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范式报道稿.docx
- 文档编号:4720193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3.94KB
浐灞范式报道稿.docx
《浐灞范式报道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浐灞范式报道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浐灞范式报道稿
浐灞范式:
中国第三代新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浐灞范式》课题组
导读: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把西安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家赋予西安的重大历史使命,也为西安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西安浐灞生态区作为西安第三代新城,经过六年的建设,无疑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上升到国家战略奠定了基础。
浐灞生态区建设的实践和经验也为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发展路径与范式。
顺势而动:
浐灞新城的建设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提速,目前世界上已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预计2025年将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城市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凸现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缺短、能源紧张,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地面下沉,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等所谓的城市病,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面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并提出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建设与自然环境建设相统一的人居形态总和。
生态城市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该理论为人们展示了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生态魅力。
生态城市概念是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计划中提出的,并在《人与生物圈计划》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
1996年,雷吉斯特领导的“城市生态学”组织又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9项原则。
澳大利亚建筑师唐顿也强调,生态城市就是人类社会内部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平衡的城市。
这些思想为后来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诸多城市和都市区纷纷展开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比如美国的伯克里、克里夫兰和波特兰都市区,丹麦的哥本哈根市、澳大利亚的怀珂拉市等。
现今我国已有海南、黑龙江、吉林、山东、浙江等东部8省的百余城市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点。
从1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开始,我们的祖先——蓝天猿人就在此披荆斩棘、繁衍生息,使西安成为一块不平凡的土地。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建都丰、镐,揭开了西安都城地位的史册,先后曾有13个王朝建都于此,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周秦汉唐时期,四海归一,国力鼎盛,在我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从史书的记载得知,被誉为“膏腴之地”的八百秦川沃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辉煌。
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平原的中部,南倚秦岭,北靠渭北荆山黄土台塬,东起零河和灞源山地,西到黑河发源的太白山东麓。
西安自古就有“八水绕长安”的佳话,悠悠碧水,润泽了西安历史的眼波,成就了十三代王朝的皇都雄城。
在长安八水中,浐河、灞河这两条古老的河流,从远古流向今朝,河水充盈,风景优美,自古有舟辑之利,为长安水上交通要道,更是唐朝国家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和主要港口。
浐灞两河,特别是灞河,更是一条流淌别离之情和流淌诗歌的河流。
古代的长安人相送远行之人,都是在灞河之滨,折柳相别,其情依依。
正因如此,因河岸广植柳树而形成的“灞柳风雪”,也成为了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然而,斗转星移,王朝更迭,盛唐之后,昔日皇都的帝宫阙楼在一次次战乱中化作废墟。
特别由于近代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对自然过度垦殖让环境不断恶化,让水量丰沛的河流日渐枯瘦,浐灞昔日的繁华被岁月的流沙所掩埋,浐灞河沿岸变成一片荒芜。
2003年10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群体践行西安市“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和生态化”的城市发展理念,做出了成立集中体现西安国际化和生态化发展理念的浐灞生态区的重大决策,拉开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帷幕,沉寂多年的浐灞大河在西安城东悄然复兴。
2004年9月9日,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成立,以“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重建”为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基础先行”的建设原则,浐灞生态区建设者奏响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交响乐章。
管委会领导集体从发展战略研究入手,确立科学发展观,贯彻发展战略,高起点编制区域总体规划,创新发展模式,争取生态区的超常发展。
景区建设“以水为魂、以绿为本、以景为翼、以雅为体”,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西安第三代新城,为西安打造出一张崭新的生态名片,将浐灞生态区建成集生态性、历史性、文化性和谐统一的灞上明珠。
