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课程改革.docx
- 文档编号:4657080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57.81KB
新基础课程改革.docx
《新基础课程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基础课程改革.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基础课程改革
《新基础课程改革》案例分析
案例1“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有一位学生问:
“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老师和蔼地问:
“为什么呢?
”“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
”孩子说出了原因。
“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
”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
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
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这位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值得提倡。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入,现代条件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表现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这位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尊重学生,把学生看做是平等的、独立的个体。
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位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遵循了新课改的要求。
案例2“不是果敢,是残忍。
”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
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
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⑴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要表现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地位的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成为知识的唯一来源,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权威,以及“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的精神下,学生处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能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参与到自身学习之中。
这位教师,顺应新课改理念,因势利导,倡导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讨论,值得提倡。
⑵这位教师的行为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对真理的尊重。
⑶这位教师的行为还表现出了较高的教学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控制局面的能力。
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
这位教师在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时,并没有强势打压,而是巧妙转移焦点,控制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
案例3“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
”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而是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
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
⑴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靠教师直接传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这种学习方式无法发挥学生作为学习关系中的主体性地位的作用,无法开发学生潜质,不利于学生的心智成长。
在新的学习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⑵体现了知识源的多元化。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教材。
在新课改理念下,学生的知识就不局限与教师和教材,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社会等各个途径获取。
这次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从多个知识来源获得相关知识就突出了这点变化。
案例4“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
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
⑴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
⑵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
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
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
到后来,孩子们说:
“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
问题:
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⑴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小学生心理还很不成熟,注意力不能持久,不能教授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应根据其心理发展特点,灵活多样的教授知识。
⑵赋予课后作业新的意义。
课后作业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加深巩固,在新的课改理念下,作业更应成为锻炼学生交流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发现问题能力的手段,即综合素质提高的手段。
⑶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案例5“坐下”三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
(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
坐下!
教师乙:
(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
谁来帮他?
教师丙:
(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
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
(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
教师丙:
(很兴奋)对呀!
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
(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问题:
你赞成哪种方式?
参考答案:
⑴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
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处于教师的对立面,而是有着共同目标的“战友”,共同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
当学生出现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能冷嘲热讽,而应是热心帮助,耐心鼓励。
⑶自信是学生学习的心理保障,失去自信就意味着失去兴趣,兴趣的衰减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厌学现象。
作为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而不是打击。
综上,第三位教师的做法值得提倡,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鼓励、热心帮助和树立信心的新课改理念。
案例6师生的“零距离接触”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
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
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
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案例7巨大的误差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
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
问题: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
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处理出现的问题。
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
如前面例子中所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在于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案例8“特殊的礼物”
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
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
“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经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
“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
”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
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
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
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
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
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案例9老师,让我们自己来
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并将它改写成了剧本。
第二天,我把计划跟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
“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
”“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
”“我可不想演。
”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
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谈对演课本剧的想法。
她说:
“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
”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
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
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
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
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
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⑴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
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
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⑵新课改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索、自主求知,教师可以作为学生的“业务指导员”,但决不可一切都包办,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求知的能力。
当代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新课改赋予教育教育的新思想心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案例10“失败”的调研
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将他们拒之门外。
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他们非常委屈地说:
“白跑了一趟!
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
问题:
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研究性学习中的挫折呢?
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⑴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
⑵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
案例11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
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
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
“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
“我不想听!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
”我故作轻松地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
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
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班级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同,导致在教师在教学时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全班学生学习的整体状况,适当调节课程难易度,最大可能地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但不可因为个别学生影响整个教学计划。
对于个别能力与众不同的学生,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实行个别辅导教学。
2、协调师生关系:
⑴在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
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⑵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新课程提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案例12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
“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
”亲切的语言像和煦的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
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
⑴定性评价,也叫质性评价,就是抓住被评价者本身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事实(事例、情节、行为、现象、程序等),对照新课程理念或评价标准,公正地进行分析评价,寻找提炼概括出其主要特点、意义价值,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以达到完善优势,弥补不足,促进发展与提高的目的。
⑵上述案例中的教师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案例13欣赏“每一个”学生——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
“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
”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
刺中有花!
”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
“李刚说得对。
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
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
‘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
”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问题:
⑴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
⑵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
⑴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
而李刚却有着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
他便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
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
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
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
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
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
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⑵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他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
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
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
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
案例14只怪学生?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
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这样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
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
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
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
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
“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
“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
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
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变成惩罚学生的理由。
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
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案例15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
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
“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
”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
我没有直接说不能。
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
果然,一个孩子说:
“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
”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
“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呢?
”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
“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
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
”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问题:
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示:
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
要知道,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
其次,要想真正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再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案例16《请善待学生的评价》
1998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栏目。
成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的对学生一顿痛骂。
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
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
“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
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
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请原谅我们吧!
”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
问题:
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
⑴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中的主角,学习中的主体,当成学习的合作者。
⑵新课程提倡教师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⑶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学生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一定要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真正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把学生当成共同学习的“伙伴”,而不是置学生于自己的对立面。
(尊重学生,平等关系,虚心学习)
案例17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
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
问题: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基本态度:
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
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
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
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
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
要守纪律、有秩序,但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
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设计与调控)
案例18一次关于作业的讨论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
“每个生字写5遍。
”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
“都会写了,还让写!
”我没说话就下课了。
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老师怎样留作业?
”的问题。
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
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
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答案:
⑴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
⑵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
⑶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⑷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
(留什么作业?
留多少?
因人而异。
)
案例19“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
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
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
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
“你这次考得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
”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
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
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课程 改革