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工作会材料汇编.docx
- 文档编号:4769318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223
- 大小:102.72KB
秋季工作会材料汇编.docx
《秋季工作会材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工作会材料汇编.docx(2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工作会材料汇编
2015年秋季工作会材料汇编
防灾科技学院
2015年10月
目录
2015年秋季工作会议日程安排1
2015年秋季工作会议处级干部讨论分组安排2
防灾科技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3
防灾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24
防灾科技学院章程38
防灾科技学院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工作实施方案58
防灾科技学院教师绩效考核暂行办法(试行)79
2015年秋季工作会议日程安排
时间
地点
内容
主持人
29
日
下午
14:
00-17:
30
明德楼会议区132会议室
(唐山厅)
1.院长薄景山讲话
2.学院领导刘春平、迟宝明、兰从欣、石峰、李军作专项工作报告;梁瑞莲作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每人30分钟左右)
院长薄景山
30日
上午
08:
00-12:
00
第一组:
130会议室(邢台厅)
第二组:
134会议室(海城厅)
第三组:
234会议室
(澜沧—耿马厅)
分组讨论专项改革和依法治校政策措施,每人发言15分钟左右,并在讨论前提交书面发言稿。
各组召集人
下午
14:
00-16:
30
31日
上午
08:
30-09:
20
明德楼会议区132会议室
(唐山厅)
各小组汇报本组研讨情况
党委书记齐福荣
上午
09:
30-11:
30
院长薄景山作《践行“三严三实”,推动学院发展》主题报告
党委书记齐福荣作总结讲话
2015年秋季工作会议处级干部讨论分组安排
第一组
参加领导:
刘春平迟宝明
召集人:
姜纪沂蔡晓光
成员:
沈军郭迅丰继林刘翠侠郭子辉
王建富胡顺田宋淑珍贾作璋孟晓春
周文波谷洪彪郭晓云蔡建羡高方平
唐彦东侯英韩红梅赵宜宾冯海成
工作人员:
谢力刘利民
研讨地点:
130会议室(邢台厅)
第二组
参加领导:
兰从欣李军
召集人:
侯逾昆王维新
成员:
张伟达勇刘文堂贾甚杰王爱玲
谢长旺刘晓岚徐万成边修蕊于会珍
王春红刘佳琦田力韩炳东房卉
焦贺言张振
工作人员:
王爱敏赵会朋
研讨地点:
134会议室(海城厅)
第三组
参加领导:
石峰梁瑞莲
召集人:
张帆王健
成员:
卢滔任鲁川蒋锋李巨文李君
王秀和周振海尹景玉高亦飞李清华
胡道华康建刘喆陈灏杰邹岭
工作人员:
李伟腾陈晓一
研讨地点:
234会议室(澜沧—耿马厅)
防灾科技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按照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十三五”时期(2015-2020年)是学校启动和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围绕学院“第二步”发展目标——将学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主要工作成就
近年来,在中国地震局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发奋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教育部专家认可;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并于201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进入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该计划已经成为学院面向地震行业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
“固体地球物理”和“地质工程”分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两位教授增列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师资队伍数量进一步充实,生师比由2000年的24:
1到2015年20.3:
1;实践教学条件明显改善,生均实验设备值由2000年的生均0.72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生均1.9万;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工程不断推进,图书、信息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院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年均科研(技术服务)经费达到1111.2万元;行业培训工作稳步开展,年均培训500人次,2014年获得国家级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院其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保障学院教书育人事业的快速、安全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学校近年来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兄弟院校相比,与防震减灾事业和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在师资队伍方面,学科带头人明显不足,有海外学习和访问经历的教师偏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生师比指标距达标线仍有一定距离。
在办学设施方面,虽然生均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面积有一定提高,但离达标线仍有较大差距。
在教学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教师开展创新型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产学结合的综合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实践教学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备,但管理服务理念需进一步转变,工作态度、职业技能、运行效益都需进一步提高,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和支撑条件还有待改善。
(三)“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四十多年的办学积淀,尤其是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发展,顺利完成创建防灾特色大学“三步走”战略中第一阶段的发展任务。
目前,学校正处于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顺应国家和行业发展,通过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十三五”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解决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机遇。
高校综合改革的中心任务是鼓励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倡导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如何跟进国家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需求,推进学校转型、定位、升级,是学校“十三五”面临的挑战,也是学校发展机遇。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校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为学校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学校地处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区域,如何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利用相对区位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校与行业和地方的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办学质量和发展内涵,是学校面临的全新挑战和机遇。
二、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加快创建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引领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提高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事业的能力。
以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合理定位、特色发展,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以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深化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使我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发展目标
(一)战略目标
在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防震减灾领域学科国内领先,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教育为主体的防灾特色大学;把学校建设成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设施先进、文化积淀厚重、创新人才辈出的大学;把学校建设成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学。
把学校办成中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二)“十三五”目标
——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加快制度建设,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大学管理构架,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坚持党委领导,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决策重心,落实系部实体,完善符合国情的大学治理结构;加强学术决策,保障学术自由,鼓励学术争鸣,实现教授治学;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自律办学机制。
——构建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
根据防灾减灾事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完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及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学科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力争8-10个学科达到硕士点建设水平、1-2个达到博士点建设水平。
