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五法.docx
- 文档编号:4683679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8.60KB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五法.docx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五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五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五法
2016年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五法
行文波澜起伏
第一讲怎样让行文波澜起伏
【技法点拨】
“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文章要写得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有紧有慢,像波浪一般富于变化。
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波澜呢?
可根据内容采用抑扬、详略、断续、张弛、离合等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这样,有助于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叙述的生动性。
一、写作顺序三步走
1.渲染气氛,制造悬念
文章一开始,就通过环境或人物描写,渲染与本文事件性质和人物行为意义相一致的情感气氛,让读者深受感染。
这种描写和渲染,有交代事因、为事件出人意料的结果埋下伏笔的作用;能提示事件的矛盾焦点,引人关注;还可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显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制造出强烈的悬念,就像古代的章回小说“卖关子”和现代相声演员“抖包袱”,能吊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非一口气读下去不可。
氛围与悬念都要紧扣题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鲁迅的《风筝》开篇这样写道: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渲染了一种灰色的心境——深深的忏悔。
“风筝”是下文的引子,“惊异和悲哀”则深深地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引人入文,探究“惊异和悲哀”的缘由。
2.张本蓄势,引而不发
“张本蓄势”,就是围绕中心具体铺写,为表现中心作好铺垫。
这一步的关键是“紧扣悬念”,具体描述矛盾的展开与矛盾的难以解决,为把“关子”或“包袱”的底子亮出来作好充分的准备。
“引而不发”(把弓拉满却不把箭射出去)是打比方,就是说只集中写矛盾的展开,却不忙着写矛盾如何解决,有意加深读者的悬念,为矛盾的最后解决和突出中心思想作有力的铺垫,以期收到强烈的阅读效果。
要走好这一步,必须以悬念为先导,紧接上文交代的事因,通过描述人物自身的多边活动,声情并茂地表现矛盾的深入展开,使文章内容曲折起伏,悬念逐层递进,紧扣读者心弦。
另外,还要掌握好“引”的火候,必须有“度”,这个“度”就是促使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引”就要适可而止。
3.水到渠成,点明题旨
水到渠成是文章中矛盾的发展在具备对立统一(转化)的条件时,得到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圆满解决。
“包袱”抖开,悬念解开。
它既是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又突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这个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本文的中心突出,不是作者的直抒胸臆,也不是作者主观的议事说理,仍然是通过文章中人物的言行描绘来完成的。
二、写作方法有讲究
1.抑扬手法,提高阅读兴趣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采用的是欲扬先抑法。
文章开头描写阿长黄胖而且矮的特征,“我”讨厌她粗俗的睡相,厌恶她背地里说长道等等,这就是“抑”。
然而下文写阿长不怕麻烦给“我”买来心仪已久的《山海经》,突出了她的心里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这样一位善良朴实、迷信而又唠叨、性格鲜明的劳动妇女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由于运用了抑扬手法,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
2.巧用误会,推动情节发展
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
例如《驿路梨花》,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法来构思行文:
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是误会;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梨花,又是误会。
梨花已嫁到山那边去了。
由于巧置误会,悬念层叠,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设置悬念,增加阅读期待
“悬念”就是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急欲解除心头之念。
《变色龙》通过“这到底是谁家的狗——好像是将军家的狗——这是将军哥哥的狗”的反复变化,不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变色龙”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性格,而且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略了悬念的无穷魅力和不尽韵味……
4.善用突转,增添文章魅力
就是在叙述事件的结尾时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掀起文脉的波澜,文章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范文引领】
三张电影票
浙江宁波市江南中学初三冯奇燕
妈妈下班回来,一进家门,就边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电影票边兴高采烈地说:
“咱们今晚有节目了!
”我眼尖,一把夺过妈妈手中的电影票,眉飞色舞地嚷:
“哇!
电影票!
万岁!
”妹妹闻声跑过来,唧唧喳喳地问:
“电影票?
真的?
