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子宝意说明书0104c.docx
- 文档编号:4692065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2.13KB
圩子宝意说明书0104c.docx
《圩子宝意说明书0104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圩子宝意说明书0104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圩子宝意说明书0104c
蒋集镇宝意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现状分析1
一、概况1
二、规划设计条件1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规划目标2
一、规划依据、原则2
二、指导思想3
三、规划目标4
第三章规划布局4
一、立意和结构4
二、规划布局5
三、景观规划16
四、竖向规划和平面定位18
第四章住宅建筑设计20
一、住宅套型20
二、住宅平面设计20
三、住宅立面设计20
第五章分期实施规划与投资估算20
一、分期实施规划20
二、投资估算21
附表一:
村庄整合统计表23
附表二:
用地统计表23
附表三:
社区用地平衡表24
附表四: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24
第一章现状分析
一、概况
蒋集镇位于宁阳县中部,北依五岳之尊泰山,南望孔子故里曲阜,西傍水泊梁山,北隔大汶河与肥城市及岱岳区相望,南靠葛石镇,东与磁窑毗邻,西与堽城镇接壤。
镇域面积85.0km2,人口5.2万人,辖40个行政村。
蒋集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黄金旅游线上。
东临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距蒋集镇东部5km处穿行而过,并分别设有出口、站点、服务区及管理机构,省级公路——蒙馆路横贯东西。
二、现状情况
1、原有村庄情况
现状王家阁老院村227户,888人,耕地面积1055亩;马家阁老院村244户,950人,耕地面积1286亩;张家营村148户,642人,耕地面积759亩;张家圩子村(含前集村、杜家村)575户,2167人,耕地面积2590亩;村庄内有近10处历史建筑及古树。
随着蒋集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宝意社区(原圩子社区)作为镇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进行合村并点建设,宝意社区由张家圩子村、王家阁老院村、马家阁老院村和张家营村合并而成。
现状总户数1201户,4602人。
2、规划区现状情况
规划区位于蒙馆公路北侧,蒋集镇镇驻地西侧,张家圩子老村址东侧。
与蒋集镇驻地仅相隔西外环路,距张家圩子老村址约410m。
规划区南望彩山、杏山等山体,山体轮廓比较清晰。
规划区距蒋集镇镇驻地的西外环路约190m,南至蒙馆公路,西临张家圩子老村址,北至团结路。
南北长约450m,东西长约530m,总用地面积约23.3公顷(349.5亩)。
规划区整体地形比较平缓,建设条件比较优越。
中部有一处铁矿开采取水留下的深坑,深度约5m,坑口水平面积1480.0m²。
现状大部分为耕地,中部有一处铁矿厂,用地面积为0.5公顷。
区内建筑主要是东偏北25°朝向,大多为一层建筑,部分为二、三层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差。
规划区内部道路质量一般,规划不予保留。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规划目标
一、规划依据、原则
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3)《镇规划标准》(2007)
(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鲁政发﹝2009﹞17号)
(5)《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参照执行)
(7)《宁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8)《宁阳县蒋集镇总体规划》(2005—2020)
(9)规划主管部门设想
2、规划原则
(1)贯彻“特色与个性”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的运用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设计等手段,发掘、利用、有机组织自然、人工和历史人文特点,塑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营运高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社区。
(2)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型农村社区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在居民得到最优居住环境的同时保证住宅的经济性,使居民得到最大的利益。
(3)贯彻“尊重自然”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强调绿脉与居民活动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组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
(4)贯彻“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新规划居民集中安置点注重结合村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遵循方便生产的原则进行选址安置拆迁户,合理组织流线。
(5)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机组织空间布局与环境,促成生态、景观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规划应具有弹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指导思想