同时,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也以其六年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城市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中所进行的探索尝试,及其发展战略、路径模式,为中国西部打造第三代生态新城,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浐灞范式。
浐灞范式的内涵及其丰富,寓意极其深远,要正确理解,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浐灞范式寓意一:
谋划高远——生态区设立的国际战略视野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陕西省和西安市领导层决策的战略视野。
说其有战略视野:
其一,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西安怎样又好又快发展,浐灞生态区的设立,就是决策者对西安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问题反思总结的直接体现,是决策者实施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西安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对外开放的当代发展观的直接体现。
其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与必然趋势,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设立,是陕西省、西安市决策者顺应历史潮流、将西安发展与世界发展相融合之战略视野的直接体现。
其三,城市影响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之间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打造西安国家化大都市的关键点就是提升西安的城市影响力。
城市影响力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设立,无疑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其充分体现了省、市领导层决策的战略视野。
不仅浐灞生态区的设立充分体现了省、市决策者的国际战略视野,而且浐灞生态区的发展目标更是决策者和建设者国际战略视野的现实展示。
任何一座新城的建设与发展,都是以科学发展战略为基础或前提的。
发展目标是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也是发展战略的归结点。
所以发展战略首先应该包含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乃至整个发展战略都是建立在对发展环境客观分析基础上的。
不仅战略目标是以客观环境为基础,实现战略目标的方针与路径也必须是环境所容许的,并应是最有效地利用环境的。
发展战略归根到底是寻找城市竞争优势的指导方针。
因此,我们可以把浐灞生态新城发展战略概括为:
在国际城市化竞争的环境里,为浐灞生态新城确定长期成长目标并选择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路径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方针对策所进行的谋划。
浐灞生态区在“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指导下,为生态区确立了“建设西安第三代新城”的发展目标,所谓西安第三代新城就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为发展基础,以丰富多彩的公共设施——公园、运动场、图书馆、艺术馆为休闲平台,以内在造血功能的产业发展为核心动力,以便捷的交通、健康的环境、良好安全保障和友好的社区文化的宜居福城为目标,以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为魅力的理想新城。
浐灞生态区“以流域治理带动新区发展、以区域开发支撑生态重建,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价值”的发展理念,发挥浐灞新城的区位、生态、商贸的优势,将浐灞生态区建设成西安现代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产业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东北部的城市副中心的区域定位;将浐灞生态区建设成为西安国际大都市的国际商务交流平台,西部商贸物流基地,西安国际大都市休闲旅游胜地和滨水宜居福城的功能定位。
建立以房地产为先导,以商务会展为主导,以商贸物流为支柱,以休闲旅游产业为特色,集购物、餐饮、商务办公、休闲娱乐、运动旅游等城市服务产业为辅的产业体系的产业定位。
以自然地理特征构建浐灞西岸、浐灞东岸和中央绿洲三个空间板块,以交通、河道和中央绿洲构建“一心、两轴、两带”的空间布局体系,形成一个新都心、两条沿东西方向商贸商务和商贸政务发展轴和两条沿浐灞河两岸休闲娱乐与旅游景观带;浐灞河岸以广运潭历史文化和湿地公园建设西安国际大都市的最大休闲旅游区,浐灞两岸依托商务区和政务区建设最大的中央居住区,中央绿洲利用欧亚论坛会址和领事馆区建设西安国际大都市的集中体现区的空间特色。
以“一个新都心,两条商贸走廊、三大政务平台,六大主题公园,六大居住社区”为战略引擎。
这样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战略目标实施的所思所想,无不彰显其战略思维的创新。
浐灞范式寓意二:
别具一格——体现地域特色的区域定位
西安浐灞生态区是以打造“第三代新城”为目标、以建立“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为区域定位,秉承“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城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金融、会展、旅游、商贸、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突出生态经济、总部经济、休闲经济和创意经济,把生态区建设成为宜居宜创业的“第三代新城”。
这样的区域定位既是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需要,又是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指标、市民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指标、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指标和国际开放交流程度指标体系的现实需要。
同时,也是西安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体现。
按照上述区域定位,建设中的西安浐灞自然就会成为西安乃至全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示范园区。
这是因为西安浐灞生态新城的建设对完善西安城市功能、改善生态居住环境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西安浐灞生态区的建设也为全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生态示范作用。
其示范作用表现在:
一是生态城市建设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战略地位。
城市污染减排是其建设的重点之一。
作为生态型新城区,其节能减排工作与建成区有着很大的不同。