”“当然是真的,单位里买的。
”我和妹妹相视大笑,拥抱着欢跳起来,爸爸却在一旁泼冷水:
“别高兴得太早!
瞧,才三张。
”什么?
我没听错吧。
仔细数一数,真的是三张。
大家相互看了看,谁也没吭声。
妈妈说:
“是只有这么三张,你们谁不去,等一会儿跟我说。
”
唉,真是美中不足,令人扫兴。
晚饭时,妹妹只顾低头吃饭,好像根本就把这事忘了,我却一直挂在心上。
吃罢饭,我走到妈妈跟前,吞吞吐吐地说:
“妈,刚才,你说的……”我还没把话说完,妈妈就说:
“哦,对了,晚上我要织毛衣,你们父女三个去看吧。
”
刚说完,爸爸开口了:
“还是你们母女三个去看吧!
我还要给职工造工资单呢!
”
妹妹也变得谦让了:
“我还小,我看不懂。
我管家,你们三个去吧!
”
连妹妹也懂得为他人着想,何况我这个当姐姐的。
我赶紧说:
“我晚上要写作文,没时间,你们去吧!
”
这时,妈妈满脸堆笑地说:
“大家说得对,说得好!
都有先人后己的风格。
我看我们还是把工作、学习先放一边,大家一块去吧,适当地娱乐一下,对身心有益无害,何乐而不为呢?
”
我们都愣住了,不是只有三张票吗?
这时,只见妈妈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电影票,朝我们一扬,说:
“还有一张在此。
”啊!
我们终于知道了妈妈的“阴谋诡计”,幸好没中妈妈的“圈套”。
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实战演练】
按照对技法的介绍并参考例文和评析,写一篇600字左右内容曲折起伏、扣人心弦的记叙文。
参考题:
①“一场虚惊”;②“弄假成真”;③“小神探巧破____________案”;④“我误解了他(她)”;⑤“记一位无名英雄”。
也可自拟文题。
叙事条理新颖
第二讲叙事条理新颖
【技法点拨】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教育意义,值得宣扬、提倡;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启迪。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
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怎样把事情生动条理地再现呢?
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功夫,以后叙述更多的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
“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情说得清楚了。
”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二、合理安排记叙顺序
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就清楚、明了了。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三、小事写出新意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
“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
《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使《红楼梦》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巨著。
小事怎样才能写出深意呢?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照像,人的双眼也能照像。
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
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涵的深意。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上午,一位同学到她的外婆家去。
半路上,一个翻了三轮车的中年汉子坐在路边的水坑旁叫她,请她帮忙。
可是这位同学在打算走过去的同时,突然害怕了,因为那是一个外地人(从口音判断)。
于是她不顾那人的喊叫,快步离去了。
下午,当这位同学从外婆家回来的时候,那个中年人和那辆翻到的三轮车已经不在那儿了。
事情就是这样,既简单又平淡。
可是这位同学无意中注意到那一处泥地上有许多错杂的脚印,仔细辨认一下,也就是两个人的,一个大人,一个小孩。
可贵的是,这位同学没有放过这个小小的细节。
她由此想到,在她离去之后,有一个小朋友也曾经路过这儿,并且帮助了那个困境中的人。
她又想到一个小朋友在做这件事的艰难,还想到上午她离去之后,那个人的无奈、叹息、失望……于是这位同学将这件事写成文章《留在泥地上的脚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同情与互助,发表后受到好评。
毫无疑问,如果这位同学对那些错杂的脚印视而不见,便不会有后来的这篇文章。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涵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涵的深意。
再举一例:
一个阴冷的雨天,一位中学生在非常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给一个小男孩让了座。
就是这样一个事情,请问能写出一篇比较好的文章吗?
说不能,似乎可以讲出许多的理由;说能,则全在于你在这件事情中的独到的发现。
当时同在这辆车上的另一位旁观的中学生,后来将这件事写成文章《温暖》,发表时受到格外关注与推荐。
那么,作者在这件事中发现了什么呢?
