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阅读答案.docx
- 文档编号:4767979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88KB
武夷山中阅读答案.docx
《武夷山中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夷山中阅读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夷山中阅读答案
武夷山中阅读答案
【篇一:
高考诗歌训练题】
class=txt>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解析: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
小斋即事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
①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
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6分)
解析:
(1)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是承“i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
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2)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注:
①谢枋得:
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
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
(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解析:
(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夜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
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
请简要赏析。
(4分)
解析: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
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
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
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
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解析:
(1)“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游子思归乡:
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
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
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
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解析:
同意。
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
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
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
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篇二:
高二语文假期作业答案】
2010—2011学年高二模块考试语文试题(必修5)参考答案
8.【答案】a【解析】从语法分析和上下文推断两方面入手。
a项“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中,主语是“部使者”,“檄刚”是谓语,“檄”是谓语中心词,应当为动词,翻译为“发文告,敕令”。
9.【答案】d【解析】d项“以遏制秦桧”原文无此信息。
10、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每天等待东南运来的粮饷开饭,浙民已经贫乏,想除去这个忧患不如屯田。
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
宜和初年,从漳州司录授国子录,提升监察御史。
当时蔡京掌权,廖刚论奏无所顾忌。
因双亲年老要求补授地方官,出朝为兴化军知军。
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回。
父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授工部员外郞,因母亲有病推辞不受。
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人听廖刚的命令。
廖刚告知跟随盗贼的人回来就业,接着其它盗贼进入顺昌,路监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
廖刚派长子廖迟规劝盗贼,贼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
君主的威势,希望考核旧制,挑选精锐为亲兵,平常作为防御,行动时作为中军,这是强干弱枝之法。
”又进谏说:
“国家艰难已达到顶点,现在正要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不是可以长久停留的。
请营建建康,亲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的计策。
以杜绝金人有攻占的想法。
”母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重新为给事中。
廖刚进谏说:
“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能一天没有粮食。
现在众将的军队防守江、淮,不知几万人,开始没有储蓄,每天等待东南运来的粮饷开饭,浙民已经贫乏,想除去这个忧患不如屯田。
”于是献上三说,将校有能射猎耕种的,应当给予优厚的奖赏,每耕田一顷,给他升一级武阶;百姓愿意耕种的,借给他们粮种,用租赋偿还。
皇上命令都督府安排这件事。
当时朝廷追究章敦、蔡卞误国之罪,追贬他们,又下诏子孙不得在朝中做官。
到这时章杰从崇道观任婺州知州,章仅从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监事。
廖刚密封交还诏书,认为这样做,以什么来表示惩戒,于是一并给与祠禄官。
当时徽宗已经去世,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领群臣遥拜洲圣,廖刚进谏说:
“礼有厚薄,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希望抑制圣心,只要逢年过节在内廷行家人礼就可以了。
”郑亿年因与秦桧关系而得到美官,廖刚上疏明
显揭发他的恶行,秦桧恨廖刚。
金人背叛盟约,廖刚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安排到近藩,秦桧知道后说:
“这是想把我放到什么地方呢?
”改授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御史中丞。
当初,边报到时,从官聚集在都堂,廖刚对郑亿年说:
“你用百口保金人,现在金人已经背叛盟约,有什么面目还待在朝廷呢?
”郑亿年为祠禄官而离朝。
廖刚第二年退休,绍兴十三年去世。
12.
(1)丰收(2分)
(2)诗人借刚释重负、卧坡吃草的老牛抒发内心的郁闷:
自己仕途坎坷,官场劳顿,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债?
然而老牛的役债有了结的时日,而自己何尝不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呢。
(4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3、b第三十二回操趁袁氏兄弟自相残杀之时,从中取事,最终袁氏兄弟两败俱伤,被曹操从中渔利。
曹操攻破邺城,审配身死,陈琳归降曹操。
c第四十二回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喝,惊退曹操百万大军。
事后,曹操率兵追袭刘备败军,路遇关羽率领的江夏士兵,击退曹军。
刘备率残兵来到江夏,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去东吴联合孙权抗曹。
14、
(1)请简述吕布射戟辕门
袁术派大将纪灵进攻刘备住地,袁术送粮请吕布助战,刘修书请吕布解围,吕知助袁不利已,但碍送粮之面,便在辕门设宴和解。
纪灵与张飞斗气,吕大怒,令左右树戟150步辕门外,若一箭中戟小枝,两家罢兵;不中,各自安排厮杀;不从其言者,并力拒之。
吕果中,双方罢兵。
(2)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
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不久,督邮前来巡查。
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15、(5分)b、d
16、答案:
有轻视、看不起,埋怨的意思。
写出了同学们对刘备的不满情绪。
17、结合全文内容,谈一谈你对①②处画线句子中曹操这些行为的理解。
(6分)答案:
①处是曹操明明知道刘备和孙权都没有偷自己的手机,而故意装作大度,以博得老师的好感。
②处是曹操明明知道刘备和孙权都因手机事件的影响,已经不具备和自己竞争的资格,而故作高姿态,以此获得同学们的赞扬。
③这两处描写突出了曹操阴险奸猾的性格特征。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5分)答:
小说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个性特点如:
刘备胆小怕事、孙权为人豪爽、曹操性情暴虐等都符合三国故事的“真实”。
这三国故事的现代版,主要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对刘备的描写,既有正面的语言动作描写,也通过诸葛亮的话语来侧面反映。
19、林冲刘兰芝翠翠别里科夫(5分)
【解析】事迹概括2分,人物评价2分,语言表达1分,酌情给分
20、让三分带来平安,抢一秒惹出祸端。
作文略(按高考要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测试卷(参考答案)一(9分)
3c(a《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d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
二(9分)
4c(a可怜:
古义为“可惜”b地方:
古义为“地方方圆”d童子:
古义为“少年,不到20岁的人”)5a(a如两个如都是“好象”的意思b其他们的,一定c于比,在d之到,助词)
6b(选文划线①句中作者连用了六个“也”字,既渗透出对宫女之多的感慨,又揭示出秦始皇荒淫的生活。
)三(9分)
7b(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原文:
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8c(文中只是说艺术家常用这种方法)
9a(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错。
)
四(22分)
(一)(8分)
10.