由于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东北部的城乡结合部,该区域长期无序、缓慢发展,生态新城的建设应更多地从发挥生态功能,落实生态发展理念入手,通过自身生态建设扩大西安生态环境容量,给西安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浐灞生态区的总体规划,建成后的浐灞生态区将形成水面积1300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将达到1951.1万平方米,人口50万左右,人均绿地面积35.6平方米,区域绿化率达48.5%,西安市区人均绿地面积将由此增加一倍。
二是生态城市建设,绿色的崛起提升了西安的城市价值。
一个城市的价值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参照。
在生态、和谐成为新一轮浪潮主题的时代背景下,西安浐灞生态区的建设,无疑极大地提升了西安城市的价值。
西安浐灞生态新城是一块都市型生态区,也就是公共语境中的“环境友好型区域”。
从生态区建设之初,浐灞生态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就对自然环境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从河流治理,生态重建到区域全面建设,其核心理念是“师法自然”,即遵循历史遗留下来的生态基础、环境体系和河流格局,在修复和再现的基础上丰富其内涵。
更为重要的是浐灞生态区的建设理念符合并引领国际一流的前沿标准,通过人文的关怀激活自然,从人本的角度再构环境,使其生态新城建设一直处于一个高标准、国际化的建设水平上。
浐灞生态区五年来的建设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了浐灞生态区在河流治理、生态重建、区域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体现出日益成熟的城市营销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西安城市的价值。
三是生态城市建设与世界环境接轨,以生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抓手,在解决城市实际污染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生态产业,创新治理思路和发展模式。
浐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2581平方公里,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破坏,使得浐灞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功能退化,中游台塬地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下游由于西安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已成为西安东部区域的“排污渠”,而其中92.42%的污水是生态区以外区域产生的。
浐灞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既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的客观需要,又是黄河、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客观需要,而其中浐灞生态区水环境治理是其重点和难点。
它不仅是发挥城市生态涵养功能的需要,更是整个西安东部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的需要。
因此,根据渭河治理“先支流后干流、先上游后下游”的原则,浐灞生态区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指出:
“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重建”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及“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浐灞河流域率先、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区率先”的治河思路,以生态区水环境治理为中心,牵头实施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编制流域治理专项规划,涉及水资源,林业,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洪,泥沙等多项内容。
浐灞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是西安市乃至渭河流域范围内第一个正式启动的全流域的治理项目,也是渭河一级支流系统规划与全面治理的第一例。
浐灞生态区作为西安生态型的新城区和城市型的生态区,水环境的治理已不能仅限于只投入不产出的传统治理模式,而是要实现治理效益化,提升生态内涵,其治理路径是通过以生态技术为主的科技创新应用,将污水变为浐灞区宝贵的水资源,在解决实际污染问题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生态。
在浐灞生态区的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以渭河综合治理为背景,以治理效益化为目标,通过大水大绿、截污、污水厂建设、雨水收集、中水回用、湿地建设等工程的实施,以及各类新型生态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这一创新治理思路和发展模式,既全面改善浐灞河的水质,重塑河道生态走廊,使浐灞生态区成为水环境效益化治理的示范区域,又通过水环境治理工作推动了区域内生态农业、花卉养植、科普教育、观光体闲等生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生态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渭河流域效益化治理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
浐灞范式寓意三:
求变创新——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发区模式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这儿要找全解释)就在于它以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探索发展的布局、模式、进程、机制为重点内容,科学揭示发展的内在科学规律。
科学发展观在解决“怎样发展”问题上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众所用知,城市生态区或生态城市建设是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而且建设周期也需要很长时间,更重要的是建设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将城市生态区或生态城市建设称作为“奥斯卡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为了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西安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四化”发展理念,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在“四化”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西安的决策者果断地成立了浐灞生态区。
浐灞生态区的发展目标:
一是将浐灞生态区建设成西安“四化”的示范区,二是将浐灞生态区建设成西安大都市新形象的品牌等等。
建设浐灞生态区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西安是否有巨大的财力投入?
