的示意图:
关羽失荆州,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时代最关键的转折点。
下面再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地缘形势:
刘备夺取汉中后,刘备集团虽然未能如愿得到整个江汉平原、南阳盆地、汉中盆地、四川盆地的全部,但已经四具其三。
而唯一落在曹操手中的南阳盆地,正是关羽准备进攻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在地缘战略的取向上是不糊涂的。
整个刘备集团的意见是统一的。
关羽的问题,主要出在和东吴的关系上。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的距离很远,这两个地缘版块只能在军事行动上相互呼应而不能相互支援。
这正是老毛所谓“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的最大软肋。
而诸葛亮“隆中对”战略中,之所以如此重视“外结好孙权”,正是看到了这一战略中所存在的危机。
这两个地缘版块的体量都有着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因此在防守时并不一定需要相互驰援。
但在进攻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四川盆地由于有江汉平原把守东大门,又占据了汉中盆地可以保护侧翼,因此在进攻时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但江汉平原却处在二战之地,一旦向一个方向发起进攻则必然面临另一个方向的军事威胁。
因此在和东吴之间没有牢靠的同盟时,去进攻南阳盆地无疑是自寻死路。
其实孙权把女儿送上的时候本是双方结盟的绝佳机会,甚至可以认为是蜀国获得了吴国的重要人质。
相比之下,巩固统一战线才是荆州最重要的战略选择。
夺取南阳盆地倒还在其次。
象我在前面曾说过的。
荆州虽然是用武之地,但却恰恰最适合作为虚招。
真正能够捞到可靠的地缘利益,改变蜀魏实力对比的,还是“出秦川”。
巩固吴蜀联盟形成对魏国的战略威慑,才是荆州之地最重要的战略价值。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为关羽的政治和军事行动作一些辩解。
首先,在政治上,正是因为荆州是“借”来的,而孙权又有讨还之心,所以关羽有时候必须采取一定的强硬措施。
因为这里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当年如果刘备早些遇到诸葛亮,早些运作合情合理合法的篡夺荆州之事,使荆州理所当然的归蜀国所有,则吴蜀之间的关系要好处理得多。
关羽也未必会在外交上搞得这么僵。
可惜历史总是无法假设的。
其次,益州和荆州的这种千里之遥二分兵力,在地缘战略上的确不是长久之计。
而如果能够占据南阳盆地,并成功出秦川。
则益州将彻底成为战略大后方。
秦川之兵和南阳盆地之兵可以通过“丹江通道”相互支援,而从根本上解决兵力分散的问题。
一旦南阳为蜀国所有,则吴国更不敢轻易扰袭江汉平原。
因为这时江汉平原会面临来自南阳盆地和长江上游两个方面地缘压力。
这比陆逊只需要担心刘备顺长江而下的攻击形势要严峻得多。
虽然关羽的行动有其原因,但也不是说就没问题了。
在处理和东吴的关系时,该硬的要硬,该软的还得软。
政治人物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和外交手腕。
只有想方设法稳住孙权,并将其注意力引向江淮方向,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吴蜀联盟的危机,必要时关羽甚至可以在军事上给予配合。
例如可以和孙权约定,由关羽虚攻樊城,刘备取秦川而孙权取合肥。
这样,既然是虚攻,则荆州不空,孙权不敢贸然袭取,而有关羽在中路吸引曹操,孙权的右路和刘备的左路又没有战略冲突,那么对于孙权来说,成功的可能就很大。
能将国界从长江推进到淮河一线,无疑是吴国巨大的战略收获。