(1)宜人的环境
以人为本,以营造宜人的环境为目标,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建筑群体与开放空间,构筑优美、舒适的绿化和亲切宜人的居民活动场所,满足居民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高需求。
同时,使社区环境生态化,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要求,着重进行步行环境和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使居民最大程度的接近和享受自然。
(2)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
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体系,保障社区内的交通便捷和安全,特别是步行系统、机动车交通、消防通道的组织和静态交通的安排。
(3)完善的配套设施
规划社区须设置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商业设施、养老院、托幼等教育设施和给水泵房、变配电室等市政设施,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
三、规划目标
满足宝意社区发展的需求,结合自然环境的和区位的要求。
规划成为:
以人为本、交通便捷、配套完善、体现特色、环境优越、效益统一的农村社区。
第三章规划布局
一、立意和结构
(一)立意
为改变城市面貌,营造优美、舒适并赋有文化底蕴及传统特色的农村社区,规划以“宝意”为设计立意。
“宝”:
规划区内组团路形似一座“元宝”,象征“财宝”,在社区景观的营造中大量使用了圆形和椭圆形的元素,以烘托聚合的归属感,象征村庄合并到一起的团结和土地整理的聚合。
景观和组团路含义相互结合,即寓意“团结聚宝”。
“意”:
规划区内社区路形似一尊“如意”,同时,社区内建筑的总体布局也形成“如意”形状。
自古以来,“如意”就有吉祥的含义。
社区路和建筑布局的寓意相结合就代表“吉祥如意”。
借由“团结聚宝、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将社区命名为“宝意社区”。
(二)规划结构
规划的结构为:
"一心、一环、一带、两轴、七组团"。
一心:
是指中心绿地和中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社区中心。
一环:
指结合社区道路和组团布局设置的绿化环,也是人文活动环。
一带:
指社区南侧沿蒙馆公路的防护绿化带。
两轴:
指联通社区用地东西的绿化步行轴和贯穿社区南北的中央绿化步行功能轴。
七组团:
由社区级道路及两条绿化景观轴划分成的四大居住组团、两个公共服务设施组团和沿蒙馆路绿化组团。
二、规划布局
(一)村庄整合规划
根据全镇农村社区总体安排,按照集约用地、就近合并的原则,由王家阁老院村、马家阁老院村、张家营村、张家圩子村(含前集村、杜家村)统一整合成宝意社区。
宝意社区选址位于蒋集镇西外环路以西、蒙馆公路以北、团结路以南、如意路以东的范围。
社区紧靠蒋集镇镇驻地,便于依托蒋集镇镇驻地促进社区的发展。
社区东距离蒋集镇西外环路仅190m、南靠蒙馆公路,交通便利,有利于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各种出行。
社区南望彩山、杏山等山体,风景秀丽。
社区用地平坦,有利于开展建设。
宝意社区整合人口约4600人,新占耕地面积23.3公顷(349.5亩),旧村还耕面积约61.4公顷(921.0亩),即村庄合并后集约耕地面积约38.1公顷(571.5亩)。
详见附表一
(二)非社区用地布局
1、非配套商业服务设施
在规划区西南部设置一处非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1.2公顷(18.0亩),建筑面积约2.5万m²。
2、公共绿地
蒙馆公路防护绿化带在镇商业服务设施东侧位置局部放大形成公共绿地,面积为0.6公顷(9.0亩),其中设置铺地、休息座椅和健身路径等设施,优化蒙馆路沿线景观的同时满足居民休闲和健身的需求。
3、防护绿地
在蒙馆公路与社区之间设置宽20.0m的防护绿化带,用以降低蒙馆公路噪音、粉尘等污染对社区造成的影响。
(三)居住用地布局
1、组团布局
居住用地整体上由社区级道路及绿化轴划分成四大居住组团。
组团之间由绿化环串联起来。
在组团组织上强调空间塑造,通过住宅的错落和围合,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形成向内围合的院落空间,创造亲近自然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形成错落有致、收放有序、形式多样的居住组团。
2、住宅布局
规划住宅层数均为5层,住宅的层数不包括底层车库及顶层阁楼。
住宅布局尽量围合成组,通过单元个数的差异和部分错接的手法营造庭院家园的空间感觉,结合宅间绿地和组团绿地,提升宜居的自然气息。
(四)道路、停车设施和广场布局
1、道路系统
强调车行顺畅,同时满足消防、救护、防灾及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要求。
社区内的步行环境结合绿化系统,尽可能的做到舒适、安全、宜人。
道路系统由省道、城镇级道路、社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宅间路和步行路组成。
省道是社区南侧的蒙馆公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4m。
城镇级道路包括社区北侧的团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4.0m;西侧的如意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4.0m。
社区级道路是社区内“如意”形的道路,道路红线为12.0m,其中包含7.0m的车行道及两侧各2.5m的步行道。
组团级道路是“元宝”形的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8.0m,包括5.0m的车行道及两侧各1.5m的步行道。
