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高考模拟调研卷五.docx
- 文档编号:4719137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7.32KB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高考模拟调研卷五.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高考模拟调研卷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高考模拟调研卷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高考模拟调研卷五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高考模拟调研卷(五)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政治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经济学家斯密考察了一个最平凡的生产大头针的工场。
它有18位师傅,每人只做一件事:
一个工匠拉出铁丝,另一个工匠把它弄直,第三个工匠把它剪断,第四个把它磨尖,第五个把另一头磨平。
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生产4800根针,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至少240倍。
回答1~2题。
1.该工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创新B.集中的工场生产方式C.生产分工和专业化D.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2.工场车间里正在生产的大头针是①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②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结合物③效率与公平分配的统一④工人劳动实现其价值的物质载体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了社会方方面面对莫言与文学的关注与热情。
回答3~4题。
3.获奖消息一公布,不少书店莫言的小说销售一空,涉及出版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也随之上涨。
这种现象说明①影响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是偶然的②消费热点常常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③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是公司的经营状况④企业经营要赢利必须制造新的消费热点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莫言从小生活贫困,但他酷爱阅读,那时他的梦想是离开贫穷的家乡,后来当他离开几年后,却非常想念故乡的山山水水,他的作品反映的主要是家乡的故事。
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永远都没有改变B.文化都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C.文化的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5.美国为了解决债务危机,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大量印发美元,此举可能带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其原因在于①这使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不一致②美元是国际主要流通与储备的货币③美元具有黄金所具备的货币职能④美元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观念货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一部电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神州大地,勾起了无数国人对美食的回忆和憧憬。
回答6~7题。
6.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乡美食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这说明
A.精神财富的作用逐渐超越物质财富B.事物的价值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C.社会意识相对独立于社会存在而存在D.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是绝对的
7.电视片的成功,说明艺术作品要立足于社会生活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因此进行文艺创作应当①坚持以真理客观性出发的唯物主义精神②坚持个人创作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理念③坚持主观想象与客观实际相统一的方法④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他的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承认这是一个自相矛盾与无所作为的世界B.承认矛盾普遍存在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条件
C.对社会现实应当采取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D.充分利用条件,促成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9.马克思指出: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这反映了
A.理论对于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指导性作用B.理论的力量来源于国家和民族对自身的需要程度
C.理论的发展必然反映一定社会变化和发展的状况D.只有被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才是科学发展的理论
2012年11月6日,湄公河中国船员遇害案一审宣判,糯康犯罪集团6名被告人受到中国法律的惩处。
在这起案件的侦破和审理过程中,泰国、缅甸、老挝政府及相关执法机关给予中国极大的支持和协助。
回答10~11题。
10.虽然国情不同,但是国家的执法机关一般是指
A.政府与司法机关B.议会与警察部门C.王室与司法机关D.政府与监督部门
11.此案的公正判决①体现了主权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与平等相助②体现了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③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④是反对地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具体体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2.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大力发展海洋战略的政治意义是①整合海上和陆地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②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③维护公民合法政治权利,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④实现统筹兼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过年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事情,流传下各种各样的传统年俗,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就算正式进入农历新年的节拍,从祭灶到除夕年夜饭,有章有序,把劳碌了一年的人们一步步收进过年的氛围当中。
时代更替,新俗兴起。
同样是过年,种种不同以往的新生习俗逐步发展,有些也有了很大的影响,逐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思想和习惯。
乡村社会保存传统的土壤还相对完整,古老而生命力顽强的年俗还留在人们的生活里。
都市,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快速流动的人力,不可避免地催生了许许多多新的年俗,诸如开年会(一般是企事业单位一年举行一次的集会,大多放在年末举行)、晒年终奖、全家外出吃年夜饭,短信拜年,还有给流动人口带来巨大影响的挤火车,回不了家的异地过年等。
(1)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城乡的年俗会出现差异?
(6分)我们应当如何辩证地看待传统年俗与新生习俗共同存在的现象?