而在刘备取得秦川之后,则可以以秦川为虚,江汉平原为实,再进击南阳盆地。
在秦川兵的夹攻和策应之下,夺取南阳盆地的概率就更高了。
而这时吴国如果在江淮一线有所斩获,也必然会承担曹军的压力。
不会有动力去破坏吴蜀联盟。
诸葛亮在出山之后,有过两次大的战略部署:
一次是《隆中对》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
这在前面已经结合地缘图详细分析过。
第二次是失荆州及刘备驾崩以后。
这次战略部署又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是采取战略攻势还是守势的选择。
我们知道,历史上四川盆地从来是心无大志偏安一隅的战略版块,由于有高山大川的险阻,蜀人很难有积极进取之心,大都采取了守势,而最后无一例外被中原政权所剿灭。
在并不知道后世历史的前提下,诸葛亮作出采取战略攻势的决策需要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
这是诸葛亮以战略家的眼光清楚的认识到偏安只有灭亡的命运后作出的选择。
首先是以攻为守,蜀国多年的北伐虽然收效甚微,但国内始终免遭战祸。
衣食丰足而政治清明。
其次,在进攻中总有可能找到机会,一旦抓住战机则蜀魏双方的实力天平就会发生倾斜。
蜀汉北伐总是保持谨慎,不是什么性格问题,而是战略问题。
采取攻势本身,已经完成了以攻为守的战略目的。
而地缘斩获则属于次要目的(当然也不是无所谓的)。
蜀军的地缘实力决定了其精锐一共就是十万,如果有大的损失,必将全面摧毁蜀国存在的根基。
因此诸葛亮每次出兵最讲究的就是“全身而退”。
在蜀国的客观条件下,为了攻城略地铤而走险是一种战略幼稚的表现。
其二是在取关中还是取陇右的问题上。
诸葛亮力排众议,坚持先取陇右而不是关中也体现了其无人能及的战略眼光。
秦川由陇右和关中两个地理单元组成,陇右在西、关中在东,中间隔着六盘山。
从地缘潜力上来说,关中平原无疑比陇右有价值得多,中国有相当多的朝代是从关中平原起家的。
而且几乎是蜀国东进中原的唯一通道。
但饭必须一口一口的吃。
蜀国伐魏,最大的困难是横亘在蜀魏之间的秦岭所造成的粮草运输补给问题。
几乎每次进攻都必须在15天之内解决问题,否则就会面临无米下锅的危险。
之所以要发明木牛流马之类的运输工具,都是让交通运输给逼的。
因此最重要的,是能够在秦岭以北建立根据地。
将粮草运输转移到非战时期。
况且陇右本身还有一定的自给自足能力。
而且凉州的马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
据有凉州之后,不但粮草运输的问题可以很好解决,战术变化也会变得很丰富。
六盘山对陇右、关中的阻隔能力比起秦岭来说就差多了。
汉中之兵和陇右之兵互为正奇,攻取关中的机会就可大增。
魏延子午谷奇谋,有两个版本:
《魏略》的记载:
“夏侯茂为安西将军,镇长安。
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
‘闻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无谋。
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东方腥聚合,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
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
从《魏略》来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实在不值一驳。
因其前提条件太多。
首先是“十日可到长安”,曹真伐蜀,同样出子午谷,似乎走了30多天楞没走出来。
其次“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这个,这个……实在是太搞了。
万一夏侯茂不乘船逃走而是坚壁清野,以数万之众与魏延5000人决战呢?
然后是估摸着城内粮食可以长久供给魏延的军队(万一敌人逃走的时候烧城呢?