宅间路联系住宅与组团路,宽度为4.0m。
步行路结合绿化设置,有效的使社区步行系统将景观空间、绿地、配套公建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人性化的住区户外活动空间,使人们走在绿带当中既方便安全、又获得美的享受。
步行广场采用天然铺地材料和彩色混凝土地砖,以丰富社区内的景观。
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社区主次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方便居民出行的要求。
在社区南侧蒙馆路、团结路和如意路设置车行出入口。
在蒙馆路设置车型出入口,主要用于宝意社区与蒋集镇镇驻地的交通联系;团结路的车行出入口结合农具存放库设置,主要用于社区居民劳作出行;如意路的车行出入口与张家圩子老村的常安大街对接,主要用于新社区与原村的交通联系。
同时,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出行便利,在蒙馆路设置人行主要出入口。
社区内车行系统在满足通畅、便捷的前提下,以合理的道路面积解决好各组团的车行交通出入,在社区内部形成交通网,使其可以便捷地到达每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社区级道路和组团级道路功能分级设置明确,社区级道路统筹服务于整个社区的车行需求,同时结合穿越各组团的组团级道路,提高车行系统的通畅、便捷性,并进一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家用车数量对道路的需求。
2、停车场
参照规划设计条件,停车场按1个/户设置,社区总共需要约1500个停车位。
本次规划采用院落停车场和停车库相结合的停车方式。
考虑到居民使用方便,在本区内部结合宅间绿地规划停车场,以节省空间,满足社区停车迅速方便的要求,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砌,提高环境质量。
在住宅底层设置层高为2.2m的停车库(储藏室),以满足社区居民停车的需要。
3、广场
本区规划中设置四处广场分别为中心广场、公共绿地广场、蒙馆路步行入口广场和东南侧商业广场。
中心广场面积约7000m2,位于社区中心位置。
广场中心设置下沉广场,周边设置植草砖步行道,广场西北部放置部分健身器材。
公共绿地广场面积约700m2,位于镇商业服务设施东侧公共绿地内部。
广场周边设置座椅、健身路径等设施。
步行入口广场面积约800m2,位于蒙馆路步行入口。
广场中设置植草砖和花坛,在中心设置一处入口标志性雕塑。
商业广场面积约900m2,位于东南侧社区商业服务南侧。
广场以硬地铺装为主,设置花坛、休息座椅等设施,满足居民购物集散和临时停车的需要。
(五)绿地系统布局
社区用地内形成环形绿化与中心绿轴相结合、枝状放射、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通过环绕社区的环形绿化、两条绿化带、东西和南北步行绿化轴及组团绿地,将整个社区的绿地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枝状放射的体系。
由此,使各住宅融入绿色,达到社区绿化均好性的效果。
社区绿地系统由社区级绿地——组团、宅间绿地两级组成,形成完整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1、社区级绿地
中心绿地位于社区中部,配以景石、亭廊,构成生动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具有人情氛围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
东西向绿化步行轴由社区路东侧延伸至社区西侧,社区居民可以方便的出行和休闲。
南北向步行绿化功能轴贯穿整个社区,轴线联系文化中心、托幼、中心绿地、老年公寓、和农具存放仓库等功能,绿化轴的布局采用规则与自由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通过园艺绿化、铺地、小品等元素形成丰富的绿化景观,根据居民活动和交往规律,其内设置多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为人际交流提供多样化的途径。
在社区内沿社区路和南侧组团路设置环形绿化,将社区内的组团绿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环形绿化的局部放大形成组团级绿地,增加社区绿化层次感,提升景观质量。
通过环形绿化的设置,一方面使得社区绿地系统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在建立人车分离系统、提升社区环境均好性以及方便居民交往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组团、宅间级绿地
组团绿地较接近居民生活,是社区的另外一种绿地形式。
规划组团绿地按花园型布置,内容以绿化和铺地为主,设置主题景观要素,采用开敞、自然式布置。
组团绿地在植物配置上各有不同,景观各具特色,形成独特的个性和识别性,增加社区的文化气息。
宅间绿地以乔木和灌木为主,使每户均能感受到绿色气息。
3、树种配置
绿化以乔木为主,采用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的方式,各种花卉树木或疏或密,色彩斑斓,树影花丛之间曲径弯弯。
中心绿地、雕塑亭子等建筑小品,尽可能为住户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提供方便,使住宅融入绿色,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赏心悦目的居住环境。
尽量保留现状树龄较长的乔木(不包括速生林),树种应以地方树种为主,兼顾四季常青,适量采用一些形态优美的树种。
植物造景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可搭配低矮的灌木和花卉,把不同等级的绿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绿化有机整体。
(六)公共设施布局