(8分)
(2)从文化继承性的角度,谈谈你对传统习俗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问题的认识。
(12分)
14.(26分)下面是新华社记者的一篇短文。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不用看信号灯,一小撮人聚在一起,就可以过马路。
近日,“中国式过马路”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拿简简单单的过马路来说,在城市中某些红灯时间较长的路口,行人好不容易等到绿灯,有时候却又被一些右转车辆堵住了去路,地下通道与过街天桥的规划缺位,逼着行人在车流中穿梭。
这些管理上的漏洞,间接铺就了这种有“特色”的“中国式马路”。
我们不该一味责怪行人交通规则意识的淡薄,而应当将他们作为交通系统中平等的主体来通篇思考,到底是什么,让许多行人宁可冒着危险穿行在滚滚车流中。
城市快速系统快不起来,怨声载道。
慢速系统被挤压,也是哀声连天。
“中国式过马路”要想被终结,还是需要给力合理的“中国式马路”。
(1)运用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分析,如何建设合理的“中国式马路”,以实现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
(14分)
(2)“许多行人宁可冒着危险穿行在滚滚车流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12分)
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大权后,标榜要替鲁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
春秋后期的这个事例说明
A.分封制对等级隶属有严格的规定B.士的力量当时已经超过卿大夫
C.分封确立的礼制在当时保持良好D.周天子的权威遭到削弱
2.《魏书?
食货志》记载:
“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
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
”北魏孝文帝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土地政策是
A.推行均田制B.实行三长制C.实行俸禄制D.废除宗主督护制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被古人称为最公平的制度,这是因为科举制度
A.考试只在儒家经典范围内命题B.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D.官员、人才的选拔不再受血统、门第等因素的影响
4.“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
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
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
”林则徐的主张是
A.学习西方军事制度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练兵方法
C.中西差距巨大,不应调兵作战D.广泛了解外国的历史地理
5.《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新文化运动兴起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
”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C.消除了政治腐败现象D.严重践踏了民主和法制7.下图是我国曾经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票证,这些票证
①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产物②反映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退出流通④表明当时物质生产和供应比较匮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某同学整理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的表格,在相同点的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相同点
两国君主立宪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君主是国家元首,都是世袭制。
不同点
英国君主统而不治;德国君主掌握多项国家大权,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英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内阁对议会负责;德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英国议会拥有限制王权等多项大权;德国议会对政府、皇帝没有监督权。
A.在工业革命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建立的B.在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时建立起来
C.导致国内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盛行D.符合本国国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9.据统计,英国毛织品1788年生产7.5万匹,1817年达到49万匹,增长5.53倍。
煤年产量,1700年为500万吨,1795年增至1000万吨,增长1倍。
生铁产量,1740年为17350吨,1806年猛增至258000吨,增长13.87倍。
导致英国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机器工业的兴起和发展B.大肆进行海外殖民掠夺
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D.黑奴贸易积攒大量资本
10.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是1973年欧共体国与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人口(百万人)国民生产总值(10亿美元)
人口
(百万人)
国民生产总值
(10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出口贸易
(亿美元)
黄金外汇储备
(亿美元)
欧共体
256.69
1065
4140
2100
606.2
美国
210.11
1307
6210
702
116.6
苏联
249.75
675
2700
215
–
――转引自:
伍贻康等《欧洲经济共同体》,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①欧共体各项经济指标都已超过苏联和美国②欧共体总体经济实力开始成为能与美苏两极相抗衡的经济力量③欧共体各成员国的合作,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格局转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凯末尔曾说过:
“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
”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①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②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③效仿德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④改革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
”“它”指的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文明是流动的,其进程和影响因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认为,在举世所有的宗教中,基督教徒是“全人类中最不容异己的人”。
中国儒学虽为国家宗教,但它博大而无所不容,多种宗教教派在中国和平共存的事实,足以证明中国的宽容精神。
他将儒家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作为崇尚自由、维护理性和科学的自然神论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张丽艳、苗威《伏尔泰与中国儒家思想》
材料二据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中统计,到1895年,共翻译西学书籍354种(不包括宗教类),其中大部分是科学技术书籍,也有少量史地、政法类书籍。
……据《译书经眼录》记录,在20世纪初年翻译的书籍中,有自然科学类164部,占总数的19.6%;社会科学类327部,占60.9%。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1927年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5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
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
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
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伏尔泰颂扬儒学“博大而无所不容”的根本目的。
(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多种宗教教派在中国和平共存”的理解。
(2分)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儒家文化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2分)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初同1895年之前相比,翻译著作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分)
(3)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有何特点?
