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docx
- 文档编号:4725899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4.78KB
教师考试.docx
《教师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考试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如何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技能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2、工作记忆保留信息的时间一般是()
A.10-20秒
B.1-2秒
C.1分钟以内
D.1分钟以上
3、后续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影响被称作()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痕迹消退
D.迁移
4、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称之为()
A.表象
B.原型
C.经验
D.概念
5、()是让你把不熟悉的问题与你总能解决的熟悉问题相比较,用熟悉的解题方法来解决新问题。
A.试误法
B.类推法
C.手段——目的分析
D.简化
6、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7、概念图、图表、层级图、群集策略、纲要法等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8、在维纳的归因模式中,运气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9、()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A.习得性无助
B.挫折效应
C.自我效能感
D.消极归因
10、()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形成道德信念。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A.二者相互区别
B.二者相互联系
C.二者相互独立
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12、智商25-50,心理年龄最多可达6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儿童属于()
A.轻度智力落后
B.中度智力落后
C.重度智力落后
D.严重智力落后
13、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A.维果斯基
B.洛伦兹
C.赞可夫
D.皮亚杰
14、下列合作学习的各种模式中,哪种是为阅读和作文教学设计的()
A.学生小组
B.成绩分钟
C.小组辅助教学
D.合作性综合阅读和作文
15、教学前阶段实施的评价是()
A.准备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6、对教师威信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对教师的态度
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生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本身的条件
17、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括()
A.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
B.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C.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
D.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18、()是指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B.教学评价常常通过测量收集资料
C.教学评价不可以通过一些非测量的方法
D.教学评价是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
20、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的实验研究中运用的一种方法。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二、双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安德森认为,陈述性知识是以()和()。
A.产生式
B.命题
C.命题网络
D.产生式系统
2、影响课堂上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概念的定义特征、()、()和讲授概念的方式。
A.概念间的联系
B.外延
C.原形
D.内涵
3、学习策略的类型主要有()、元认知策略和()。
A.归纳策略
B.演绎策略
C.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4、学生的学习动机可疑划分为()和()两个范畴。
A.需要动机
B.内部动机
C.本能动机
D.外部动机
5、构成道德心理成分包括: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A.道德观念
B.道德标准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6、马杰指出,行为目标要包括()、行为发生的条件及()三个要素
A.行为的意义
B.可观察的行为
C.行为的目的
D.行为的标准
7、认知方式分为()和()。
A.场依存
B.场独立.
C.场稳定
D.场活跃
8、自学辅导教学的课堂模式可疑概括为()、阅读、练习、反馈、()五个环节。
A.讨论
B.概括
C.启发
D.小结
9、评价使用的测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和()。
A.标准化测验
B.教师自编测验
C.心理测验
D.学业成绩测验
10、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和()。
A.自我效能感
B.一般交易效能感
C.集体效能感
D.个人教学效能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知道如何解剖动物属于陈述性知识。
()2、问题解决是指排除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3、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4、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简单的直线关系。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6、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单一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
()7、学习准备是学生的内部条件,是学习的起点。
()8、讲授法可以无条件的使用。
()9、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10、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一成不变的。
四、简答题(4选3,每题6分,共18分)
1、怎样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
2、如何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
3、学生经常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具有哪些特点的信息?
4、有效组织复习的条件和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12分)
道德行为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举例说明如何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训练。
六、案例分析(20分)
张三同学酷爱体育活动,每天放学后便在户外玩球。
家庭作业总是不能完成。
他感到非常苦恼。
如果你是他的老师,该怎样帮助他改变现状?
请说明你的设计方案及依据的原理。
2010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题
来源:
教师资格网 时间:
2010-03-31 【教师资格网:
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第一门户】 字号:
T|T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生产力水平决定:
()
A.教育结构的变化
B.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C.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D.教育的方法和技术
3.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
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4.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要解决:
()
A.情感问题和学业问题
B.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C.学业问题和人际问题
D.价值问题和学业问题
5.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育效果
D.教育目的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8.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既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这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
C.教学目标D.教学文件
9.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一是背景评价,二是输入评价,三是过程评价,四是:
()
A.目标评价B.成果评价
C.目的游离评价D.学生评价
10.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1.小学阶段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2.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方案
D.教学策略
1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学记》
B.《理想国》
C.《普通教育》
D.《大教学论》
14.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
A.德育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过程
16.我国孔子推出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体现了德育基本原则中的哪一条原则?
()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7.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是计划、组织:
()
A.协调和指挥B.指挥和控制
C.协调和控制D.控制和调动
18.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侧重于在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上实施影响,由教师自身对班级施行无条件管理,严格监督学生执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的过程与结果,这是属于哪种班主任领导方式?
()
A.权威型B.溺爱型
C.放任型D.民主型
19.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的时间是:
()
A.1889年
B.1902年
C.1903年
D.1905年
20.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____的基础。
3.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________的竞争”
4.____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5.国家把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被称为狭义的________。
6.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
7.从社会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师生问思想交流、________、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8.根据课程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______。
9.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强制性,二是______,三是基础性。
10.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________。
11.学生的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12.教学中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________。
13.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_________、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14.检查复习的方式有口头回答、_________。
检查课外作业等
15.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______四种。
16.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____的总称。
17.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学习辅导、_________和择业指导。
18.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_________原则。
19.____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0.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由易到难、由近到远________。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特征?
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3.教科书的作用有哪些?
4.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5.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在下列两道题中任选—题,满分10分。
1.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
“我把孩子交给你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你的便。
”
请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看看它在哪些方面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
2.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把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
在现代教学中,要求教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实物模像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分析这一教育观点,看看它遵循了哪些教育原则。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2.C3.A4.B5.D6.C7.D8.A9.B10.B11.A12.B13.D14.C15.B16.D17.C18.A19.B20.A
二、填空题
1.身心发展2.科学教育3.民族素质4.发展关键期5.教育目的6.个体与环境7.情感沟通8.研究型课程9.普遍性10.生理适宜原则11.创造才能12.学会做人13.课外辅导14.黑板演算15.综合型16.道德教育17.生活辅导18.因材施教19.班级管理20.逐步提高
三、简答题
1.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4.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5.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四、论述题
1.
(1)班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生是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发展成长的。
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2)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力量。
(3)家长的这一做法正是违背了以上的教育观点,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都是教师的责任,与家长、社会无关。
(4)具体做法是:
①教师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举行家长座谈会,接待家长来访,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全面情况;②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将家长的各种教育条件化为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的教育力量;③争取校外各种积极的教育因素,以此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2.
(1)这一教育观点遵循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是: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作者:
杨老师 试题来源:
本站整理 点击数:
25221 更新时间:
2009-11-24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____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
来源: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_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来源:
)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 )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来源: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 )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