2004年西安的财政收入为50多亿元,那么,这样的财力,拿什么去治理浐灞两支被污染的河流。
为了破解“奥斯卡”难题,西安的决策者创造出了“生态区建设的开发区模式”。
六年浐灞生态区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这种模式不仅可行,而且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
所渭西安浐灞生态区建设开发区模式,是指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就给予其开发区的政策优惠,建设运作、管理体制、招商引资、对外宣传等一系列的营运模式。
其基本涵义:
一是从开发建设模式上按省级开发区的级别运作,陕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就赋予浐灞生态区建设的开发区模式;二是在组织机构的配置上成立了浐灞生态区综合治理开发委员会,使其在灞桥区、雁塔区和未央区政府的配合支持下,赋予了其独立管理开发的职能,建立了顺畅的管理体制;三是在政策的制定上,在省内给予充分的支持,允许其在总功能定位下独立规划、设计和开发,同时积极申请中央政府在土地资源供给方面的支持;四是在资金的投入和筹集方面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如在浐灞生态区刚成立的2004年年底金融机构就投资10亿元开始广运潭建设项目,2005年上半年多家金融机构联手注入170亿元建设浐灞生态区;五是在对外宣传上,市委市政府给予积极支持。
通过调动媒体的力量加大对生态区的多渠道宣传力度,通过市上主要领导的对外接待,出访和接受媒体采访以及对外召开洽谈会等方面,进行渗透式、轰动式宣传,实现短期内国内外各界了解浐灞生态区的目的;六是生态区建设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上能及时得到市政府的积极协调。
浐灞生态区建设的开发区模式,无疑是生态区招商引资所必需的,是形成招商引资的基本可能条件。
浐灞生态区成立六年来,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生态经济、总部经济、休闲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特色。
积极招商引资,重点发展金融、旅游、会展、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科技研发、教育、房地产等产业,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例如绿地集团、中新集团、中登集团、新丰泰汽车集团、恒大地产集团、恒基兆业地产集团等入区共同参与开发建设。
六年来,实际利用内资28.28亿元,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
西安浐灞生态区六年建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区建设的开发模式的成功性。
浐灞范式寓意四:
制度保障——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
通俗地讲,工作模式是指工作思路、程序、方式或方法的总和。
现实工作中,不同的工作模式总会有不同工作结果。
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是做工作的基础或前提。
所谓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是指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秩序化和国际化的思路制定的工作步骤和方式或方法。
没有规范化,无疑会扩大工作的无序状态;没有法制化,无疑会导致工作的盲从和违法行为;没有秩序化,无疑会引起工作混乱与无效;没有国际化,无疑会使工作失去前瞻性和战略眼光。
由此可见,工作模式的规范化、法制化、秩序化和国际化是用科学化相联系,是工作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浐灞生态区,短短的六年,之所以能取得令世人惊喜的骄人成绩,原因就在于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具体地讲,浐灞生态区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点起步,分级推进的规划模式。
按照发展战略:
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业规划的步骤,聘请知名经济学家张曙光工作组、美国华高莱斯咨询公司、王志纲工作室等,从不同角度对生态区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招标,研究编制总体规划,进而完成浐灞三角洲控制性详细规划、浐灞生态区核心区道路交通规划等11个方面的分区规划和专业规划,一系列高端规划使浐灞生态区的建设在起步阶段即处于国内甚至国际前沿水平。
其次,通过生态重建实现土地增值后依法有序出让的资金回报模式。
总体思路是以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以新区开发支撑生态重建。
先进行规划和土地储备,进而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使土地大幅度增值,然后再有序出让土地,杜绝无序出让土地的短期行为,最大程度获得区域发展带来的政府建框架、企业做项目的建设模式。
在生态区的建设中,浐灞河管委会立足于生态优先,基础先行,包括河流治理、道路和绿化建设、广运潭景区等都是围绕生态和基础展开,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框架,提供大开发大建设的条件,然后让企业入区做项目,这一模式不同于以往开发区建设中政府大量投资搞项目的做法。
再次,政府建框架、企业做项目的建设模式。
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作为西安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必须对区域内每一个地块的发展方向和定位进行详细论证和科学决策。
