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学案.docx
- 文档编号:4699210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97.26K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学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1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学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1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学案
【必备考点指要】
【基础考点整理】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A.新人教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吃满汉美食,住深宅大院;平民百姓则粗食布衣,住普通民居。
当时,无论服饰是否华丽,都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无论食物是否精美,都为各地自产之物。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还舶来一些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洋布”“洋装”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
海和内地的大城市,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领馆区。
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
农民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遇到灾荒,流离失所,冻饿而死于路途中是常有之事。
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
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
农民纷纷兴建新房。
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楼房比比皆是。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
(一)中国近现代服饰变化(衣)
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从西方传入的文化、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人的个性解放,首先体现在服饰上摆脱旧的束缚(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变化(晚清至民国时期):
(1)中西服饰并存: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2)中山装:
①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孙中山设计出了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
③此后几十年,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3)旗袍:
①晚清普通妇女的着装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
②接触西式服装之后,女性服装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是这方面的典范。
③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1)原因:
①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为四大菜系。
②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
③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俗习惯等的影响。
(2)特色:
到了清朝末年,四大菜系的特色愈加鲜明。
鲁菜嗜
葱蒜、川菜嗜辛辣、粤菜嗜清淡、淮扬菜嗜糖。
2.西餐的传入和影响:
(1)时间:
19世纪40年代起。
(2)原因:
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随之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3)中西餐的区别:
中餐重色香味美;西餐重营养搭配。
(4)影响:
①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餐桌。
②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受到国人的欢迎。
③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
④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统居室建筑在近现代的变化(住)
1.中国传统住宅样式:
(1)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因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样式。
(2)传统的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3)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普通居民的住房以四合独院为主。
2.中国居室建筑逐渐西化:
(1)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2)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3)在天津、上海、厦门等沿海城市,出现了以中西合璧为典型特征的毗连式房屋。
(4)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也受到人们的欢迎。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革(习)
1.变革的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巨大变革(或时代巨变)都会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婚姻风俗变化(婚姻自主、婚礼简化、恋爱自由):
(1)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青年男妇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礼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3)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3.丧葬风俗变化(丧礼简化、新旧并存、由土变火):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出现了有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
(2)农村中更多的仍是实行传统丧礼。
(3)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4.其他风俗变化:
(1)生活:
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剪男性长辫)易服(不穿满清官服)、迫令放足(禁止女性缠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2)历法:
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3)社交:
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4)观念:
旧道德
、旧礼教遭到批判。
(5)女权:
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C.岳麓版——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一)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
(一)“断发易服”
“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不缠足运动先于
“断发”,但是完成时间较晚。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
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等在
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
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二)移风易俗
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日常礼仪。
清代礼仪根据身份与场合,分三跪九叩、长拜作揖等,陈腐而刻板。
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文明的进步,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有些还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由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在广大内地农村几乎看不到新生活气息,闭塞和贫穷依然是下层民众普遍的生存状态。
(三)时尚中国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凭票供应肉、蛋、油到各种美味食品应有尽有,以至于“减肥”成为时尚;从骑自行车出门到开私家车远行,“自驾游”成为时尚。
人们也日益讲究穿戴,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
生活时尚的变化,还表现在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装修热”上。
很多城市出
社会生活时尚在不断更新。
考点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A.新人教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铁路与公路
在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
工具,因地区而异。
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北方多旱路,人们以乘坐马车为主。
此外,平民百姓若想外出,多为步行。
因此,近代以前,在地域辽阔的中国,官员上任,百姓迁徙,多以月甚至年来计算行程。
成就,而且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随之,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人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二)水运与航空
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后来,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后来,无线电台也在各地陆续开设。
不过,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
电子邮件。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B.人
民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更新
1.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速度快、旧变新):
(1)进入的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
(2)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马车、帆船等)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取代。
3.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1)水运:
①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②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2)陆运(按时间顺序):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回铁路利权运动蓬勃开展,中国铁路建设较快发展。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公路交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③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④2003年投入商业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⑤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3)空运:
①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
4.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特点:
不平衡、多层次、范围广、发展快。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19世纪中期中国邮政的落后状况:
19世纪中叶,中国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4.电话的发展:
(1)开始传入:
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德律风,telephone)。
(2)初步发展:
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继续增加。
(3)邮电合一: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4)迅猛发展:
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