1、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的配建,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依据规划社区的人口规模,设置一处托幼:
在中心绿地东北侧设置一处5班托幼,用地面积约为2000m²,建筑面积约为1750m²。
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本小居规划人口5250人,按总人口的7%计算小学学生数,共计7个班。
社区与蒋集镇中心小学相距220m,在本区的蒋集镇中心小学服务半径涵盖本社区范围,规模可满足社区内居民子女接受教育的需求,故本社区不再单独设置小学。
根据国家对整合教育资源的要求,初中和高中均结合宁阳县和蒋集镇的相关教育设施设置。
2、养老院
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在社区中心绿地西北部内设置一处养老院,用地面积约3300m²,建筑面积约为3000m²。
3、医疗卫生设施
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1—1.5万人设1处卫生站,故本区只需设置1处卫生站,结合养老院设置,用地面积为300m²。
4、文化设施、社区服务设施
规划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位于本区南侧步行入口处,用地面积为660m²。
对搬迁过来的老建筑进行修缮改造作为设施建筑。
文化活动站内容包括书报阅览、书画、文娱、健身、音乐欣赏、茶座等主要供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活动的综合性设施。
社区服务中心、物业服务设置于本区东南端:
其中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300m²。
社区服务中心内容包括家政服务、中介、咨询服务、部分老年人服务设施等;物业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300m²,物业服务内容包括建筑与设备维修、保安、绿化、环卫管理等设施。
5、商业服务设施
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
规划在社区东南角集中设置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社区内的商业服务中心为整个社区服务,建筑面积约为5500m²。
5、农具存放库
在团结路车行出入口处设置农具存放库,建筑面积为4400m²。
(七)市政环卫设施布局
1、给水规划
(1)水源、水质
规划本社区利用蒋集镇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水厂作为水源,从蒙馆路引入给水管。
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
根据蒋集镇城镇总体规划,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取140L/人.日,时变化系数K=2.0。
居住社区规划人口规模为5110人,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715.4m3/日。
公共建筑用水量:
根据规划社区中公建设施的数量,规划确定公建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15%计算,则Q=107.3m3/日。
消防用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数为一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L/S。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水量:
规划社区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水量按其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Q=123.4m3/日。
综上所述,得出社区最高日用水量为Q=946.1m3/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21.9L/S。
(3)水压
最不利点水压按满足5层楼要求,即达到0.24kPa。
(4)管网布置
供水管网采用环状网与枝状网相结合的布置形式,消防采用与生活管道混合供水方式。
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在主要交叉路口,必须设置消火栓。
2、污水规划
(1)污水量
本规划区生活污水量采用生活给水量的85%,既为:
最高日804.2m3/日,最高时18.6L/S。
(2)污水管线布置
规划在如意路和团结路交叉口东北角设置污水泵站,通过泵站将本社区内污水排入西外环路城市污水管道,排入蒋集镇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污水处理厂。
3、雨水规划
在小区中部主干道上设置雨水管,将雨水排入周边道路,再经道路就近排入水体。
4、电力规划
(1)电源
电力供应由蒙馆路引入10KV电缆,在小区中心设置配电室一座,变配电室用地面积30m2,供电电源为380/220V,所有电缆均为地下敷设。
(2)用电负荷
社区规划总户数1460户,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电力负荷取4KW/户,公建取80W/m2,则社区规划用电负荷为7352KW。
(3)线路布置
社区中的电力线均采用埋地敷设,主要道路下埋设路灯电缆,路灯间距30—40m。
5、电信规划
社区共有住户1460户,规划电话普及率100%,同时考虑公建所用部分话机,预测社区话机数远期将达到1500部。
结合配电室设置电信交接箱,社区内电信线埋地敷设。
6、供热规划
(1)热源
利用蒋集镇驻地供热管网,为本区服务。
在配电室东侧设置换热站一座,占地面积40m2。
(2)热负荷
采暖负荷表:
采暖用户
采暖热指标(W/m2)
采暖面积(m2)
采暖负荷(MW)
住宅
60
164000
9.8
公共建筑
65
19000
1.2
合计
—
—
11.0
(3)管网布置
供热管网采用枝状布置,供回水管同程敷设,管线尽可能靠近负荷区。
7、燃气规划
(1)气源
