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4742719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61KB
放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docx
《放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
宣传资料
(一)
放射卫生知识
射线对人有哪些危害?
电离辐射主要通过对人体中DNA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受到损伤,导致各种健康危害;它可以是发生在受照者本人身上的躯体性效应(包括各种急、慢性放射损伤和癌症);也可以是因生殖细胞受到照射引起的发生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遗传性效应;可以是超过一定水平的照射后必然出现的确定性效应;也可以是受照水平较低但不能完全避免的随机性效应(癌症、遗传,等);孕妇受照,也可能使胚胎或胎儿受到各种损伤。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过量照射?
外照射防护除了控制辐射源的量和质外,主要的防护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⑴、时间当你在辐射源附近时,你必须尽可能留驻较短的时间,以减少辐射的照射。
⑵、距离越是远离辐射源,你将受到越少的照射。
⑶、屏蔽如果你在辐射源周围增加屏蔽,你将减少照射。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的隔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可能合理做到的限度内,使摄入量减少到最低水平,其基本方法是围封隔离、控制扩散、除污保洁、减少污染、个人防护、防止侵入机体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护。
X射线检查会影响健康吗
X射线从发现至今已一百多年了。
一百年来,X射线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它的发展更是日新日异。
X射线通常了称X线或X光,看不见,摸不着,感不到。
它与可见光一样,是一种电磁波,与普通光线一样沿直线进行。
所不同的是,它的波长很短,约只有可见光的一半。
直观的讲,若反一厘米分成一亿份,它的波长仅只有一份左右。
X线有其独特的性质。
如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和生物效应。
在医疗上正是应用它的这些性质,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放射检查,人们并不陌生。
到医院体检和就诊,常会去放射科透视或拍片,或进行其他特殊检查,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选进设备和技术不断用于临床。
近几年,CT、核磁共振、介入放射已是较常规的检查手段,极度大地提高了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但对于放射知识,不少人知之甚少。
到了放射科检查室,有一些人感到恐惧,他们怕放射线会损害自己的身体。
但也有一些人无动于衷,不到自己检查时,却不听劝阻地呆在室内。
其实,对必要的检查而担心是多余的。
相反,避免接触放射线时应当尽量避免。
X射线对生物细胞有一定的杀伤破坏作用,所以人体受到X射线照射后,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
过量照射后,还会造成组织破坏,影响生理机能,甚至会引起生命危险。
但适量的照射,并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因为医务人员做检查时,对X射线透视和摄影所用剂量是很小的,仅限在安全剂量之内。
如胸部透视,在规定条件下几天内总的累计时间不超过12分钟,胃肠检查不超过30分钟,腹部摄片不超过4050次。
其他部位X射线曝光条件较低,摄片次数可稍增加。
医生如需重复摄影或透视,也会考虑延长检查时间。
尤其是偶然作一次胸部透视,作一次胃肠道检查,拍一张骨骼X射线片或作一次血管造影,都不会引起什么不良反应。
同时,为了加强保护,不论在检查或治疗时,在不必要照射的部位,特别是敏感组织部位,都用相应的防护用品加以遮盖,并且尽可能缩短曝光时间。
所以,医用X射线人们检查和治疗时,可以不必有什么顾虑。
进行X射线检查时,候诊陪诊如何进行防护?
X线是电磁波的一种,是以光速直线传播,遇到人体或其他物品后,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散射。
但只要它还有能量,被物质吸收前还会发生多次散射。
因此,在给病人透视,拍片曝光时几曝光后的瞬间,透视室或拍片室内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有X线照射。
规范的X线操作,应是一室只有一位受检病人,其余人均在防护安全区内候诊。
每个防护合格的机房内,都应配有供受检者和陪诊家属使用的防护用品,机房门外应有警示灯,当“射线有害”,“灯亮勿入”,或“在工作中”等警示灯亮时,候诊者应的在门外等候。
如果陪同婴幼儿或躁动病人及无法定位的病人就诊时,承检医、技师有责任指导,帮助陪诊者做好防护。
何谓放射工作单位?