),然后是魏国援军二十几日才到,并且一定是比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后到。
这还不包括魏军预先察觉后设伏以及气候影响进军速度等因素。
这一切的假设都没有必然性,纯粹是在“赌”。
任何真正的赌徒都不会去做概率小于50%的事。
倒是《三国志》中的记载,字数虽少,却值得探讨。
因“韩信故事”几个字的分量是很足的。
下面我们就再看一下“韩信故事”是怎样的:
先来看看刘邦定三秦之战:
刘邦在关中不敢称王,而项羽将其封在汉中,刘邦受封后从关中入汉中,正是走的子午谷,并将子午谷栈道烧毁以示毫无北还之意。
随后由汉中定西蜀,积蓄力量以图关中。
项羽和齐国开战,主力被全部束缚在山东战场。
关中由项羽分封的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把守,兵力上和刘邦大概在1:
1左右。
刘邦进击关中时,三王基本上要靠自己对付,没有任何援兵。
随后,刘邦采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著名计策,假意从子午谷进攻,却率主力从散关故道绕袭陈仓。
攻入关中平原。
此后除了一步步向东推进,摧城拔寨。
刘邦还分兵几路绕过坚城,长途奔袭,东击山东的项羽主力,却在彭城(今徐州)大败。
随后返回关中平原,守住中原进出关中的要道,与留在关中的军队一起彻底剿灭三秦势力。
最终据有关中,奠定争霸天下的基础。
刘邦能夺取关中,有几个先决条件,一是项羽在东,无力回援。
在定三秦的整个过程中刘邦都无兵力上的劣势。
二是三秦王缺乏统一调度。
不但互相之间无统属关系,就是和项羽之间在名义上也是互不统属的。
三是三秦王向项羽投降时几十万大军皆被坑杀。
虽被封在故地为王,却已民心全失。
四是刘邦奇袭成功的是他的主力部队而不是一支偏军。
只有主力部队突入成功才有可能实现对整个关中平原的扫荡。
《魏略》版子午谷奇谋是“很傻很天真”的,占有一个地缘版块,最关键的是找到地缘平衡线,在地缘平衡线上布置防守力量,然后通过开发地缘版块之内的生产力来增强国力。
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占有长安,不过是占有了一座孤城,对于据有关中毫无帮助。
相比之下,《三国志》版的子午谷奇谋则要高明得多,也还基本上算是能够配得上魏延的智商。
看下图:
魏延子午谷计划的关键,不在于拿下长安,而是直扑中原西进关中的咽喉要道“武关”、“潼关”、“蒲坂”,阻隔魏国援军西进。
再由诸葛亮主力出斜谷,扫荡关中,最后与魏延“异道会于潼关”。
实现对整个关中平原“关门打狗”的战术目标。
子午谷奇谋的佳处在此。
魏延作为一名大将和高参,能想到这样的计划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但他终究是战术家而不是战略家,子午谷计划从战略上来说存在不足之处。
关中平原在曹魏的治理下是比较安定的,内部并没有大的矛盾,并且中原对关中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
对关中人民来说,蜀汉是以“侵略者”的姿态出现的。
诸葛亮之军没有刘邦之军对关中“传檄而定”的政治基础。
而陇右地区曹魏的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又有马超、马岱的的影响力存续。
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消化为可供蜀国使用的地缘力量。
诸葛亮一出祁山,三郡立刻归附便是例证。
先取陇右,再取关中,除了粮草运输、获得足够的战马等重要原因外,改变原来从汉中向关中的仰攻为从陇右向关中俯攻的战略态势也是重要的原因。
历史已经证明了,高地对低地总是有更大的地缘压力。
从蜀、魏的实力对比来看,在拿下陇右之前,蜀国并不具备一举平定关中的能力。
即使通过奇袭侥幸获得一二孤城也无法在关中立足。
而实现“关门打狗”同样需要实力,魏延一支万人奇兵要据守三大要隘而不担心内外夹击,诸葛亮能轻松出斜谷,一路顺利扫荡,这些都显得过于理想。
只要蜀汉不能一次性实现对整个关中的完全占有,只要魏军援军主力能出现在关中平原的土地上,缺乏支持的蜀军就最终只能退回汉中而难有尺寸之功。
从战术上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要成功,就不可能是一支五千至万人的小分队。
而至少应该是蜀国一半的兵力。
即使这样,能否挡住驰援而来的数十万中原魏军与关中军的夹击也还要打个问号。
而出斜谷的另一半蜀军能否顺利进入关中平原也是一个问号(刘邦当年只奇袭成功了陈仓一处,蜀汉的魏延、诸葛亮都要奇袭成功是不堪想象的。
所以子午谷奇谋要真的成功,需要的甚至不是一半蜀军而是全部蜀军。
当全部蜀军在子午谷奇袭成功,并占据三关后,再从外东向西扫荡。
如果关中军胆敢出兵夹击,正好在平原上歼灭有生力量,避免了攻坚战的损失。
另外也可以和守关之军相互支援。
但这又存在一个战略上重大的问题。
那就是将所有兵力投入关中平原大决战,完全没有退路。
是不成功则成仁的战法。
这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是相当大的战略冒险。
这直接和“以攻为守,蚕食雍凉”的战略目标相背离。
即使是刘邦当年定三秦也不是这么玩命的打法。
既然一战而取关中在战略上不现实,那为什么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有两次是针对关中平原的呢?
