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docx
- 文档编号:4719025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4.66KB
同济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docx
《同济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济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一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素:
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
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4.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5.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
7.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本章其他重点:
1)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及其各种对比效果分析
2)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分析
3)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
4)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
5)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的总体布局分析
6)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总体布局分析
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1.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
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室外环境的联系
2.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次要问题:
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
3.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
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4.一般出入口,通道,过厅,门亭,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称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
5.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
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
6.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按使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
如旅馆,办公室等建筑的走道和电影院中的安全通道等;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
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形过道,小学校的过道或过厅;
3)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与厅堂。
如展览馆陈列厅等建筑的过道,园林建筑中的廊子。
7.公共建筑中双面通道中采光不足的解决办法
一般是依靠走道尽端开窗,或借助于门厅,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
有时也可以利用走道两侧开敞的空间来改善过道的采光,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局部采用单面通道,还可以利用走道两侧房间的门或亮子,高窗的措施进行间接采光
8.设计是要注意:
满足疏散最小宽度满足功能要求
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常在1.5m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1.5~2m或者更宽些;学校建筑一般为2~3m,医院门诊部为3~4m左右。
9.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
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10.楼梯的主要形式:
直跑,双跑,三跑,剪刀式,旋转式,曲线式
11.楼梯设计的要求:
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功能和防火规定
建筑楼梯梯段的最佳坡度为26°34′,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楼梯段部位净高≮2.20m,楼梯平台部位净高≮2.00m。
12.各类楼梯特点:
直跑楼梯:
导向性强,指向单一,贯通空间,可布置在人流较大的大厅中表达严肃气氛
双跑楼梯:
可节省交通空间,使用性强,
三跑楼梯:
装饰性强可增加空间的活泼轻松气氛,有趣味性。
13.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15%,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则需要平缓一些,常为6%~12%。
此外,坡道设计还应考虑防滑措施。
坡道所占的面积通常为楼梯的四倍,处于经济上的考虑,除非特殊的需要如多层停车场外,一般在室内很少采用。
14.自动扶梯的坡度较为平缓,通常为30°左右。
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多采用810mm的宽度,每小时运送人数约为5000~6000人左右,运行的垂直方向升高速度为28~38m/min。
优点:
1)不需要等候。
2)没有地坑和顶部机房。
3)停电还能使用。
15.电梯:
特点:
服务层多,使用方便,效率高。
电梯设计时应该考虑的要求:
1)按防火规定要求,配置辅助性质的安全疏散楼梯。
2)每层电梯出入口前,应考虑有停留等候空间。
3)在8层左右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4)在超过8层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5)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条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
16.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
功能方面要求精神方面要求
17.功能分区的要点:
当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
18.功能分区的首要目的和原理:
满足各功能的相互独立使用适当的建立联系便于管理方便人流的引导
19.功能分区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动、静区域要分开②有联系的空间相互要建立联系
③有声音干扰的空间应加以隔离④有污染的空间要加以隔离
⑤将最好的朝向及位置给予主要功能空间⑥对外联系紧密的空间应设置在底层
⑦不同类型的空间要相互分开⑧主要功能空间与次要空间布局应便于使用
20.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
有的人流集散比较均匀,有的又比较集中。
一般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
平面疏散适合与较少的人流场所,立体疏散方式适合于较多的人流场所。
平面组织方式:
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
立体组织方式:
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不同的层上,以垂直方向把不同流线分开。
在某些公共建筑的流线组织中,往往需要运用综合的方式才解决,也就是说,有的活动需要按平面方式进行安排,有的活动则需要按立面方式加以解决。