他发现这个瘦弱的小男孩在拥挤的车中一直任人挤,一脸的冷漠,对那位准备让座给他的大哥哥的眼神,几次都视而不见,毫无反应。
作者注意到这个细节,并在文章中突出了这个细节,他说那位中学生的让座“一定是不想让一颗幼小的心灵烙上人情冷漠的伤痕……”
类似这样“尊老爱幼”的事件,一般中学生的文章都把关注点放在帮助人的一方(有表扬的意味),这样难有新意,但是这个小小的细节却使作者将注意力转向被帮助的一方在没有受帮助时的表现与态度,启发作者从另一个侧面,在另一个层次上观察和思考这件寻常小事。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
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总之,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几点,叙事一定会生动条理而且蕴涵深远。
【范文引领】
一件平凡的小事也能展现你独特的视觉,请你一试。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沷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
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
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
“你深呼吸看看。
”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
“你吸到什么没有?
”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
”我说。
他开颜地笑了,说:
“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
阳光的香味?
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
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
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
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泄出来。
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
“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
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
我说:
“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
他笑得更得意了:
“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
“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
【实战演练】
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作文题(课改区)
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尘封你的心灵/青春的世界里/没有忧郁
不要学着冷漠/忘了给别人/给自己/一声笑语
不要蜷缩在书堆里/外面是花香鸟语/阳光属于你
青春如此可贵/需要你/欣赏、创造,亮出自己
生活如此美好/师恩、亲情、真诚的友谊/萦绕着你
世界如此辽阔/等着你/远足、寻访,探索奥秘
快打开/把心儿打开
去收获——
一份惊喜/一份感动/一种人生的美丽
请以“把心儿打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情感……
要求:
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备考大视野
鲁滨孙漂流记
1.内容翻开这本书,一个个充满紧张悬疑、冒险刺激的故事情节,一个个洋溢着勇敢与奋斗精神的传奇故事,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
故事中有平凡的小人物,也有伟大的英雄,你可以和他们共享丰富多彩、生趣盎然的人生。
这部以同名主人公航海冒险、开发荒岛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英国殖民时期的生活、道德和理想,发表后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读物。
2.作者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
1660年生于伦敦一个小工商业者家庭,1731年4月26日卒于莫尔福德。
幼时只受过普通中等教育。
早年曾经商,办工厂,后办报刊出版政治读物,并参与党派政治斗争,长年奔走于英格兰和苏格兰各地了解舆论情况,因文字两次获罪,年近花甲其小说创作才进入盛期,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是其代表作,也是英国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他还为这部小说写过两部续集,以及长篇小说《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雅克上校》、《富有的姘妇》(又名《罗克萨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缺乏《鲁滨孙飘流记》那样的独创性。
除小说外,他还写有旅行游记、人物传记及其他纪实性作品《聋哑仆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新环球游记》《不列颠全岛纪游》《瘟疫年纪事》等,以及有关经商贸易的著作。
开头技法十式
第三讲记叙文开头技法十式
【技法点拨】
记叙文不仅应用范围广,而且是写好其他体裁文章的基础,因此,写好记叙文至关重要。
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就如“美人之首”,开头写得好,则已抓住了读者的心,牵着了读者的鼻,吸引其往下看文。
在读者的脑海中,此等文章印象必然深刻。
文章开头妙,印象自然深。
然而,文章开头怎样写才能扣人心弦,吸引读者,获得好评呢?
