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精要重点划分.docx
- 文档编号:4747056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38KB
企业管理制度精要重点划分.docx
《企业管理制度精要重点划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制度精要重点划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管理制度精要重点划分
企业管理制度精要重点划分
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与制度化概述
1.1现代企业概述P2:
(一)现代企业的特征P2环境下,
1、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2、企业大规模使用现代技术和设备,3、现代化的管理模式,4、企业注重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灵活的适应能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P2-4
1、产权制度,2、企业组织形式
1.2企业管理概述P5:
(一)管理的概念P5
管理是在特定的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职能部门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进行利用民,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企业管理概述P5
所谓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或者管理机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总称。
(三)企业管理的职能P5-6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3企业管理制度概述P7:
企业制度类型P7
1、组织类、2、后勤类、3、市场类、4、企业运营类
1.4企业管理制度规范P10:
(一)企业管理制度设计的原则P10-11
1、合理性、2、与企业实际经营相结合,3、与企业管理相结合,4、权责平衡,5、连续性、6、简单、高效,7、可操作性。
(二)企业管理制度规范P11-13
1、公司名称及制度名称,2制度的控制性内容,3、制度编制的目的,4、制度适用的范围,5、制度涉及折术语解释,6、制度涉及相关者的责任,7、制度的基本内容,8、制度引用的文件和附件,9、制度的有效期及生效期,10制的修订及解释权说明。
第二章组织管理制度
2.1组织管理制度概述P16:
(一)组织设计的定义、步骤P17
定义:
组织设计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
包括设定工作岗位及其工作内容、将相关业务组合成部门、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和职权,并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管理体系。
步骤:
1、明确企业目标,确定组织设计方针和原则,2、确定组织结构框架,3、进行职能分析与部门设计,4、管理层次设计、5、组织权力设计,6、确定业务工作内容,进行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7、各类运行制度设计,8、反馈和修正。
(二)组织管理制度的意义
1、组织管理制度的确立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组织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良好的组织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三)组织管理制度的编制原则P18-19
1、促进信任原则,2、合理性原则,3、稳定性原则,4、竞争性原则,5、适应和应变原则。
2.2组织管理制度体系P19:
(一)组织结构制度:
企业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组织结构框架的设计,也就是对组织横向部门和纵向管理层次的设计。
P19
(二)部门划分制度P19
(三)职务权限制度:
企业组织权力的设计通常包括职权设计、集权与分权、授权三方面的内容P20
(四)岗位职责制度:
建立岗位职责制度,是企业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企业定岗、定员工作的进行,并做到岗位、职务、责任、权力和利益相统一,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转。
P20
2.3组织管理制度范例P20:
组织结构图包含的几种形式,及每种形式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P20-22
1、直线型,2、职能型,3、直线—职能型,4、事业部型,5、矩阵型。
第三章行政管理制度
3.1行政管理制度概述P34:
(一)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概念P34
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现代企业管理,规范员工的行炎举止,使行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学有序地开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司经济效益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行政管理一切准则规范的总称。
(二)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和目的P34-35
基础:
1、《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全民所有制公司职工代表大会条例》,3、《劳动法》,4、《合同法》。
目的:
保障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使员工形成统一的理念行为,维持企业日常经营并不断提高效率。
(三)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P35
1、非独立性,也不是企业的根本目的所在,2、注重内容和实质,讲求实效,3、灵活性与变通性。
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功能P36—(了解)
管理、协调、服务。
(四)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编制原则P36
1、可行性,2、群众性,3、联系性。
(五)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编制程序P37
1、酝酿阶段,2、成文阶段,3、修改阶段,4、审批阶段。
3.2行政管理制度体系P37:
(一)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制度的内容P38
1、考勤管理制度,2、出差管理制度。
(二)会议管理制度P38—(了解)
(三)企业公共关系的定义P39
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与社会公众进行信息双向交流及行为互动的过程,以增进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达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
(四)公共关系管理制度的特征、功能P39-40
1、以公众为对象,2、以美誉为目标,3、以长远为方针,4、以诚为本,5、以沟通为手段,6、以互惠为原则。
(五)企业公共关系管理制度的内容P40
内部公共关系:
1、员工关系,2、经营管理者内部的关系,3、部门关系,4、股东关系。
外部公共关系:
1、顾客关系,2、社区关系,3、媒体关系,4、供应商关系,5、政府部门关系,6、竞争者关系,7、社会名流关系。
(六)文书档案管理制度P41-43—(了解)
(七)后勤管理制度P43:
后勤管理制度的涵义P43
后勤管理制度就是对后勤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制度。
后勤管理制度的编制原则P43-44
1、系统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能级原则,5、动态原则,6、效益原则,7、动力原则。
后勤管理制度的特点P44
1、社会性,2、服务性,3、时间性,4、复杂性。
(八)安全保卫管理制度P45:
概念、意义、主要内容P45
概念:
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目标,采取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手段,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达到预防和消除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要求员工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
意义:
主要内容:
1、规范生产设备的安全状况,2、规范厂房、仓库等固定生产场所的安全状况,3、规范日常生产操作、经营管理,4、规范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5、规范事故调查及总结善后的处理流程,
安全保卫管理制度的编制原则P45
1、保生产的同时保安全,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4、重在控制。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4.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概述P57: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划分P57
1、规划制度,2、招聘制度,3、培训制度,4、考核制度,5、激励约束制度,6、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意义P57
1、是决策者掌控企业的关键“抓手”,2、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履行其职能的依据和准则,3、是一般管理者管理下属员工的重要手段,4、是普通员工融入企业组织的有效指引。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目标P58
1、确保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2、开发和管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3、维护和激励内部的人力资源。
4.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P59:
(一)人力资源招聘制度的主要内容、招聘的方式P61
主要内容:
1、计划的制订,2、工作的实施,3、入职管理。
招聘方式:
1、内部招聘,2、外部招聘,3、委托招聘。
(二)人力资源培训制度P61:
人力资源培训的含义P61
人力资源培训制度的编制原则P61-62
1、符合企业战略目标,2、培训活动灵活多样,3、培训活动长期持续。
人力资源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P62
1、计划制订,2、工作实施,3、工作评估。
(四)人力资源考核制度P62:
人力资源考核的定义P62
人力资源考核制度的编制原则P62
1、透明原则,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4、定期化和系统化原则,5、可行性和目的性相结合原则。
人力资源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P63
1、考核组织管理的规定,2、考核工作实施,3、考核结果评定及应用,4、考核结果申诉。
(五)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P63:
约束制度、激励制度的定义P64
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的编制原则P64
灵活性、适度性、公平性。
第五章财务管理制度
5.1财务管理概述P82: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P82
就是在企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集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色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P82-83
1、利润最大化,2、股东财富最大化,3、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财务管理的职能P83-84(其中财务控制职能是重点)
1、财务预测,2、财务决策,3、财务计划,4、财务控制,5、财务分析。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
目的是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财务控制必须是在建立好责任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
财务控制的总体目标是在确保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基础上,优化企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益,确保资本保值和增值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关键。
(四)财务管理的原则P84(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是重点)
1、货币时间价值原则,2、资金合理配置原则,3、成本与效益原则,4、风险与报酬均衡原则,4、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五)财务管理的特点P85
1、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2、财务管理以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生产状况,3、财务管理既有很强的法律法规约束性,又有很强的管理实践性,4、财务管理联系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5、财务管理的风险性很大。
(六)财务控制的基本环节P85-86
1、资金管理环节,2资产管理环节,3、成本管理环节,4、费用管理环节,5、债权、债务管理环节,6、税务管理环节,7、档案及交接管理环节。
5.2财务管理制度体系P87:
(一)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P87
1、现金管理制度,2、支票管理制度,3、网银管理制度。
(二)企业的资产管理方面P87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2、存货管理制度。
(三)企业的成本管理方面P88
1、成本分摊制度,2、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四)企业的费用控制方面P88
1、费用管理制度,2、差旅费管理制度。
(五)企业的债权、债务管理方面P88
1、应收账款管理制度,2、应付账款管理制度。
(六)企业的税务管理方面P89
1、税务管理制度,2、发票管理制度。
(七)财务档案及交接管理方面P89
1、财务人员交接管理制度,2、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八)其他管理制度P89-90
内部控制制度、印章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
第六章企业营销管理制度
6.1企业营销管理概述P109:
(一)营销管理的概念P109
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群体通过创造,提供并同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足各自的需要的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二)营销管理的目标P109-110
1、满足企业的需求,2、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满足经销商的需求量,4、满足终端的需求,5、满足销售队伍的需求。
(三)营销管理的职能P110-111
1、商品销售,2、市场调查与研究,3、供应,4、创造市场需求,5、协调平衡公共关系。
6.2企业营销管理制度体系P111:
(一)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P112
1、提要,2、背景或现状,3、机会与问题分析,4、明确目标,5、制定营销战略,6、确定战术,7损益预测,8、营销计划控制。
(二)合同签订管理制度P112—(了解)
(三)销售管理制度:
销售业绩管理制度、销售计划管理制度
(四)业务人员管理制度、专柜人员服务管理制度、销售人员奖惩管理制度、贷款回收管理制度、客户抱怨管理制度
第七章采购管理制度
7.1采购管理概述P134:
(一)采购管理的职能P134
