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施工组织计划.docx
- 文档编号:4664489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113.01KB
充电站施工组织计划.docx
《充电站施工组织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电站施工组织计划.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充电站施工组织计划
充电站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1工程简况
1.1工程名称:
充电站工程
1.2电压等级:
10/0.4kV
1.3地理位置:
站址位于。
1.4工程简况
1.4.1电气部分
(1)建设规模
充电桩配置7台分体式直流充电机,为乘用车提供充电服务。
配电设施按照远期充电设施建设规模,配置1台容量为630kVA的箱变,电压等级为10/0.4kV。
(2)接入系统方案
(3)电气主接线
10kV及0.4kV本期及远期采用单母线接线。
(4)电气设备布置
乘用车车位按长13m、宽3.5m,采用单列布置方式。
充配电设施按照远期充电设施建设规模,配置1台容量为630kVA的箱变,电压等级为10/0.4kV。
充电桩户外布置。
1.4.2土建部分
(1)总图部分
乘用车车位按长13m、宽3.5m,采用单列布置方式。
充电桩户外布置。
站区场地竖向采用0.5%的坡度,场地雨水采用道路散排。
(2)建筑与结构
新建箱变基础、充电桩基础、砖砌电缆沟及雨棚。
1.4.3本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的审批工作,批文号批复文件流转中。
1.5工程范围
630KVA箱变基础、二次仓基础、充电桩基础、遮雨棚基础、电缆沟道等基础开挖、破路、基础建设、基础制作、基础接地及高压线缆电杆施工、现场路面硬化、清理、达到文明施工标准
1.6工程计划日期
计划开工:
2016年9月30日
计划竣工:
2016年12月15日
2施工方案
2.1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2.2施工准备
2.2.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图的设计内容,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注意图纸和产品技术资料提出的具体施工要求。
(2)考虑和其它工程的配合问题,确定施工方法。
(3)在各分项工程和特殊工序施工前,做好施工资料的编写、审核、下发。
(4)必须熟悉有关电力工程的技术规范。
(5)针对工程特点,对施工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6)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为了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培养具有专业化、现代化、科学化、年轻化的电力施工队伍,保障现场施工的需要,在开工前,严格按照公司的培训程序,做好施工技术培训工作,并根据质量手册的要求对分部工程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现场施工人员职责明确、工艺清楚。
2.2.2材料准备
本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材料的准备,确保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1)本工程所用的材料质量都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规范中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符合合同规定的相应等级和甲方代表的要求。
(2)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复检报告。
(3)材料按计划申领、收发、运输,并派专人负责检查其质量。
(4)制定严格的材料领用制度,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计划领用。
2.2.3施工场地准备
根据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的选择原则,在开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在对现场进行调查后,选择最佳施工场地与运输道路。
2.2.4通讯准备
日常情况下工程科与施工班组直接联系,采用无线联络。
2.2.5施工力量配置
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工程量和公司多年总结的综合劳动定额,计划投入两个施工班组。
2.2.6施工机具配置
2.2.7对外关系准备
由工程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专门成立外协组。
由外协组具体负责,其他部门有关人员配合,按照国家法规、当地标准、合同和设计技术要求,积极配合甲方代表工作,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
2.2.8劳动力计划配置及措施
2.3施工工序总体安排(按施工的先后顺序)
总体施工按照先土建后电气安装的顺序进行。
建构筑物的施工以网架及充电桩基础、箱变基础的施工为主线,分为两个班组,两个班组平行施工,班组内组织流水施工,辅助性设施施工穿插进行,基础施工的顺序是先施工深基础,后施工浅基础,其它在全面施工的同时,注意施工力量的平衡。
电气技术人员配合土建现场施工,特别是预埋件、预留孔洞等的施工。
当土建具备电气安装条件时,充分让出工作面给电气施工,尽量减少电气土建交叉施工。
各专业间在同一施工区域进行流水作业,在不同施工区域间平行施工。
施工总体顺序以关键线路工期为主导顺序。
安装工程施工程序:
土建施工基本完成,具备设备安装开工条件后,开始进行箱变、二次系统、低压配电箱、低压电缆、安防监控系统的安装调整、实验及相应的控制保护系统的安装调试。
安装施工程序:
箱变安装→配电箱安装→电缆敷设及接线→监控及保护系统→模拟调试→竣工验收。
电气设备安装工序:
(1)一次设备安装工序:
核对施工图→施工机具及施工现场准备→设备基础安装调整→设备安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设备实验→设备连线连接→设备基础刷漆及相序标识。
(2)二次设备安装工序:
核对施工图→施工机具及施工现场准备→设备基础及电缆管预埋→电缆支架制作安装→二次屏柜、端子箱安装调整→电缆敷设→二次配线→二次回路检查。
(3)设备调试工序:
核对施工图→实验仪器准备→保护装置实验调试→整组模拟实验。
(4)验收阶段工序:
工程竣工技术资料验收→一、二次设备验收→整组传动实验→试运行→移交。
土建施工和电气施工工序以土建中间验收作为里程碑分割点。
土建施工后期将与电气安装进行部分交叉施工。
所以需要统一协调,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尽量避免交叉作业。
同时合理安排工期,避免窝工及抢工现象。
2.4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2.4.1主要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
地基处理
场平工程
设备基础施工
站区性设施施工
电缆沟基础施工
户外构支架安装
电缆支架安装
箱变安装
继电保护调试
电缆敷设及接线
二次配线
分系统调试
竣工验收
整租调试
2.4.2特殊工序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测量
进场后,首先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设计部门给定的标桩进行用进行复测,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基坑开挖前,对原有定位轴线进行复测、闭合,在建筑物四周设置永久性控制点,测量闭合误差不超过3mm。
根据单位工程平面尺寸,除在四角设置控制轴线外,还在横向中轴线上设置控制轴线。
为了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现场远处与近处分别施测两点,近点便于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
地上结构施工测量
轴线测量
地面以上层数不多,采用外控法测量,将各控制轴线采用经纬仪投测到各层平面上,再在每层平面建立平面测量控制网。
在测量各开间轴线时,始终从控制轴线的一端开始,到另一控制轴线闭合,尽量减少测量累积误差,并确保每层轴线整体闭合,纵横轴线夹角垂直。
标高传递
楼层标高总高控制由设在建筑物首层两对角柱上的+1.0M标志处,用经过校准的50m钢尺向上逐层传递,并在同一垂线每层作▽标志,作为每次标高测量的依据,各楼层间标高用S3光学水准仪传递,并闭合复核。
为减少误差积累,各楼层的标高均以标在+1.0mM处的红“▽”为基点,以此用整尺向上传递。
竣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对建筑物的最终位置、各楼房标高、建筑物点高度进行竣工测量并整理出测量成果交建设单位保存。
(2)场平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程序
场平施工程序:
临时排水沟→清表、清淤→土方开挖及分层平整、碾压→排水系统施工。
进站道路施工程序:
土方开挖→水泥混凝土垫层→砼路面
围墙施工顺序:
挖方区→填方区
围墙施工程序:
基槽开挖→墙下基础→墙体砌筑→抹灰→外墙涂料
场地清理及施工临时排水沟的设置
在施工进场后,先进行耕植土的清理,根系清除外运,根植土堆于耕植土堆场内。
场区清表采用推土机进行清理、成堆,再由反铲装自卸汽车运至场内堆土场集中堆放,根系清除外运。
临时排水沟:
分地表临时水沟和施工临时水沟,设置分别如下:
地表水沟:
基本沿围墙外侧约1.5m位置进行布置,排水沟断面尺寸50×100cm;采用机械开挖成型,在水沟弯折段采用块石砌筑。
排水方向与设计排水沟排水方向一致。
地表排水沟最后汇集到站区现有的天然排水沟。
施工排水沟:
位置随回填施工的高程而变化,布置在回填场地外围,排水沟断面尺寸50×50cm,采用机械开挖成型,在水沟弯折段适当采用块石砌筑,排水沟采用彩条布内衬。
场地回填过程设置散水坡度。
整个回填区基本呈北高南低。
施工临时排水沟设置沉淀池,所有施工污水汇集沉淀后再排入站区附近天然排水沟。
(3)站区土方施工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提供资料,在本工程施工场地平整中,因此我方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开挖方式:
站区土方开挖直接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为主,人工辅助修整边坡及开挖基底留置土。
本工程部分场地已经初平,在施工进场后,采取按施工分区开挖的方式,东西两个施工区域分别开始开挖。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1.2m3液压反铲挖土,均一次开挖至初平标高,部分土方直接使用反铲堆置填方区,多余土方外运丢弃。
土方平整施工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实际开挖轮廓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现场开挖的开口线、水平尺寸和高程均严格控制以满足设计要求。
开挖基底不得欠挖或超挖。