再来看图:
诸葛亮两次进击关中一次是出散关道击陈仓(刘邦定三秦故道),一次是出褒斜道(斜谷)屯兵五丈原。
陈仓大概在今天的宝鸡市附近,由千河与渭水构成的三角洲曾经是秦人为周天子牧马之处。
这个地方是沟通陇右与关中的咽喉要道,占领此处可以完全切断关陇之间的联系。
从而形成对陇右地区“关门打狗”的战术目标。
而这一带三角洲和平原地区从五丈原往北有一个相对狭小的防守面,又具有一定的自给能力。
可以作为进一步窥视关中的桥头堡。
即使受到魏军疯狂进攻而最终不能立足,也可以顺利从散关道和褒斜道退回汉中。
但仍可依陇山一线雄踞陇右,保有胜利果实。
司马懿说诸葛亮如果依山向东进击武功则危,如果向西入五丈原则安然无事。
实际上是没有看透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要不是郭淮提醒司马懿并带兵据守北原,诸葛亮早就北上扼住“关陇咽喉”。
郭淮与诸葛亮隔渭水南北相望,而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只隔着一条斜水东西相望,而且司马懿的军队是主力,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和魏军主力决战而不是强攻北原。
司马懿兵败则北原不攻自破。
总的来说。
诸葛亮五次北伐,都严格按照“以攻为守,蚕食雍凉”的战略进行军事部署,将陇右视为第一战略目标。
之所以在两次关键的战术决策上,诸葛亮没有选择子午道和武功,正是因为这两处的战略取向是向东,而诸葛亮的战略取向是向西。
南辕北辙的事,军事家们是不会做的。
诸葛亮北伐战略的分析,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为什么蜀军没有顺汗水而东,出兵上庸,进击南阳盆地。
从汉中走上庸路线进军,其地缘目标必然是南阳盆地。
一般很容易想到的是顺汉水而下,走水路依上水之利。
不过汉水和附近山脉的走向,给这一常规进军路线出了难题。
可以看到,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有象珍珠一样串在一起的三个盆地——汉中盆地、安康盆地、上庸盆地。
按常规,汉水应该从这三个盆地中间穿过。
如果是这样的话,顺流而下,进击南阳是比较畅通的。
汉水本身会成为进攻的主要通道和依托。
山西的汾河谷地大抵就是这样的结构。
可问题是,汉水流域并不是这样的地理结构。
汉水在流出汉中盆地之后,首先是向南绕过了安康盆地然后又转了90度的弯向北绕过了上庸盆地,最终流入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
这一地理特点在军事上的影响就是,顺汉水而下,无法完成对安康盆地和上庸盆地的军事占领。
不占领这两个盆地却顺流而下进击南阳,必然会在沿岸受到军事打击,甚至被截断后路。
这是不可想象的。
这种情况甚至比从长江三峡出四川盆地的情况还要糟糕。
因此走上庸路线出汉水,就必须逐一突破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的地缘平衡线,占领魏国设于安康盆地的魏兴郡,然后突破安康盆地和上庸盆地的地缘平衡线,占领设于上庸盆地的上庸郡。
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使汉中水军顺汉水而下与上庸的陆军水陆并进,突破上庸盆地和南阳盆地的地缘平衡线攻入南阳盆地。
这种进攻路线,我称之为“三级跳”。
可以看出,这种攻击方式是相当艰难的。
甚至比突入关中还难。
突入关中只需要突破一条战略平衡线即可。
那么和“蚕食雍凉”相比,“蚕食康庸”又是否可以考虑呢?