增设《水利工程》等8-10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30个左右。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服务地震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胆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成效。
“十三五”期间,在校本科生规模维持8000人,硕士研究生200左右,培训生1000人次。
积极推进基本教学条件建设,争取生均教学用房、学生宿舍等达到评估标准,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效能,争取获得省部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提升学校防震减灾领域的贡献率。
学科建设是十三五时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是决定我校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深化改革促进学科建设,推动一批特色鲜明、科研项目来源稳定,成果不断涌出的学科(或服务领域)脱引而出。
重点在于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激励机制,聚集一批活跃在防震减灾领域的领军人才;以绩效考核评价改革为契机,创新用人机制,培养一批师德高尚、学术卓越、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其中正教授到达100人,博士学历教师占比30%。
围绕防震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
年均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0篇,三大检索论文200篇,年科研经费达3000万元,争取省部级科研项目奖励3-4项。
四、主要任务
围绕规划目标,“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提升三个能力,推进三大建设,完成三项改革”:
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文化三大建设,强化地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信息化三大支撑等一系列措施,切实使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提升三个能力
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教师发展。
建立鼓励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体制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学术氛围,拓宽教师发展渠道,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教学科研奖励和公派出国等制度,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鼓励教师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形成教师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技术服务和教学、学科竞赛等竞争性项目,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鼓励教师在学科团队、教学团队中团结互助,共同提高;在与企业、行业结合培养人才的产学研合作中提升能力、提高水平,实现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团队教学科研成果的整体提高。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营造学生“想要想的问题、学要学的知识、做要做的事情”的文化环境;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保护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供更加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构建教师引导帮扶、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大类选课,课内、课外学分置换,理论和实践学分置换等柔性学籍管理体系。
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
制定和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按照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制定本科专业教育质量培养标准,按照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和完善专业方向分流培养,提升以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
提升学院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地学、土木工程类专业和仪器、信息类专业开展面向地震行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地震行业一线技术人才;继续开展张衡地学班、鲁班工程班,为培养地震行业高层次人才输送生源。
开展重点区域大型活断层大比例尺填图和城市的活断层探测,以及重点地区地震区划、地震动小区划、震害预测和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
开展城市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加固,推广减隔震、结构健康监测及诊断等抗震减灾新技术。
推进地震监测技术实验室、地震仪器标定实验室、防灾减灾装备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地震观测系统研发、维修维护等。
开展电磁、地下流体、地壳形变等观测系统应用软件及会商软件的开发。
扩大地震现场应急救援、震害与烈度调查、房屋鉴定、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提升地震应急工作的能力。
继续参与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与完善,开展自然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研究与行业培训。
争取防灾减灾教学综合楼立项,建设好国家级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扎实推进行业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
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开发一批专业培训的微课程,适度扩大专业技术培训领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推进三大建设
强力推进学科建设。
一是完善重点学科的布局。
围绕防灾减灾相关专业和领域,遴选一批重点建设学科,凝练学科方向,初步形成特色学科体系。
在“十三五”末,要求10个左右二级学科达到硕士点建设水平,1-2个学科达到博士点建设水平;现为省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发展学科的二级学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水平,其他学科争取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争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科学研究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科研项目水平至关重要。
我们要以重点学科为支撑,以行业支撑为基础,以学校多学科为优势,找准科学问题或重要需求,组织力量联合攻关,承接国家重大项目,产出一批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实现一批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建立长效的学科建设机制。
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引领和激励政策,提高全校上下对学科建设的重视,形成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氛围与文化环境,促进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投入学科建设;促进学校资源配置向学科建设倾斜;促进新的学科方向的形成;促进科研项目、学术成果的总量爆发性的增长;促进优秀人才的涌入和校内优秀人才的成长。
加快推进教学基本设施建设。
完成集地震图书馆、地震档案馆、防震减灾科普展览馆和教师科技研发中心四个部分的学生及教师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完成北校区4号学生公寓楼建设,达到生均住宿面积6.5平方米;完成主要服务于地震局系统内外防震减灾专业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的南校区防灾减灾教育综合楼建设。
完成秦皇岛柳江盆地地学综合实习基地建设,达到同时容纳700余名师生实习使用标准;推进其他创建和完善专业综合实习基地;完成南校区离心机实验室维修改造,建立离心机实验、伪动力反力墙、控制室等部分,填补地震局系统内岩土动力实验室的空白;完成地震地下流体和形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完成校园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建成虚拟IDC数据中心及灾备中心,实现学院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网出口、网络主干万兆、用户桌面千兆、无线网络百兆;整合信息化服务类、业务类、资源类系统管理平台。
科学推进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学院精神为核心,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以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大学文化建设,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进一步培育防灾减灾特色大学精神文化,深化校训、校徽、校歌、学院精神等宣传教育;进一步优化特色文化阵地和文化环境,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地震博物馆、主题雕塑、北校区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打造系列文化品牌,设立“防灾大讲堂”、“防灾文化之旅”,培育特色精品社团,加强校友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媒体时代的学院特色文化传播,深化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运用和管理,推进媒体融合,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展示学院良好形象。
(三)完成三项改革
绩效评价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岗位特点,建立健全以分类分级、以业绩考核为重点、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机制,形成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建立符合理、工、经、管、人文与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特点和要求的教学科研人员考评办法,鼓励不同人员安心教学、潜心学术研究、专心科技开发;建立体现岗位性质和绩效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考评办法。