削坡开挖必须符合图纸、规范要求。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并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开挖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当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在挖方上侧堆土时,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
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土堆连续堆置,其顶面向外倾斜,防止山坡水流入挖方场地。
在挖方下侧堆土时,将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土堆表面低于相邻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土堆与挖方场地之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
边坡线外设置临时排水设施以避免塌方。
土方回填
本工程土方回填主要是站区回填,大面积回填采用YZ-16型振动碾碾压,坡面碾压采用坡面碾,局部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土方回填按密实度不小于0.95的要求(如设计另有要求,按设计要求施工)进行现场碾压实验,土料碾压实验根据碾压机械类型及压实系数、粘性土的物理性能指标确定铺料厚度、碾压遍数、行进速度、填料最优含水量。
包括检查压实各层之间的结合状况以及各层本身的结构状况,如发现疏松层、结合不良等情况,则需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现场生产实验结束后,将全部成果整理编写成正式报告(包括提出建议采用的碾压参数)递交监理单位批准并抄送设计单位后,才能进行正式施工。
用于填筑的土料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及块石,不得含有腐植土,控制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回填土粒径不得大于20Cm。
土料开挖、铺料、填筑碾压等工序连贯进行。
填筑工作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土方回填前规划好作业程序和机械作业路线。
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把施工区划分为填筑区、平整区、压实区、检测区,按实验得出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纵向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填筑时推土机松铺厚度差不超过300mm,振动碾碾压时,行驶速度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2km/h,碾压时先静压一遍,弱振2遍先慢后快,振动频度先弱后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错行进行碾压,行与行的轮迹重叠为后轮宽度的1/2,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3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每层碾压完毕,用环刀法取样检测,当控制干密度达到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复查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
回填坡度陡于1:
3时,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
3,当削坡受到限制时,可开挖成台阶状,以利新老土结合。
削坡合格后,按照结合面上的含水量,边刨毛、边铺土、边压实。
压实层不出现漏压虚浮层、平松料、弹簧料和光面等不良现象。
否则返工至监理单位认可为止。
铺料面尽量平起以免造成过多的接缝。
缝面处重点取样检测。
接坡处理过程中,未压实的虚坡填料挖除。
在接合的坡面上,配合填筑上升将表面松料铲除,达到压实合格的料层为止。
坡面需经刨毛处理,并保持控制范围内,然后才能继续铺新料进行压实,并根据天气变化和设计要求或监理单位的指示调整。
雨季施工填筑面一般略向外侧倾斜,以利排除积水。
下雨前,采取彩条布覆盖、压光面等到措施,以防止雨水下渗;雨后,将填筑面翻晒使含水量调整至合格范围才能复工,雨后复工前,坡面不允许践踏,禁止车辆及机械设备通行。
回填质量控制:
填筑料的质量按密实度不小于0.95的要求(如设计另有要求,按设计要求施工)。
施工过程中重点检查以下工程是否符合要求:
碾压参数(铺土厚度、碾压遍数等);随时检查碾压情况,以判断含水量等是否适当;有无层间光面、弹簧土、漏压或欠压、裂缝等。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毛石选择
毛石应选用坚实、未风化、无裂缝、洁净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20Mpa;毛石尺寸不应大于所浇部位最小宽度的1/3,且不得大于30厘M;表面如有污泥、水锈,应用水冲洗干净。
基底清理
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验槽。
应挖去局部软弱土层,如有地下水或地面滞水,应排除基槽(坑)内浮土、积水、淤泥、垃圾、杂物等。
施工方法:
毛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400毫M。
浇筑时,应先铺一层8~15厘M厚混凝土打底,再铺上毛石,毛石插入混凝土约一半后,再灌混凝土,填满所有空隙,再逐层铺砌毛石和浇筑混凝土,直至基础顶面,保持毛石顶部有不少于10厘M厚的混凝土覆盖层。
所掺加毛石数量应控制不超过总体积的25%。
毛石铺放应均匀排列,使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毛石间距不小于10厘M,离开模板或槽壁距离不小于15厘M。
(4)户外网架施工方案