21.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
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
它应是一定的功能要求与关系的体现,同时也是空间组合的重要依据。
它在某种意义上,会涉及到建筑空间是否满足使用需求,是否紧凑合理,空间利用是否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所以人流组织中的顺序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22.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疏散:
有连续性的(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性的(影剧院,会堂,体育馆等)。
有的公共建筑的疏散属于两着之间的,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性(展览馆、学校建筑等)。
23.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
在高等学校中阶梯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小型的为90-150人,中型的为180-270人,大型的为300人以上。
24.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常用基本方法:
出入口合并设置出入口分开设置。
25.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
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
但是出入口的位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
在考虑剧院,音乐厅,会堂建筑的疏散时,需要密切注意缓冲地带人流停留时间,切忌各部分之间的疏散时间失调,超过安全疏散的允许范围。
26.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
体育馆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动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27.体育建筑常用的布置方式:
1)在观众席内设置横向通道,即在同一标高疏散口之间的联系通道上
2)只设纵向走道方式,即以纵向走道直接通往各个疏散口。
本章其他重点:
1)北京和平宾馆老楼门厅空间效果分析
2)幼儿园功能关系图解
3)普通旅馆功能关系图解
4)一般剧院功能关系图解与流线示意图
5)阶梯教室出入口设置示意图
6)电影院人流疏散与会堂人流疏散示意图
第三章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
1.公共建筑造型艺术涉及的内容:
基本特点室内空间室外体形民族形式地域文化构图技巧形式美规律等
2.多样统一:
即是建筑艺术形式普遍认同的法则,同样也是公共建筑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
公共建筑是由各种不同使用性质的空间和若干细部组成的,它们形状,大小,色彩,质感等不相同,这些客观存在着的千差万别的因素,是结构建筑形式美多样变化的内在基础。
3.简述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的特殊性:
建筑艺术不能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它只能通过一定的空间和体形,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如如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清幽典雅,轻松活泼等气氛。
4.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最不同点(最大特点):
建筑艺术可提供其他艺术形式没有可供人们使用的空间
5.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于建筑空间序列中活动,所产生的印象及所所构成的综合艺术效果,因为有了时间因素,常称建筑艺术为四个向量的艺术(四维空间<时间>)。
6.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如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失察等构图经验。
7.建筑的空间与实体,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抓住它并认真地去剖析,运用一定的构图技法把它解决好,则是建筑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
8.建筑的空间与技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1)建筑技术水平对建筑的空间形状是有很大的约束力。
2)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给空间形式的创新提供各种可能性。
9.艺术创作中值得深入思考:
1)多样统一应是所有的建筑环境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
2)形式与内容的辨证统一,既是建筑艺术形式创作的普遍法则。
也是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创作准绳,因而需要正确解决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协调,并善于运用娴熟的艺术技巧和新的技术成就,更好地为创新的建筑艺术形式服务。
3)正确对待传统与革新的问题,善于吸取建筑历史传统优秀的创作经验,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在公共建筑艺术创作中,力求不断创新。
空间形状:
(常见的有几何图形和不规整图形)空间的围透划分与序列导向。
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空间所处的10.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形状:
1)规则的几何形:
给人严肃,庄重的气氛和感觉,如古代宫殿和宗教建筑,近现代某些政治性、纪念性较强的建筑。
2)不规则的自由形:
给人开敞,活泼,轻松的感觉,如园林建筑、旅馆以及各种文娱性质的公共建筑。
11.空间的尺度:
就是人们权衡空间大小、粗细等视觉感觉上的的问题。
12.空间的尺度与细部关系:
1)空间的尺度感表现在参照物体与建筑的内部构件的比例关系上。
2)人们观察空间时,尺度以及和人体相关的细部尺度(如踏步,栏杆等)作为参照物。
来衡量空间的体量,以此体会到空间气氛的宏伟粗壮和亲切。
3)细部尺度的设定影响人们对整体空间的感受,如在大的建筑空间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细部处理,则会使空间尺度产生变小的错觉,甚至使人感到简陋和粗笨。
相反,如果细部处理过分细腻,也会因失掉尺度感而产生繁琐的感觉,因此注意尺度的推敲,把握控制与处理。
13.常见的划分空间的方法:
1)空间组合中界面的围透,是空透还是封闭一些,两者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需要依据设计意图而定;
2)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应根据设计的意图,采用如半隔墙,空花墙,博古架,落地罩或家俱组合等方法,以取得空间之间既分又合,隔而不死的效果;
3)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还应对人流的导向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14.对外部体形与室内空间统一的正确理解:
绝不是简单地把室内空间当做内容,把外部体形作为形式去理解,建筑外部体形的艺术形式是一定思想内容的反映,而建筑形式又可反作用于内容。
15.公共建筑造型设计中取得统一的三种方式:
1)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取得统一
2)通过共同的协调要素达到统一
3)以主从分明而达到统一
16.“韵律”按其形式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
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
连续的韵律:
其构图手法系强调运用一种和几种组成要素使以冷暖和重复出现产生的韵律感。
渐变的韵律:
此种韵律构图的特点使常将某些组成要素如体量的大小高低色调的冷暖浓淡,质感的粗细轻重等做有规律的增强与减弱,以造成统一和谐的韵律感.
