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永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4707520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751.02KB
届湖南省永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南省永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南省永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湖南省永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9届湖南省永州市重点中学高三12月月考
地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小船上的桅杆顶端Q与水面高差为10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理论上,R、Q两点的高差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最接近
A.351米429米B.341米429米
C.351米439米D.341米439米
2.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D2.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中②附近山峰高620米,等高距50米,可读出河流两岸等高线为100米,河流海拔高度为50~100米,小船上的桅杆顶端Q与水面高差为10米,可知Q值为60~110,R值为450~500米,两地的高差为340~440米,最小最大值分别最接近341和439,D正确。
【2题详解】
单位距离内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图中②段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B正确。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
右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4.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答案】3.B4.C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气象站从1995-2010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变化大于冬季,冬季平衡波动小;从图中看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变化大于冬季,所以总体来看,从1995-2010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和季节波动较大且呈负平衡趋势,B正确;年际平衡变化较大,年内季节变化大。
【4题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大,使得夏季呈负平衡,C正确;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km,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
下图示意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影响甲地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植被D.洋流
6.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主要是
A.降水量较多B.气温日较差较大
C.病虫害较少D.土壤水分较多
【答案】5.B6.D
【解析】
本题有一定难度,对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地理事物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从图中可知:
甲乙两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不同主要表现在降水集中分布在昼夜的差别.
【5题详解】
注意题干条件:
“甲、乙两地相距约20km,”说明两地相距很近,故可以把纬度和洋流排除,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山谷风及其天气。
谷内多夜雨,山坡上多白天降雨,故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地形,C可排除,答案选B。
【6题详解】
甲地降水集中分布在夜里(20时-次日6时),蒸发量小,所以土壤水分较多;而乙地降水主要集中在昼(11时-20时),蒸发量大.
故选:
D.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图中
A.甲处的岩层多气孔构造B.图示区域发生了三次褶皱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8.下列地质作用由早到晚依次发生的是
A.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侵蚀
B.断层、褶皱、侵蚀、沉积、岩浆侵入
C.褶皱、断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
D.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侵蚀
【答案】7.C8.C
【解析】
【7题详解】
甲处岩石为花岗岩,岩石较为致密,气孔构造为玄武岩等喷出岩特有的;根据图中岩层的分布,图示地区只出现过两次褶皱;岩浆岩侵入与沉积岩交会处形成高温环境,易产生变质岩;溶洞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据此分析选C。
【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该图最底层岩层错位,错位岩层都为倾斜分布,故褶皱发生在断层之前,上部岩层覆盖住第一次褶皱的岩层,故应该是先侵蚀形成水平面,再沉积,最后岩浆侵入大多数沉积岩。
据此分析选C。
【点睛】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
喷出地表的岩浆岩为喷出岩,多由气孔构造,以玄武岩为代表;未喷出地表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的岩浆岩为侵入岩,一般比较致密,以花岗岩为代表。
读我国某区域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影响图中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河流B.河流、山脉
C.山脉、纬度D.植被、土壤
10.M河R1和R2两点流速与流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流速:
R1>R2 流量:
R1>R2
B.流速:
R1>R2 流量:
R1<R2
C.流速:
R1<R2 流量:
R1<R2
D.流速:
R1<R2 流量:
R1>R2
11.M、N两河及流域相比
①M河的结冰期较长 ②N河的含沙量较大
③M河流域植被四季常绿,N河流域冬季草木枯黄 ④M河流域冬季降水丰富,N河流域夏季降水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9.C10.D11.B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1月0℃等温线是汉江和渭河的分水岭,即与秦岭山脉的走向一致,由于秦岭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削弱作用,导致秦岭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大于0℃,所以影响图中1月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项正确。
【10题详解】
R1河段位于沉积作用明显区,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R1位于上游,R2位于下游,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故R1河段流速、流量均小于R2河段流,故D项正确。
【11题详解】
M为长江,N为黄河,黄河的纬度高,冬季温度低于0℃,结冰期长;长江纬度低,位于亚热带,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①错。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比长江大,②对。
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黄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③对。
长江、黄河大部分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④错,故B项正确。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
百帕)。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12.B13.B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乙、丙两地相比,乙近地面风力较大,丙较小,①错,③正确;乙处为冷锋,空气被迫爬升,上升气流较强,丙处为暖锋,暖空气徐徐爬山,上升气流较弱,②正确,④错;因此②③,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雾的成因。
大雾天气,主要是指由于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
一般大雾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
首先近地面层水汽比较充沛,也就是空气中湿度很大。
其次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就会有小水滴的形成。
第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
雨过天晴后,云层少,晚上大气的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从而导致气温较低,此时空气湿度较大,遇冷凝结导致大雾产生,B正确。
故选B。
下图为“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月、7月的平均宽度。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1月输沙量少于7月
B.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
C.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D.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15.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4.B15.C
【解析】
【1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河流l月河面宽度大于7月,说明1月流量较7月大,则河流l月输沙量多于7月,A错;因7月流量较1月小,所以水循环7月不如l月活跃,B对;该河在北半球,1月流量大,说明径流量不与气温呈正相关,C错:
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D错。
【15题详解】
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四地都位于河流弯曲处,乙和丙位于凹岸,侵蚀为主;甲和丁位于凸岸,堆积为主。
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要在乙和丙处选择,但丙处7月河岸线的间距比乙处大,说明枯水期河流水量更大,侵蚀作用更明显,所以丙侵蚀作用更显著。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对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半球5°~10°地区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B.图示半球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
C.图示半球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
D.图示半球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
17.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气候类型与上图中M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16.C17.B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纬度分布判断为南半球,图示为南半球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且此时向北移,说明为北半球夏季。
由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故图示半球的5°~10°受东南信风控制;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南风;图示20°~30°受负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而图中30°~40°地区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影响,为西北风。
故选C。
【17题详解】
据图可知,M点位于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故应该为热带草原气候。
从图中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丙为地中海气候,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B。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分布及判读。
【方法总结】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当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基本是对称的,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南北半球所有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与春分秋分时相比,会向北偏5-10个纬度左右,冬至相反.结论:
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所以气压带和风带都遵循7月北移、1月南移的规律.