气源为蒋集镇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燃气站,从西外环路接入燃气管线。
在社区农具存放库南侧绿化带设置燃气调压站一座,占地面积30m2。
(2)用气量
居民生活天燃气耗热定额:
2300兆焦/人.年(55*104千卡/人.年);天燃气低热值8.4*107J/m3。
社区规划总人口5110人,社区总天然气耗量383.3m3/日。
(3)管网布置
规划天然气管道配送系统采用低压供气系统,管道的敷设方式为埋地敷设。
8、管线综合规划
社区中共有以下几种管线:
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电缆、通讯电缆、有线电视电缆、供热管、燃气管。
(1)各种管线在垂直距离交叉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压力流让重力流管道;
小管径让大管径管道;
易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给水管在污水管上面。
(2)平面布置详见管线综合规划图。
(3)各种管线间水平间距及垂直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9、公厕
规划共设置2处公厕,分别位于中心绿地和东南角,每处用地面积约为60m²。
10、垃圾转运站
规划在本区如意路南端商业服务设施处设置一处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为150m²。
(八)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的利用符合全球减排的趋势,也符合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统一利用太阳能具有:
节约能源,利国利民;改善楼顶景观形象,整体效果整齐划一;热水器固定方式有改进,集中穿管施工简便,售后服务相对有保障;集中安装工艺简化,无安全隐患,不破坏卫生间通风道、墙壁和屋面,延长热水器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本次规划在充分考虑到建筑的规划、风格、造型等因素后,力争真正做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在设计和施工时每一户都考虑了竖向太阳能管道的预留安装。
三、景观规划
(一)总体景观特色
本区规划结构以“元宝”和“如意”的形式展开。
景观充分结合规划区周边的景观特色和条件,打造中央绿化景观轴和东侧绿化绿化带两条直通南部山区的景观廊道。
景观设置以曲线形和圆形为主,以配合“元宝”和“如意”的形状,并呼应“团结聚宝、吉祥如意”的寓意。
建筑空间的围合以圆形及半圆形为主要构成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意向。
住宅社区充分考虑宝意社区文化特色及景观构成的相关要素,将老村中的古树和老建筑整体搬迁入新社区,赋予新的使用性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古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形成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手法交融的住宅景观。
(二)景观分区
主要景观区:
根据用地规划布局,社区内部形成以中心绿地、中心广场和中心的配套公建组成的核心景观区,力求历史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交融,反映宝意社区的文化特色。
一般景观区:
为其它用地。
(三)景观要素
1、景观界面
规划利用沿社区西侧沿街商业建筑景观界面以及社区南侧和东侧的防护绿化景观界面,将外围的景观引入社区。
两种不同介质的景观界面相互作用,有利于丰富社区景观体系。
2、景观轴线
南北向的中央绿化景观轴结合文化中心和中心广场和绿地,局部放大,增加地区的纵深感和南北两侧的联系。
东西向绿化轴连通中心绿地和社区东侧防护绿化带,与社区外景观产生合理的因借关系,并使社区内外的绿化和景观连接成片,加强社区与周边景观的系统性,提升社区的景观效果。
沿社区级和南部组团级道路设置环状绿化,并结合地形和现状条件局部放大,此轴线既完善社区景观体系又在自然景观之中融入人文景观的元素。
同时,规划打造两条直通南部山区的景观通廊,即中央绿化景观轴和东侧防护绿化带,与周边的自然景观产生合理的因借关系,并与大环境绿化融为一体,同时也提高社区的景观质量和水平。
3、景观节点
在社区内形成14处绿化景观节点,分别位于环状绿化、东西和南北景观轴线及中心绿地和广场。
在景观节点处,可设置景石、小品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部分景观节点结合原村中的老建筑和古树设置,形成历史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交融的特色社区景观。
(四)景观小品
社区内设置休息亭廊、雕塑、灯柱、灯具、围墙、花坛、座椅、指示标牌、儿童游戏器械等,设计融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为一体,体现社区的文化特征。
四、竖向规划和平面定位
(一)竖向规划
小区地形相对平坦,地势大体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规划范围内最高点标高约109.10m,最低点标高99.50m,最大高差约9.6m。
根据现状情况、地形地貌和小区周边道路的控制标高,以减少土方填挖量、做到土方平衡、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特色、为原则。
在竖向规划中还应综合考虑市政管网的走向与布置,保证埋置深度。
1、道路竖向规划
小区各条道路的道路竖向的确定,综合考虑地形变化、土方要求、道路坡度要求、排水和地块出入口等多种因素。
考规划道路标高在满足道路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使设计标高尽可能与现状接近,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圩子 说明书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