起伏的韵律:
该手法虽然也是将某些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变化所形成的韵律感,但是它与渐变的韵律有所不同而是在体形处理中,更加强调某些因素的变化使体形组合或细部处理高低错落。
交错的韵律:
系在建筑体形构图中运用各种造型因素,有体量的大小,空间的虚实,细部的梳密等,做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错的处理形成一种丰富的韵律感。
17.建筑构图中比例问题,一般包括两方面问题:
一是建筑整体或它的某个细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二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18.在建筑设计构思中,常运用光线的明暗,颜色的冷暖,质地的粗细等对人的视觉所引起的不同感受,借以增强各种建筑形象的特色气氛。
一般来说,暖色调给人们以亲切热烈的气氛,冷色调则给人以幽静深沉的感受,亮光易突出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并能使光滑材料闪闪发光,使粗糙的材料因造影导致色彩暗淡等。
第四章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1.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
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2.常用的结构选型:
1)对于一般标准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如中小学校和卫生院等,多选用墙承重结构;
2)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如宾馆,大型办公楼等,多选择框架或框剪结构体系;
3) 而对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如剧院,会堂,体育馆,大型仓库,超级市场等多选择空间结构体系。
3.混合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
混合结构形式以砖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
优点:
①取材容易②造价不高③构造简单④使用广泛⑤施工方便
缺点:
①不能做灵活的大跨度的空间②抗震性能较差③要保证墙体的刚度。
进行建筑布局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置应做到均匀,交圈,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为了使墙体传力合理,在有高层的建筑中,上下承重墙应尽量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也应有一定的限制;
3)墙体的厚度和高度,应在合理的允许范围
4.框架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
优点:
①承重体系与非承重体系统有明确的分工
②分割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是不承受荷载的
③层高高一些④抗震性好⑤开窗很随意。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常选用6-9m的柱距结合功能要求与空间处理,排列一定形式的柱网和轻墙,力求做到空间体形的完整性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
6.悬索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突出特点:
1)悬索结构的钢索不承受弯矩,可以使钢材耐拉性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能够降低钢材的消耗量;
2)施工时不需要大型的设备和大量的模板,施工期限较短。
7.悬索结构一般的形式:
单曲悬索双曲悬索鞍形悬索。
8.马鞍形悬索结构优点:
1)在观众厅容量相同的条件下,椭圆形比赛大厅能获得更多的视线较好的席位;
2)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马鞍形悬索结构的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其他结构形式;
3)马鞍形的屋盖形式,使观众厅的空间利用较为合理,有利于音质和空调的处理;
4)马鞍形的悬索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抗风和抗震性能较好,并有利于排除雨水。
9.空间薄壁结构(壳体结构)在公共建筑的运用:
突出特点:
1)壳体结构的刚度,取决于它的合理形状,而不像其他结构形式需要加大结构断面,所以材料消耗量底。
2)厚度可以做的很薄。
3)壳体结构本身具有骨架和屋盖的双作用,而不像其它结构形式,只起骨架作用。
10.空间网架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特点:
①消耗的钢材量较少②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③空间平板网架具有较大的刚度。
11.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网络系统、自动喷淋以及煤气管网等。
12.采暖:
1)热水采暖:
温度低,安全热惰性大,保温稳定,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或旅馆等类型公共建筑
2)蒸汽采暖:
温度高,安全热散量大,室温不稳定适用于学校,会堂,影剧院等
其他类型:
地板辐射采暖,带型辐射采暖以及热风采暖等
13.空气调节:
温度(22℃-26℃)湿度(40%-65%)
集中空调系统:
优点:
具有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较低和容易消声。
缺点:
机房大,风道粗,层高大等弊端,对高层建筑颇为不利。
高速诱导系统:
优点:
送风量较少,风道端面也不大,并能省掉回风管道。
缺点:
风速偏高,产生的噪声偏大,因而需要采取有效的消声措施。
风机盘管系统:
优点:
各个单独空间可自行调节保温,不用时也局部 关闭风机等。
14.人工照明应
满足下列要求:
1)保证舒适而又科学的照度;
2)适宜的亮度分布和防止泫光的产生;