本工程户外网架工程包括:
遮雨棚网架。
安装顺序:
拼装→摆放→一榀构架吊装→横梁吊装→一列构架及横梁吊装完毕→调整→灌浆
材料运抵现场检验合格后,预先进行排杆,用框架式钢枕木支垫,上部再衬木头或是橡皮找平;构架吊装前,喷涂封闭涂料,消除色差,色泽均匀;组装时采用用“三维法”确保构件在同一平面,高型构架先将两跟单侧杆件拼接好,再拼接“A”型构件。
吊装时,其施工要点如下:
吊装前复核基础的平面位置(轴线)和杯底标高。
在组装好的构件上,画出构件轴线或中心线,以便吊装时进行测控。
通过验算选择合适的吊装机具、确定吊点。
吊装时根据验算确定构件是否需要进行加固,吊点绑扎用麻袋保护构件。
吊装就位用经纬仪测控构架垂直度,就位后及时拉设缆风绳进行固定。
构架柱安装时注意地线挂环、爬梯安装方向,构架横梁安装时注意挂线环安装方向。
每节构架吊装完成后,及时接地,并与站内地网焊接连通。
构架的垂直度采用螺旋千斤顶(32t)顶接地帽进行微调,轴线误差则主要由手拉葫芦调整,垂直度误差由通过缆风绳进行控制。
构支架护靴采用专门的定型钢模浇筑,克服圆台顶面倒角的难题,每个护靴顶面均倒45度圆角,浇筑完成后的构支架护靴圆弧规则,倒角美观,顶面高程统一。
(5)电缆沟施工方案
电缆沟原则上在同一直线上按先后次序施工。
施工中逐段采用土方开挖,并按各段设计要求,看是钢筋砼电缆沟还是砖砌电缆沟,再按具体要求进行电缆沟施工的流水作业。
为保证电缆沟边线平直,施工前用测量仪器将电缆沟的中线以及高程测出(高程点每5m一个标注),并在施工过程中须经常对中线和高程进行校对。
电缆沟底板施工时,做饼弹线成坡度,确保水流方向。
砼电缆沟电缆支架采用植筋工艺,砖砌电缆沟则在砌筑施工中预埋。
电缆沟沟沿采用细石混凝土压顶代替粉刷,考虑由于长度较长,极易产生裂缝,表层通长铺设6mm直径园钢筋,并按规定留设变形缝。
电缆沟压顶均采用自制专用模板浇筑成型,采用反“L”型,可以方便电缆沟盖板开启,压顶混凝土均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在砖砌电缆沟表面粉刷与压顶的接缝经过巧妙处理,达到色泽、质地一致,浑然一体。
盖板预制,专设预制场,定制角钢包边。
盖板下铺橡皮,防止不平。
(6)道路工程及地坪施工方案
本工程中的道路均为砼路面,路面修筑由基层向面层一次形成断面。
道路施工的先后顺序以基本不影响站内设备及材料进场为原则。
道路砼模板采用自制的专用公路模板浇筑,支模方式保证直线顺直、圆弧段平顺美观。
模板采用普通的槽钢,加固采用了微调螺杆工艺;圆弧段采用整体样架工艺;路面高程及坡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砼由拌和机拌好后,由装载机运至仓面,经振捣器人工振捣好以后,三轴滚粗平,然后再根据温度及砼凝结情况掌握好抹面的时间,砼强度达到70%后用砼路面切纹机进行路面切纹。
砼铺筑好2~3小时后即可铺上草袋进行养护,保持湿润时间不小于7天,昼夜温差大时,浇筑好三天内采取保温措施,防止裂缝。
缩缝在砼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采用切缝机切割,并控制好切缝深度。
(7)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施工图纸核实无误。
施工前要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方法、标准、要求; ※电缆沟、电缆层、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盖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 ※人力资源配置电缆施工过程中,由电气二次技工完成各主要作业工程。
电缆施工过程中,一些辅助工作或体力工作由民技工完成;
电缆供应到位,电缆支架供应到位,电缆管供应到位,电缆打牌机、方向套机、方向套管、电缆牌、电缆扎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供应到位。
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电缆管加工前应进行检查,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凸凹不平,内壁应光滑。
电缆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凡是管子切断后,必须用圆锉或半圆锉将管口内部毛刺锉掉,使管口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电缆管弯头加工应与工程使用要求相协调,以节省人力物力。
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情况编制“电缆管弯头加工数量表”。
电缆管敷设前应看管子是否被泥土等物堵塞,并抖动管子,使内部铁屑等物清除干净。
电缆管对接时,应在接口处加外套筒,焊接密封好、无穿焊。
电缆管埋设,每根管路不超过4个弯头,直角弯不多于3个,埋深不小于0.5m,地中管间不小于20mm的空隙。
往电缆沟(或电缆井)方向,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电缆管埋设时应穿好牵引铁丝,DN50管穿10号铁丝,DN40和DN32穿12号铁丝。
明敷电缆管要注意排列整齐、横平竖直。
断路器、隔离开关机构箱的电缆管管口入箱,入箱深度为5±2mm。
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情况编制“电缆管敷设配置表”。
电缆、电缆管及电缆支架到现场后,应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外观不受损,电缆封端应严密,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纹和显著的凹凸不平,金属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电缆支架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
