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监理规则混凝土结构doc.docx
- 文档编号:4753817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164.82KB
06监理规则混凝土结构doc.docx
《06监理规则混凝土结构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监理规则混凝土结构doc.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监理规则混凝土结构doc
06监理规则-混凝土结构
JNJL/QR/QB-4.0/D17/1.0
No:
D17—
监理实施细则
工程名称:
专业:
混凝土结构工程(土建)
编制(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审核(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监理目标
三、监理控制依据
四、监理控制工作内容
五、监理组织
六、施工前准备
七、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八、混凝土子分部验收
九、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程序图
一、工程概况
主要阐述本工程专业特点(包括地基与基础结构类型、主体结构类型等),设计要求(包括安全等级、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等),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等。
二、工程监理目标
2.1进度目标:
项目总工期天,从年月日至年月日;专业施工工期天,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2.2质量目标:
本工程《监理规划》列出的专业质量控制要求。
2.3投资目标:
以《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所列的专业投资目标,静态投资控制在万元。
三、监理控制依据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2002年局部修订)GB50003-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9.《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7.《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9.《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2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23.经审批的该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图纸、说明及地质勘探等有关资料;
24.该工程有关合同、文件及技术资料;
25.本地区现行的有关预算、结算定额及文件;
26.经审批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7.经审批的《监理规划》。
四、监理控制工作内容
1.审查该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检查混凝土工程的轴线与标高;
3.检查模板、钢筋制作安装质量,参加隐蔽工程验收;
4.检查商品混凝土及其浇捣质量;
5.检查现浇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6.参加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及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
五、监理组织
六、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同样要做好监督管理。
6.1技术准备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资料的准备、熟悉工作。
1.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
2.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资料;
3.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
4.核查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要求施工单位应推行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应经审查批准。
5.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是否按程序审批,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计划是否合理等;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内容,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措施。
6.测量放线准备工作:
本工程建筑体形比较复杂,建筑平面标高变化较多,应对施工单位的引测进行复核,同时检查用于测量放线的仪器是否年检有效。
测量工作的技术准备措施:
轴网定位的坐标化工作,本工程轴网较复杂,我们对该轴网进行数字化即坐标化,以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复核的统一性。
6.2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合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能否的重要环节;专业监理工程师要根据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
同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查要求:
首先应该安全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有可靠的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和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应体现出施工企业现场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的目标应明确,保证的措施应有效。
本工程中要求编制的施工方案主要有:
土方开挖方案、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基坑围护方案、总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主体工程、装饰工程、垂直运输施工方案等)。
6.3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做好报验工作,监理人员是否同意材料在本工程使用要明确审核意见。
同时要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要求取样做好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试验报告未给出试验结果前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6.3.1模板
模板及其支架,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选择的模板应进行检查。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大部分为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采用的木模板、钢模板,监理人员应根据下列要求对模板材料进行检查控制以满足设计要求的效果。
1.木模板的材料要求
木模板所用的材质不宜低于III等材。
木材上如有节疤、缺口等疵病,在拼模时应截去疵病部分,对不贯通截面的疵病部分可放在模板的反面,废烂木枋不可用作龙骨,使用九夹板时,出厂含水率应控制在8%~16%,单个试件的胶合板强度≥0.70MP。
2.组合钢模板的材料要求
钢模板一般应采用Q235钢板制作,厚度为2mm、2.5mm、2.8mm,宽度模数为50mm,长度模数为150mm。
钢模板应能纵向、横向连接。
钢模板在使用中不应随意开孔,如需开孔用后应及时修补,钢模板板面应保持平整不翘曲,尤其是边框应保持平直不弯曲,使用中有变形的应及时整修。
配件连接件有U形卡、L形插销、紧固螺栓、对拉螺栓、扣件等。
除U形卡用30号圆钢外,其他均用Q235圆钢和钢板。
规格除对拉螺栓和扣件按设计要求选用外,其他均采用φ12。
配件支架有木支架和钢支架。
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支架应能承受芯浇注混凝土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菏载。
3.其他
本工程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严禁使用废机油作隔离剂。
泵送混凝土对模板的要求与常规作业不同,施工单位必须通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采取增强模板支撑,对销螺栓必须加密、截面加大,应适当减小围檩间距或增大围檩截面等措施,防止模板变形。
6.3.2钢筋
1.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钢筋进场时,监理人员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作为质量的证明材料,所列钢筋的品种、规格、型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检查进场复试报告:
进场复试报告是有资质的试验室对监理见证人员见证取样的钢筋检验的结果,此结果是作为判断材料能否在工程中使用的依据。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钢筋,方可用于本工程。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各种钢筋的进场检查数量作出统一规定。
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数量有规定的,应按标准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数量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3.进场的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按炉罐号、批次及直径分批验收,分别堆放整齐,严防混料,并应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防止混用。
4.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应全数检查其外观质量。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5.检查现场复试报告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6.在钢筋分项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按其检验结果进行技术处理。
7.钢筋的种类、强度等级、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当需钢筋代换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2)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钢筋需代换时,应符合第1)条规定,不宜以强度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对重要受力结构,不宜用I级钢筋代换变形钢筋。
3)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时应重新进行验算;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进行代换。