让不同特长的教师在适合的领域内安心工作、发挥特长、取得成绩;营造和形成“人人说成绩、人人讲贡献”的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和巩固造血功能。
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大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分配机制对人才的激励作用,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使人才能够用得好、留得住;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拉开档次”的原则,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重点岗位倾斜,形成高效的激励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坚持内涵发展,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通过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渠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逐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创业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管理重心下移改革。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院管理重心下移。
逐步理顺各项工作职责事项的权限、层级关系,以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绩效为目标,构建院-系(部)两级、以系(部)为重心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制度体系,构建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和保证体系,形成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和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评价机制,促进“责、权、利”、“人、财、物”的协调统一,增强系(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发挥各部门、系(部)和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院整体发展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管理更科学、责任更清晰、奖惩更分明,为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有力保障,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五、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
(一)办学支撑条件建设工程
1.学生及教师科技研发中心
该建筑为框剪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规划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3928万元。
该工程建设内容将包括地震图书馆、地震档案馆、防震减灾科普展览馆和教师科技研发中心四个部分。
形成地震文献、数据、成果的存储、管理、服务能力,建成涵盖重要地震事件防抗救全过程的信息档案体系,为重大地震灾害应对决策和防震减灾发展规划提供数据信息依据。
2.北校区4号学生公寓楼
该建筑为砖混结构,地上6层,地下1层,规划建筑面积10350平方米,计划投资2070万元,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缓解学生宿舍用房的紧张状况,并极大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使生均住宿面积达到6.5平方米。
3.南校区防灾减灾教育综合楼
该建筑为高层框剪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规划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100万元,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对地震局系统内外防震减灾专业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供基础保障,提高培训学员的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4.南校区1、2号教师宿舍加固改造
对原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水暖电气设备,规划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计划投资2250万元,该工程投入使用后,改善学院青年教职工周转住宿条件。
(二)实验中心及实习基地建设工程
1.秦皇岛柳江盆地地学实习基地
在秦皇岛柳江盆地地学博览园内购置土地,并建设秦皇岛柳江盆地地学实习基地。
该建筑为砖混结构,地上6层,建筑面积9194平方米,计划投资2500万元,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可同时容纳700余名师生实习使用,满足师生开展地质学学科的实习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
2.南校区离心机实验室
对南校区东平房进行维修改造,由地上1层增加至地上3层,改造后分为三部分:
离心机实验部分、伪动力反力墙部分、控制室及科研办公部分。
规划建筑面积1800平,购置离心试验机,计划总投资2900万元,该项目投入使用,将填补地震局系统内岩土动力实验室的空白。
3.地震地下流体和形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实验室
以实现地震地下流体物理、化学动态监测仪器、设备与技术,流体动态数据处理新技术与方法的研发及应用为建设目标,依托校内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实验室、“三河-平谷地震野外科学试验场”,建设服务于地震地下流体学教学科研的“地下流体和形变观测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实验室”。
围绕该教学科研基地,重点开展地下流体-形变监测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水位、水压、水温、形变的测量、新型多功能智能型感应式数字水位水温传感器的应用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开展深部地下流体、断层气特殊化学组分的监测技术研发和观测数据应用研究。
开展地下水的同震效应、前兆效应、井-含水层系统气压及固体潮效应等问题的模拟、分析与计算软件的研发和应用。
(三)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1.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项目
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过程,在“十三五”期间要,按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相应行业人才评价标准,结合专业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依托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各专业分别组建由校内、行业、企业及国内知名院校同行专家共同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跟踪诊断和培养质量评价,建立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现有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各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全覆盖。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以专业质量标准作为依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结构。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按照“德育为先、需求导向、能力为重、分流培养、个性发展”的原则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依托各级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项目,深化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体系建设与改革,加强与行业相关局(所)的产学研合作,制定协同培养计划,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其作为行业协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
完善张衡地学班、鲁班工程班培养工作,使其成为向地震行业输送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完善地球物理、地质类和信息、仪器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使其成为地震行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试办跨专业跨学科“地震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推进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设全方位服务于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生培养体系。
3.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项目
以培养具备良好创新素质、创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搭建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平台。
依托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和领域,加强实践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构建学科带头人与重点学科、教学名师与优秀教学团队领衔的,集实验、实习基地、科技服务项目“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支持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职业技能河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大学生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社团、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4.教学资源建设项目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根据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依据学生的能力,在专业教育的大平台下学院提供适应不同学生需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季 工作会 材料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