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板块大综合二.docx
- 文档编号:4690888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76KB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板块大综合二.docx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板块大综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板块大综合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板块大综合二
宏观大视野下的中国和世界
近代中国
近代西方(含中世纪晚期)
时间跨度
1840年至1949年
14世纪至1917年
基本特征
从沉沦到抗争、探索、缓慢走向近代化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发展
表现
政
治
1.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一步步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诸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艰苦的抗争与探索,但最终未能阻挡住沉沦的脚步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17至19世纪,英、美、德、法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方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确立起代议制度
2.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兴起,1871年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起义,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经
济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2.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过程,既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也经历了抗战时期的“秋天”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冬天”
3.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并推动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思
想
文
化
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2.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
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东思想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逐渐冲破了神学的枷锁,近代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
2.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近代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产生并发展
通史阶段特征与重要史实定位
一、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
[特征概述]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的传入,加速了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解体,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
[史实定位]
阶段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中后期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
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二、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5~1919年)
[特征概述]
觉醒、探索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实定位]
阶段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选修
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大大加深
19世
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中国狂潮、维新变法
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
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电话传入(1882);科举制度废除(1905)
戊
戌
变
法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世
纪初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列强“以华治华”
门户
开放
中华民国与北洋军阀统治
20世纪初到1919年
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五四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中山装、剪辫;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孙
中
山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特征概述]
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
[史实定位]
阶段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选修
中华民国与北洋军阀统治
1919~
1924年
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中山装、剪辫;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孙
中
山
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年
国民党一大、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失败
新三民主义
十年
对峙
1927~
1937年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长征、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毛泽东思想
毛
泽
东
抗日
战争
1937~
1945年
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两个战场、四大会战、中共七大、南京大屠杀、抗战胜利
日军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
想
解放
战争
1945~
1949年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
民族资本主义的萎缩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四、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14~18世纪)
[特征概述]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
[史实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选修
14~18
世纪
英美率先确立民主政治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建立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圈地运动、重商主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发展)
宗教
改革
五、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18世纪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征概述]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史实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选修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和1875年宪法、巴黎公社
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蒸汽机、火车、轮船
马克思主义诞生、达尔文进化论、经典力学、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华盛顿、拿破仑、马克思、恩格斯、牛顿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汽车
列宁主义诞生、量子力学、相对论、印象主义画派、现代立体画派、电影
甘地、列宁、爱因斯坦
通史问题考向例析
考向一 模块贯通类问题
押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等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
(1)请你以同意“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和宋代处于“现代的拂晓时辰”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合理论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试结合近代西方的有关史实简要予以说明。
(3)从现代化的特征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时期。
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答案
(1)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商业活动彻底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商业市镇的兴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或瓦肆的出现),商业税超过农业税;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先声;社会文化与生活日益世俗化(或平民化、大众化);对外贸易繁荣且范围广阔。
(2)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如欧美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城市化),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提出人性和理性。
(3)经济: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政治:
民主政治的探索,从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到革命派的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 第
(1)问考查宋代中国近代化的表现,可以从经济、文化、对外关系三个角度分析,经济上主要把握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市镇的兴起、纸币的出现、商业税收成为重要财政来源、对外贸易的发展;文化上主要把握四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世俗文化的出现及发展;对外关系则主要把握对外贸易的发展即可。
第
(2)问把握材料二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从政治民主化,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工业化,工业革命;思想文化理性化,启蒙运动等回答即可。
第(3)问把握时间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即可。
押题2
文明的交流贯穿了人类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
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
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到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2)请列举“他们(西方)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
”并说明“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
(3)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
(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导致中国近代“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的最主要因素?
谈谈你的启示。
答案
(1)说明: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小农经济的发达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儒家思想(理学)的僵化阻碍了思想解放;古代科技的发达并没有催生近代自然科学。
(2)列举:
指南针用于地理大发现,火药用于征服殖民地。
说明:
殖民扩张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引发了工业革命;殖民扩张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西欧建立。
(3)经济:
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并出现短暂的春天;
政治:
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清政府提出新政和预备立宪;
思想:
维新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实业救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理解:
中国近代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近代化无从发展。
启示:
要实现近代化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完成反封反帝的任务。
解析
(1)该题要求分析的是明清时期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结合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科技等角度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联系四大发明中哪些能对西方海外扩张起到作用,列举即可;第二小问,要求分析殖民扩张对西方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的影响,联系工业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回答即可。
(3)该问要求分析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回答即可。
(4)第一小问,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较多,而归根到底在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该问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该问承接前一小问,由中国近代化的根本阻碍因素,可见走向近代化需要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也就是先独立,才能走向富强。
考向二 中外融合类问题
押题3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比照
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记述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了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导论》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流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主题三 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未开化的野人)。
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
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
(1)根据材料,说明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
结合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作物的传入引种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3)根据材料分析,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地域特色。
印证:
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的城邦政治,特别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古罗马完备的法律体系各具特色。
(2)影响:
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了人口激增的压力;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3)变化:
由排斥到接受。
原因: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
解析 第
(1)问结合材料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文明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再结合所学政治史的部分内容印证即可。
第
(2)问抓住关键信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回答。
第(3)问通读材料发现人们对西学由“鄙视”到“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分析原因时结合“鸦片战争”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分析。
押题4
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时代的见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谈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德国学者鲍尔生写道:
“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
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
——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材料二 1933年7月,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中国的文艺复兴》系列演讲时,解释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论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
所以,陈独秀倡导的民主和科学不仅做为反传统的理论依据,而且作为现代价值重建的目标。
——陈旭麓《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有何“惊人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现代价值重建”的表现。
(4)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
(1)影响: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有利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欧洲社会的转型。
(2)相似:
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护其利益的需要;封建思想(传统文化)的束缚。
(3)表现:
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
(4)关系:
思想演变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
(1)材料一中“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还推动了“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和社会转型。
(2)比较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
从背景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从影响看,都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材料三中“现代价值重建”表现为:
“用近代科学理论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概括即得。
(4)思想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二者相互促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一轮 复习 精品 教案 板块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