6.3.3混凝土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供应前,监理人员应协同业主代表、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营业执照、生产和供应能力,试验室的资质等进行检查,并对生产用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后方同意其生产供应混凝土于本工程。
在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时,应查看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若设计有要求时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没要求时应通过试验试配确定。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根据工程特点、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泵送混凝土还应考虑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等因素,必须符合GB50204的规定。
1.水泥:
配制商品混凝土的水泥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才准使用。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拌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粗、细骨料: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优先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无垃圾、草根、泥块等杂物。
4.外加剂:
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外加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监理人员必须对其产品合格证检查留存,并做好记录。
使用前,应进行掺入配比试验。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5.拌合用水: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均不得用于混凝土拌合;
6.3.4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及流程如下
1.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表:
材料名称
技术要求
检查内容
质量控制方法
报送资料
钢材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品种、级别、规格、形状、代用变更通知、抽取试样方法
审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材料报验单》)
2.出厂证明书(合格证)
3.《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
4.《钢筋成分化验报告》
水泥
GB50204-2002
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抽取试样方法
审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材料报验单》
2.《水泥出厂合格证》
3.《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砂石
JGJ52-92
JGJ53-92
砂:
产地、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抽取试样方法
审查检验报告
1.《材料报验单》
2.《砂检验报告》
3.《碎石或卵石检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
GB50119
GB50204-2002
品种、产地等
审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材料报验单》
2.出厂证明书(合格证)
3.《进场复验报告》
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供应商、配合比(水灰比外加剂)和易性、坍落度、初凝至终凝时间、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指标,混凝土试块取样等
1.审查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检查试块留置情况
1.《材料、设备报验单》
2.《混凝土施工申报表》
3.《碎石或卵石检验报告》
电焊条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JGJ/T27-2001
品种、规格
审查合格证
1.《材料、设备报验单》
2.《合格证》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验收监理工作流程见图2。
3.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4.部分检验的主要技术指标
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指标
表面形状
钢筋级别
强度等级代号
公称直径(mm)
屈服强度σs(N/mm2)
抗拉强度σb(N/mm2)
伸长率
δ5(%)
冷弯
月牙肋
Ⅱ
HRB335
8~25
28~40
≥335
≥510
490
16
180°d=3a
180°d=4a
Ⅲ
HRB400
8~25
28~40
≥400
≥570
14
90°d=3a
90°d=4a
等高肋
Ⅳ
HRB540
8~25
28~32
≥540
≥835
10
90°d=5a
90°d=6a
弯曲试验受弯部位不得产生裂缝。
6.3.5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施工临时设施安置、材料堆放及生活设施就位等有关布设和具体安排。
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施工交底,并且要有书面材料发至各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手中。
七、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分项工程的内容。
7.1模板质量控制
7.1.1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主体现浇混凝土框架的特点,编写柱、墙、梁与楼板的支模方案,既要有柱、墙、梁的支模设计图,又要有确保支模质量的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清水砼的效果,监理重点控制模板制作、安装、拆除等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模板制安的质量不得漏浆,尤其在梁柱交接、梁与梁、梁与板的连接处,要求作模板,确保交接的平整顺直、光洁,不得咬肉等。
模板安装应按编制的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如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1.检查控制模板安装偏差
1)检查木工翻样应考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厚度尺寸,留出装饰厚度。
2)模板轴线放线后,督促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方可支模。
3)模板安装的根部及顶部应设标高标记,并设限位措施,确保标高尺寸准确。
4)支模时应拉水平通线,设竖向垂直控制线,确保横平竖直、位置准确。
5)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成排柱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在底部弹出通线定出位置并找出中心点,校正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立中间柱模。
柱箍间距按柱截面大小及高度决定,一般控制在500~1000cm,根据柱距选用剪刀撑、水平撑及四面斜撑撑牢,保证柱模板位置准确。
6)梁模板上口应设临时撑头,侧模下口应贴紧底模或墙面,斜撑与上口钉牢,保持上口呈直线;深梁应根据梁的高度及核算的荷载及侧压力适当加设横档。
7)梁柱节点连接处一般下料尺寸略微短,采用边模包底模,拼缝应严密,支撑牢靠,发生错位及时纠正。
8)模板厚度应一致,搁栅面应平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9)墙模板的穿墙螺栓直径、间距和垫块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控制模板变形
1)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混凝土前应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2)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以防模板变形。
3)采用钢管卡具组装模板时,发现有钢管卡具滑扣的应立即调换。
4)超过3m高度的大型模板的侧模应留门子卡;模板应留清扫口。
5)浇筑混凝土高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浇筑时应均匀、对称下料,避免局部侧压力过大造成胀模。
6)控制模板起拱高度,消除在施工中因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作用引起的挠度。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对起拱高度的检查可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3.控制支架稳定
1)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2)支架的立柱底部应铺设垫板,并有足够有效的支承面积,使上部荷载通过立柱均匀传递到支承面上,支承在疏松土质上时,基础必须经过夯实,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有效支承面积。
必要时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基础下沉。
3)立柱与立柱之间的带锥销横杆,应用锤子敲紧,防止立柱失稳,支撑完毕应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检查。
4)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确保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在同一垂直线上。
4.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及模板清理
1)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应按图纸逐个核对其质量、数量、位置,不得遗漏,并应安装牢固。
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O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主体工程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结施模板图进行,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以确保建筑主体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下表所示。
7.1.2模板拆除的质量控制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1.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明确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2.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和顺序
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和顺序在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中应有明确规定,拆模必须按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6 监理 规则 混凝土结构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