(1)这怎么配做百姓的父母官呢?
(2)怎么能让百姓们因饥饿而死呢?
11.此文段表现了孟子散文善设机巧,引人入胜的特点。
孟子问梁惠王“杀人用棍子与用刀子,有什么不同”,接着又问“用刀子与用政治手段杀人有什么不同”,从而提出君主不能养尊处优,政令繁苛,而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主张。
【参考译文】梁惠王说:
“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道:
“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
“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道:
)“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
“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
“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孔子说过:
?
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
?
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
(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
(二)(6分)
12.诗眼是“寂寞”。
13.意境:
颔联通过“寒月”“疏竹”,营造了一种冷寂、清凉的意境,(1分)融情于景,(1分)抒发了作者因被贬而感到的寂寞伤感之情。
(1分)
14.反衬手法。
(1分)用“泉响”“鸟喧”,衬托出环境的寂静。
(1分)
(三)(8分)
15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出师未捷身先死(3)乾坤日月浮(4)石破天惊逗秋雨(5)飞羽觞而醉月(6)春光融融风雨凄凄(7)天生我材必有用
五(5分)
16
(1)“围城”象征了主人公方鸿渐、赵辛楣等知识分子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追求、挣扎、痛苦、幻灭、绝望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2分)从小说的深层意蕴来说,“围城”是人类生存困境的象征,(1分)暗示着一部分知识者陷入精神“围城”以及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1分)深切道出了人生在世的无奈和痛苦。
(1分)
(2)这段文字讽刺了当时一切政府机关里上级驾驭下级的虚伪卑劣的伎俩。
(2分)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许诺方鸿渐到下学年升他为教授。
(1分)然而方鸿渐对于升级这窜胡萝卜,已没了兴趣打算另找出路,并
打算在聘约送来的时候,原物退还,附一封信,痛痛快快批评校政一下,借此发泄这一年来的私愤。
(1分)不料高松年却借口他“思想有问题”干脆不送聘约给他。
(1分)
六(18分)
17.(4分)因为白帝城有自然山水,有人文历史,有童年的幻想(或童年的误解),有生命的潜藏。
(答到两点即得全部分)要点“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各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只答“有李白诗句”的,给1分。
语句不通顺,扣1分。
18.(4分)
(1)童年对诗的误解美好神奇,映衬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反衬了历史的沉郁苍凉。
(2)同下文的“民族的饥渴”遥相呼应。
意思答对即可。
语句不通顺,扣1分。
19.(4分)这是因为李白诗歌描绘的那个早晨和平而安宁,饱经战乱的民族渴望拥有更多这样和平安宁的日子。
意思答对即可。
语句不通顺,扣1分。
20.(6分)(意思对即可)
(1)这篇散文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发自肺腑的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2)也表达了对安宁和平生活的渴望。
(3)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白帝城的主题是刘备、战火、沉郁和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还揭示了“封建权势者们”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七(8分)
21
(2)(4)
(1)(6)(3)(5)
22参考答案:
武夷山中茶香飘飘黄山顶上青松巍巍内蒙原上芳草青青黄河源头浪花滔滔
23参考答案:
“爱心大巴”遭怀疑,折射社会现状:
人与人存在信任危机。
八24.(50分)
【篇三:
04-13福建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总】
p>福建省2004年福建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
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
营造意境的?
【答案】“凉”字。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独(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
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
(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福建省2005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
妙,为什么?
(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分)
【答案】10.(6分)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这
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
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彩,月更新颖。
【(意思对即可)(答
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
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意思
对即可
福建省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
闲居。
②素秋:
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
请简述理由。
(3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10.(6分)
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
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
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
“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
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
福建省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
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
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
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
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9.
(1)【答案】
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
贞自励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评价古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阅读鉴赏古
代诗歌要知人论世,命题者在这首诗后面附上了有关作者生平的简要注解,这是
考生应敏锐把握的一个重要信息。
结合这两个注解阅读本诗,可知该诗抒发了作
为绝世孤臣的诗人的亡国破家之痛(从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可见出诗人内心
的幻灭感,从第三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可玩味出其隐喻意义:
东南各地抗元武
装斗争相继告败,复国理想已告破灭)。
前两句主要写出了自己抗元失败,弃家
入山,次年妻儿被捕而独自隐居深山的孤独,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诗人善于借景托物以抒怀言志,从“独立青峰野水涯”与“几
生修得到梅花”等句可见出诗人以“青峰”“梅花”自喻,显露了自己卓拔不群、
坚贞高洁的人格。
9.
(2)【答案】
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
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天地寂
寥山雨歇”一句是即景抒怀,写山雨过后天地的寂寥,表达了诗人的孤傲寥落的
情怀。
此句表面上是写山中沉寂的气象,但细细品读,似乎使人听到了他的叹息,
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
福建省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
7.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
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
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
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
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
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
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5.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4分)
【答案】
5.
(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
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宇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
无人相伴的孤独。
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吏
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福建省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
山坳。
②山翁:
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
(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
“踏”字。
误区警示:
本题考生误答原因是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对词语的表现力不敏感
答案:
踏
(2)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
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误区警示:
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
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3)解析:
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
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误区警示:
考生失误在对诗歌的风格把握不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夷山 阅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