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资料.docx
- 文档编号:4693947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617.02KB
说课稿资料.docx
《说课稿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课稿资料
第二章技术中的设计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本章是全书的基础章节,为学生学习以后的章节奠定了基础,对学生来说,本章也是培养兴趣的章节,同时人际关系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应该把握好教材中所关注的问题,什么是人际关系,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如何合理的处理好人机关系。
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试验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学生技术素养和良好的品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贺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知识目标:
能够对设计和技术的案例进行分析,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分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革新中的作用,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2、能力目标:
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能够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事项的目标,以及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能够认真思考和分析技术试验的案例,了解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
在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能够认真观察和操作,能够完成简单的技术试验,写出规范的试验报告,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说教法
1.通过教师引导、实例探究。
2.通过体验活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老师指引,学生讨论。
4.通过实践改造活动,亲身体验。
5.通过一些影响资料,来直观的反应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三、说学法
主要是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学习方法为主。
第二章第一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高中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技术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具体的阐述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是全书的基础性章节,也是由技术到设计的过度章节。
为以后学习“设计的过程”、“设计的评价”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理解设计对技术的作用以及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2、能力目标:
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
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对设计的要影响。
[难点]:
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 说教法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法”,采用启发式、讲述式、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努力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自己建构出本课的知识点。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对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设计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根据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还是很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内容。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案例——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思维扩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多少同学每天自己动手洗衣服?
愿不愿意洗衣服?
现在有什么工具可以代替我们洗衣服?
大部分同学应该是不喜欢洗衣服的,从而联系到本节课的内容:
洗衣机的发明者也是从这种想法开始,经过不断地构思,不停的设计、试验,最后发明了洗衣机。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研究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二)设计对技术的作用
本环节通过对两个典型的案例的分析,由学生归纳设计对技术的作用。
再联系实际生活,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证明他们的观点。
案例一:
阅读课本“电动剃须刀”材料。
思考:
要设计出小巧便于携带的电动剃须刀,首先应掌握什么技术?
结论: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
案例二:
伞的发展过程:
手动自动折叠
环保餐具的设计:
白色垃圾降解餐具
结论:
设计能够促进技术革新。
扩展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说明“设计能够促进技术革新”?
(三)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案例三:
阅读“达芬奇的飞行器”思考:
达芬奇在16世纪有没有制造出飞行器?
为什么?
结论:
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扩展:
目前在你的认识中,哪些设计早就想到了,但由于技术不够先进还没有实现的设计?
学生对飞机的发明这一熟悉的例子兴趣很高,由此启发思考,他们能够想到很多诸如:
去月球生活、嫦娥奔月、会飞的汽车等等。
甚至可以联系大家熟悉的电影如:
《神话》中的教授(盗墓者)追求的“长生不老”,《大话西游》中的“穿越时空隧道”等。
给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并且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让理想变成现实。
案例四:
目前灯具的控制方式:
按钮、声控、光控……
想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几十年几百年后,人们回怎样控制灯具?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通过研究交流,他们甚至想到用“思维”控制灯的开关。
这时老师适时的对比:
当人们还是钻木取火时,能想到用思维控制灯具吗?
这是否说明了你们比古代人聪明?
结论: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段的发展。
(四)设计的丰富内涵
完成本章的教学重点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设计的定义。
最后,对比学习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产品,引导学生发现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既照顾到使用价值,又体现出艺术的风采。
(五)课外拓展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我对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分析的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以“隐形篱笆”的案例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鼓励学生全面的、辨证的分析问题。
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说课稿
(第一课时)
一、 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二单元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第一课时。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设计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技术与设计1》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设计这个主题来展开的。
人机关系是设计的根本,只有合理的人机关系才能让设计、乃至技术更好的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
本节课可使学生对设计产生根本的认识,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中认识产品设计是如何具体地满足人的需求的,为以后的构思、评价、优化方案等有关设计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目标:
1)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 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2、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式的探讨和实践改良的技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实践、创新!
3、情感目标:
1) 通过对产品设计中人机关系的分析,体会产品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2) 培养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课的兴趣。
[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明确人机关系要达到的目标。
[难点]:
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实践中感受人机关系,并将“以人为本”理念的实际应用于设计,能初步评价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二、 说教法
1.通过教师引导、实例探究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通过体验活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归纳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3.讲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时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
4.通过实践改造活动,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新的设计思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还要考虑的因素,为下一个课时作铺垫。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学习”,通过尝试——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通过动手实践、改造,亲身体会这种观念,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一举多得!