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该污水处理系统
A.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B.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
C.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D.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
19.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原因是
A.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B.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
C.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
D.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
【答案】18.B19.B
【解析】
【18题详解】
由材料可以推知,该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土壤和草本植物来净化污水的,因此该系统工程不复杂,投资也不大,A错误;由于水体地表漫流,说明有一定的坡度,污水可以自流,能耗低,维护也比较方便,B正确,但是对气候的影响不大,C错误;由于该系统会增加水体的下渗,会对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D错误,据此分析选B。
【19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因此地面坡度是影响水流速度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污水自流的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使得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或降解污染物质,地面坡度需要在2%-8%之间,据此选B项。
该坡度能加强净化效果,但不能保证地表水的全部下渗,也不能保证全部污水被净化后汇流,更不能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ACD不确切,据此分析选B。
【点睛】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湿地的产出功能:
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
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
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
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伞式洋流发电是将电站建在船上,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在洋流的作用下周而复始地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
下图为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若该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西海岸附近海域,则P洋流的性质及X、Y对应方向正确的是
A.寒流 东西B.暖流 东西
C.寒流 南北D.暖流 南北
21.若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则P洋流对邻近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常绿阔叶林形成的主导因素D.扩大了热带雨林的分布范围
【答案】20.C21.D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若该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西海岸附近海域,则P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洋流自北向南流,X方向是南,Y对应方向是北,C对。
A、B、D错。
【21题详解】
若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洋流向南流,是由低纬流向高纬度,则P洋流是暖流,对邻近陆地环境的影响是增温、增湿,扩大了热带雨林的分布范围,D对。
加剧沿岸地区荒漠化的洋流是寒流,A错。
增加了热程度,B错。
常绿阔叶林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是热量,洋流不是主导因素,C错。
考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性质,对沿岸环境的影响。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B.秋季C.夏季D.冬季
23.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22.C23.D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不同天气状况的三天的液流量比较可知,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天大于雨天,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的生长速度快,影响输送较快,因此液流量应该是最大的。
故答案选C项。
【23题详解】
树木适应干旱应该减少水分蒸发,可以气孔收缩,减少蒸腾作用,削弱蒸腾耗水,也可以在干旱后期,通过大量落叶,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③④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非耐旱的特征,①错误;植被耐旱,根系应该发达,②错误。
故答案选D项。
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
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根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24.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25.如果希利尔湖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下列哪个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红色
A.3月B.6月C.1月D.9月
【答案】24.A25.C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大澳大利亚湾位于南纬30”附近,冬季即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该地受西风带控制,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故选A。
【25题详解】
由材料“湖水的颜色会随看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可知,湖水呈深红色时应当为该湖泊盐度最高季节。
该地位于南纬30°一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高,所以该湖泊颜色为深红色,故选C。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
其体内含胭脂红,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并广泛应用于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是在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
胭脂虫发育的温度低限为15~30℃,胭脂虫种群发育与温度呈正比,30℃时种群增长最快。
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
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
加那利群岛是一多山的群岛,曾是胭脂红素的主产地。
1831年,群岛的胭脂红素的生产量只有4公斤。
到1850年,年产量己提高到40万公斤,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
在19世纪末期,随着人工合成颜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
下图为加那利群岛所在的区域和胭脂虫景观图。