(2分)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道路的重要因素。
(6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怎样对待人类的文明成果?
(4分)
14.(26分)对外贸易状况,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和对外关系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正德九年(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惊呼“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
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先后窥探、染指中国市场,争相将中国的瓷器和丝绸遍销其本土和殖民地,以牟取暴利。
……世界市场对江南丝、丝织品和布匹等商品的大量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江南地区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市镇商业化的进程。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英国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
……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
……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三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
……1929年至1931年间,日本对外贸易减少了近50%。
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1929年为23.41亿美元,1932年下降为7.84亿美元。
日本军界人士说,……应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它地区的帝国。
……英国可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
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
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将被打败。
……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6世纪初明朝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
(2)材料二表明,英国和美、德分别实行了什么贸易政策?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实施不同贸易政策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的影响。
材料反映出日本提出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目标?
为此,日本在30年代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10分)
地理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图1,回答1~2题。
1.现代国土整治中将大量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图1中甲、乙、丙三图分别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2.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亦可大量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能给外出远程旅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
2012年11月5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广州启程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11月27日穿过了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然后驶入浮冰区(浮冰是大陆冰川断裂后滑入海洋里形成的)。
这次航程计划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
回答3~6题。
3.“雪龙号”11月27日前后穿过的风带和所经海域的洋流正确组合是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
4.“雪龙号”穿过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时,最可能遇到的海况天气是
A.风大浪高B.晴空万里C.风平浪静D.风雪交加
5.“雪龙号”返回上海时
A.赤道上的白天比夜晚长B.重庆日落方位大约是西北
C.南极大陆全部进入极夜D.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
6.关于浮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浮冰出现频率最大的季节在冬季B.浮冰面积缩小会使海水盐度升高
C.浮冰只可能在南极附近海域出现D.浮冰融化后陆地面积可能会缩小
图3中的公路是满足城市车辆快速通行的交通干道,包括市内和对外交通干道。
读图3,回答7~8题。
7.若该城市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最不合理...的是
A.港口、车站B.对内、对外交通干道C.仓库D.工业区
8.关于长途汽车站布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对外交通干道附近,方便出行B.位于铁路客运站附近,交通流量大
C.位于港口码头附近,便于海陆联运D.位于市内环行干道附近,减少交通拥堵
图4为我国某山脉18℃等温线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9.该山脉的走向为
A.西北―西南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东西走向
10.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A.台湾山脉B.小兴安岭C.喜马拉雅山脉D.秦岭
11.据图4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受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N地
B.1000米高度M处气温比N处高,是因为M处所处的纬度较低
图2暖流风带寒流乙丙丁海拔(m)流河河流
C.18℃等温线在M、N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导致
D.N处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N侧1000米气温与M处1200米气温相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
12.(28分)图5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5
材料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2013年1月,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
灰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恶化的现象,其形成往往与近地面对流弱有关。
图6为图5中B城市多年平均PM2.5的季节变化图。
(1)对比分析图5中北京和呼和浩特在城市区位选择方面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2)图5中的A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奶源基地,请分析其形成的地理条件。
(8分)
(3)据图6指出B城市PM2.5均值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8分)
(4)试分析造成2013年1月华北大范围灰霾天气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
(6分)
13.(28分)读下列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8中A海峡的地理意义及位置的重要性。
(8分)
(2)结合图7和图8,描述①地所示气候类型在欧洲与北美洲分布的主要差异以及②地气候类型在世界的分布规律。
(6分)
(3)图8中,B、C、D海(洋)的面积都在变化,其中至今面积还在扩大的是;面积变小的是,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缩小的原因。
(6分)
表1图8中甲、乙两国2010年经济数据统计表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美元)
三大产业比重(%)
按一二三产业排序
主要进口商品
主要出口商品
甲
2771
18∶34.1∶47.9
机电设备、汽车、
金属制品
石油、棉花、皮革制品、水果
乙
33828
1.97∶27.03∶71
石油、天然气、
化工和冶金材料
机械、汽车及配件、化工产品
(4)读表1中的2010年甲、乙两国的经济统计材料,据此分析乙国的经济特征。
(8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高考模拟调研卷(五)
政治参考答案
1~6CBCDAC7~12DDCACB
13.(26分)
(1)原因:
①物质决定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重庆 文科 综合 能力 高考 模拟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