古人言之“文无定式”,然又有式可循。
文章类型有异,开头写法亦有所不同,但开头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向心性。
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连,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简性。
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以下所述十式,均为记叙文开头的好招式。
一、点题式
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开头第一句就点文章的题目。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篇就这样写道: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朱自清的《背影》也是如此:
“我与父亲不相见一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二、特征突显式
文章在开头便描绘出主人公外貌神形方面的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当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主人公外貌神形方面的特征。
臧克家先生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就是用两句话揭示闻一多先生的崇高精神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寥寥几笔勾勒出闻一多先生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三、巧设伏笔式
文章开头叙述一些使读者一见字句便知主人公后来境况的一种方式,比如要写一个不幸的母亲,开头便可这么写:
25岁时,一场不幸的车祸,夺去她亲爱的丈夫的生命,留给她的是无尽的痛苦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读者一见开头片段,就会断定这个妇人在丧夫子幼的情况下,后来的情境会更加艰难但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定会饱经沧桑,久经磨难,深深的爱子之情、崇高的母爱,体现于字里行间。
然而,深深的慈母情换来的却是不幸的回抱,真是太不幸了。
四、情感抒发式
文章开头时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抒发出强烈的情感,或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流露出人世沧桑之间的伤愁,或显示出壮志难酬的悲切,或抒发出对社会新人的赞颂。
《土地的誓言》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写法。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
朱自清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喜悦之情溢于语词外。
五、欲扬先抑式
作者要达到称颂主人公的目的,开头便极力贬低主人公,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是,然后一百八十度转弯,从相反的方面,揭示出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
此种写法,即欲扬先抑式。
一个学生在写《我的父亲》一文时,为了塑造一个因小孩子不争气,成绩很差,于是恨铁不成钢,对自己小孩子要求非常严厉,后来终使小孩子成材的父亲形象,便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方式。
“我从小就恨我父亲,父亲也同样恨我。
”简短的两句,欲扬先抑,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恨,是因为父亲对“我”严厉要求,写父亲“恨”我,因“我”贪玩不争气。
然而正是由于父亲对“我”的严厉管束,才使“我”改变了坏习气,学习有进步。
这种开头式,可说妙极了。
六、交代式
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重大要素。
如《再塑生命》的开头:
“老师安妮·沙利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6岁零9个月。
回想起此前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得不感慨万千。
”
七、倒叙式
从事情的结果写起,引人入胜,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的原因和经过。
余秋雨的《信客》: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由。
”然后很自然地转入下文故事的叙述,娓娓道来,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情节。
八、先声夺人式
指开头写出主人公说的能表现主人公性格或心理特征的一句话,紧接着下文便是主人公出场从事的内容,即先声后人的写法。
鲁迅先生描写《故乡》中的杨二嫂,《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写法,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九、悬念期待式
文章开头叙写一些引起读者对主人公所从事件的发展和主人公命运满怀关切心情的语句,造成一种悬念。
这种开头能激发读者急着看下文的欲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有个同学在写“哥哥的秘密”一文时,开头用了这种写法,博得了一些阅读老师的好评。
他是这么写的:
我发现哥哥的秘密了,告诉你,你可别向外人说,我哥哥有对象了!
真的,不骗你,这是我从他日记上发现的。
那一天,哥哥在写日记,我凑过去看看,可哥哥却一摆手,不让我看。
就在那一瞬间,我瞥见了一个老大的字:
“爱。
”你想想,像哥哥这么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除了爱情,还有什么“爱”呢?
怪不得哥哥每天都很迟回家。
十、环境渲染式
文章开头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处特有的环境或景物,渲染出一种与主人公心情或命运相关的、特有的气氛。
这种写法,即渲染气氛式。
初中语文教材里,很多文章开头运用了这种写法,如《芦花荡》《最后一课》《故乡》等。
总之,记叙文开头写法方式很多,对同一篇作文,开头写法也不拘一格,正所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要我们坚持多写多练,定会写出“龙头”“猪肚”“凤尾”的佳作,使读者对我们的文章产生“一见钟情”的效应。
【范文引领】
生活在集体之中,你一定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如相互切磋学习经验,一起参与科技制作,分工创办班级小报,共同夺取球赛胜利等等。
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品尝快乐;在协作中学会做事,分享成功。
请选取你生活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记叙文 写作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