也就是说,一次拿不下来,我就慢慢弄,每次只求突破一条地缘平衡线。
条件成熟了,再突破下一条。
相比之下,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间的地缘平衡线要容易突破一些。
这一方面因为安康盆地离蜀军的支援地更近而离魏军更远,另一方面这条地缘平衡线的主要阻隔是山脉,汉水多少还是能起到一点帮助进攻的作用。
而安康盆地和上庸盆地之间,除了有山脉阻挡外,汉水也从顺流变成了横流,成为了康庸两地之间的又一道屏障,所以突破这条地缘平衡线的难度非常大。
不但如此,从南阳盆地进入上庸盆地,有堵河、南河两条汉水支流沟通,这个方向攻易守难。
并且上庸离蜀国的支援中心比魏国要远得多。
因此,对蜀国来说,安康盆地是易攻易守,而上庸盆地是难攻难守,对魏国来说却相反,是安康盆地难攻难守而上庸盆地易攻易守。
因此,历史上康庸之间山川天险往往是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达成地缘均势的地方。
战国时,秦国从长江流域,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三个方向俯视楚国,甚至已经从关中方向突入南阳盆地的前提下,也没能打下上庸,最终还是用黔中郡和楚国交换才得到了上庸之地。
如果蜀国占有上庸,必然会投入大量的兵力在这个方向进行防守,而且是孤军深入,且还是从高向低的态势,一旦防线被魏军突破,退兵极难。
只能破釜沉舟在上庸与魏国背水一战了。
以上是从战术上谈出上庸的路线。
现在从战略上再来看一看:
在吴、蜀、魏三家的关系上来看,吴蜀同盟是实现南北对抗的基础。
吴、蜀在战略方向上需要作好协调,才有可能长期合作。
蜀国的出陇右或关中、吴国出江淮在战略方向上并无矛盾。
不会对彼此的发展造成影响。
而如果蜀国出上庸而吴国出江汉则战略指向都是南阳盆地,这将立刻对吴蜀联盟造成根本的影响。
从地缘上来看,吴国出江汉还算理所当然(这也是当年关羽伐魏的路线),而蜀国出上庸则显得勉强(见我们前面的战术分析)。
就算蜀国能够突入成功,进占南阳盆地,但缺乏支持又腹背受敌的南阳将立刻变成又一个荆州,只是不知道这次谁将成为下一个关羽。
而且由于南阳盆地离魏国的心脏已经非常近,南阳盆地自身的防御条件和地缘潜力都比江汉平原更差,这样一支孤军,在魏国举国之力的进攻下,再加上东吴的酸葡萄心理作用下,存活率实在是不堪想象。
除了吴蜀协调的问题,还有个远近问题。
魏国的主力部队主要驻军在南阳盆地和中原地带。
如果蜀、吴分别从关陇、江淮进攻的话,会调动魏国中央军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战略方向上千里奔袭,捉襟见肘。
要不是吴国攻击力实在太弱,这种钳形攻势将给魏国造成巨大的麻烦。
但若吴、蜀都将南阳选为主攻方向,则不但存在两国的战略冲突,而且对魏国来说完全是以逸待劳,近距离截击。
这无异于帮了魏国的大忙。
我们可以看到,终三国之世,赤壁大战和关羽伐魏后,吴、魏、蜀三国再未用兵南阳,邓艾灭蜀,宁愿披荆斩棘的飞越悬崖绝壁,也不走汉水北上,不得不说在这个方向用兵之弊已经成为三国战略家的共识。
从以上分析来看,三国时期蜀国的战略还是相当有针对性,而且是符合自身客观条件的。
只不过决定历史的除了地缘,还有机缘和其他的很多东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时期 蜀国 战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