四、说教学过程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工具及劳动保护用具等;当人处于某一环境时,这时的人机关系就表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
人乘电梯到某一层楼时存在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人与电梯门、门的自动控制、控制开关、运行速度、电梯厢体内的照明、排气、通信、消防、厢体高度、宽度、限载人数等的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
分析人坐凳子上的时候,人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那些人机关系。
我们现在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作为新的设计理念,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
案例分析:
键盘中的人机关系。
(手型、防水、手垫)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活动,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同时受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是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人而不是产品,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规律法则来进行。
现代设计强调“形”与“美”的高度统一,“物”与“人”的完美结合,把先进的技术科学和广泛的社会需求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础。
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强调“物”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
把人和机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合理地优化“人”和“机”的功能,一般来说设计过程应考虑人机关系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①、高效——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的运动体能,合理地优化人和机相互系,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案例分析:
铁锹的作业效率。
②、健康——在设计中考虑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设计的不合理对人的健康产生的影响。
案例分析:
椅子的设计。
③、舒适——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案例分析:
生理方面——笔的设计;心理方面——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的环境。
④、安全——在设计中考虑人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产生的伤害。
例如:
产品与人的接触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的设计。
案例分析:
手机的设计。
实战演练:
(铁手奇人)整体的介绍实现的目标,学生欣赏完成后进行总结。
从而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熟练。
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说课稿
(第二课时)
一、 说教材
《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其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强调“技术应造福人类,以人为本”的技术理念。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是苏教版的《技术与设计1》中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中第2课时的内容。
在第1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已经让学生理解了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了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在第2课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为后面讲产品与人的关系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在设计中要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情感目标:
设计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爱班爱校之情。
[重点]:
在设计过程中要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发现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人机关系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 说教法
本节书从理论上讲内容较为简单,学生不难理解。
因此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以图片与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案例分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三、说学法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因此,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发现不合理的人机关系,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当然希望这些物品能达到高效、健康、安全、舒适等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要求。
那么在设计过程中,要达到合理的人机关系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活动】下面我们一起做两个小活动:
(1)让学生左手使用大剪刀裁剪布料。
(2)让学生左手使用鼠标对计算机文件进行操作。
【讨论】谈谈产品使用时的感受。
如果左撇子使用普通产品时存在问题,应如何解决?
小结:
产品设计时,应考虑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探究】(图片显示)在繁华的商业中心设计地下通道,是为了方便行人安全地通过马路。
它的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3、【活动】为了教室的清洁,请同学们低下头把课桌底下的纸屑拣起来。
(同学们在拣纸屑的过程中发现很不方便,课桌之间的距离就只考虑学生听课时的状态。
)
小结: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交替的状态之中,所以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到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的尺寸变化。
【讨论】(图片显示)床间距形成的空间可以让一个成年人自由走动,却不足以让他方便地蹲下来打开抽屉。
这里涉及到人体的动态尺寸变化的问题。
请你试着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并将它们列举出来。
(为了达到合理的人机关系,产品设计也要符合人体动态尺寸的变化,让人在使用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
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达到高效、健康、安全、舒适的要求。
)
4、以前人们只要求能吃饱穿暖就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理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
产品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吃饱穿暖),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吃得健康,吃得有情调,穿得漂亮,穿得有品位)。
小结:
在产品设计时,要同时考虑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产品的色彩、材质、造型、图案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也影响到人的心理感受。
比如视觉所获得的形状、空间、颜色等方面的信息都影响到人的心理感受。
(图片显示)茶座、咖啡厅的设计:
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图片显示)办公室的设计:
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图片显示)医院的设计:
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探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教室如何布置得更美观更舒适?
5、(图片显示)没有液晶屏和有液晶显示屏的按键式固定电话,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的电话,无法显示拨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别是否按下按键。
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觉、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
小结: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所以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人与产品之间信息的交互。
【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不断改善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交互的例子。
【思考】如果汽车的喇叭换成闪灯会出现什么后果?
(不恰当的信息传递类型往往导致不良的人机关系,我们应根据设计目的为人机交互选择最佳的信息传递类型。
)
6、归纳总结: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以人为本。
要达到这合理的人机关系我们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到: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各自的特点和需要、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的尺寸变化、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人与产品信息的交互等。
【探究】(图片显示)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其中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改正,说出自己的理由。
7、【实践】画出我们学校校园的平面图,找出其中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如果你是一名规划设计人员,在学校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修改),你会如何进行设计(修改)?