3)选择优美的灯具形式和创造一定的灯光环境的艺术效果。
15.人工照明分类:
照度分布:
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
受光情况:
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间接照明漫射照明
16.解决眩光问题主要途径:
1)加大灯具保护角,控制光源不外露(光源与人眼处于0~30°时眩光最强烈);
2)还可以采取提高光源的悬挂高度,选用间接照明或浸射照明等减弱眩光的措施
17.评价建筑设计是否经济应考虑的方面:
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设备类型装修构造维修管理。
18.常用面积系数:
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有效面积:
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
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结构面积:
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衡量环境好坏的标准
19.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若干用地定额:
小学生每个学生为15—30㎡,中学生为20--35㎡,400床以上的医院,每张病床为90--100㎡
20.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通便利、城市公共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3)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五章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1.公共建筑设计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可分为:
分隔性的空间组合连续性的空间组合观演性的空间组合高层性的空间组合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2.分隔性空间组合(常称之为“走道式”的建筑布局):
分类:
内廊式优点:
走道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小,一般比外廊式布局经济;
缺点:
这种布局的房间朝向有一般欠佳,且容易造成走道采光不足;
外廊式优点:
几乎所有房间可以争取到良好的朝向,通风与采光;
缺点:
容易造成交通走道过长,辅助面积过大,建筑进深过小等缺点。
3.连续性的空间组合
五种基本形式: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综合大厅的空间组合形式
4.体育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除应保证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应保证观众席有良好的视线与音质条件,影剧院、会堂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观众厅、舞台、休息厅及门厅之间的关系。
5.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高层建筑分类:
板式:
指高层部分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体形像板块状
特点:
容易争取自然的通风与采光不利于抵抗水平推力。
塔式:
平面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Y”字形、“T”字形和圆形等。
塔式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将主要的使用空间布置在外围,而将垂直交通空间、盥洗厕所、设备管道、附属用房等集中布置在中心部位。
本章其他重点:
1)门厅交通枢纽布置示意图
2)走道式平面布置分析图
3)某县级医院布局分析图
4)串联空间组合基本形式示意图
5)体育建筑功能关系分析图解
6)一般剧院平面布置示意图
7)塔式超高层建筑平面基本形式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二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场所:
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
室外空间与建筑:
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
服务性的院落:
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
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停车场地:
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
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
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
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
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
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
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群体组合
①必须正确的反映各建筑物之间的功能联系②必须和特定的地形条件相结合。
群体组合可应做到:
①各建筑物的体形之间彼此呼应,互相制约②各外部空间既完整统一又互相联系,从而构成完整的体系③内部空间和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济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公共建筑 设计 原理 复习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