卫生部55号令所称放射工作单位,是指开展下列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1)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和废物处理;
(2)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和维修;
(3)核燃料循环中的铀矿开采、铀矿水冶、铀的浓缩和转化、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燃料后处理和核燃料循环中的研究活动;
(4)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
(5)卫生部规定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其他活动。
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防护要点
介入放射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
它是在医学影像系统的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技术。
它融医学影像、临床诊断、治疗学为一体,以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深受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欢迎。
开展介入放射学操作需要在X射线透视、CT导向下进行,手术医生在辐射场内操作,距患者照射区不足0.5米,其全身暴露于大量X射线散射线的辐射场内,既无法进行隔室防护,又无法采取远距离操作来避免更多的职业照射。
并且,一般介入手术透视累计曝光时间长达10几分钟,有的更长达半小时,甚至超过1小时,工作人员在辐射场内接触辐射的时间较长。
由于对射线的照射,人的感官无法感知其存在和受照剂量大小,介入手术医生全神贯注于手术过程之中,极易忽视自身和患者的防护问题。
据调查,广西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平均受照水平约为5mSv/年,虽然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20mSv/年(5年平均)的国家标准,但比其它放射工种平均受照1~2mSv/年的剂量当量水平,又明显偏高。
所以,在开展卫生监督时,卫生监督员更强调对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防护。
对介入放射工作的辐射防护应遵循实践的正当化,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医生与病人防护兼顾,固有防护为主和个人防护为辅的原则。
可采取缩短照射时间、尽量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和屏蔽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护。
在今年的监督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医院在开展介入放射工作时,辐射场内的医务人员有的没有佩戴任何防护用品,有的只穿防护衣没有佩戴铅眼镜,有的虽然佩戴有铅眼镜,但却把铅眼镜架低,眼睛直接面对工作台。
这样的情况,不仅存在中小型医院,也普遍存在于区内几家大型的医院中。
一方面说明放射诊疗机构没有重视放射卫生管理问题,配置放射防护用品不全,培训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薄弱,没有注重自身防护。
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防护是放射诊疗卫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增强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将介入放射工作者的受照剂量降至可以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水平,是确保终生从事介入放射工作的安全前提,需要高度重视。
放射卫生基本知识和术语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
基本知识
辐射
是以波、粒子或光子的能量束形式传播的一种能量。
包括:
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放射性
指原子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固有特性。
核素
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互为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
具有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核素被称为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会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素,称“核衰变”。
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可放射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放射性同位素可根据需要制成放射源,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一直放射出射线。
电离辐射的计量单位
戈瑞(Gy):
表示吸收剂量,即电离辐射沉积在受照组织内的能量,1戈瑞为1J/Kg。
希沃特(Sv):
是辐射防护中常用剂量当量单位,指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反映辐射对机体的危害程度。
1Sv=1J/Kg。
贝可勒尔(Bq):
表示放射性活度的国际通用单位,1Bq=1次衰变/秒。
电离辐射的来源
天然辐射照射、人工环境照射、医学辐射照射、职业辐射照射、事故性辐射照射
电离辐射的生物的生物效应
一、确定性生物效应:
(分两大类)
(1)全身受照剂量在1Gy以上时,发生急性放射病,这是一种最严重的确定性生物效应;
(2)机体局部受到超过阈剂量的照射,则引起局部放射性损伤,如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白内障等。
二、随机性生物效应
当机体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后,一些细胞可因受损伤死亡,而有些细胞发生了变异但没有死亡,变异可能发生恶性病变,即发生癌变。
如辐射所致的变异发生在性细胞,基因突变的信息会传给后代,而产生的损伤效应称为遗传效应。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病
放射性皮肤疾病
放射性腺疾病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放射性肿瘤
放射性骨损伤
放射复合伤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的途径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
指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
内照射:
指能产生放射线的物资经由食入、吸入、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内,并对机体引起内照射的危害。
外照射的防护:
1、时间防护:
即尽量减少在电离辐射场中逗留的时间。
2、距离防护:
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率是随离开电离辐射源的距离增大而减少的。
3、屏障防护:
操作人员与辐射源之间应有可靠的防护屏障。
4、控制辐射源强度:
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辐射源。
内照射防护:
1、固封
2、保持清洁和去污
3、个人防护
4、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
概念和术语
放射卫生学:
研究放射性所产生的电离辐射对周围接触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损害的机理、以及预防和控制辐射危害方法的学科。
职业性照射:
辐射工作人员因从事本职工作而接受的辐射照射。
辐射源:
产生或能产生电离辐射的物资或装置。
放射(性)源:
产生电离辐射的放射性物质。
损害:
由辐射引起的所有有害影响,包括对健康的影响。
正常照射:
人员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受到的照射。
异常照射:
人员在辐射源失控时受到的照射。
事故照射:
辐射事故引起的且非自愿的、意外的辐射照射,它可能超过为辐射工作人员制定的一种或多种剂量限值,还可能导致公众成员受到异常情况的辐射照射。
辐射事故:
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
应急照射:
在异常情况下为抢救受危害的人员和财产,防止大量的人员受照和事态扩大,经判断为正当的照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放射 卫生 知识 宣传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