在此基础上,以项目承包或责任制的形式,启动公司实质性的运作,依据市场规律和区域发展规律打造每一个板块。
以双赢的原则运用市场化的手段与大型企业联合开发与建设,发展商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必须要拉动板块土地升值,平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
这种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建设模式,形成管委会、发展公司和社会机构分别承担自身职能的创新建设模式。
他们在管委会现有基础上设立了若干发展组团,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区域内部的集约化发展。
同时,在区域建设上,充分发挥公司的企业优势,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着力打造现代外向型大企业集团,形成了现代化、集团化、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模式。
第四,大招商、招大商、以商招商,选商招商的招商模式。
浐灞生态区的招商要求比较高,在起步阶段,就确定了通过招大商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
招大商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防止倒卖土地的现象。
同时,强调以商招商,吸引省内大企业大集团入区开发,省内大企业大集团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入区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人气和产业。
(加进去选商材料,最后一次提供的)
第五,小管理系统、大支持系统的管理模式。
在严格控制机构规模的情况下,浐灞河管委会把大量诸如策划、规划、政策研究等工作委托或聘请国内、国际上的一流机构和专家来完成,这种广泛借用外脑和外力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
浐灞范式寓意五:
理念升华——爱心与责任融合的浐灞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用来指导彼此行为的价值观系统。
浐灞生态区的组织文化就是做有爱心与负责任的建设者。
有爱心,就是要爱西安这座世界闻名的古都,对养育自己的这座都市,要有自豪感;爱城市,就是对养育我们的这座城市,要拥有子女对母亲那样的敬爱之情,热爱其一点一滴,只有拥有这样的爱心,才能把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爱自然,就是爱护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和平衡性。
在建设过程中,一棵树木能不伐尽可能不伐,一滴水能珍惜尽可能珍惜。
爱文化,西安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历史,有一千多年的建都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文化古迹都要尽可能的予以保护,传统文化要尽可能传承,并在传承中予以创新,使文化真正成为西安国际大都市的灵魂,将西安建设成为具有活力的城市。
负责任,是指浐灞生态区的建设者要深知生态区的建设要向人民负责,向上级负责,向历史负责。
向人民负责就是要向西安人民负责,向黄河下游人民负责。
生态区每一条河流的治理,都必须考虑本地区和下游人民的利益。
向上级负责,就是要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负责,勇敢地承担和出色地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不辱使命。
向历史负责,就是浐灞生态区的建设,经得起百年,乃至千年的历史检验。
浐灞生态区正是在有爱心和负责任融合的组织文化的引领下,六年来他们站在世界城市发展的高度和拥有世界性的眼光,把浐灞的建设提高到世界的品位,在浐灞建设的过程中,吸收人类城市建设的最新理念,建设中国一流的城市新区,才能打造中国新城建设的范式。
浐灞范式寓意六:
敢为人先——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
路径,简单地说就是指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做事的门路与方法。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然而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模式,世界各国均在探索和尝试。
对于西安浐灞生态区而言,如若发展思路囿于一域,只能是拾人牙慧,浅尝辄止。
总结全球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业化造就了城市化。
但城市化过程席卷世界的大势,已刻不容缓地要求我们更有效地使用现有人力和自然资源,探寻更为合理的发展之道。
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都告诫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现代与未来的关系。
上述关系,也在浐灞生态区的开发建设中被重点考量,于是,第三代新城的战略构想喷薄而出。
在浐灞生态区看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三大问题,首先就是重产业化轻城市化,最典型的就是开发区,产业化与城市化不同步;其次就是轻产业化重城市化,解决更多人口就业;再次就是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和生态的粗暴开发,掠夺式开发,“三高一低”发展模式使得城市付出沉痛的代价,城市已经到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边缘。
对城市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