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docx
- 文档编号:4759330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30KB
机械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docx
《机械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
安全管理文书
机械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生产性粉尘还能影响某些产品的质量,加速机器的磨损;微细粉末状原料、成品等成为粉尘到处飞扬,影响环境及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
(1)湿式作业。
(2)密闭、通风、除尘系统。
密闭设备的功能是将发生粉尘的生产设备密闭起来,防止粉尘外溢,并为吸尘、通风打下基础。
通风管是连接密闭设备和除尘设备的通道,是输送含尘空气的设施。
合理地布置和设计通风管,是通风、除尘系统的关键。
除尘器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干式、湿式两大类;按工作原理分为沉降式、离心式、过滤式、冲激式等几类。
(二)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其形态可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雾等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研究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发病原因,且便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的采样方法。
生产性毒物无论以哪种形态存在,其产生来源则是多种多样的,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时,应按生产工艺过程调查清楚。
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尽可能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这是防毒的根本性措施。
例如:
应用水溶性涂料的电泳漆工艺、无铅字印刷工艺、无氰电镀工艺,用甲醛脂、醇类、丙酮、醋酸乙酯等低毒稀料取代含苯稀料。
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但不是所有毒物都能找到无毒、低毒的代替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毒物的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就很重要了。
1.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1)密闭罩:
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毒源密闭起来,然后通过通风管将含毒空气吸出,送往净化装置,净化后排放大气。
密闭罩主要设计参数是排气量。
排气量可按开放口必需的控制风速(m/s)进行计算,也可按密闭罩内必需的换气次数(m3/h)来确定。
(2)开口罩:
在生产工艺操作不可能采取密闭罩排气时,可按生产设备和操作的特点设计开口式的爪排气。
开口罩按结构形式分为上口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
开口罩的排气量是由毒物的种类、毒源扩散状态和开口罩吸入速度场的特性所决定的。
比如毒物是粉尘还是气体,是常温的还是高温的,是喷发的还是自然蒸发的,都同吸气罩的形式和吸风量大小有关。
(3)伞形罩。
(4)通风橱:
通风橱是密闭与侧吸罩相结合的一种特殊排气罩,可以将产生有害物的操作和设备完全放在通风橱内。
为便于操作,通风橱上可设有开启动的操作小门。
橱内应形成负压状态,以防止有害物逸出。
通风橱按排气方式分为上部排气式、下部排气式和供气式。
(5)洗涤法:
是一种常见的净化方法,工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冶金行业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净化;化工行业的工业气体净化;机电行业的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机蒸汽净化;电力行业的烟气脱硫净化等。
常用的洗涤液有水、碱性溶液、酸性溶液、氧化剂溶液和有机溶剂。
(6)袋滤法:
就是粉尘通过滤介质受阻,而将固体颗粒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在袋滤器内,粉尘将进行沉降、聚凝、过滤和清灰等物理过程,实现无害化排放。
(7).燃烧法:
就是有害气体中的可燃成分与氧结合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CO2和H2O,达到气体净化与无害物排放。
燃烧法适用于有害气体中含有可燃成分的条件,其中直接燃烧法较多用。
以一般方法难以处理有毒物且其危害性极大时,必须采取燃烧处理,如沥青烟、炼油厂尾气等。
催化燃烧法多用于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小气量苯、醇、酯、醚、醛、酮、烷、酚类等有机蒸气的净化。
燃烧法分为直接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
接触毒物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有特殊意义。
毒物侵入人体的门户,除呼吸道外,经口、皮肤都可侵入。
属于作业场所的保护用品有防护服装、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
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有毒作业的特点和防护要求,在有毒作业工作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毒服、手套、鞋、眼镜、过滤式防毒面具、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生氧面具等),人体冲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的服务半径应小于15m。
(1)防护服装。
包括防护服、鞋、帽、眼镜、手套等。
为防止毒物经皮肤侵入人体或损伤人体,对防护服装的选择、设计应有利于防毒、轻便、耐用、不影响体温调节。
防护服应有专用柜存放,禁止穿防护服去食堂、浴室、宿舍等。
防护服应经常清洗、保持卫生,必要时进行化学处理。
(2)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属呼吸防护器,种类很多,根据防护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大类。
①过滤式:
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净化,达到防护目的。
在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很高的情况下,佩戴此类防护器。
②隔离式:
佩戴者呼吸所需的空气(氧气)不直接从现场空气中吸取,而是由另外的供气系统供给。
这种防护器多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
(3)防缺氧、窒息措施。
针对缺氧危险工作环境(密闭设备:
指船舱、容器、锅炉、冷藏车、沉箱等;地下有限空间:
指地下管道、地下库室、隧道、矿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等;地上有限空间:
指贮藏室、发酵池、垃圾站、冷库、粮仓等)发生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如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物等有害气体窒息)的原因,应配备(作业前和作业中)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器、报警仪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通风换气设备和抢救器具(绳缆、梯子、氧气呼吸器等)。
(三)噪声
使人心理上认为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音或工业噪声。
噪声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工程控制:
在设备采购上,要考虑设备的低噪声、低振动;对噪声问题,寻找设计上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更为“安静”的工艺过程(例如,用压力机替代汽锤等),设计具有弹性的减振器托架和联轴器,在管道设计中尽量减少其方向及速度上的突然变化;在操作旋转式和往复式设备时,要尽可能地慢。
(2)方向和位置控制:
把噪声源移出作业区或者转动机器的方向。
(3)封闭:
将产生噪声的机器或其他噪声源用吸音材料包围起来。
但是,除了在全封闭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效果有限。
(4)使用消声器:
当空气、气体或者蒸气从管道中排出时或者在其中流动时,用消声器可以降低噪声。
(5)外包消声材料:
作为替代密封的办法,用在运送蒸气及高温液体的管子的外面。
(6)减振:
采用增设专门的减振垫、坚硬肋状物或者双层结构来实现。
(7)屏蔽:
在减少噪声的直接传递方面是有效的。
(8)吸声处理:
从声学上进行设计,用墙壁和天花板来吸收噪声。
(9)隔离作业人员:
在高噪声作业环境下,无关人员不要进入。
短时间地进入这种环境而暴露在高声压的噪声下,也会超过每日允许的剂量。
(10)个体防护:
提供耳塞或者耳罩。
这应该被看成是最后一道防线。
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具的区域要明确标明,对用具的使用及使用原因都要讲清楚,要有适当的培训。
噪声的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dB(A)。
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dB(A)。
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8h的工种,根据企业种类和条件,相应放宽。
(四)振动
振动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复振荡的现象。
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
振动的控制措施:
(1)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或减少振动源是预防振动危害最根本的措施,如用油压机或水压机代替气(汽)锤,用水爆清沙或电液清沙代替风铲清沙,以电焊代替铆接等。
(2)选用动平衡性能好、振动小、噪声低的设备。
在设备上设置动平衡装置,安装减振支架、减振手柄、减振垫层、阻尼层。
减轻手持振动工具的质量。
(3)基础隔振是将振动设备的基础与基础支撑之间用减振材料(橡胶、软木、泡沫乳胶、矿渣相等)、减振器(金属弹簧、橡胶减振器和减振垫等)隔振,减少振源的振动输出。
在振源设备周围地层中设置隔振沟、板桩墙等隔振层,切断振波向外传播的途径。
(4)个体防护穿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降低振动危害程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防止手指受冷。
工业活动中的电离辐射有α、β、γ辐射及x光射线,最常见的辐射源是x光机和用于无损测试(NDT)中的同位素。
非电离辐射主要有:
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射频辐射(由无线电设备及微波设备发射)、激光。
2.电离辐射的控制
辐射的强度取决于辐射源的强度,受辐射的物体与辐射源的距离(遵循反平方定律——与从辐射源到辐射目标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暴露时间以及保护屏的类型。
在进行辐射控制时,必须考虑到上述因素。
消除暴露,这应是首先要考虑的事项。
对辐射源的出现和使用都要限制,在使用时要加以封闭及使用屏障。
3.辐射危害的基本控制策略
除了上面已经讲述过的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外,下列通用的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仅在确有必要时,才能在作业场所使用有辐射的设备。
(2)必须从制造商处获得有关设备所发出的或可能发生的射线类别的安全信息。
(3)要有书面的风险评价并指明控制的措施。
对于雇主、雇员、公众的影响都要考虑在内,并且对这些人提供有关风险评价及其控制的必要信息。
(4)所有的辐射源均要得到确认,并且进行标识。
(5)要提供并穿戴保护用具。
(6)要定期评审安全措施。
(7)所提供的安全装置要适当,符合规范,对其要定期保养及检查。
(8)要设置辐射防护的咨询人员,其特定的责任是对使用、预防、控制及暴露等问题进行监视及咨询。
(9)应急计划中要包括辐射危险的内容,同时要有在其他紧急状态出现、对现有辐射防护的控制造成威胁时的处理方案。
(10)对于放射物质的销售、使用、储存、运输和报废,要有书面的许可认证。
(11)对暴露于辐射下的工人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六)高温、低温
1.高温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根据各地区对限制高温作业级别的规定(例如建设项目宜消除Ⅲ、Ⅳ级高温作业)采取措施。
(1)尽可能实现自动化和远距离操作等隔热操作方式,设置热源隔热屏蔽(热源隔热保温层、水幕、隔热操作室(间)、各类隔热屏蔽装置)。
(2)通过合理调节自然通风气流,设置全面、局部送风装置或空调,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3)依据CB935—1989《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的规定,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
(4)使用隔热服等个人防护用品,供应清凉饮料。
解决高温作业危害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防暑降温措施主要是隔热、通风和个体防护。
2.低温
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的防护措施有:
(1)实现自动化、机械化作业,避免或减少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
控制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的时间。
(2)穿戴防寒服(手套、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3)设置采暖操作室、休息室、待工室等。
(4)冷库等低温封闭场所应设置通信、报警装置,防止误将人员关锁。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职业 危害 主要 类型 采取 安全 防护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