1、保证及时交货,提供有利于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物料流,保证企业运转,2、保持企业的持续成本优化,以可能最低水平的采购成本和供应链成本来实现采购目标,3、实现企业存货投资和损失最小化,4、发现或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5、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地位。
(二)采购计划P134
1、采购预算,2、采购时间计划,3、成本节省目标,4、主要评估标准。
(三)采购政策及制度P135
特点:
1、政策的一致性,2、实用性,3、满足需求,4、成本可控性。
(四)采购控制的基础环节P135—(重中之重)
采购控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控制采购流程,从流程的角度来说,采购管理的范围是从内部客户及需求产生到采购合同签订及执行,直至合同关闭。
1、内部客户管理环节,2、采购资金预算管理环节,3、采购计划环节,4、供应市场分析环节,5、供应商开发环节,6、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环节,7、合同管理环节,采购库存控制环节。
7.2采购管理制度体系P138:
(一)供应商管理流程P138
(二)采购制度体系P139-141
1、采购需求管理制度,2、供应商管理制度,3、采购合同类管理制度,4、其他管理制度。
第八章生产运作管理制度
8.1生产运作管理制度概述P159:
(一)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P159-160—(重中之重)
1、生产动作管理在企业职能管理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2、生产动作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
(二)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和内容P160: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组成P160-161
1、产品或劳务,2、生产要素,3、生产过程,4、反馈。
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任务P161
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体系,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产品(或劳务)。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图8-3P161-162
1、生产战略方案的制定与决策,2、生产准备与组织,3、生产计划,4、生产控制,5、班组管理,6、生产动作管理目标。
(三)生产运作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P162
1、讲求经济效益,2、坚持以需定产,3、实行科学管理,4、适应市场竞争,重视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四)企业三级生产运作管理指挥系统P163-164
一级厂长直接领导,二级为各生产车间主任,三级为班组长。
8.2生产运作管理制度体系P165-166
1、生产战略管理制度,2、生产计划管理制度,3、生产准备与组织管理制度,4、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5、生产控制管理制度,6、班组管理制度。
第九章库存管理制度
9.1库存管理概述P186:
(一)库存的概念及作用P186
库存是指以支持企业生产、销售或客户服务等经营活动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资,包括企业的原材料、辅料、在制品、维修用备件和成品等。
作用:
1、库存能缓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2、库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3、库存在某个特殊时期,具有投机作用和防止物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增加的作用。
4、库存在生产中,可以调节生产,平衡生产产能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5、库存可以降低市场某一时间范围内出现的不能供应而产生缺货的可能。
(二)库存管理的概念及作用P187
所谓库存管理又称库存控制,是指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所需要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基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水平。
作用:
库存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运营过程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制约和显著的影响。
库存按理追求的目标:
1、库存成本最低,2、库存保障程度最高,3、缺货率极低,4、尽可能少地占用资金,5、库存周转率高。
(三)库存管理的基本控制环节P187-189
1、库存规划,2、库存作业控制,3、库存的账务管理,4、库存成本控制,5、库存绩效管理,6、库存管理制度化。
(四)企业库存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分析P189-190
1、库存管理技术问题,2、流动资产利用率低下,3、库存成本无法控制,4、库存管理制度化严重滞后,
9.2库存管理制度体系P191:
(一)库存管理基本作业流程P191
(二)库存管理制度体系P191-192
1、企业库存规划管理制度,2、企业库存作业管理制度,3、企业库存成本控制管理制度,4、企业库存考核管理制度。
第十章运输管理制度
10.1运输管理概述P211:
(一)运输概述P211
运输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人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搬运、中转、装卸、和分拨等一系列操作,
(二)运输的功能、特点、关键因素、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P211-213
功能:
1、产品转移的功能,2、产品存储的功能。
特点:
1、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2、运输服务的公共性,3、运输服务是无形产品,4、运输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关键因素:
1、运输成本,2、运输速度,3、运输一致性。
作用:
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之一,2、运输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之一。
(三)运输管理的含义、特点、遵循的基本原则、运输管理的管理范围、企业运输管理中常见的问题P213-218
运输管理是指对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中间商手中再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运送过程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特点:
特殊性和复杂性。
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及时,2、准确,3、经济,4、安全。
管理范围:
1、运输操作管理,2、配载管理,3、费用管理,4、货物控制,5、审核与索赔管理,6、运输物流整合。
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车辆调度不合理,2、运输监督手段落后,3、运输成本控制乏力,4、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5、运输外包不标准。
10.2运输管理制度体系P218:
(一)运输作业基本流程P218—(重中之重)
(二)运输管理的基本控制环节P219
1、运输车辆控制,2、运输成本控制,3、运输作业控制,4、运输外包控制。
(三)运输管理制度体系P220-222
1、运输车辆管理制度,2、运输成本控制制度,3、运输外包管理制度,4、运输动作管理制度,5、运输司机管理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管理 制度 精要 重点 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