管口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电缆管在制弯后,其弯扁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弯不应超过2个;电缆管安装牢固,电缆管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外加短套管的长度不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防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排列整齐;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7m,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小于0.5m;每段电缆管均有良好的接地,有不小于0.1%排水坡度。
电缆支架、桥架 的的配制与安装:
电缆支架配制,角钢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不超过5mm,切口无卷曲、毛刺。
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误差不超过5mm。
电缆支架制作完成后,要进行热镀锌处理。
各支架同层横档的坡度与电缆沟的放坡坡度基本一致。
相邻电缆支架安装间距为0.8m。
电缆支架连接接地扁钢尽量做到平整美观。
电缆支架和接地扁钢的镀锌层有破坏时,要进行防腐处理——涂刷环氧富锌漆。
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大于5mm;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电缆桥架的规格、支架跨距、防腐类别符合设计要求。
二次盘柜的组立:
用水平仪、钢尺检测基础槽钢的水平度、高度;
确定该排第一块盘的位置。
根据底板螺丝孔的位置打好螺丝眼再复位。
用吊线锤测出盘的四个垂直面的垂直度。
使之达到规范所要求的范围之内,再安装膨胀丝固定该盘。
注意主控盘、保护盘及自动装置盘等不能与基础槽钢焊接;
用同样的方法安装以后所有的盘,盘间的连接用连盘螺丝紧固,盘柜采用螺栓连接固定,不得焊死,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柜间接缝的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符合以下表中的规定。
盘柜安装完毕后,接地牢固良好。
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以裸铜软线与接地金属构架可靠的连接;
盘、柜漆层完整,无损伤。
电缆敷设:
电缆通道的检查处理:
拆除电缆通道有防火门、墙,堵料封堵等情况,以保证电缆敷设前电缆通道畅通。
电缆通道内的照明、通风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施工要求。
电缆通道内是否有积水及杂物,若有,及时清理干净。
检查电缆型号、电压、规格是否符合设计。
电缆外观是否受到损伤,有疑问时,
先确认再施工。
将电缆盘进行编号、排列。
按电缆敷设指路单(技术员编制)写好电缆标识牌,长电缆在起点、终点、竖井及转弯处均需做挂牌标识。
配制、检查电缆敷设支架是否牢固耐用。
设备代号标识清楚,电缆敷设主要人员应在电缆敷设前进行设备代号熟悉工作,以防电缆起、止位置放错。
电缆敷设时由专人编写、发放电缆标识牌,并掌握电缆敷设路线图,以免造成施工混乱。
电缆敷设时,先放长电缆,再放短电缆。
长电缆敷设时设一名指挥员,统一指挥调度,提高功效。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电缆敷设时注意排列整齐,不交叉。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在电缆敷设支架上的排放顺序应符合规范要求。
电缆水平敷设时,在首未及拐弯处加以固定,并在直线段每隔10m左右固定一次。
垂直敷设时,在每个支架处均应加以固定,采用专用扎丝固定,视实际情况用双扎丝或多扎丝固定,全部固定扎丝尽量做到绕向一致;或用专用卡子固定。
电缆起点、终点切断时,应注意长度的适宜性,既能百分之百保证配线的需要长度,又尽量做到不至于浪费过多。
电缆整理时,在电缆起点、终点、拐弯处及竖井等地方均装设标识牌。
标识牌采用PVC板,上面写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及起止地点。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箱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口封闭,管口密封。
电缆敷设为直埋方式时,埋深大于800mm,底部用砂子作垫层,电缆上方用红砖盖住,确保电缆不易受到损伤。
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在支架上分层排放,穿入管中的电缆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交、直流电缆严禁共穿一根管,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电力电缆在终端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直埋电力电缆回填上之前,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二次接线:
屏、箱就位安装完毕后,使用线槽配线工艺时,进行线槽安装,线槽规格的选择根据电缆的数量确定。
根据端子排图对进入屏、箱电缆进行清理,检查是否有错放、漏放电缆。
对电缆长度进行确认,以电缆能至端子排最上端为准。
铠装电缆的剥切,户外端进入机构箱(或端子箱)前将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充电站 施工 组织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