(两个学生为一组完成作业)
附:
板书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在设计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第二章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是《通用技术》苏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从全书编写的内容来看,本节中的技术试验是作为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技术试验具有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良好的品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经历观察、设想、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的同时,感受技术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目标:
1) 了解技术试验的概念。
2) 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活动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 能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
2) 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体验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
1) 通过案例学习和简单的技术试验活动,去感知技术试验的价值和作用。
2)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技术课的兴趣。
[重点]:
认识技术试验是技术的关键。
[难点]:
理解技术试验是技术的关键。
二、 说教法
本节课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动建构技术试验的概念。
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感受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技术试验是技术探究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采用以小组为单位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说学法
因为学生没有技术试验的经历和体验,所以难以理解技术试验是技术的关键,这成为本节内容教学上的难点。
此外,学生接触技术课时间不长,对技术试验是有很大期待的,只要引导得当,将会激起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热情。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提问设计应该满足人机关系的哪些目标呢?
从而引起学生的回忆,以便引入新课教学。
2.新课教学
①引入新课
小试验:
根据人机关系的目标,请同学们判断桌子上的两种纸巾哪种更适合使用?
(学生通常会根据生活常识判断软的、白的纸巾比较好,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去验证。
)
利用烧杯,测力计等工具尝试着去验证两种纸巾的吸水性、水溶性和柔韧性,优选出适合使用的一款纸巾。
实际上此过程就是技术试验的过程,从而引出课题: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此环节意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让学生初步体会技术试验的过程。
②导入新知、联系实际
提问什么是技术试验呢?
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技术试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如:
床垫耐久性试验、安全帽冲击试验、袁隆平杂交水稻试验、汽车碰撞试验、原子弹爆炸试验等。
从以上事例的引入,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请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技术试验的例子?
教师引导青霉素皮下注射案例,并引入身边的新闻事件加深学生对技术试验的理解,并初步体会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③举例说明、强调重点
观看“神五”上天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
“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为什么没有进行载人飞行呢?
它们起了什么作用呢?
观看“神一”到“神四”进行技术试验的视频,回答上列问题并思考:
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
教师总结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并强调提问:
在重大的技术活动中,如果不进行技术试验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学生阅读课本案例“阿什塔比拉桥的垮塌”并思考:
A、大桥为什么会垮塌?
B、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次强调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此环节利用视频播放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载人飞船上天”案例,简明扼要的说明了技术试验的重要性,并利用“阿什塔比拉桥的垮塌”的案例加深印象,再次强调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④强调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体会
情景引入:
阿什塔比拉桥的垮塌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是这座桥的设计师,你会怎么做?
小试验:
利用砝码测试简易桥梁模型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设问:
同学得出的结论能应用到现实中吗?
同学回答不能,因为试验方法粗糙,有误差。
此时进入本课的高潮部分,教师简单介绍桥梁承重测试仪的构成,并从工程技术领域讲解演示如何检验桥梁在技术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
本环节突显课程的技术性、专业性,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既加深了学生技术试验的体会,又为下节课技术试验的方法以及试验报告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需要进行技术试验,引出技术试验的方法。
1、对比试验法
通过两组或多组试验的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劣差异,权衡利弊,选择一种最优方案,它是一种为决策提供依据的试验。
例如:
为了找到棉花的良种,在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管理条件下,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棉花进行对比试验,最后确定一种高产的、抗病虫害能力强、棉纤维质量符合要求、易管理的棉花品种进行推广。
农业试验中,往往采用对比试验法。
2、析因试验法
它是一种由已知结果去寻找原因的试验,以便发现问题的症结,寻找正确的方法,使之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例如:
机械设备出现裂纹或早期失效,设备运转发生故障,生产工艺流程不稳定等现象,一时无法查明原因,就往往要转入试验研究,分析各种复杂因素,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3、性能试验法
它是为了定性或定量地认识对象的种种性能所安排的试验,是工程技术研究中最基本的试验类型,主要用于检验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性能,以及如何运用技术措施去提高它们的性能。
性能试验的范围很广,例如:
材料的强度、刚度、塑性、韧性的强化试验和材料的抗腐性和抗老化试验;汽车定型前的驾驶性能、负载、油耗、道路适应性等的一系列试验;收音机对广播节目的选择性、灵敏度试验等等。
4、模拟试验法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用模拟的系统结合实际的系统装置通过模拟的环境和条件来进行研究、分析或试验的方法。
如:
飞行器的风洞试验;船舶的船体试验;神州飞船用模拟人试验工作舱内人的生存环境等。
风洞试验:
为了试验飞行器的空气动力性能,把飞行器放在产生强大的人工气流管道装置内,如图2。
观测气流或气流与飞行器之间相互作用。
研究其空气动力学的规律。
通过风洞试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状态和评估其飞行性能。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知识点做自主小结。
试验实践活动和试验报告的撰写(下节试验课堂上完成)
⑤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知识点做自主小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课稿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