截至2003年底,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五亿户,居世界第一位。
5.交通和通信事业发展的影响:
(1)促进流通和传递;
(2)加速城市化进程;(3)改变生活和观念;(4)推动经济与社会。
C.岳麓版——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一)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中国近代化之路充满荆棘。
铁路是交通(道路邮传的总称)运输建设的重点,因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由于地近京畿,引起朝野关注,引发了长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
1888年,总长2000米的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火车轮下伸向远方的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毕竟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其结果,一方面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促使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
修铁路,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到1911年,全国铁路虽然总长9292千米,但其中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5574千米。
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
,铁路建设始终未人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考点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
A.新人教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
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这些报刊主
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且多反映社会思潮。
先是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
不久,电影传到中国。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以及优秀电视连续剧的播映,吸引了无数观众。
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
仅仅过了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据统计,到2006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23亿。
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
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
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B.人民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特征:
以新闻和言论为主要内容,铅字印刷等编排形式为重要特征。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近代广播的发展状况:
(1)广播电台的开办:
①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1923年,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②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③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④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中央广播电台。
(2)播放内容的变化:
由新闻、商情、文艺等方面向教育、娱乐、社会乃至宗教等多方面扩展。
2.电影的发展状况:
(1)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2)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具有真、奇、活等特点)。
(3)中国第一部影片: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
(4)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导演与明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3.电视的发展状况:
(1)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2)彩色电视的出现:
1973年。
(3)中央电视台成立:
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4)电视信号卫星转发:
2008年,“中星9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台“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解决了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5)中国电视的现状(“两到五多”):
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6)电视发展趋势:
朝着数字化电视的方向发展。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互联网出现的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
(1)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
(2)截至2008年底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农村增速超过城镇。
(一)报刊与电影
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太平天国起义爆
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一时间洛阳纸贵,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
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报刊读者愈加广泛。
《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
各类通俗性报刊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普遍欢迎。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画面表现的艺术,富于大众性。
电影自产生之日起,便成为最活跃的文化形式之一。
19世纪末电影传人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它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讽刺旧式婚姻压抑人性和虚伪丑恶。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该片主旨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
20世纪30年代,仅上海一地就有30多所电影院,每日去影院的观众达10万之多。
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二)从驿传到邮政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
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此后清政府又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民国时期邮政进一步发展。
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
数年后,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被撤销。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仅短短数年,电报线遍及各省,民用电报事业也普遍开展。
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高考方向预测】
1.近现代中国生活习俗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报刊业的繁荣、影视事业的发展、“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等都是高考选择题较好的切入点。
2.备考时要注意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3.要注意设计一些新颖的情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要注意非选择题涉及社会生活变迁的考查。
【规律方法总结】
1.复习本专题内容一定要注意对某一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全方位把握,因为社会生活的变迁并不是单纯的生活变化,而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巨大变化的集中体现。
因而复习时一定要和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2.本专题内容比较繁杂,复习时可采用列表的方法来掌握,以加强知识的整合性。
3.要注意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方法,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只是一种现象,它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中国社会的进步及其根源。
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之“最”:
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区;《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点石斋画报》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拍影响;《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872年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单元要点分析】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特征
(1)原因:
根本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政治上是近代政治运动和历届政府的推动;经济上是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思想上是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等。
(2)特征:
发展不均衡;爱西方文明影响大;新旧冲突特征明显;经历由
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过程。
2.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报刊业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作用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夺取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4)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报刊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
4.中国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1)传统代步工具被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所取代。
(2)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日趋重要。
(3)更新过程城市显著,乡村则比较缓慢。
6.中国近代报刊的种类
新闻报刊;商情报刊;政论性报刊;通俗性报刊。
7.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1)1872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2)1873年,《昭文新报》(艾小梅;国人自办最早)。
发展:
(1)戊戌变法时期:
近代办报出现高潮:
《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2)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3)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期:
《新青年》。
8.应该掌握的内务部近代中国电影
(1)《定军山》——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拍电影(1905年)。
(2)《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1913年)。
(3)《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
(4)《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34年)。
【学科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学案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11 中国社会 生活 变迁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