(1)分析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并做简要分析。
(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吐鲁番盆地或台湾岛西部建立胭脂虫养殖园。
根据胭脂虫的生存环境要求,你认为哪个地区更加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群岛地处北纬30度附近,气温适宜,副高和寒流影响,降水较少,适合胭脂虫生长;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仙人掌,胭脂虫养殖食物资源丰富;受冬季西风及海陆风影响,有利于胭脂虫的繁殖扩散。
(2)发展地中海型农业(园艺业)群岛的山坡地区与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带相似,有利于发展地中海型农业(园艺业),且纬度较低,农产品上市时间更早。
发展立体农业,加那利群岛多山,山地的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
深化胭脂虫养殖业,随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对生态的、环保的动物染料需求量增加,胭脂红素的市场潜力巨大。
海洋渔业,地处加那利寒流,多上升流,水产资源丰富,有利于海洋渔业发展。
(3)台湾岛西部。
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有利于胭脂虫生存;背风地带降水少,光热充足,有利于仙人掌种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详解】
(1)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需要结合胭脂虫的生长习性,从气温、降水、热量、地形等方面回答。
据图,群岛地处北纬30度附近,气温适宜,副高和寒流影响,降水较少,适合胭脂虫生长;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仙人掌,胭脂虫养殖食物资源丰富;受冬季西风及海陆风影响,有利于胭脂虫的繁殖扩散。
(2)首先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群岛的山坡地区与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带相似,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地中海型农业(园艺业),然后从地形、洋流等方面回答。
该地多山,适合发展立体农业。
随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对生态染料需求量增加,胭脂红素的市场潜力巨大。
该地受加那利寒流影响,水产资源丰富,有利于海洋渔业发展。
同时该地纬度较低,农产品上市时间更早。
(3)根据胭脂虫“发育的温度低限为15~30℃,胭脂虫种群发育与温度呈正比,30℃时种群增长最快。
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
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
”等习性及对生存环境要求,可知台湾岛西部适合胭脂虫生长。
台湾岛西部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有利于胭脂虫生存,背风地带降水少,光热充足,有利于仙人掌种植。
【点睛】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死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落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面积1408km2,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86米。
这里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种子可以在土壤中沉睡多年;几百万年前幸存下来的内华达鏘鱼,隐藏在几处与世隔绝的水洼中,经过不断进化,已经适应高盐度和超过38℃高温的水域环境。
材料二2015年10月,几场暴雨使死亡谷变成一个浅浅的大湖。
2016年3月,湖水退去后的谷地迎来了十年一遇的“超级绽放”的盛大花事:
瀑布般的野花漫溢在大片的土地上,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
材料三下图示意沿36°N纬线北美大陆地形剖面。
(1)说明死亡谷夏季酷热的原因。
(2)简述死亡谷出现“超级绽放”盛大花事的原因。
(3)分析内华达鏘鱼能在死亡谷生存至今的原因。
【答案】
(1)死亡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地表以荒漠为主,吸热能力强,增温快;谷地海拔低,气温高;谷地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2)死亡谷干燥的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由风力和鸟类等带来)的植物种子;(湖水下渗使)土壤变得湿润;3月气温回升,光热适宜,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和开花。
(3)鳉鱼栖息的水域环境较隐蔽且相对稳定;死亡谷野生动物很少,鳉鱼天敌少;鳉鱼经过不断进化,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很小
【解析】
(1)死亡谷夏季酷热的原因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考虑。
读图可知,死亡谷位于北纬36°附近,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
从地形图来看,死亡谷两侧为海拔较高的山地,谷地地区地形封闭,不易散失热量。
从地表形态来看,沙漠广布,增温速度快,所以该地夏季酷热。
(2)死亡谷出现“超级绽放”盛大花事的原因主要结合植物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角度考虑。
由于受风力及鸟类影响,死亡谷内有大量植物种子,长期缺水导致,植被不能生长,由于该地2015年10月,几场暴雨使死亡谷变成一个浅浅的大湖,湖水下渗,滋润土壤,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种子萌发,形成超级绽放的花事。
(3)内华达鳉鱼能在死亡谷生存至今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分析。
从该地自然环境来看,几百万年前幸存下来的内华达鳉鱼,隐藏在几处与世隔绝的水洼中,说明鳉鱼栖息的水域环境较隐蔽且相对稳定;经过不断进化,已经适应高盐度和超过38℃高温的水域环境,说明鳉鱼经过不断进化,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
从天敌来看,死亡谷野生动物很少,鳉鱼天敌少;从人类活动来看,由于该地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很小
【知识拓展】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2.海陆位置:
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3.海拔高度:
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平行
4.洋流:
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5.人类活动:
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28.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河流与某月均温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沿26°N纬线从甲点到乙点气温的变化特点。
(2)丙地、丁地何处年降水量较多?
并说明原因。
(3)简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
(1)由低于28°C升高到28°C以上,再降到26°C以下。
(2)丙地多。
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丁地处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地带,且地势较低平。
(3)A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A河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落差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永州市 重点中学 三月 地理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